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synaptic Neural Circuit-Tracing with Neurotropic Viruses 被引量:10
1
作者 Jiamin Li Taian Liu +2 位作者 Yun Dong Kunio Kondoh Zhonghua Lu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09-920,共12页
A central objective in deciphering the nervous system in health and disease is to define the connections of neurons. The propensity of neurotropic viruses to spread among synaptically-linked neurons makes them ideal f... A central objective in deciphering the nervous system in health and disease is to define the connections of neurons. The propensity of neurotropic viruses to spread among synaptically-linked neurons makes them ideal for mapping neural circuits. So far, several classes of viral neuronal tracers have become available and provide a powerful toolbox for delineating neural network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 th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neurotropic viral tracers and highlight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in revealing patterns of neuronal conn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otropic viru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al circuit Trans-synaptic TRACER RETROGRADE tracing anterograde tracing
原文传递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anterograde tracing of the canine corticospinal tract 被引量:3
2
作者 Xiao Han Guangming Lv +4 位作者 Huiqun Wu Dafeng Ji Zhou Sun Yaofu Li Lemin T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805-809,共5页
In this study,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BDA) was microinjected into the left cortical motor area of the canine bra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a large amount of BDA-labeled pyramidal cells were... In this study,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BDA) was microinjected into the left cortical motor area of the canine brain.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results showed that a large amount of BDA-labeled pyramidal cells were visible in the left cortical motor area after injection. In the left medulla oblongata, the BDA-labeled corticospinal tract was evenly distributed, with green fluorescence that had a clear boundary with the surrounding tissue. The BDA-positive corticospinal tract entered into the right lateral funiculu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descended into the posterior part of the right lateral funiculus, close to the posterior horn, from cervical to sacral segments. There was a small amount of green fluorescence in the sacral segment. The distribution of BDA labeling in the canin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course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Fluorescence labeling for BDA gradually diminished with time after injection.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BDA anterograde tracing technique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the localization and trajectory of the corticospinal tract in the canin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corticospinal tract anterograde tracing FLUORESCENCE CANINE
下载PDF
