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反右派”运动中的《诗刊》 |
蒋登科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2
|
论“反右”、“文革”题材小说的主题嬗变 |
王玉林
周睿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3
|
1959年庐山会议后“共产风”的再次兴起及纠正 |
周震
|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
2010 |
0 |
|
4
|
从整风转向反右原因何在——二论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 |
孙其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6
|
|
5
|
反右派斗争与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原因探讨 |
姚润田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0 |
|
6
|
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反右派运动 |
谢昌余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7
|
反右派斗争理论之反思 |
王东
|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
2005 |
0 |
|
8
|
整风反右运动究竟错在哪里——三论1957年的整风反右运动 |
孙其明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0 |
|
9
|
试论“大跃进”发动的原因 |
黄红宾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 |
1
|
|
10
|
阅读梁思成之六 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56-1957 |
朱涛
|
《时代建筑》
|
2013 |
1
|
|
11
|
1957年“毛罗对话”版本比较及解读 |
张健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2
|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危害 |
宋荐戈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13
|
反右运动中“丁玲、冯雪峰一案”的再审视 |
陈为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4
|
交心运动与反右运动辨析 |
倪春纳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15
|
以血书者:余易木论 |
李世梅
王德领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6
|
新时期“反思文学”潮流 |
彭礼贤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
17
|
史学领域的反右派斗争——以雷海宗为中心的考察 |
胡尚元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18
|
1957年知识分子命运发生转折的原因探析 |
刘会亮
|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1957年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发生逆转的原因 |
章玉丽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20
|
刘白羽和丁玲关系考论——从《心灵的历程》谈起 |
赵焕亭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