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缢蛏滩涂养殖环境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金珊 薛超波 +3 位作者 王国良 陆彤霞 王一农 陈寅儿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80-1382,共3页
In this study,the bacteria from the mud in tidal-flat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quaculture area were isolated each month from March to December,2002,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a... In this study,the bacteria from the mud in tidal-flat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quaculture area were isolated each month from March to December,2002,an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ammonifying bacteria,denitrifying bacteria,and 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515 isolated bacteria mainly belonged to 1 family and 13 genera.The bacterial flora in different layers of the mud was almost consistent,while the composition was different.The predominant genera were Clostridium,Bacillus,Corynebacterium,Photobacterium,and some Enterobacteriaceae.The number of heterotrophic bacteria in the surface layer and the bottom fluctuated in 7.6×103 cfu·g-1~2.0×105 and 1.6×103~1.0×105 cfu·g-1,ammonifying bacteria fluctuated in 1.5×106~9.0×107 and 9.0×105~1.0×107 cfu·g-1,denitrifying bacteria fluctuated in 9.0×103~4.0×106 and 5.0×102~1.9×106 cfu·g-1,and 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fluctuated in 5.0×104~5.0×106 and 1.9×104~2.0×106 cfu·g-1,resp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s of ammonifying bacteria,denitrifying bacteria and 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in the mud were all 100%,and these bacteri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indicating that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quaculture area was deteriorated du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NH3,nitrite and H2S,and it is important to regulate the breed capacity and redistribute the breed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novacula constricta Tidal-flat area HETEROTROPHIC BACTERIA ammonifying BACTERIA Denitrifying BACTERIA Sulphate REDUCING BACTERIA
下载PDF
菜籽饼与化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郑华 石俊雄 +1 位作者 樊立辉 黄建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48,52,共4页
为初步了解菜籽饼能够提高烤烟品质的效用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尤其是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微生物促进最显著;但烟叶成熟期,较高的氨化及硝化细菌数量不利烟叶的成熟落黄。因此,在... 为初步了解菜籽饼能够提高烤烟品质的效用机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尤其是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对烤烟根际微生物促进最显著;但烟叶成熟期,较高的氨化及硝化细菌数量不利烟叶的成熟落黄。因此,在烤烟生产实践中,适时适量施用饼肥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菜籽饼 微生物 氨化 硝化
下载PDF
Low soil C:N ratio results in accumulation and leaching of nitrite and nitrate in agricultural soils under heavy rainfall
3
作者 Xiaosong YANG Zhengyi HU +4 位作者 Zijian XIE Songyan LI Xiaolei SUN Xianlin KE Mingming TAO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865-879,共15页
Nitrate (NO-3) and nitrite (NO2-) leaching threatens groundwater quality.Soil C:N ratio,i.e.,the ratio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affects mineralization,nitrification,and denitrification;however,its mech... Nitrate (NO-3) and nitrite (NO2-) leaching threatens groundwater quality.Soil C:N ratio,i.e.,the ratio of soil organic carbon to total nitrogen,affects mineralization,nitrification,and denitrification;however,its mechanism for driving soil NO-3and NO-2accumulation and leaching remains unclear.Here,a field investigation in a fluvo-aquic soil and a soil column experiment wer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C:N ratio and soil NO-3and NO-2leaching in three soil layers (0–20,20–40,and 40–60 cm) under heavy rainfall (rainfall rate>25 mm d-1).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oil NO-3-N and NO-2-N contents decreased exponentially (P<0.001) with increasing soil C:N ratio in each soil layer.Furthermore,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P<0.001) were found between soil C:N ratio and both NO-3-N and NO-2-N concentrations in soil solution in each soil layer under heavy rainfall.The soil column divided into three layers was leached with simulated heavy rainfall;the results confirmed negativ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s (P<0.05) between soil C:N ratio and both NO-3-N and NO-2-N concentrations in the leachate from each soil layer.A total of 18 soil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ree depths at six field site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were used to elucidate the microbial mechanisms induced by soil C:N ratio 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High abundances of ammonifying bacteria (Flavobacterium,Bacillu,and Pseudomonas),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Nitrosospira),and nirS/K gene were observed when soil C:N was low,concomitant with low abundances of NO-2-oxidizing bacteria (Nitrospira) and narG gene.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 showed that the high NO-3and NO-2levels at low soil C:N ratio might be attribu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NO-3reduction (i.e.,low narG gene) and NO-2oxidation (i.e.,low Nitrospira) and thus the accumulation of soil NO-3and NO-2,respectively.Therefore,the leaching of NO-2and NO-3in low C:N soils requires more attention during the ra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ammonifying bacteria functional gene microbial community 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
原文传递
太湖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被引量:43
4
