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糟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晓娟 王君高 +1 位作者 王欣 李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47,共3页
利用实验室酿造清香型白酒酒糟(含有酒尾)为原料,进行醋酸固态发酵,获得营养丰富,酱香醇厚,香味独特的醋基,其酸度(醋酸计)为2.70 g/dL,还原糖(葡萄糖计)为1.972 g/dL,氨基酸氮为0.1316 g/dL。后期实验中,把优质的醋基应用到液态发酵食... 利用实验室酿造清香型白酒酒糟(含有酒尾)为原料,进行醋酸固态发酵,获得营养丰富,酱香醇厚,香味独特的醋基,其酸度(醋酸计)为2.70 g/dL,还原糖(葡萄糖计)为1.972 g/dL,氨基酸氮为0.1316 g/dL。后期实验中,把优质的醋基应用到液态发酵食醋中,研究其添加量对液态发酵酿造食醋在发酵周期,最终酸度以及醋液口味、风味等方面的影响。最后,确定具体的工艺条件为:醋基添加量5%,30℃,200 r/min的摇床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最终的醋液酸度为3.84 g/dL,发酵周期160 h,口味柔和,香味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醋酸 发酵 添加量 酿造
下载PDF
小麦秸秆添加量对羊粪条垛式堆肥进程的影响
2
作者 赵旭 车宗贤 +1 位作者 李娟 薛林贵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61-167,共7页
用肉羊养殖场的羊粪和小麦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条垛式堆肥试验,监测堆肥过程中堆料有机质、C/N、pH值、种子发芽指数(GI)、温度等指标的变化,探究羊粪条垛式堆肥的最佳秸秆添加量。结果表明:鲜羊粪堆肥时添加1.5%~4.5%的小麦秸秆,可增... 用肉羊养殖场的羊粪和小麦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条垛式堆肥试验,监测堆肥过程中堆料有机质、C/N、pH值、种子发芽指数(GI)、温度等指标的变化,探究羊粪条垛式堆肥的最佳秸秆添加量。结果表明:鲜羊粪堆肥时添加1.5%~4.5%的小麦秸秆,可增加高温保持时间7~9天,达到26~28天,最高温度提高4℃,达到63℃;可加快堆料水分的蒸发速度,降低堆料含水率8.08%~31.06%;可降低堆肥产品的pH值,从9.12下降到8.88;可提高种子发芽指数21.85%~33.93%,提高堆肥产品的C/N 10%~30%。由此可知,添加1.5%~4.5%的小麦秸秆,可加快羊粪的腐熟速度,但当秸秆添加量大于1.5%时,堆肥产品的C/N大于20,不利用微生物的分解利用,因此,在羊粪堆肥时,小麦秸秆的最佳添加量为1.5%。研究结果将为优化羊粪堆肥技术工艺,提高羊粪堆肥腐熟速度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粪 条垛式堆肥 小麦秸秆 添加量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冷却液清洁度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杜春暖 水琳 +2 位作者 张凯蛟 王宁 杜雪岭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31-34,共4页
冷却液是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唯一的液体介质,其作用是带走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维持电池堆的正常运转。氢燃料电池冷却液对清洁度的要求较高。通过对冷却液泡沫特性和清洁度影响因素的探讨,添加10μg/g的非离子消泡剂,并用0.5μm... 冷却液是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唯一的液体介质,其作用是带走氢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维持电池堆的正常运转。氢燃料电池冷却液对清洁度的要求较高。通过对冷却液泡沫特性和清洁度影响因素的探讨,添加10μg/g的非离子消泡剂,并用0.5μm的滤芯过滤后静置处理90 min,即可得到清洁度为3级(NAS等级)的冷却液(HFC-35氢燃料电池冷却液),能满足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冷却液清洁度不大于5级(NAS等级)的要求。(图4表4参考文献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特性 非离子消泡剂 添加量 滤芯尺寸 静置处理
下载PDF
紫薯添加量对四川凉蛋糕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智勇 杨静 +2 位作者 罗文 卢雪松 黄燕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31,共5页
采用线性模型综合评价法分析紫薯添加量对四川凉蛋糕品质的影响。以面粉与紫薯粉的混合比例作为考察因素,选取感官质量与部分理化指标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指标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紫薯凉蛋糕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紫薯... 采用线性模型综合评价法分析紫薯添加量对四川凉蛋糕品质的影响。以面粉与紫薯粉的混合比例作为考察因素,选取感官质量与部分理化指标为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指标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价紫薯凉蛋糕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紫薯添加量的增加,凉蛋糕比容显著降低,L值、b值显著下降,a值显著上升;紫薯凉蛋糕硬度、胶黏性与紫薯添加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咀嚼性、弹性无显著相关性;当混合粉比例(面粉∶紫薯粉)为7∶3时,紫薯凉蛋糕感官评分值最高,品质综合评价效果最佳,试验结果可为紫薯凉蛋糕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粉 凉蛋糕 添加量 品质影响
下载PDF
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正确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会萱 《中国建筑防水》 2006年第5期10-12,共3页
从膨胀剂的选择应用,以及防水混凝土设计、施工、养护和维护等诸多方面对膨胀剂在防水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膨胀剂 防水混凝土 限制膨胀率 掺量
下载PDF
