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被覆盖度的时间变化及其防风蚀效应 被引量:53
1
作者 赵彩霞 郑大玮 何文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 在防治风蚀过程中过去人们只关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特性,但对其随时间变化的特性未引起足够的重 视。该文着重强调了植被覆盖度随时间变化的特性,并对不同类型植物覆盖度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 调查研究与理论分析,在土壤风蚀量与植被覆盖度及风蚀气候侵蚀因子三者之间建立了随时间变化的定量关系, 并利用该公式计算和比较了不同类型植物防风治沙性能的动态差异、总植被覆盖度及相应的总土壤风蚀量的动态 变化。结果表明在防风蚀的作用效应中灌木>多年生牧草>林木>作物>一年生牧草;总时空植被覆盖度与总土 壤风蚀量呈"反相位"的动态变化;风蚀季节总植被覆盖度较低,介于0.11-0.14之间,低于20%的临界覆盖度,这 也是该地区风蚀危害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间变化 防风蚀效应 风蚀量 水土保持功能
下载PDF
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价值初步评估 被引量:36
2
作者 高君亮 郝玉光 +5 位作者 丁国栋 刘芳 辛智鸣 徐军 张景波 赵英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46,共6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物质量为2.75×108t;价值量为44.204×108元。其中,减少农田经济损失价值为8.148... 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对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功能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乌兰布和荒漠生态系统2009年防风固沙物质量为2.75×108t;价值量为44.204×108元。其中,减少农田经济损失价值为8.148×108元;减少草地经济损失价值为0.407×108元;保持土壤肥力价值为31.962×108元;减少泥沙淤积灾害价值为1.65×108元;减少交通运输经济损失价值为2.037×108元。可以看出,荒漠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应对荒漠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评估结果可为生态环境建设政策的制定及国家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量 防风固沙 价值评估 荒漠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多伦县风蚀地貌及风蚀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洪林 闫德仁 +2 位作者 李宝军 张宝文 俞海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3-7,共5页
在多伦县沙漠化土地调查过程中,就其风蚀地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不仅论证了风蚀地貌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而且以翔实的测定数据,并采用克拉瓦洛维克的风蚀强度公式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景观类型区的风蚀量。以论据为基础,研讨了增加地表... 在多伦县沙漠化土地调查过程中,就其风蚀地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不仅论证了风蚀地貌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而且以翔实的测定数据,并采用克拉瓦洛维克的风蚀强度公式计算了该地区不同景观类型区的风蚀量。以论据为基础,研讨了增加地表粗糙度的方法、成效以及防止或减缓风蚀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风蚀量 风蚀洼地 雅丹地形 风蚀地貌 评价 多伦县 土地沙漠化
下载PDF
不同扰动方式对沙砾质戈壁地表风蚀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4 位作者 俎瑞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缑倩倩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 通过野外风洞实验,测定了不同破坏方式、破坏面积和风速下的沙砾质戈壁风蚀量。结果表明: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不同,扰动强度越大造成的风蚀量越多;相同扰动方式下连续破坏造成的风蚀量稍高于间隔破坏。风蚀总量随破坏面积的增大而增加,且服从指数函数。风速为8~10m·s^-1时,扰动的戈壁地表以轻微侵蚀为主;10~12m·s^-1是风蚀量增幅最大阶段;当风速大于12m·s^-1时,以强烈风蚀为主。风沙流中沙物质的主体是细沙和极细沙,在20cm高度范围内,白风沙流下层至上层细沙含量比较稳定,极细沙含量逐渐降低,中沙含量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蚀量 破坏面积 风速 粒度
原文传递
