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酒神精神:艺术和人生的理想境界——论尼采的审美价值观 |
秦忠翼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2
|
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
高天明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3
|
后现代主义解读 |
车美娟
|
《唐都学刊》
|
2006 |
5
|
|
4
|
“撤点并校”政策的绩效反思与优化选择 |
张丽珍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5
|
评《夜色温柔》的主题隐喻 |
陈静
|
《外国语言文学》
|
2002 |
3
|
|
6
|
重读《金银岛》:反“东方主义”的成长 |
熊艳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0 |
3
|
|
7
|
库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反理性主义思想的接受 |
韩乐
|
《西部学刊》
|
2023 |
0 |
|
8
|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卡尔·波普尔政治哲学评述 |
张弛
|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
2013 |
1
|
|
9
|
实践智慧与伦理学的命运--基于实践智慧发展嬗变的考源 |
郦平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0
|
新的诗歌素质:穆旦诗歌现代主义意义新探 |
朱云
|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1
|
英国“愤怒的青年”和中国世纪末城市写实主义小说之异同——理性精神关照下的反英雄形象塑造和人本主义关怀 |
宋晓英
|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
2004 |
0 |
|
12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的生存哲学比较研究 |
张姚
|
《俄罗斯文艺》
CSSCI
|
2022 |
1
|
|
13
|
嬉皮士俚语的时空图景 |
张丽华
李红梅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20世纪法国主流文学的独特阐释——评《20世纪法国“反文学”研究》 |
张晓明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5
|
卢万·拉·努普美术馆的理性与非理性分析 |
徐欣
|
《山西建筑》
|
2007 |
0 |
|
16
|
论哈耶克自由思想的理论基础 |
刘小畅
|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7
|
缺陷与灵性——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在霍桑和阿西莫夫作品中体现和传承 |
冯迪
|
《海外英语》
|
2015 |
0 |
|
18
|
论费耶阿本德反理性主义视阈下对中医的认识 |
王良滨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9
|
论反恐法制理性主义因素——以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为视角 |
陈缘缘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20
|
马克思早期反贫困思想演进中的世界观转向 |
邵发军
蒋松伟
|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