大鼠脑室系统伸长细胞的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励才 王梅申 +1 位作者 朱治远 张凤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用霍乱毒素亚单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CB-HRP)对脑室系统伸长细胞进行顺行追踪。结果在第三脑室壁腹侧2/3区,大量的伸长细胞发出浓密的突起,对称伸入下丘脑,甚至到达正中隆起腹侧软膜表面,其中部分突起可直接与下丘... 用霍乱毒素亚单位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结合物(CB-HRP)对脑室系统伸长细胞进行顺行追踪。结果在第三脑室壁腹侧2/3区,大量的伸长细胞发出浓密的突起,对称伸入下丘脑,甚至到达正中隆起腹侧软膜表面,其中部分突起可直接与下丘脑内的血管相接触。在侧脑室壁、第四脑室底和脊髓中央管也发现有伸长细胞,但数量远较第三脑室壁少。本实验表明,伸长细胞不仅存在于第三脑室壁,而且在脑室系统的其他部位也有分布。这一结果提示,伸长细胞的机能可能比以往的认识更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长细胞 顺行追踪法 大鼠 脑室系统
下载PDF
树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垂直部—海马投射:菜豆白细胞凝集素顺行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宇红 康朝胜 +3 位作者 王景传 黄耀德 蔡景霞 王建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7-432,共6页
本研究用 PHA-L顺行追踪法观察了树鼠句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垂直部到海马的投射。结果表明 :( 1)海马内 PHA-L标记纤维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 型纤维较粗 ,分支多 ,有形态较大、数量较少的终末终扣 ; 型纤维纤细 ,分支少 ,有较多... 本研究用 PHA-L顺行追踪法观察了树鼠句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垂直部到海马的投射。结果表明 :( 1)海马内 PHA-L标记纤维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两种类型 : 型纤维较粗 ,分支多 ,有形态较大、数量较少的终末终扣 ; 型纤维纤细 ,分支少 ,有较多、较小的通过型终扣 ( boutons en passant)。 ( 2 )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垂直部到海马的投射存在着以下体部定位关系 :一侧向双侧海马均有投射 ,以同侧投射明显占优势 ;内侧隔核吻侧部主要投射到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后部 ,内侧隔核尾侧部主要投射到腹侧海马前部 ;背侧海马齿状回内的投射纤维几乎都来自内侧隔核。 ( 3 )根据注射部位的不同 , 、 型纤维在背侧海马的分布有差异 ,其中内侧隔核吻侧部到背侧海马的纤维几乎均为 型纤维 ,而斜角带核垂直部到背侧海马的纤维既有 型纤维又有 型纤维。( 4 )背侧海马和腹侧海马内 型纤维的终扣结构极有可能与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构成突触。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识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垂直部 -海马通路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嗣内侧隔核 斜角带核垂直部 海马 菜豆白细胞凝集素 顺行追踪
下载PDF
三维建模的猫听皮质定位与主要分区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建红 黄新利 +5 位作者 宋一志 李莉 鲜军舫 王振常 武艳 高秀来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41-144,147,共5页
目的研究猫听皮质的定位与主要分区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利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进行顺行追踪,建立猫听皮质区域的原始数据库,通过3D软件Amira进行重构。结果建立了猫大脑半球及其听皮质区域的数据库,将听皮质分为AⅠ、AAF、P、VP、AⅡ五... 目的研究猫听皮质的定位与主要分区的三维可视化。方法利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进行顺行追踪,建立猫听皮质区域的原始数据库,通过3D软件Amira进行重构。结果建立了猫大脑半球及其听皮质区域的数据库,将听皮质分为AⅠ、AAF、P、VP、AⅡ五区,重建了大脑半球及其主要听皮质分区的数字化解剖模型。结论将组织学技术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从三维的角度来研究和重建听皮质的分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可视化 听皮质 BDA 顺行追踪
下载PDF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标记大鼠皮质脊髓束 被引量:3
6
作者 季达峰 吕广明 +4 位作者 刘苏 栗卓 吴辉群 韩笑 秦建兵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36-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 目的:探讨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对皮质脊髓束(CST)示踪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侧锥体束损伤组(n=24)、假损伤组(n=8)和正常组(n=8)。在锥体交叉上方选择性切断左侧锥体建立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模型。运用Rivlin斜板试验进行运动功能检测。在双侧感觉运动皮层多点分层立体定位注射BDA,BDA注射14天后取脑和脊髓切片进行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DA标记信号,观察皮质脊髓束的走行。结果:Rivlin斜板试验显示单侧锥体束横断损伤组倾斜平面临界角度变化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和假损伤组(P<0.05)。正常组和假损伤组大鼠BDA示踪显示BDA标记阳性细胞定位于双侧感觉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锥体细胞发出的BDA阳性纤维束对称分布于双侧皮层、内囊、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延髓锥体中的皮质脊髓束内,继而经锥体交叉到脊髓后索,在双侧后索最深层、灰质后连合背侧下行至脊髓骶段。锥体束横断损伤大鼠在损伤部位以上可见双侧对称的BDA阳性纤维束,损伤平面以下在右侧延髓锥体和左侧脊髓后索中见有BDA阳性纤维束,损伤侧锥体和右侧脊髓后索中未见有BDA阳性纤维束。结论:BDA顺行示踪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皮质脊髓束,对皮质脊髓束损伤与修复的形态学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顺行追踪 大鼠