油葵秆生物篱和作物残茬组合抗风蚀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晓光 郑大玮 +2 位作者 潘学标 郑秀琴 妥德宝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0-64,共5页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最不适宜种植乔木防风林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生物篱是一种有效的风障形式,它能减轻风速从而减轻风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距地面5em)生物篱保护下的留茬地风速比对照裸地... 土壤风蚀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土地退化过程,在最不适宜种植乔木防风林的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地区,生物篱是一种有效的风障形式,它能减轻风速从而减轻风蚀。试验结果表明,在近地面(距地面5em)生物篱保护下的留茬地风速比对照裸地近地面平均降低81.25%,风蚀量减少53.96%;在篱高或茬高0~5倍范围内,随着离生物篱或留茬的距离增大,生物篱的保护作用逐渐增强,贡献率逐渐增大,更远则保护作用下降。在与不同作物残茬的组合中。生物篱与草谷子留茬组合下的抗风蚀效果更为突出,其次是油菜茬,最后是苜蓿茬,并且得出在残茬影响下,风速随高度递增的变化规律都符合指数递增规律,相关系数都达到0.8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篱 风速变化规律 风蚀量 农牧交错带
下载PDF
裸露耕地风沙运动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申向东 邹春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09-912,共4页
以内蒙古阴山北部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耕地为试验区,利用手持式风速仪测定风速,JY222型地温仪测定地温,SC-I型集沙仪测定风蚀量,通过观测不同风速下的风蚀情况,获得裸露耕地风沙运动规律的参数——沙粒的起风速度、沙粒沿高度变化、风速、... 以内蒙古阴山北部的典型农牧交错带耕地为试验区,利用手持式风速仪测定风速,JY222型地温仪测定地温,SC-I型集沙仪测定风蚀量,通过观测不同风速下的风蚀情况,获得裸露耕地风沙运动规律的参数——沙粒的起风速度、沙粒沿高度变化、风速、风蚀量的基本资料,详尽地分析了裸露耕地风沙运动的影响因素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耕地风沙运动与沙漠风沙运动不同,得出了耕地风沙运动的基本特性和运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蚀量 风沙运动 耕地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土壤风蚀量监测方法与预报模型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杜鹏飞 刘孝盈 宁堆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土壤风蚀量是合理编制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防控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监测方法和预报模型的研究比较薄弱,一些研究中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和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文章系统总结土壤... 准确掌握生产建设项目用地土壤风蚀量是合理编制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的必要前提和有效防控人为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但目前对监测方法和预报模型的研究比较薄弱,一些研究中监测方法的适用性和模型参数的准确性还有待商榷。文章系统总结土壤风蚀的观测方法和预报模型,根据这些方法和模型的各自特点,分析它们在生产建设项目中的适用性。认为测扦法、调查法、扫描法、风蚀盘法、集沙仪法、核素示踪法以及Pasak模型和风蚀流失量公式都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地区特征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结果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土壤风蚀量测算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风蚀量 监测方法 预报模型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带状留茬间作农田土壤防风蚀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高婕 李倩 +3 位作者 刘景辉 李立军 崔凤娟 李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32,共4页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带状留茬间作的防风蚀效果,通过测定风速、地表粗糙度和土壤风蚀量,揭示不同留茬高度对留茬地和相邻裸露地的防风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物残茬带近地表风速降低... 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土壤风蚀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带状留茬间作的防风蚀效果,通过测定风速、地表粗糙度和土壤风蚀量,揭示不同留茬高度对留茬地和相邻裸露地的防风蚀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作物残茬带近地表风速降低,且留高茬(30cm)效果最明显;随着测定高度的增加,同一留茬高度对风速的降低程度减小。