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29
1
作者 付丽娜 陈兰英 +1 位作者 刘荣华 陈道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71-1874,共4页
目的:研究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试验,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对白茅根各提取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白茅根石油醚部... 目的:研究白茅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试验,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对白茅根各提取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白茅根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水提部位有抗补体活性,其中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活性较强,从白茅根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白茅素(1)、芦竹素(2)、木栓酮(3)、β-谷甾醇(4)、4,7-二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6)、5-甲氧基黄酮(7)、香草酸(8)、反式对羟基桂皮酸(9)、5-羟甲基糠醛(10)。结论:化合物6、7、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8、9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茅根 化学成分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乌饭树叶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褚纯隽 李显伦 +2 位作者 夏龙 张健 陈道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研究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对乌饭树叶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抗补体... 目的研究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叶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对乌饭树叶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从乌饭树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五烷(1)、三十一烷(2)、赤杨酮(3)、木栓酮(4)、表木栓醇(5)、羽扇豆醇(6)、齐墩果酸(7)、熊果酸(8)、东莨菪素(9)、反式对黔基桂皮酸(10)、柯伊利素(11)、芹菜素(12)、山奈酚(13)、山楂酸(14)、科罗索酸(15)、蔷薇酸(16)、2α,3α-二羟基熊果酸(17)、19a-羟基熊果酸(18)、咖啡酸(19)、异荭草苷(20)、荭草苷(21)、牡荆苷(22)、异牡荆苷(2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4)、异槲皮苷(25)、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26)、槲皮素(27)、木犀草素(28)。对其中的25个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实验,化合物5、7、8、11~13、15、18~20、23~25、27、28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3、6、14~18、23、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熊果酸的抗补体活性最强,50%抑制溶血浓度(CH,0)为0.014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咖啡酸 异荭草苷 木犀草素 抗补体活性
原文传递
茯苓非多糖类化学成分的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倪付勇 谢雪 +6 位作者 温建辉 李明 王永香 胡晗绯 吴云 王振中 肖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29-2533,共5页
目的研究茯苓Poriacocos非多糖类化学成分的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方法进行抗补体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经典途径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采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茯苓醋酸乙... 目的研究茯苓Poriacocos非多糖类化学成分的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方法进行抗补体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经典途径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采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茯苓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羽扇豆醇(2)、齐墩果酸(3)、乌苏酸(4)、猪苓酸C(5)、土莫酸(6)、去氢土莫酸(7)、3-表-去氢土莫酸(8)、茯苓酸(9)、去氢茯苓酸(10)、松苓新酸(11)。化合物1~4为首次从茯苓中分离得到。抗补体实验表明化合物3~11对经典的补体激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三萜酸类化合物是茯苓非多糖类化学成分中主要的抗补体活性成分[CH50为(0.10~0.27)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非多糖类化学成分 抗补体活性 三萜酸类化合物 羽扇豆醇 齐墩果酸 乌苏酸
原文传递
天然产物中的抗补体活性成分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晗 章蕴毅 +1 位作者 张建文 陈道峰 《中国天然药物》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22-332,共11页
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高效、低毒、专一的补体抑制剂。国内外已完成部分天然产物的筛选,发现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某些多糖、黄酮、... 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会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无高效、低毒、专一的补体抑制剂。国内外已完成部分天然产物的筛选,发现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某些多糖、黄酮、甾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补体活性。本文对天然产物类抗补体活性成分的研究方法、已发现活性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体内外药理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分析了天然产物类补体抑制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抑制剂 天然产物 化学结构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虎杖的抗补体活性蒽醌类成分及其作用靶点 被引量:17
5
作者 沈路路 卢燕 +1 位作者 程志红 陈道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02-2507,共6页
目的 研究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中的抗补体活性蒽醌类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方法 采用溶血试验法进行抗补体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测定,并利用补体缺失血清鉴定主要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结果 从虎杖醋酸... 目的 研究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中的抗补体活性蒽醌类成分及其作用靶点。方法 采用溶血试验法进行抗补体活性成分的导向分离,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抗补体活性测定,并利用补体缺失血清鉴定主要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靶点。结果 从虎杖醋酸乙酯活性部位分离得到10个蒽醌类和3个其他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大黄素甲醚(1)、大黄酚(2)、大黄素-8-甲醚(3)、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4)、大黄素(5)、大黄酸(6)、迷人醇(7)、6-羟基芦荟大黄素(8)、xanthorin(9)、isorhodoptilometrin(10)、2, 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11)、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素(12)和5, 7-二羟基-异苯并呋喃酮(13)。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蓼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是首次从虎杖中发现的茜草素型蒽醌;化合物3~9对补体系统的经典和旁路途径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以化合物7的活性最显著 [CH50=(6±2)μg/mL;AP50=(50±5)μg/mL]。靶点研究表明,化合物4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2及C9组分;化合物7作用于C1q、C2、C4及C9组分。结论 蒽醌类化合物是虎杖的主要抗补体活性成分,迷人醇活性强、靶点明确,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蒽醌类化合物 抗补体活性 大黄素 迷人醇
