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单开门与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治疗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5
1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3 位作者 王玉记 谢广田 王齐超 周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总结后路单开门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治疗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996年2月至2007年12月,对67例前后方均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单开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A组,36... 目的:总结后路单开门与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治疗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996年2月至2007年12月,对67例前后方均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后路单开门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A组,36例)或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术(B组,31例)治疗。随访患者临床和影像学情况,手术前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神经功能,计算改善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1~1.5h,平均72min;术中出血量110~500ml,平均370ml;无明显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出现肩部放射痛。B组手术时间3~5h,平均3.6h;术中出血量400~1300ml,平均710ml;术中出现脑脊液漏4例。随访6个月~8年,平均28个月,前路植骨及后路门轴全部骨性愈合。A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2.4%,优良率为80.1%;MRI检查显示34例脊髓明显后移、前后方软性压迫解除、脑脊液通畅,2例显示脊髓明显后移、前方仍存在骨化块轻度压迫,予以二期前路骨化块切除减压、内固定术,随访时21例显示前方椎间盘突出明显消失或缩小;CT显示椎管扩大充分,开门度数平均为63.2°。B组神经功能改善率为74.1%,优良率为80.6%;MRI显示31例脊髓前后方压迫均解除、脑脊液通畅;CT显示椎管扩大充分,开门度数平均为53.3°。两组神经功能改善率和优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单开门减压治疗前方软性压迫的前后受压脊髓型颈椎病可使脊髓充分后移躲避前方的压迫,术后脊髓前方的软性压迫缩小或消失,疗效肯定;但对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前方超过椎管50%的骨性压迫者疗效欠佳,应采用一期或二期前后路联合减压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管狭窄 椎间盘突出 单开门手术 前后路手术
下载PDF
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急性下颈椎严重损伤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智 孙天胜 +1 位作者 刘树清 李京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急性严重颈椎损伤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采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8例急性严重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受伤后96h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爆裂骨折伴椎管狭窄,6例为骨折脱位伴有相... 目的探讨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急性严重颈椎损伤的价值。方法分析总结采取前后路一期手术治疗8例急性严重颈椎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受伤后96h内实施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爆裂骨折伴椎管狭窄,6例为骨折脱位伴有相应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术前脊髓功能7例为A级,1例为B级。平均随访14个月。脊髓功能有2例达到D级,3例C级,1例B级,2例无变化仍为A级。所有植骨椎间隙均已融合,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保持良好。结论对于急性颈椎损伤,在影像学显示颈椎管前后方均有明显压迫且脊髓功能严重受损时,实施前后路一期手术是达到及时充分减压、即刻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及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颈椎损伤 颈椎管狭窄 脊髓损伤 手术入路 椎间盘突出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早期后-前路Ⅰ期手术治疗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16
3
作者 段春岳 胡建中 +1 位作者 王锡阳 吴建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8-845,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骨折复位、侧块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椎间盘切除以及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技术在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骨折复位、侧块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椎间盘切除以及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技术在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56例,患者入院后即安装头环行颅骨牵引,适度复位后早期手术。先取俯卧位行后路手术,植入钉棒系统实现损伤部位的减压、复位和固定。通过部分切除关节突和撬拨、撑开等方法使骨折复位,采用旋棒技术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患者改仰卧位,拆除颅骨牵引装置,行前路椎体或椎间盘次全切除,再行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及CT,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及椎管减压情况,以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37例获得随访,失访19例,其中因死亡失访8例。随访时间9.0~35.0(平均13.7)个月。颈椎均获复位,损伤节段稳定,无植骨不融合病例。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或脱出,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12例末次随访时仍残留颈部疼痛,12例并发颈后伤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I期愈合,13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大多数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评分提高1~2级。结论:对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采用I期后路侧块钉棒联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获得良好复位,椎管前后方压迫均能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即刻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后-前路手术 早期手术 I期
下载PDF
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军 李伟伟 +3 位作者 弓立群 范亚一 段大鹏 卫文博 《临床骨科杂志》 2019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9例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目的探讨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9例行前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8例行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术。记录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并发症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脊髓损伤分级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检查评价椎体复位、关节突解锁及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47(21.6±8.6)个月。前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90~110(98.1±6.9) min,术中出血量为90~120(109.7±14.7) ml;前-后联合入路术式的手术时间为180~240 (212.4±16.7) min,术中出血量为380~580(443.3±70.4) ml。VAS评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 <0.01),末次随访较术后3个月进一步下降(P <0.01)。颈椎曲度: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且末次随访无明显丢失(P> 0.05)。末次随访时,患者脊髓神经功能ASI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椎体滑脱及关节突交锁均得到满意复位。除1例脑脊液漏、5例吞咽不适及1例C5神经根麻痹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交锁的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前-后路 颈椎骨折 脱位 关节突交锁