地表粗糙度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增大,留高茬地(30cm)和邻高茬裸地的地表粗糙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466.67%和126.98%。土壤风蚀量随留茬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留高茬地(30cm)和邻高茬裸地的风蚀量分别较对照减少了90.21%和65.51%。因此,作物残茬既增强了自身带的防风蚀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邻茬裸露带,留茬高度30cm时防风蚀效果最好,对相邻裸露带的保护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留茬间作 留茬高度 风速 地表粗糙度 风蚀量
下载PDF
多伦县大骆驼厂沙漠化成因剖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姚洪林 李宝军 +1 位作者 张宝文 俞海生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多伦县大骆驼厂土地沙漠化成因的剖析,阐述了人类必须按客观规律治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多伦县近三年的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利用围封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和重建是可行的。... 本文通过对多伦县大骆驼厂土地沙漠化成因的剖析,阐述了人类必须按客观规律治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多伦县近三年的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证明利用围封措施进行植被恢复和重建是可行的。只要有严格的行政保证,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目标。只要人类能善待自然,自然一定能恩惠于人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伦县 风蚀量 种树种草 植被恢复
下载PDF
晋西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层土壤水分对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雄兵 马义娟 +2 位作者 苏志珠 刘蓉 胡子豪 《山西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30-234,271,共6页
以晋西北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表层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樟子松苗圃地>苦荞留茬地>撂荒地>杨树林地>春季翻耕地>柠条灌木地>退耕还草... 以晋西北为研究区域,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春季表层土壤含水量、风蚀量及其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类表层土壤含水量大小表现为樟子松苗圃地>苦荞留茬地>撂荒地>杨树林地>春季翻耕地>柠条灌木地>退耕还草地;随深度增加不同地类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的垂直分布基本呈现减少的趋势,春季翻耕地表层土壤水分流失量最大,为6.52%,其次依次为退耕还草地、柠条灌木地、撂荒地、苦荞留茬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仅有2.00%;各地类土壤风蚀量89.00%集中于近地表0~10 cm高度,春季翻耕地风蚀量最大,为8.93 g,其次依次为苦荞留茬地、退耕还草地、撂荒地、柠条灌木地、杨树林地,最小的为樟子松苗圃地,为0.36 g;农田地与非农田地的表层土壤含水量与风蚀量均呈现线性负相关关系,农田地土壤风蚀量对表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响应更敏感。因此,农田地秋收后应实行留茬、覆盖等保护措施,春季翻耕要尽量靠近播种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表层土壤含水量 风蚀量 土壤风蚀 晋西北
下载PDF
PAM喷施量与施用方式对风沙土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白岗栓 罗东 +2 位作者 苗庆丰 周楠 杜社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0-98,共9页
固定流沙和减少风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作为一种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喷洒在土壤表层能形成结皮,能有效抵御风蚀,但喷施PAM溶液的结皮状况及抗风蚀能力与PAM的喷施量及土壤特性等密切相关,且PAM溶液的浓... 固定流沙和减少风蚀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PAM(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作为一种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喷洒在土壤表层能形成结皮,能有效抵御风蚀,但喷施PAM溶液的结皮状况及抗风蚀能力与PAM的喷施量及土壤特性等密切相关,且PAM溶液的浓度越大则黏性越强,越不易喷洒。