原文传递
蓝萼香茶菜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姚士 徐乃玉 +2 位作者 褚纯隽 张健 陈道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试验,对蓝萼香茶菜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蓝萼香茶菜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谱学技术进... 目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深入研究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试验,对蓝萼香茶菜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导向分离手段,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蓝萼香茶菜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现代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蓝萼香茶菜的正丁醇部位活性较强,从蓝萼香茶菜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1),豆甾醇-9(11)-烯-3-醇(2),蓝萼丁素(3),尾叶香茶菜丙素(4),山楂酸(5),科罗索酸(6),minheryinsⅠ(7),香叶木素(8),咖啡酸乙烯酯(9),咖啡酸(10),牡荆苷(11)。抗补体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9,10以及前期分离得到的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槲皮素-3-甲醚、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甲醚和芹菜素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4,6~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咖啡酸的抗补体活性最强,CH50为0.041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萼香茶菜 化学成分 咖啡酸乙烯酯 抗补体活性
原文传递
广藿香的抗补体活性成分 被引量:13
7
作者 阮姝楠 卢燕 陈道峰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2129-2135,共7页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广藿香进行抗补体活性导向分离与鉴定,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了15个黄酮、1个三萜和2个酚酸类成分,包括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5-羟基-7,3',4'-三...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广藿香进行抗补体活性导向分离与鉴定,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共分离鉴定了15个黄酮、1个三萜和2个酚酸类成分,包括5-羟基-3,7,3',4'-四甲氧基黄酮(1)、5-羟基-7,3',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2)、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3,7,4'-三甲氧基黄酮(4)、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5)、木犀草素(6)、槲皮素-7,3',4'-三甲醚(7)、岳桦素(8)、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9)、槲皮素(10)、芹菜素(11)、山柰酚(12)、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13)、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O-α-L-鼠李糖苷(15)、齐墩果酸(16)、香草酸(17)、对甲基苄醇(18),其中化合物5,7,8,12~15,18均为首次从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对所得单体化合物进行经典和旁路途径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测定,并利用补体缺失血清鉴定活性最强化合物的抗补体作用靶点,结果表明,化合物3,7,10,12,16对经典和旁路途径的补体激活均有抑制作用(CH500.072~1.08 g.L-1,AP500.39~0.49 g.L-1),而化合物5,6仅对经典途径有抑制活性;活性最强的槲皮素-7,3',4'-三甲醚(7)作用于补体系统的C1q,C2,C5和C9组分,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成分 抗补体活性 黄酮 槲皮素-7 3′ 4′-三甲醚
原文传递
白骨壤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补体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方旭波 江波 王晓岚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超滤,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纤维素柱层析脱色,再经DE-AE-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crylS-400层析,从白骨壤树枝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化合物HAM-3-Ⅱb-Ⅱ,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比旋光度测定法鉴定为均一性组分,其重...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超滤,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纤维素柱层析脱色,再经DE-AE-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crylS-400层析,从白骨壤树枝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化合物HAM-3-Ⅱb-Ⅱ,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比旋光度测定法鉴定为均一性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105200,比旋光度为+27.54°。糖组成分析表明它为酸性杂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紫外光谱表明其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成分;红外光谱证实它是一种酸性果胶类多糖,以α型差向异构为主;补体结合实验表明,该多糖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共同作用产生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多糖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天然抗补体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小娜 陈亮宇 赵心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5-359,327,共6页
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可引起人体的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老年性痴呆等,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抗补体制剂。化学合成的抗补体制剂成本高、选择性差、并能产生多种副作用,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补体系统的非正常激活可引起人体的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老年性痴呆等,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抗补体制剂。化学合成的抗补体制剂成本高、选择性差、并能产生多种副作用,天然产物来源的抗补体活性成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迄今为止,已经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分离出多种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物质,包括多糖、黄酮、甾体、皂苷、萜类、生物碱等。本文对近年来天然产物中具有抗补体活性的成分进行了综述,由于微生物易于培养及基因工程改良,而且产品质量容易控制,来自微生物的抗补体活性物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补体活性 天然产物 补体抑制剂 多糖 皂苷 萜类
下载PDF
白骨壤中性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旭波 陈小娥 +2 位作者 江波 王晓岚 袁耀萍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7-32,共6页