下载PDF
颈椎疾病前后路手术的选择与并发症的防治(附512例报告)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义生 翟福英 +4 位作者 王利民 皮国富 殷力 王卫东 吴学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61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颈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选择与并发症防治。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疾病共512例。其中,前路扩大脊髓减压376例;后路手术136例。结果平均随访81(03~14)年,前、后路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902%和904%。结论对于脊髓前方的压迫、少节段病变、... 目的探讨颈椎疾病的前后路手术选择与并发症防治。方法手术治疗颈椎疾病共512例。其中,前路扩大脊髓减压376例;后路手术136例。结果平均随访81(03~14)年,前、后路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902%和904%。结论对于脊髓前方的压迫、少节段病变、运动障碍为主者,宜行前路手术。对于脊髓后方的压迫、多节段病变、感觉障碍为主者,宜行后路手术。对于来自脊髓前后两方的压迫,可分期或一期施行后、前路手术。尤应注意防治并发症,一旦发生,立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后入路 选择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一期前路钛板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 被引量:12
6
作者 贾卫斗 杨飞 +3 位作者 郑铁钢 许英杰 云得才 孙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8年2月对119例下颈椎严重骨折脱位一期前路行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融合,同时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应用图像...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位颈椎严重骨折脱位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8月~2008年2月对119例下颈椎严重骨折脱位一期前路行椎间盘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融合,同时行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术前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以下简称PACS),采用x线片及64排CT片对下位颈椎椎弓根的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进行精确测量,得出椎弓根的宽度、高度、向内侧倾斜、向尾侧倾斜角度、螺钉直径及长度数据值。术中根据术前测得的数据值,应用颈椎椎弓根定位导向器打孔、置钉、固定。结果定期复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采用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98例获得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24.7个月。获得随访的患者,骨折脱位均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评价平均提高1.15级,22例术后神经症状无变化。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彻底的减压和即刻三维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椎弓根钉 前后入路 骨折脱位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1
7
作者 蔡建春 赵鹏飞 韩树松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6期652-653,共2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前外侧和后内侧钢板联合固定治疗2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3.6±3.04)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时间为3~4.5(3.3±...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前后联合入路、前外侧和后内侧钢板联合固定治疗2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结果 24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13.6±3.04)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时间为3~4.5(3.3±0.6)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示23例解剖复位,1例复位不完全。术后1.5、3、6、12个月X线片与术后即刻X线片对比无变化。术后3个月开始负重,完全负重时间4~5(4.4±0.3)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屈曲85~135(124±10.9),°伸膝为-3~5(1.8±2.1)°。术后12个月膝关节Aks评分为64~94(87.5±6.9)分。切口无感染和裂开,内固定无松动及断裂。结论前后联合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骨折固定术 前后联合入路 双钢板
下载PDF
前后路联合及单纯后路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吴再峰 林林 +1 位作者 杨旭 刘青柏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2054-2057,共4页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入路及单纯的后路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2例,B组28例,B组采用单纯后路治疗,A... 目的:研究前后联合入路及单纯的后路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胸腰段脊椎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32例,B组28例,B组采用单纯后路治疗,A组在B组基础上采用前路联合后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触觉功能评分,伤椎高度、Cobb角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显效、有效、无效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功能、触觉功能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但A组治疗后上述评分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患者伤椎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A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度治疗后两组患者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两组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治疗成人胸腰段脊椎骨折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联合 单纯后路 成人 胸腰段脊椎骨折
下载PDF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被引量:9
9
作者 魏明和 师玉谨 +2 位作者 黄彧翰 喻鹏 郑秀凤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1期9-11,15,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7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11例)和后路组(26例)。比较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 目的探讨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7例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路组(11例)和后路组(26例)。比较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ASIA分级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6(15.0±3.7)个月。3例(均前路组)术中发现胸膜破裂;2例(均前路组)术后第2天复查X线及CT发现有胸腔积液;5例(前路组1例、后路组4例)脑脊液漏;2例(前、后路组各1例)植骨未融合,前路组1例人工椎体松动未融合,后路组1例术后12个月复查发现断钉,横突间植骨未融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两组术后1、12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ASIA分级:两组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恢复(P<0.05)。结论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应注重分析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进行必要的减压,采用合适的植骨方法,能够取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前后路 植骨