为了探寻PAM防风固沙的适宜喷施量及简便施用方法,该研究以乌兰布和沙漠流动沙丘的风沙土为试验材料,以风沙土的风干土及饱和湿土为对照,首先探讨PAM不同喷施量对风干土(风沙土)表层结皮状况、土壤含水率及土壤风蚀量的影响,以寻求PAM的适宜喷施量,然后再将适量的PAM干撒、干撒后喷水和喷施于风干土表层,探寻PAM的简便施用方法。结果表明:1)PAM不同喷施量的结皮覆盖度、结皮厚度、结皮抗剪强度均随PAM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均显著高于风干土和饱和湿土;PAM不同喷施量的土壤含水率均高于风干土,且随时间的延续均显著高于饱和湿土;喷施1、2、3和4g/m^2的PAM风蚀量分别为风干土的26.83%、14.10%、13.01%和13.00%,为饱和湿土的28.78%、15.12%、14.02%和13.94%,当PAM喷施量达到2 g/m^2时,PAM能有效降低风沙土的风蚀量。2)将2g/m^2的PAM干撒、干撒后喷水和喷施于风干土表层,干撒PAM后喷水和喷施PAM溶液的土壤结皮覆盖度、结皮厚度、结皮抗剪强度均高于风干土、饱和湿土和干撒PAM,干撒PAM的土壤表层结皮覆盖度低于饱和湿土但高于风干土,结皮厚度和结皮抗剪强度高于风干土及饱和湿土,干撒PAM后喷水及喷施PAM溶液的土壤含水率高于风干土、饱和湿土及干撒PAM,干撒PAM的土壤含水率与风干土基本一致。干撒PAM、干撒PAM后喷水和喷施PAM溶液的风蚀量分别为风干土的53.13%、11.17%和6.35%,为饱和湿土的76.34%、16.05%和9.12%,干撒PAM后喷水的抗风蚀能力接近于风沙土表层喷施PAM溶液。3)由于喷施PAM溶液需消耗大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PAM 施用量 施用方法 结皮 风蚀
下载PDF
葡萄园风障防风固沙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俊 张东风 +4 位作者 于祎飞 李敬川 牛晓科 汉瑞峰 宫英振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0期251-254,共4页
为解决砂质土壤上葡萄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土壤风蚀问题,以高粱杆、苇席和树枝为风障试验材料,利用风速廓线仪和风蚀盘对设置不同风障的葡萄园内外风速和风蚀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园风障可有效降低葡萄园内风速,不同的风障材料对... 为解决砂质土壤上葡萄生产过程中引起的土壤风蚀问题,以高粱杆、苇席和树枝为风障试验材料,利用风速廓线仪和风蚀盘对设置不同风障的葡萄园内外风速和风蚀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园风障可有效降低葡萄园内风速,不同的风障材料对风速的降低效果不同,高粱杆风障防风效果最好,最高可降低风速38.22%。不同材料风障对葡萄园土壤保护效果不同,高粱杆风障的固沙效果最好,比对照降低了68.43%的风蚀量,风障在防风固沙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因大风对葡萄叶片及果穗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风障 防风效果 风蚀量
下载PDF
砾质戈壁在不同扰动方式下的风蚀量研究——以敦煌雅丹地质公园北边的砾质戈壁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代英 屈建军 +3 位作者 赵素平 谭立海 安志山 肖建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503,共9页
通过野外移动式风洞,测定了雅丹的砾质戈壁在不同破坏方式、破坏强度、不同风速和不同破坏面积下的风蚀量。结果表明:砾质戈壁不同破坏方式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剥去砾石破坏>不去砾石破坏>脚踩踏;不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为:... 通过野外移动式风洞,测定了雅丹的砾质戈壁在不同破坏方式、破坏强度、不同风速和不同破坏面积下的风蚀量。结果表明:砾质戈壁不同破坏方式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剥去砾石破坏>不去砾石破坏>脚踩踏;不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为:车碾压三道>车碾压一道。连续破坏的风蚀量要明显高于间隔破坏。无论在哪种破坏方式和破坏强度下的风蚀量都要远远大于自然床面。不同破坏方式引起的风蚀量随着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增加,当风速低于10 m·s^(-1)时床面以轻微侵蚀为主,当风速>12 m·s^(-1)时床面以强烈侵蚀为主。戈壁破坏面积与风蚀模数无关,因此可以利用风蚀量乘以对应的面积来估算各个破坏面积下的风蚀总量。不同扰动方式与强度对风沙流结构也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质戈壁 扰动方式 风速 风蚀量 风沙流结构
下载PDF
内蒙古后山地区土壤风蚀问题初论 被引量:73
14
作者 董治宝 陈广庭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4-90,共7页