产蛋鸡饲粮中添加磷脂的效果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昌田 关受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18-20,共3页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152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报中添加0.5%、10%和1.5%磷脂为试验组,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天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5%磷脂的试验Ⅲ组在产蛋数、产蛋率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 选用罗曼褐壳蛋鸡152只.随机分成4组,基础饲报中添加0.5%、10%和1.5%磷脂为试验组,试验期30d。试验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蛋重天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1.5%磷脂的试验Ⅲ组在产蛋数、产蛋率方面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P<0.01):试验Ⅲ组的料蛋比显著低于其他组,但蛋破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添加量 产蛋鸡
全文增补中
高A/S低〔F/A〕熟料添加矿化剂降低烧成温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长付 张文豪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2,共4页
针对熟料氧化铝含量提高、氧化铁含量降低以后,烧成温度升高这一难题,探索采用添加矿化剂CaF2的方法降低烧成温度的可行性。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烧结试验,对高铝熟料的烧结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溶出及赤泥沉降性... 针对熟料氧化铝含量提高、氧化铁含量降低以后,烧成温度升高这一难题,探索采用添加矿化剂CaF2的方法降低烧成温度的可行性。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烧结试验,对高铝熟料的烧结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了溶出及赤泥沉降性能试验。为氧化铝含量大于40%的熟料的烧结找到了一种降温用矿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A/S低[F/A]熟料 矿化剂 CAF2 添加量 烧成温度
下载PDF
基于冲天炉熔炼的铝锭模材料分析与制备
8
作者 尚鸿玲 郭海华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4-16,共3页
针对铝锭模的使用条件,分析其性能要求,确定材质特点以及所选定的球墨铸铁具体化学成分范围;并在基于冲天炉条件下,着重从生产铝锭模的铸造原材料、炉料配比两个方面分析冲天炉熔炼球墨铸铁的可行性,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原材料与加入量,... 针对铝锭模的使用条件,分析其性能要求,确定材质特点以及所选定的球墨铸铁具体化学成分范围;并在基于冲天炉条件下,着重从生产铝锭模的铸造原材料、炉料配比两个方面分析冲天炉熔炼球墨铸铁的可行性,通过合理选择和调整原材料与加入量,有效克服了冲天炉焦炭熔炼环境中杂质元素含量居高难下的生产弱点,最终达到球墨铸铁件的质量要求;具体制定出采用特级新生铁和中锰本溪生铁生产时的炉料成分和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锭模 材料成分 加入量
下载PDF
新格局下维生素在饲料厂中的应用
9
作者 宋焕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1-75,共5页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健康与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微量营养成分,主要以酶、辅酶或者酶的激活剂的形式参与机体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有效促进能量、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高效利用。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厂对维生素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健康与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微量营养成分,主要以酶、辅酶或者酶的激活剂的形式参与机体的合成和分解代谢,有效促进能量、蛋白质及矿物质的高效利用。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厂对维生素的应用也在不断的变化中。本文对维生素的生化和代谢功能以及近几年维生素在饲料添加的变化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 生化功能 饲料企业 应用 添加量
下载PDF
大用曲量工艺与酱香型酒产质量、风格的关系 被引量:17
10
作者 崔利 《酿酒》 CAS 2008年第3期34-38,共5页
酱香高温大曲在酿酒中的作用是糖化、发酵、生香。而生香是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产生酱香的基础,是酱香的来源,也因此才有酱香型酒的大用曲量工艺。大用曲量的目的是保证酿酒生产的正常进行(糖化、发酵)和提高酒质(增加酱香型酒的主... 酱香高温大曲在酿酒中的作用是糖化、发酵、生香。而生香是最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产生酱香的基础,是酱香的来源,也因此才有酱香型酒的大用曲量工艺。大用曲量的目的是保证酿酒生产的正常进行(糖化、发酵)和提高酒质(增加酱香型酒的主香成分以及多种复杂的香气成分)。生产正常和提高酒质两者是互为因果的:生产正常是提高酒质的前提,提高酒质必须生产正常。对于糖化力、发酵力都低的高温大曲,为保证酿酒生产的正常进行必然要加大用曲量,加大用曲量就必然带进大量香味物质,大量的香味物质又必然给酒的质量风格带来巨大影响,使酒的酱香风格更突出、典型性更强、酒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用曲量 质量 风格
下载PDF
烧结工艺和碳加入量对Mo_2FeB_2基金属陶瓷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建智 承新 +2 位作者 郑勇 严永林 赵能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4,38,共5页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Mo_2FeB_2基金属陶瓷,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烧结工艺和碳加入量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加入量的增大,金属陶瓷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增大再减小;当添加0.5%的碳时,在... 采用反应烧结法制备了Mo_2FeB_2基金属陶瓷,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研究了烧结工艺和碳加入量对其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碳加入量的增大,金属陶瓷的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增大再减小;当添加0.5%的碳时,在1100℃保温60 min并最终在1 280℃烧结60 min,能够获得完全致密且力学性能较好的Mo_2FeB_2基金属陶瓷,其抗弯强度达到117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2FEB2基金属陶瓷 烧结工艺 碳加入量