下载PDF
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传出投射的PHA-L顺行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永静 倪衡建 +1 位作者 张璐 凌树才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显示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向内源性镇痛系统的直接传出纤维投射。方法 :将顺行追踪剂PHA - L注入大鼠单侧延髓网状背侧亚核 ,术后存活 2 0天后取脑 ,连续冠状切片 ,继而对切片进行 PHA- 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发现中缝大核、... 目的 :显示大鼠延髓网状背侧亚核向内源性镇痛系统的直接传出纤维投射。方法 :将顺行追踪剂PHA - L注入大鼠单侧延髓网状背侧亚核 ,术后存活 2 0天后取脑 ,连续冠状切片 ,继而对切片进行 PHA- L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发现中缝大核、蓝斑核、巨细胞网状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以及丘脑室旁核等均有阳性终末。结论 :延髓网状背侧亚核与内源性镇痛系统之间有广泛的纤维联系 ,提示该核与痛觉调节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网状背侧核 PHA-1 顺行追踪 大鼠
下载PDF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李琬悦 丁煜萌 王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1,共5页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 逆行示踪 顺行示踪 跨节示踪 综述
下载PDF
Chondroitinase ABC treatment of injured spinal cord in rats Evaluation of long-term outcomes
9
作者 Haifeng Yuan Yongli Ding +7 位作者 Yueming Song Lihong Hu Zili Wang Hao Liu Limin Liu Quan Gong Tao Li Qingquan Ko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16期1238-1242,共5页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 (CSPGs) which are produced by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and reactive astrocytes can be upregulated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contribute to regenerative failure. Chondroitinase ABC ... 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 (CSPGs) which are produced by mature oligodendrocytes and reactive astrocytes can be upregulated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and contribute to regenerative failure. Chondroitinase ABC (ChABC) digests glycosaminoglycan chains on CSPGs and can thereby overcome CSPG-mediated inhibition. However, many current studies have used an incomplete spinal cord injury model, and examined results after 8-12 weeks of ChABC treatment. In this study, a complete rat spinal cord transection injury model was used to study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ChABC treatment by subarachnoid catheter. Pathology of spinal cord regeneration w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24 weeks following ChABC treatment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axon tracing techniques. At 24 weeks after injury, neurofilament 200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ChABC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transection group. In the ChABC treatment group, axonal growth was demonstrated by a large number of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positive axons caudal to, or past, the epicenter of injury.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labeled fibers were found in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spinal cord in the transection alone group. 