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官史天文等志和本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汉魏晋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8,共7页
对南北朝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北朝195年,共记录天象1 350条,包括日月食147、月行星位置847、其他356。南朝169年,共记录天象1 091条,包括日月食62、月行星位置744、其他285。记录基本上出自...
对南北朝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北朝195年,共记录天象1 350条,包括日月食147、月行星位置847、其他356。南朝169年,共记录天象1 091条,包括日月食62、月行星位置744、其他285。记录基本上出自各代正史天文志和本纪。南北朝开启了系统记录月食的先河,南齐的月行星、北魏的月晕、南梁的老人星记录也各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386-581)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五代日月食记录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对隋唐五代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这一时期记载了实际可见日食的65%和月食的28%。
关键词
日食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月食记录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中国古代系统的月食记录很晚才开始,宋代以后才有较完整的记录。明代月食记录主要出自《明实录》,但晚期记录依赖于《国榷》和《续文献通考》。从273条原始记录中整理出197条正确记录,覆盖了实际发生月食的82%。月食记录通常非常简单,...
中国古代系统的月食记录很晚才开始,宋代以后才有较完整的记录。明代月食记录主要出自《明实录》,但晚期记录依赖于《国榷》和《续文献通考》。从273条原始记录中整理出197条正确记录,覆盖了实际发生月食的82%。月食记录通常非常简单,但部分记录含有时刻、食分、全食和所在星宿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明代
《明实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81-189,共9页
对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代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在这379年里,共有1509条记录,包括256条日月食、764条月行星位置和489条其他天象。记录主要出自各史天文志和唐会要。与之前的北魏和之后的宋代相比,这一时期...
对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代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在这379年里,共有1509条记录,包括256条日月食、764条月行星位置和489条其他天象。记录主要出自各史天文志和唐会要。与之前的北魏和之后的宋代相比,这一时期记录偏少且分布不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1年第1期9-14,共6页
史载上古禹时日妖宵出被解释为日落时发生的日食。分析了相关史料。
关键词
日食
年代学
地球自转
古代天气记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再旦日食的根据与计算——对Keenan质疑的注释
7
作者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2年第1期70-73,80,共5页
作者由“天再旦”日食说证实西周懿王元年为公元前 89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此为支点之一 ,得到西周年代表。针对读者的质疑 ,在历史文献的可靠性、天光视亮度的表达和计算方法、地球自转长期参数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日食
天文学史
古代记录
年代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次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5年第3期177-18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473030)
文摘
自西汉开始,天象被大量、系统地记载于史书。两汉魏晋期间,数量逐渐增多,种类逐渐齐全。全面统计分析了这一时期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在这625年中,共记录天象1 581条,其中包括日月食236、月行星位置782、其他563。几乎所有记录都来自官史天文等志和本纪。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汉魏晋
统计分析
Keywords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history
of
astronom
y
the
Han,Wei
and
Jin
Dynasties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73013
11073016)
文摘
对南北朝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间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北朝195年,共记录天象1 350条,包括日月食147、月行星位置847、其他356。南朝169年,共记录天象1 091条,包括日月食62、月行星位置744、其他285。记录基本上出自各代正史天文志和本纪。南北朝开启了系统记录月食的先河,南齐的月行星、北魏的月晕、南梁的老人星记录也各具特色。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386-581)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Keywords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386--581
AD)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history
of
astronom
y
分类号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五代日月食记录
被引量:
4
3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20-12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73013
11073016)
文摘
对隋唐五代时期的日食、月食记录进行了全面的搜集、勘误和统计分析。研究了这些记录的文献来源、时间分布、覆盖率和记录特征。这一时期记载了实际可见日食的65%和月食的28%。
关键词
日食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Keywords
solar
eclipse
lunar
eclipse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history
of
astronom
y
the
Sui,
the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月食记录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次沅
马莉萍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4-6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773013)
文摘
中国古代系统的月食记录很晚才开始,宋代以后才有较完整的记录。明代月食记录主要出自《明实录》,但晚期记录依赖于《国榷》和《续文献通考》。从273条原始记录中整理出197条正确记录,覆盖了实际发生月食的82%。月食记录通常非常简单,但部分记录含有时刻、食分、全食和所在星宿的信息。
关键词
月食
古代天象记录
明代
《明实录》
Keywords
lunar
eclipse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the
Ming
Dynasty
Mingshilu
分类号
P125 [天文地球—天体测量]
N09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被引量:
4
5
作者
刘次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年第3期181-18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773013)
文摘
对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的文献来源、天象类型和时代分布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在这379年里,共有1509条记录,包括256条日月食、764条月行星位置和489条其他天象。记录主要出自各史天文志和唐会要。与之前的北魏和之后的宋代相比,这一时期记录偏少且分布不均。
关键词
古代天象记录
天文学史
隋唐五代
统计分析
Keywords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history
of
astronom
y
Sui
Tang
and
Wudai
statistical
analysis
分类号
P1-092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
被引量:
3
6
作者
刘次沅
机构
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
出处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1年第1期9-1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730 12 )
文摘
史载上古禹时日妖宵出被解释为日落时发生的日食。分析了相关史料。
关键词
日食
年代学
地球自转
古代天气记录
Keywords
Eclipse
Chronology
Earth's
Rotation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分类号
P182.27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再旦日食的根据与计算——对Keenan质疑的注释
7
作者
刘次沅
机构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出处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2年第1期70-73,8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199730 12 )
文摘
作者由“天再旦”日食说证实西周懿王元年为公元前 899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以此为支点之一 ,得到西周年代表。针对读者的质疑 ,在历史文献的可靠性、天光视亮度的表达和计算方法、地球自转长期参数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
日食
天文学史
古代记录
年代学
Keywords
eclipse
history
of
astronom
y
ancient
astronomical
record
chronology
分类号
P1-09 [天文地球—天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汉魏晋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北朝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刘次沅
马莉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隋唐五代日月食记录
刘次沅
马莉萍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明代月食记录研究
刘次沅
马莉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隋唐五代天象记录统计分析
刘次沅
《时间频率学报》
CSCD
201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三苗日食”的可能年代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天再旦日食的根据与计算——对Keenan质疑的注释
刘次沅
《陕西天文台台刊》
CSCD
200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