下载PDF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林 叶哲伟 +2 位作者 安颍 吴星火 王金龙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Ⅰ期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治疗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28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10例,双侧关节突绞...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在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Ⅰ期采用颈椎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与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治疗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28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10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8例。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 A 级2例,B 级6例,C 级14例,D 级6例;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平均为(7.2±2.4)分。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病情恢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无血管、喉返喉上神经及食管等周围组织损伤,复查 X 线片显示脱位完全复位27例,不完全复位1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的内固定物均未出现断裂、松动,植骨愈合良好,未见假关节形成,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的不同程度的重建及维持。ASIA 分级及 JOA评分基本均有所提高,其中 A 级1例,B 级4例,C 级8例,D 级6例,E 级9例;JOA 评分平均为(15.7±3.0)分。结论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可前后充分减压,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复杂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绞锁的有效手术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联合 关节突绞锁 脊髓损伤 下颈椎骨折脱位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孔德明 王华东 +1 位作者 银晓勇 张磊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前后方均有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一期后路单开门及前路减压、Cage植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前后方均有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一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6~29个月,... 目的 探讨前后方均有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应用一期后路单开门及前路减压、Cage植人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前后方均有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一期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6~29个月,平均18.7个月.显示椎间隙高度与颈椎生理曲度恢复,骨性融合率100%,融合时间平均4.5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3.5%,优良率82.2%。随访中未发现有Cage移位、下沉、假关节形成、椎间隙高度丢失、椎管再狭窄等问题。结论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前后同时受压的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满意.前路减压后以Cage植入椎间隙可获得良好的术后即刻稳定性、提高了植骨融合率并可长期保持椎间隙的高度和颈椎的生理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后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光辉 李锋 +3 位作者 夏仁云 王体沛 陈安民 吴华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评价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Ⅰ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定期X线摄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以... 目的评价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可行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患者,Ⅰ期行后路复位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定期X线摄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以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21.5个月),27例患者均获得了完全复位,损伤节段稳定,颈椎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融合率为100%,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植骨块脱出或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4级,无一例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结论Ⅰ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彻底的减压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 骨折 脱位 前后路 急诊手术
下载PDF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后前入路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张先启 余正友 林四龙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 目的 探讨参考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后前(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后踝骨折患者23例,均参考PVSL行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踝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6~20个月的随访。术后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均得到良好复位,移位均小于2 mm。X射线显示,患者骨折均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为76~100分,平均(89.8±8.2)分;术后踝关节功能优17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为95.7%。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参考PVSL闭合复位经皮PA入路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骨折 内固定术 后踝内侧垂直联合线 前后入路 后前入路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 被引量:6
14
作者 鲍剑峰 米明珊 +2 位作者 梁小弟 杜鹏 彭兴国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棘突、椎板钛缆固定并椎间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6岁,平均4.5岁。术前均完善颈椎...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棘突、椎板钛缆固定并椎间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6岁,平均4.5岁。术前均完善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明确骨折、脱位的节段及程度。采用Frankel分级对患者脊髓损伤进行评估。术后复查颈椎X线片、CT及MRI,并再次采用Frankel分级对脊髓损伤恢复情况进一步评估,从而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影像学资料均提示患者颈椎骨折、脱位得到完全纠正,颈椎稳定性恢复,颈脊髓无明显受压。随访3~36个月,平均11.5个月,其中2例术前Frankel分级为B级,术后恢复到D级;1例术前为A级,术后无明显恢复;1例术前为D级,术后恢复到E级。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棘突、椎板钛缆固定并椎间及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治疗儿童颈椎重度骨折、脱位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折脱位 儿童 前后联合入路 钛缆
下载PDF
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东 陈敬忠 罗肖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后路手术以及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钉棒枕颈融合联合复位技术治疗32例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先...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后路手术以及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钉棒枕颈融合联合复位技术治疗32例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前后路联合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先采用俯卧位,后路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恢复颈椎的序列,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改置仰卧位行前路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Frankel分级除6例A级者及3例D级者外,其余患者均有1-2级提高,其中9例达到E级。32例中有3例于术后1个月内死亡,29例获得6-32个月随访。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上颈椎骨折脱位,能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骨折脱位 前后路 脊髓损伤 内固定
下载PDF