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ChABC can promote axon growth, neural regeneration, and repair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long after the initial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inal cord injury chondroitinase ABC MORPHOLOGY TREATMENT 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 anterograde tracing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大鼠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吕广明 刘苏 +4 位作者 栗卓 吴辉群 韩笑 季达峰 秦建兵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0-943,965,F000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且简便实用的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在延髓锥体切断左侧锥体束,制作大鼠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模型。采用Rivlin斜板实验评价模型的运动功能,运用Luxolfast blue(LFB)染色法、生物素化葡...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且简便实用的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动物模型。方法选择在延髓锥体切断左侧锥体束,制作大鼠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模型。采用Rivlin斜板实验评价模型的运动功能,运用Luxolfast blue(LFB)染色法、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神经示踪法和蛋白激酶Cγ(PKC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皮质脊髓束的形态学变化。结果皮质脊髓束损伤组大鼠术后右侧前后肢瘫痪,运动功能受限,Rivlin试验显示倾斜平面临界角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区未见LFB阳性神经纤维束通过;在延髓锥体交叉平面,仅见一束BDA或PKCγ阳性纤维束经右侧锥体交叉至脊髓后索,在左侧脊髓后索最深层,紧邻脊髓灰质后连合背侧下行至骶段,而在损伤平面以下,未见有BDA或PKCγ阳性纤维束经左侧锥体交叉至右侧,在整个脊髓后索的右侧半未见有BDA或PKCγ阳性纤维束。结论选择在延髓切断一侧锥体束,建立皮质脊髓束选择性横断损伤模型,方法简便实用,结果稳定可靠,是研究皮质脊髓束的可塑性和神经轴突再生的理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脊髓损伤 生物素化葡聚糖胺 蛋白激酶CΓ 顺行追踪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原文传递
组胺在豚鼠颈上神经节投射到心脏交感神经纤维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静 李明凯 +2 位作者 张远强 何功浩 罗晓星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3-775,共3页
目的探讨组胺在豚鼠颈上神经节投射到心脏交感神经纤维中的表达,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共存,为组胺可能是心脏交感神经系统新发现的递质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结合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免疫荧光三标技术。结果... 目的探讨组胺在豚鼠颈上神经节投射到心脏交感神经纤维中的表达,及其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共存,为组胺可能是心脏交感神经系统新发现的递质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顺行追踪结合组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免疫荧光三标技术。结果将BDA注入颈上神经节后,左、右心房和心室均有其投射的交感神经纤维,同时在这些示踪纤维中亦有组胺和组胺/去甲肾上腺素共存的免疫阳性表达。结论豚鼠颈上神经节投射到心脏交感神经纤维中有组胺的表达并与去甲肾上腺素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去甲肾上腺素 交感神经 颈上神经节 BDA顺行示踪 免疫荧光 豚鼠
下载PDF
大白鼠脊髓向延髓外侧网状核投射的体部定位——HRP顺行法研究
12
作者 杜永梁 张颐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47-52,167,36,共8页
向大白鼠脊髓的颈、腰膨大和胸髓右侧半分别注入HRP或WGA—HRP,研究了脊髓向延髓外侧网状核的投射。1.双侧的三叉神经下亚核同时接受颈、胸和腰髓来的投射。2.大白鼠脊髓主要投射于外侧网状核的尾侧半,有一定的体部定位关系。颈髓投射... 向大白鼠脊髓的颈、腰膨大和胸髓右侧半分别注入HRP或WGA—HRP,研究了脊髓向延髓外侧网状核的投射。1.双侧的三叉神经下亚核同时接受颈、胸和腰髓来的投射。2.大白鼠脊髓主要投射于外侧网状核的尾侧半,有一定的体部定位关系。颈髓投射于双侧大细胞亚核的外侧2/3及与共相邻接的一部分小细胞亚核内,以同侧投射为主。胸髓投射于双侧的大细胞亚核的内侧2/3和与之相邻接的一部分小细胞亚核内,两侧无明显差別。腰髓投射于双侧小细胞亚核和与之相邻接的部分大细胞亚核内,以对侧投射为主。它们相互间有部分重叠。3.颈、胸和腰髓内外侧网状核投射的神经元位于从背角至腹角的灰质内,越边投射的神经元比不越边投射的神经元位置更靠腹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外侧网状核 HRP顺行追踪 大白鼠
下载PDF
鸽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传出投射-CTB-HRP法
13
作者 李东风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3-76,共4页