内蒙古后山地区的风蚀景观表明,该区的土壤风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环境问题。实地调查表明,该区强烈的风蚀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农田与草原的现状风蚀量之差异说明,土地开垦是导致该区土壤风蚀加剧的主要原因。应用粒度对比分... 内蒙古后山地区的风蚀景观表明,该区的土壤风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环境问题。实地调查表明,该区强烈的风蚀始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农田与草原的现状风蚀量之差异说明,土地开垦是导致该区土壤风蚀加剧的主要原因。应用粒度对比分析法对本区现状土壤风蚀量的计算结果为,草原平均5cm,农田一般在10cm以上。若将农田与草原现状风蚀量之差视为草原开垦以后的农田风蚀量,并以50年作为该区农田的平均开垦年限,可以计算出内蒙古后山地区草原农垦区近50年的平均年风蚀厚度为0.1~0.3cm,风蚀模数约为1500~4500t/(km2·a),平均为3000t/(km2·a)。因此,该区属于强烈土壤风蚀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后山地区 风蚀景观 土壤风蚀量 农田土壤风蚀模数 草原 粒度对比分析法
下载PDF
内蒙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土壤风蚀控制效益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于宝勒 吴文俊 +3 位作者 赵学军 乌恩图 蔡丽艳 杨福俊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8-1286,共9页
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 2000—2013年内蒙古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风蚀模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风蚀程度有所减轻。5个亚治理区风蚀模数差异较大,其中浑善达克沙地治理区风蚀模数最高,其他依次为科尔沁沙地南缘治理区﹥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华北北部丘陵山地水源涵养治理区。工程区土壤风蚀量明显减少,2001—2013年累计净减少1 370 446.65×104t,其中,乌兰察布高平原退化草原、荒漠草原治理区累计净减少风蚀量最大;其次为锡林郭勒高平原-乌珠穆沁沙地盆地退化草原治理区。风力是造成内蒙古风沙源工程区土壤侵蚀的最主要营力。2000—2013年,工程区风蚀模数与风蚀量的逐步降低说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十余年以来,通过实施各类治理措施,工程区土壤风蚀得到初步控制,工程区生态状况趋向好转,随着森林资源总量与质量的提高,水土流失状况进一步改善,沙化土地治理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风蚀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风蚀模数 风蚀量 内蒙古
原文传递
植被覆盖地表抗风蚀性能的测试与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永来 陈智 +1 位作者 孙悦超 王荣莲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6,共5页
为了定量评价净风吹蚀下植被覆盖地表的抗风蚀性能,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试验区地表进行原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土壤风蚀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减少,土壤防风蚀的植被盖度在30%以上较为显著;当风速为10m/s以上时,试验区... 为了定量评价净风吹蚀下植被覆盖地表的抗风蚀性能,利用移动式风蚀风洞对试验区地表进行原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土壤风蚀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呈指数规律减少,土壤防风蚀的植被盖度在30%以上较为显著;当风速为10m/s以上时,试验区的有效防风蚀植被盖度须达到40%以上,当风速为14~18m/s时,其有效植被盖度须达到60%~8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盖度 测试 风蚀量 有效植被盖度
下载PDF
近20年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侵蚀及坡-沟产沙演变的粒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瞳宇 李谭宝 +5 位作者 张平仓 马芹 雷泳南 孙艳萍 徐金鹏 张晓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87,185,共6页
以神木六道沟小流域为例,分析10座小型淤地坝年淤积沙量、产沙地层出露分布及其土壤粒径,基于"侵蚀-沉积"相关原理和粒径对比分析,探讨了近20年来该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的演变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992到2010年,该流域侵蚀模数... 以神木六道沟小流域为例,分析10座小型淤地坝年淤积沙量、产沙地层出露分布及其土壤粒径,基于"侵蚀-沉积"相关原理和粒径对比分析,探讨了近20年来该流域坡-沟侵蚀关系的演变方向及程度。结果表明:1992到2010年,该流域侵蚀模数由150t/(hm2·a)减少到31.01t/(hm2·a),减少幅度达80%。马兰黄土、离石黄土等各侵蚀产沙地层的侵蚀模数均大幅下降约80%。近20年前后,流域坡面和沟道侵蚀量分别由78.70,298.25t/(hm2·a)减至21.23,50.74t/(hm2·a)。坡-沟侵蚀量相对比例由3.5∶6.5改变为4.6∶5.4。植被改善显著削弱了流域坡面的土壤侵蚀以及径流下沟对沟道侵蚀的增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量 坡-沟侵蚀比例 粒径对比分析 产沙地层 小流域 水蚀风蚀交错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