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彭波涛 丁岩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并AHF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QT离散度(QT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取STEMI并AHF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溶栓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左西孟旦,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两组均持续微泵注射24 h。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 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QTd、校正QT(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 BNP、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00),而治疗组改善更显著(均P=0.000);治疗组QTd、QTcd、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短暂室性心动过速(SPV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QTd、QTcd、PVC、SPVT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大(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QTd、QTcd、PVC、SPVT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STEMI并AHF疗效优于多巴酚丁胺,且不增加QTd、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心肌梗死 急性 心力衰竭 QT离散度 心律失常 室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健 杨靖宇 高志刚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0例伴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组)与52例正常成人自愿者(正常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30例伴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心率失常组)与52例正常成人自愿者(正常组)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HRV指标比较研究。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冠心病患者SDNN、SDANN、RMSSD、PNN50和HF指标均降低,LF指标升高,具有显著差异。伴心律失常与无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比较,HRV指标异常变化趋于恶化。结论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受到损害,迷走神经活性减弱,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变异 心律失常 自主神经
下载PDF
稳心颗粒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熠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305-306,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疾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联合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3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疾病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联合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及比索洛尔;稳心颗粒组:口服稳心颗粒;比索洛尔组:口服比索洛尔。3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0%/88%;稳心颗粒组总有效率74%/74%;比索洛尔组总有效率76%/78%。经统计学处理,3组中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稳心颗粒组和比索洛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用比索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比单用稳心颗粒和比索洛尔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比索洛尔扩张型心肌病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室间隔缺损导致的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慧深 陈国桢 +5 位作者 覃有振 李运泉 李淑娟 李渝芬 钱明阳 孙芸芸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了解进口和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封堵小儿先天性膜周部VSD术后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的改变和差异。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成功封堵的膜周部VSD患儿396例,应用进口膜部VSD封堵器和装置封堵膜周部VSD组186例;国... 目的了解进口和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器封堵小儿先天性膜周部VSD术后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的改变和差异。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成功封堵的膜周部VSD患儿396例,应用进口膜部VSD封堵器和装置封堵膜周部VSD组186例;国产膜部VSD封堵器和装置封堵膜周部VSD组210例。术中严密监测心电图(ECG)改变,术后常规持续心电监测3~7d,必要时1~2周,观察ECG各波段的变化,分析各组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的发生率及评价重度心律失常病例的临床转归。结果膜部瘤样VSD较其他类型膜周部VSD更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48.8%比29.1%,X^2=5.21,P〈0.05;12.5%比0.9%,x^2=23.31,P〈0.01);进口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均较封堵其他类型膜周部VSD易于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68.2%比28.0%,X^2=14.18,P〈0.01;36.4%比1.2%,X^2=40.44,P〈0.01);封堵膜部瘤样VSD进口封堵器较国产者更易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68.2%比41.4%,X^2=4.60,P〈0.01;36.4%比3.4%,X^2=15.60,P〈0.01),而封堵其他类型膜周部VSD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国产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和其他膜周部VSD导致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则无差异。进口和国产2组各出现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度AVB)或间歇Ⅲ度AVB。出现Ⅲ度AVB的6例中除1例应用进口封堵器者为膜周部VSD,其他5例均为膜部瘤样VSD。结论进口和国产封堵器封堵膜周部VSD均可导致Ⅲ度AVB等严重心律失常发生。但国产封堵器封堵膜部瘤样VSD发生心律失常和残余分流较进口封堵器少。术中和术后应密切观察ECG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心电图 心律失常 残余分流
原文传递
平心定悸汤治疗气阴两虚证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杨廷勇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6期89-90,共2页
目的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 目的研究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试验组使用西药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平心定悸汤治疗。比较患者疗效、症状积分、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但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平心定悸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阴两虚证 心律失常 平心定悸汤 心悸
下载PDF
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明真 朱凌华 +1 位作者 董玉梅 胡文川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2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究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段随机化法分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血压、心率水平以及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心电图检测结果 Q-T间期、P-R间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安全有效,对改善其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急诊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QT离散度 被引量:5
7
作者 顾晔 彭定凤 +1 位作者 胡立群 胡勇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97-39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 QT离散度 (Q Td)、JT离散度 (JTd)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 31例 ,按照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的结果分成阳性者及阴性组 ,16例健康... 目的 :探讨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与 QT离散度 (Q Td)、JT离散度 (JTd)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 31例 ,按照标准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试验的结果分成阳性者及阴性组 ,16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人员均测 QTd、JTd及 2 4h Holter心电监测 ,并进行心律失常分析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 5 4.8% ,其发生率与病程呈正相关 ,QTd与 JTd显著延长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QTd和 JTd可作为一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心律失常 QT离散度 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阿米洛利对心肌复极的影响及离子机制研究
8
作者 梁黔生 郑智 《心脏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10-413,共4页
目的 :研究阿米洛利 (Amiloride)对心肌复极的影响及离子机制。方法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阿米洛利对豚鼠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钾电流。结果 :10 μmol/L、10 0 μmol/LAmiloride均可降低豚鼠乳... 目的 :研究阿米洛利 (Amiloride)对心肌复极的影响及离子机制。方法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阿米洛利对豚鼠乳头状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用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的钾电流。结果 :10 μmol/L、10 0 μmol/LAmiloride均可降低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幅度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 ;当累积浓度达 10 0 μmol/L时 ,Amiloride轻微抑制快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 (Ikr) ,对慢激活延迟整流钾电流 (Iks)无影响。 (1~ 10 0 ) μmol/L的Amiloride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内向整流钾电流 (Ik1)。结论 :阿米洛利通过抑制电压依赖性的钾电流 ,延长复极以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洛利 动作电位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电流 抗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