用CTB—HRP顺行示踪法,对鸽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顺行终末标记出现在下列脑干部位:脑桥臂旁核腹外侧(PBvl)、延髓喙端腹外侧(RVL)、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亚核(nⅫts)... 用CTB—HRP顺行示踪法,对鸽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顺行终末标记出现在下列脑干部位:脑桥臂旁核腹外侧(PBvl)、延髓喙端腹外侧(RVL)、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亚核(nⅫts)疑核(nAm)、后疑核(nRAm).这些标记以同侧为主.对侧DM亦发现顺行终末标记.这些结果提示,DM兼有发声控制与呼吸调节的双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间复合体 背内侧核 传出投射 CTB-HRP法
下载PDF
DiI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 被引量:5
14
作者 常丽荣 高秀来 +4 位作者 陈亚亮 张帆 宋一志 李坤成 于春水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6-378,共3页
目的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 目的用DiI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探讨DiI在皮质脊髓束顺行追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DiI组和溃变组,于DiI组感觉运动区皮质表面涂布5%DiI;对溃变组则损毁相应的感觉运动区皮层。结果DiI组术后存活5d的鼠,仅在端脑和间脑区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纤维,在术后存活10d、15d、20d的鼠脑及脊髓各节段内均可见红色荧光标记的皮质脊髓束纤维;溃变组在脊髓节段可观察到明显的溃变纤维,以术后存活5d最为显著,在脊髓以上节段未见明显溃变纤维。结论采用DiI活体顺行追踪大鼠皮质脊髓束的方法简便易行,对于皮质脊髓束的示踪研究,尤其中脑以下节段的显示具有比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I 皮质脊髓束 顺行追踪 大鼠
下载PDF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投射研究中的应用
15
作者 龚劲雯 杨倩颖 +4 位作者 戴婷 李淑蓉 伍丽娜 苏炳银 赵海霞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 目的 探讨脑立体定位斜插法靶向注射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的可行性,并观察该方法对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纤维的神经投射。方法 利用脑立体定位直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或斜插法(进针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垂直线呈30°夹角)标记Pcp2-Cre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组织的影响;选择梯度剂量(500、300、150 nL)的顺行示踪病毒,探索适宜的病毒注射剂量;通过斜插法在小鼠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注射重组酶依赖性顺行示踪病毒,观察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结果 相较于脑立体定位直插法,斜插法中小鼠头部皮肤切口更小,且不易破坏小鼠颈部上方肌肉;在前囟后6.00 mm、中线旁开0.00 mm、深4.08 mm坐标处,采用斜插法能靶向定位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同时,150 nL低剂量的病毒可较好的标记小脑蚓部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且不发生泄漏;通过病毒顺行示踪,在小鼠小脑顶核中间部、前庭小脑核、前庭内侧核巨细胞部以及前庭下核均检测到来自第Ⅸ小叶浦肯野细胞的神经投射纤维。结论 脑立体定位斜插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对小鼠颈部上方肌肉的破坏,通过该方法注射顺行示踪病毒能精确靶向小脑蚓部第Ⅸ小叶,并观察到该小叶浦肯野细胞的传出神经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蚓部 第Ⅸ小叶 浦肯野细胞 脑立体定位技术 病毒顺行示踪
下载PDF
梓醇促进局灶脑缺血大鼠皮质脊髓束芽生和重塑 被引量:2
16
作者 万东 祝慧凤 +2 位作者 吕发金 罗勇 谢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7-1063,共7页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芽生和重塑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治疗组和胞磷胆碱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 目的观察梓醇对局灶脑缺血大鼠病灶对侧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轴突芽生和重塑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梓醇治疗组和胞磷胆碱对照组。开颅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永久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24 h首次经腹腔注射梓醇(5 mg·kg-1)或胞磷胆碱(0.5 g·kg-1),每日1次,连续7d。采用黏贴物移除实验和足失误实验测试受累前肢(左前肢)功能状况;核磁共振(MRI)测量脑梗死体积;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BDA)顺行示踪健侧CST,检测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至失神经支配侧的纤维数量,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重塑;免疫荧光双标脊髓颈膨大区BDA标记纤维与生长相关蛋白(growth-associatedprotein,GAP-43),检测BDA/GAP-43共定位信号,了解脊髓颈膨大区CST轴突芽生能力。