下载PDF
活性混合材掺量的理论计算方法与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潘钢华 孙伟 丁大钧 《工业建筑》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31-35,共5页
应用密实堆积模型、Powers模型、CaO-SiO2-HsO系统三元相图分析分别对混合材效应与活性混合材掺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活性混合材掺量受混合材颗粒与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比、水固比、超塑化剂的质量、水泥的水化程度、水泥的化学... 应用密实堆积模型、Powers模型、CaO-SiO2-HsO系统三元相图分析分别对混合材效应与活性混合材掺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活性混合材掺量受混合材颗粒与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比、水固比、超塑化剂的质量、水泥的水化程度、水泥的化学组成、混合材的品质和粒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理论计算值的范围是15%~30%,而实际情况总是低于这个范围,这主要是因为减水剂的减水效果不佳和在常温养护下水泥的水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混合材 混合材效应 掺量 高性能混凝
全文增补中
煮饭水质结合加水量和浸泡时间对粳稻食味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萍 周广春 +4 位作者 崔晶 李凤英 李文敏 谷新艳 松江勇次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79,共6页
以津川1号和津原E28为材料,采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通过米饭感官评价和质地测定,明确水质对其食味的影响,同时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与煮饭时的加水量和浸泡时间有关。结果表明,随加水量的增加,米饭外观、饭香、味道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 以津川1号和津原E28为材料,采用自来水和纯净水煮饭,通过米饭感官评价和质地测定,明确水质对其食味的影响,同时研究这种影响是否与煮饭时的加水量和浸泡时间有关。结果表明,随加水量的增加,米饭外观、饭香、味道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大后减小,米水质量比为1∶1.50时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米水质量比在1∶1.25~1.50范围内,用纯净水蒸煮的米饭的味道和粘度感官得分要高于用自来水蒸煮的米饭。随煮饭加水量的增加,米饭的硬度下降、粘度增加,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随大米浸泡时间延长,米饭外观、味道、粘度和综合评价感官得分先增加后减小,浸泡1.0 h,上述指标得分最高,食味最好。浸泡时间延长会降低米饭的饭香。在浸泡时间15.0 h内,与用自来水浸泡后蒸煮相比,用纯净水浸泡后蒸煮的米饭食味感官综合评价更高。综上,对津川1号和津原E28而言,米水质量比为1∶1.50,浸泡1.0 h,使用纯净水煮饭可以获得更好的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水质 煮饭 加水量 浸泡时间 食味
下载PDF
粉煤灰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苏胜 岳素贞 米文瑜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2-74,共3页
结合三河电厂粉煤灰进行了粉煤灰掺量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50%掺量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流动性也在增大,掺入的粉煤灰能够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关键词 粉煤灰 掺量 工作性
下载PDF
极大螺旋藻的硒富集化培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莹莹 管斌 +7 位作者 孔青 游泳 高艳艳 张睿钦 李肖 左涛 刘进昌 侯庆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得到大量含有机硒的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以生物量和藻体内硒富集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方式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8d等量(100μL)多次添加100μg/mL Na2S eO3溶液,是最佳添加量和添... 为得到大量含有机硒的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以生物量和藻体内硒富集量作为指标,研究不同硒添加量和硒添加方式对极大螺旋藻生长及富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分8d等量(100μL)多次添加100μg/mL Na2S eO3溶液,是最佳添加量和添加方式,可得到生物量为0.903g/L,单位干藻粉有机硒含量为1413.168μg/g的富硒极大螺旋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螺旋藻 硒添加量 硒添加方式 生物量 有机硒含量
下载PDF
密封式煎药机煎煮中药的加水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昌洪 覃彬华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22-124,I0008,共4页
目的:为了规范中医院煎药流程,提高煎药质量,寻找一种快捷、合理的方法,将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方法:选择门诊的不同处方,在经验加水的基础上,观察加水量和得药量(需要体积)的关系,得到平均吸水系数(K),根据平均系数求出加... 目的:为了规范中医院煎药流程,提高煎药质量,寻找一种快捷、合理的方法,将中药煎煮加水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方法:选择门诊的不同处方,在经验加水的基础上,观察加水量和得药量(需要体积)的关系,得到平均吸水系数(K),根据平均系数求出加水量。结果:加水量经验公式,V_(加水量)=1.70×中药质量+V_(需要体积)+680。结论:加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为提高煎药质量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封式煎药机 加水量 得药量 平均吸水系数
下载PDF
氯化法钛白初品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毅安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2,37,共6页