3种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伟 陈敬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18-321,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及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84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2个节段),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前路手术)、B组(后路手术)和C组(前后路联合手术),每组28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前后路联合手术以及前路、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疗效。方法84例胸椎结核患者(病灶≤2个节段),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A组(前路手术)、B组(后路手术)和C组(前后路联合手术),每组28例。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Cobb角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84例患者均随访1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组明显短(少)于A组和B组(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ESR、CRP、Cobb角3组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C组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入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均取得较好疗效。相较于前路、后路手术治疗,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前后路联合
下载PDF
前后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跨骶骨的髂骨间接骨板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的效果对比研究
17
作者 刘伟 宋远征 +2 位作者 杨茂杰 孟乾 周猛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8-634,共7页
目的:对比前后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跨骶骨的髂骨间接骨板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SJDISW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SJDISW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腹直肌... 目的:对比前后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跨骶骨的髂骨间接骨板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SJDISW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SJDISW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腹直肌外侧入路组42例,前后入路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骨折复位质量、疼痛情况、骨盆功能、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7~12个月随访,平均(10.5±1.3)个月。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前后入路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患者术后3d、术后7d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前后入路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骨盆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腹直肌外侧入路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上述指标均高于前后入路组(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直肌外侧入路与前后入路跨骶骨的髂骨间接骨板治疗SJDISWF的复位质量、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安全性相近,但腹直肌外侧入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有效改善术后骨代谢生化标记物N-MID、OC、BA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入路 腹直肌外侧入路 骶髂关节脱位合并同侧骶骨翼骨折
下载PDF
一期和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方宇 李锋 +3 位作者 李光辉 周松 熊伟 陈安民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应用一期和分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风险。方法自1999年1月~2009年2月间对7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一组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54例,另一组采用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20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观察融... 目的观察应用一期和分期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和风险。方法自1999年1月~2009年2月间对7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一组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54例,另一组采用分期前后路手术治疗20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观察融合率和稳定性,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74例病例得随访,随访6~36个月。全体病例脱位均完全复位,植骨均获得融合,颈椎间隙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满意,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平均有1级以上改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脊髓功能按Frankel分级情况经R×C卡方检验(2=4.14,﹥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一期或分期前后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能取得良好效果。应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的特点及术者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路手术 下颈椎 骨折 脱位
下载PDF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与侧前方入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廖仁可 吴波 +1 位作者 牟加森 吴小平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腰椎结核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A组)和单纯侧前方入路手术(B组)。统计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局部前凸角(Cobb角)、ODI评分、Frankel评分及手术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20.30±3.70)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ESR、CRP、ODI评分、Frankel分级及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A组患者植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结论后路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手术治疗腰椎结核具有创伤小、脊柱稳定性良好、骨性愈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脊柱 前方入路 前后联合入路
下载PDF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栋 农鲁明 徐南伟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6-1448,共3页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例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L1骨折3例,L2骨折1例,L3骨折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例腰椎三柱不稳定型骨折(L1骨折3例,L2骨折1例,L3骨折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ASIA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和后凸畸形角的矫正及丢失,评估手术疗效情况。结果随访7~18个月,6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均恢复1级或1级以上。术前后凸畸形角为30.5~44.6度,术后即刻为3.5~13.2度(P<0.05)。术前CT显示椎管内骨块占椎管容积49%~94%,术后<20%(P<0.05)。术前伤椎前、后缘高度分别压缩40%、66%,术后为97%、99%(P<0.05)。植骨完全融合,融合时间为3~5个月。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严重腰椎三柱不稳定性爆裂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腰椎前凸及椎管容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联合入路 腰椎爆裂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