结果造模后7、14、21和28d,梓醇组和胞磷胆碱组左前肢黏贴片移除时间均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缩短(P<0.05),左前肢失误率也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其中,造模后28 d时,梓醇组左前肢感觉运动功能状况明显优于胞磷胆碱组(P<0.05)。造模后1和28 d,各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28 d,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健侧CST越边纤维占(8.5%±2.1%),较模型组(4.7%±1.3%)和胞磷胆碱组(5.5%±1.8%)明显增加(P<0.05);梓醇组脊髓颈膨大区BDA/GAP-43共定位信号明显强于模型组和胞磷胆碱组(P<0.05)。结论梓醇可增强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皮质脊髓束轴突芽生和重塑能力,有助于受累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梓醇 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 皮质脊髓束 顺行神经示踪 轴突重塑 轴突芽生 神经修复
下载PDF
大鼠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PHA-L顺行追踪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秀来 王伟 松下松雄 《广东解剖学通报》 199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 将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分别注入下颈髓、胸髓、腰髓和骶髓等不同脊髓节段,顺行追踪脊髓向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的投射。观察结果表明,脊髓不同节段注入PHA-L,在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均可见到标记末梢;比较各节段脊髓的投射分布,未能发现明显的定位关系。一侧脊髓灰质注入,在两侧中央颈核均观察到标记末梢,但主要见于同侧;外侧颈核的标记末梢仅见于同侧。结果提示,各节段脊髓均发出纤维投射到同侧中央颈核和外侧颈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颈核 外侧颈核 PHA-L 顺行追踪
下载PDF
家兔脊髓长下行固有束至腰膨大的投射
18
作者 马育平 高秀来 +2 位作者 武艳 徐群渊 陈亚亮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探讨脊髓长下行固有束在腰膨大的分布。方法 用成年家兔 2 5只 ,分两组进行 ,第一组 15只行溃变法和铜银顺行追踪法。第二组 10只葡聚糖胺结合免疫组化法 (ABC法 )顺行追踪脊髓长下行固有束在腰膨大的投射。结果 两组的实验结... 目的 探讨脊髓长下行固有束在腰膨大的分布。方法 用成年家兔 2 5只 ,分两组进行 ,第一组 15只行溃变法和铜银顺行追踪法。第二组 10只葡聚糖胺结合免疫组化法 (ABC法 )顺行追踪脊髓长下行固有束在腰膨大的投射。结果 两组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在腰膨大处 ,溃变终末或标记终末可见于双侧的灰质内 ,并主要见于同侧 ;其分布较为广泛 ,主要见于灰质 — 层 ,以 层和 层较为密集。结论 来自颈段的脊髓长下行固有束可投射到腰膨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长下行固有束 溃变顺行追踪法 葡聚糖胺顺行追踪法 家兔 腰膨长
下载PDF
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 Ⅰ.HRP、PHA-L顺行追踪研究
19
作者 顾桂宝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应用HRP、PHA-L顺行标记技术对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在尾侧结合臂旁核,投射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腹外侧亚核及臂旁内侧核,在腹外侧亚核与臂旁内侧核之间的结合臂中也可见标记纤维;在中吻部结合臂旁核标记终支... 应用HRP、PHA-L顺行标记技术对大鼠终纹床核向结合臂旁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在尾侧结合臂旁核,投射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腹外侧亚核及臂旁内侧核,在腹外侧亚核与臂旁内侧核之间的结合臂中也可见标记纤维;在中吻部结合臂旁核标记终支分布于臂旁外侧核的外外侧亚核、背外侧亚核、中央外侧亚核、腹外侧亚核及内外侧亚核;在结合臂背内侧端背侧可见许多标记终支分布;在臂旁内侧核亦见标记终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追踪 终纹床核 结合臂旁核
下载PDF
大鼠脊髓向后柱核投射的纤维行径的研究
20
作者 高秀来 松下松雄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后柱核由薄束核、楔束核和外楔核组成。用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倾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脊髓向后柱核的纤维投射。结果显示,颈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外侧区(腹侧部行径皮质脊髓束),标记末梢分布于楔束核和外... 后柱核由薄束核、楔束核和外楔核组成。用菜豆白细胞凝集素(PHA-L)倾行追踪技术研究大鼠脊髓向后柱核的纤维投射。结果显示,颈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外侧区(腹侧部行径皮质脊髓束),标记末梢分布于楔束核和外楔核;胸髓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中间区,标记末梢分布于楔束核内侧部和薄束核外侧部;腰膨大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内侧区,标记末梢分布于薄束核大部;骶髓注入例的标记纤维见于后索背侧部的最内区,标记末梢分布于薄束核的最内侧部。实验结果表明,大鼠脊髓向后柱核的投射行径存在明确的定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后索 后柱核 传入神经纤维 PHA-L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