结合氯化钛白生产工艺,针对氯化法钛白初品金红石含量、白度和消色力等重点质量指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反应温度和铝粉加入量对金红石含量的影响;杂质元素含量对白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反应混合程度和添加剂对粒径、白度及消色... 结合氯化钛白生产工艺,针对氯化法钛白初品金红石含量、白度和消色力等重点质量指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反应温度和铝粉加入量对金红石含量的影响;杂质元素含量对白度的影响;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反应混合程度和添加剂对粒径、白度及消色力的影响。提出通过调节加铝量、反应温度提高金红石含量;降低杂质含量提高白度;调节停留时间、优化反应器结构、动量比和添加适量的晶粒细化剂调节粒径和优化粒径分布,从而整体提升氯化法钛白初品质量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铝量 反应温度 停留时间 晶粒细化剂
下载PDF
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的批量样品浓缩方法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志扬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年第10期49-52,共4页
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试验方法比较,优化了批量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浓缩方法。其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的相关方法进行试验。对于优化后的方法来说,总α的加标回收率为... 本研究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试验方法比较,优化了批量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浓缩方法。其间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的相关方法进行试验。对于优化后的方法来说,总α的加标回收率为92.6%~105.9%,总β的加标回收率为91.2%~106.8%。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样品残渣量、蒸发耗时和工作强度等方面的比较,加强加标回收的质量控制,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检测的批量样品浓缩方法得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总β放射性物质 残渣量 蒸发耗时 加标回收率
下载PDF
Hydrogen Effect on Coke Removal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Pre-Carburization and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Reaction on Mo/HZSM-5
19
作者 Ryoichi Kojima Satoshi Kikuchi Masaru Ichikawa 《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 EI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pre-carburization of catalyst, hydrogen addition to methane feed and the space velocity of methan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methane to benzene (MTB) reaction were discussed in de...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pre-carburization of catalyst, hydrogen addition to methane feed and the space velocity of methan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methane to benzene (MTB) reaction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 over Mo/HZSM-5 catalyst at 1023 K and 0.3 MPa. Compared with the non-precarburized catalyst, the Mo catalyst pre-carburized under the flow of CHa+4H2 at 973 K was found to have the higher activity and better stability. Further 6% H2 addition to the methane feed suppressed the aromatic type of coke formation effectively, and improved the stability of catalyst markedly, moreover gave a much longer reaction life of catalyst (53 h at 1023 K and 5400 ml/(g-h)) and much more formation amounts of benzene and hydrogen. With increase of methane space velocity, both the naphthalene formation selectivity and the coke formation selectivity were decreased by the shortened contact time; the benzene formation selectivity and total formation amount before the complete deactivation of catalyst were increased markedly, while the total naphthalene and coke formation amounts did not change much. At high methane space velocity (≥5400 ml/(g·h)), a new middle temperature coke derived from the high temperature aromatic coke was formed on the catalyst; all the coke formed could be burnt off at lower temperature in oxygen,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at low space velocity. Considering the benzene formation amount and catalyst stability together, 5400 ml/(g·h) was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methane space velocity for benzene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hane dehydro-aromatization pre-carburization space velocity H2 addition benzene formation amount aromatic cok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