以白骨壤树枝为材料,经提取、分离和纯化等一系列步骤得到一中性多糖组分HAM-3-IIa,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400)鉴定为均一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97600。化学组成分析表明,HAM-3-IIa为中性糖蛋白,... 以白骨壤树枝为材料,经提取、分离和纯化等一系列步骤得到一中性多糖组分HAM-3-IIa,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400)鉴定为均一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97600。化学组成分析表明,HAM-3-IIa为中性糖蛋白,含蛋白4.9%,含多糖95.0%;由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和木糖(Xyl)组成;β-消去反应说明HAM-3-IIa中糖链以O-糖肽键连接到苏氨酸上的;补体结合实验表明,该多糖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共同作用产生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并研究确定该活性不是由于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生物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骨壤 多糖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过山枫多糖的体外抗补体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强 佟丽 谢扬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15期1348-1350,共3页
目的:研究过山枫多糖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分离过山枫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红外光谱确定其多糖结构;将过山枫多糖分别与补体溶血试验中的各要素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其他组分,观测体系的溶... 目的:研究过山枫多糖的体外抗补体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分离过山枫多糖;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红外光谱确定其多糖结构;将过山枫多糖分别与补体溶血试验中的各要素混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其他组分,观测体系的溶血情况,探讨其对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作用。结果:分离获得桔红色过山枫多糖,其多糖含量为58.3%。红外光谱显示过山枫多糖主要由α-吡喃糖构成,含有α-D-Glcp。在经典激活途径中,过山枫多糖与补体预先混合能降低体系的溶血,其半数溶血浓度(CH50)为302μg.mL-1,低于肝素的CH50值699μg.mL-1。结论:过山枫多糖具有抗补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枫多糖 抗补体活性 提取分离
原文传递
轮叶马先蒿的环烯醚萜苷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恒 邵明会 +3 位作者 元思文 卢燕 陈道峰 王琪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49-2353,共5页
目的:研究轮叶马先蒿的环烯醚萜苷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为导向分离手段,对轮叶马先蒿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 目的:研究轮叶马先蒿的环烯醚萜苷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以抗补体活性为导向分离手段,对轮叶马先蒿各部位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采用各种色谱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确定化合物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轮叶马先蒿正丁醇部位抗补体活性较强,从中分离鉴定了12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分别为:玉叶金花苷酸甲酯(1)、小米草苷(2)、龙船花苷(3)、桃叶珊瑚苷(4)、玉叶金花苷酸(5)、山栀苷甲酯(6)、京尼平苷(7)、7-去氧栀子新苷(8)、乙基胡桃苷(9)、乙基表桃叶珊瑚苷(10)、7-去氧-8-表番木鳖酸(11)、kankanoside A(12)。化合物5、6、11对经典途径的补体激活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7、8、12为首次从马先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9、10、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显示出较强的抗补体活性,50%抑制溶血浓度(CH_(50))为164μg/mL,可作为今后开发天然补体抑制剂的候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马先蒿 环烯醚萜苷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珠子参多糖结构的初步表征和抗补体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涛 陈平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子参根茎中的粗多糖,经活性炭脱除色素、Sevage法脱除蛋白质后得到珠子参精制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珠子参多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GPC)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红外光谱法对珠子参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细胞...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珠子参根茎中的粗多糖,经活性炭脱除色素、Sevage法脱除蛋白质后得到珠子参精制多糖。苯酚硫酸法测定珠子参多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GPC)测定其相对分子量、红外光谱法对珠子参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细胞溶血法对经典途径抗补体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精制后的珠子参多糖含量约为92.4%,相对分子质量为1.25×104Da;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珠子参多糖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抗补体实验表明珠子参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补体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子参多糖 结构表征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西藏扁芒菊的抗补体活性成分研究
14
作者 赵志治 高慧琴 +1 位作者 德吉 卢燕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期1-5,15,共6页
目的研究西藏扁芒菊[Waldheimia glabra(Decne.)Rgl.]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对西藏扁芒菊醇提物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并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分离导向进行分离与纯化,以现代谱学技术鉴定结构,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 目的研究西藏扁芒菊[Waldheimia glabra(Decne.)Rgl.]全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补体活性。方法通过溶血实验,对西藏扁芒菊醇提物进行抗补体活性测试,并以抗补体活性作为分离导向进行分离与纯化,以现代谱学技术鉴定结构,确定抗补体活性成分。结果从西藏扁芒菊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抗补体活性物质,包括5个酚酸、3个黄酮、1个倍半萜和1个酪醇。结论酚酸与黄酮是主要的抗补体活性成分,构效关系分析显示咖啡酰基对于抗补体活性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扁芒菊 抗补体活性 酚酸 黄酮
下载PDF
紫珠草多糖类物质的初步表征及抗补体活性研究
15
作者 徐玉洁 王俊儒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紫珠草粗多糖,后经活性炭脱色、Sevage法脱除蛋白质、DEAE-52(OH-)离子交换纤维素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紫珠草多糖类物质(ZZC-PC)。对该多糖类物质进行化学测定和光谱分析,应用细胞溶血法进行抗补体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紫珠草粗多糖,后经活性炭脱色、Sevage法脱除蛋白质、DEAE-52(OH-)离子交换纤维素分离纯化得到一个紫珠草多糖类物质(ZZC-PC)。对该多糖类物质进行化学测定和光谱分析,应用细胞溶血法进行抗补体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物质主要含多糖与木质素,分子量为65.7ku,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该物质具有较好的抗补体活性,其对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CH50为(1.95±0.1)mg·mL^(-1)、AP50为(3.3±0.2)m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珠草 多糖 抗补体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