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隙岩体数值法预测计算特长隧道涌水量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毕焕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通过对数值法预测计算裂隙岩体隧道涌水量原理的分析研究 ,把一个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 ,支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步求解 ,编制计算机计算流程框图。同时 ,针对西康线秦岭特长隧道仙人岔断层涌水分析及数学模型的... 本文通过对数值法预测计算裂隙岩体隧道涌水量原理的分析研究 ,把一个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 ,支解、转化为几类较典型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分步求解 ,编制计算机计算流程框图。同时 ,针对西康线秦岭特长隧道仙人岔断层涌水分析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预测计算了其涌水量 ,并与实际发生的涌水量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数值法 涌水量 特长隧道
下载PDF
水文地质极复杂型矿井防治水成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建华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00-206,共7页
锦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极复杂型,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该矿开展了多次矿井水防治技术研究,文章介绍了在十多年矿井水害防治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水害形成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综合探查技术、超前疏放截流技术、涌水量预测技术... 锦界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属极复杂型,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该矿开展了多次矿井水防治技术研究,文章介绍了在十多年矿井水害防治实践的基础上,在对水害形成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水文地质综合探查技术、超前疏放截流技术、涌水量预测技术、综合防排技术、采前安全评价技术、矿井水害分区技术、水文动态监测技术、水的资源化技术和应急保障技术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形成的顶板水防治成套技术,包括防治水技术路线、防治水技术体系及防治水关键技术。并以31409工作面为例,采用现场实践与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进一步说明了该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证明了该项防治技术的可行性,为类似大涌水量矿井的水害防治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复杂型矿井 矿井水防治 涌水量 成套技术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多对象保护与修复的水库优化调度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哲杰 白涛 +2 位作者 高凡 杨鹏年 王光焰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0-418,共9页
近20 a来,随着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调度的实施,已基本实现“水流到台特玛湖、大西海子水库多年平均下泄3.50×10^(8)m^(3)”的生态输水目标。但是,塔河下游其文阔尔河与老塔里木河之间的两河区域内植被稀少... 近20 a来,随着塔里木河(简称“塔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与调度的实施,已基本实现“水流到台特玛湖、大西海子水库多年平均下泄3.50×10^(8)m^(3)”的生态输水目标。但是,塔河下游其文阔尔河与老塔里木河之间的两河区域内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多年的生态恢复效果并不显著。鉴于此,本文以大西海子水库为调控主体,以大西海子下泄生态水量、河道内生态基流、台特玛湖生态输水、河道外生态供水等为生态保护对象,建立了水库中长期生态优化调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1)优化调度后大西海子水库多年平均下泄水量为5.23×10^(8)m^(3),满足塔河一期规划3.50×10^(8)m^(3)水量要求,且下游河道常流水时间显著延长;(2)优化调度后多年平均入台特玛湖水量为0.18×10^(8)m^(3),相较于实测数据,增加了20.0%,且入湖过程更加平稳,有利于巩固已初步形成的尾闾湖泊生态系统;(3)优化调度后塔河下游河道生态基流保证率为50.0%,不断流的保证率达64.6%,对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的我国最长内陆河——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积极影响;(4)优化调度后塔河下游河道外多年平均生态供水量1.67×10^(8)m^(3),为下游两河区域的荒漠河岸植被林生态恢复奠定了水量基础。研究成果对于塔河下游两河区域的荒漠河岸植被林修复与保护、维持河道和尾闾湖泊的生态健康、构建地下生态水银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对于构建塔河生态流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生态调度 多保护对象 河道外生态供水 入湖水量 生态基流 塔里木河
下载PDF
高速公路穿越岩溶盆地工程地质选线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史肖飞 刘伟 +2 位作者 张旭 舒鸿燚 吴国斌 《铁道勘察》 2023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了达到“减灾防灾、降低造价、确保安全”的选线要求,对开远至建水高速公路小龙潭岩溶盆地区进行工程地质选线研究。通过区域资料收集,现场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重点分析岩溶及岩溶水对隧道方案的影响和新邓尔排土场的稳定性... 为了达到“减灾防灾、降低造价、确保安全”的选线要求,对开远至建水高速公路小龙潭岩溶盆地区进行工程地质选线研究。通过区域资料收集,现场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等,重点分析岩溶及岩溶水对隧道方案的影响和新邓尔排土场的稳定性对桥梁方案的影响。当隧道岩溶发育,且与地下管道流及地表河流存在较直接的水力联系时,短时极端突水会对隧道造成极大风险,建议短时极端突水量计算采用历史日最大降雨量的大气降水入渗法;在结合工程地质调绘和分析利用其既有稳定性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利用GEO5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对新邓尔排土场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若隧道方案于南洞沟岩溶暗河下通过,岩溶及岩溶水风险高,建议规避;新邓耳排土场稳定性良好,风险可控。在综合分析路线方案的工程风险后,推荐规避南洞沟暗河,大跨跨过新邓尔排土场下游的K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岩溶 排土场 隧道涌水量 工程地质选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