作者 王国祥 濮培民 +1 位作者 黄宜凯 张圣照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 用最大可能数(MPN:MostProbableNumber)法,测定了太湖五里湖敞水区及各种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反硝化、硝化、亚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并分析探讨了它们的作用.结果表明,反硝化细菌的最大可能数[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水体中较敞水区湖水高2~5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漂浮植物群落内水体的反硝化细菌n(MPN)较沉水和浮叶植物群落内水体高2~3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硝化细菌n(MPN),敞水区湖水高于凤眼莲、水花生群落内水体,差异显著(P<0.05),菱群落与其他群落比较,亦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亚硝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较敞水区高3~4个数量级,差异极显著(P<0.01);氨化细菌n(MPN),在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的水体中高于敞水区水体.除硝化细菌外,反硝化、亚硝化及氨化细菌均在根际处最为密集,且由根际向外呈现递减趋势.各种水生高等植物群落内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铵态氮的硝化和挥发、硝酸盐氮的反硝化作用.室内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水生高等植物生长区水样的氨化产气量为敞水区的2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胞 氮化细胞 太湖
下载PDF
风车草(Cyperus alternifolius)人工湿地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靖元孝 杨丹菁 《生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89-91,共3页
研究了风车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TN去除率及氮转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风车草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73.8%,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较,去除率提高了17.4%。风车草人工湿地氨化细菌为7.98×10~5cfu·g^(-1)(细砂),硝化... 研究了风车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TN去除率及氮转化细菌的数量。结果表明:风车草人工湿地对TN的去除率为73.8%,与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相比较,去除率提高了17.4%。风车草人工湿地氨化细菌为7.98×10~5cfu·g^(-1)(细砂),硝化细菌为1.95×10~5MPN·g^(-1)(细砂),反硝化细菌为5.89×10~41.95×10~4MPN·g^(-1)(细砂)。与无植物系统氮转化细菌相比,氨化细菌无明显差异,硝化细菌及反硝化细菌均高出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草 人工湿地 氮转化细菌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下载PDF
东湖氮循环细菌分布及其作用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东山 罗启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5,共7页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 ,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表明 ,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 ,平水期居中 ,枯水期最小 ;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 2期 ,而反硝化、氨化细菌均是平... 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东湖不同水期水体及底泥中亚硝化、硝化、反硝化和氨化细菌的分布 ,并分析其作用 .结果表明 ,水体中亚硝化菌的最大可能数丰水期最高 ,平水期居中 ,枯水期最小 ;硝化菌丰水期小于其他 2期 ,而反硝化、氨化细菌均是平水期最高、丰水期次之 ,枯水期最小 .底泥中亚硝化菌n(MPN)丰水期高于另 2期 ,硝化菌枯水期最高 ,而反硝化菌枯水期低于其它 2水期 ,氨化细菌无差别 .对比水相、泥相发现 ,亚硝化菌丰水期、枯水期泥相均大于水相 (p <0 0 1 ) ,平水期无差别 .硝化菌在平水、丰水 2期的水相中占优势 ,枯水期差别不大 .反硝化菌n(MPN)仅在平水期泥相占优势 ,氨化细菌 2相中无差别 .氮循环细菌的分布及微环境的差异 ,促进了有机氮的分解、氨态氮的硝化和挥发及硝酸盐的反硝化作用 .研究还发现 ,水体、底泥中反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lg[n(MPN) ]与其气体截流量之间有显著相关 (p <0 0 0 1 ) ,且不同水期产气量不同 (p <0 0 5 ) ,表明氨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随水期变化较大 .氨化作用可将有机氮转化为铵和氨 ,促进水体及底泥中的氮以气态氨的形式挥发 ;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N2 O、N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细菌 硝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氨化细菌 东湖
下载PDF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三种土壤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1
7
作者 赵有翼 蔡立群 +1 位作者 王静 张仁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5-130,共6页
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一豌豆轮作系统中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小麦地还是豌豆地,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 通过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旱作春小麦一豌豆轮作系统中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和自身固氮菌数量及其分布的差异。结果表明,无论是小麦地还是豌豆地,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自身固氮菌数量在0~5,5~10和10-30cm土层中均呈现免耕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的趋势,且随着土层的加深,在小麦地中,免耕秸秆覆盖处理的氨化细菌数量比免耕不覆盖处理分别增加了76.21%,146.92%和67.82%,且差异均达到5%的显著水平,在豌豆地中,各处理自身固氮菌数量逐渐减少,而硝化细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免耕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氨化细菌数量逐渐下降,而免耕不覆盖、传统耕作处理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措施 土壤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自身固氮菌
下载PDF
土壤氨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赵彤 蒋跃利 +1 位作者 闫浩 黄懿梅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5-321,共7页
土壤氮素矿化产生的无机氮是植物的主要氮素来源,土壤氨化过程是氮素矿化的第一步,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氨化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可利用碳氮比、蛋白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研究方法3个方面来讨论微生... 土壤氮素矿化产生的无机氮是植物的主要氮素来源,土壤氨化过程是氮素矿化的第一步,微生物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氨化过程的微生物作用机理,可利用碳氮比、蛋白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研究方法3个方面来讨论微生物对氨化过程的重要贡献.研究发现高分子可溶性有机氮的解聚作用很可能是氨化过程的限速步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有可能是微生物易利用氮的直接且主要来源,同时土壤可利用碳氮比对氨态氮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最后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新方法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土壤微生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并就目前未解决问题和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化过程 氨化微生物 碳氮比 限速步骤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肉牛饲喂木薯渣及氨化甘蔗梢的育肥效果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建勇 黄必志 +5 位作者 王安奎 张继才 李乔仙 王喆 张羽 杨建炆 《中国牛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 [目的]本试验拟通过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试验,对屠宰性状、胴体品质评价及品尝评分,为肉牛产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以木薯渣为基础日粮(Ⅰ组)和以氨化甘蔗梢为基础日粮(Ⅱ组)2个组,分别补给3.0 kg精料,每组7头未去势西杂公牛,育肥110 d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①Ⅰ组期末平均活重434.27 kg,平均日增重为1 296 g,Ⅱ组期末平均活重404.55 kg,平均日增重为992 g,两组间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②Ⅰ组和Ⅱ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分别为62.22%、50.12%、104.3 cm2和60.25%、48.45%、86.5 cm2,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③Ⅰ组的肉质优于Ⅱ组,两组的牛肉质量等级均达到优质牛肉标准;④用木薯渣或氨化甘蔗梢育肥肉牛,牛肉无异味,肉质细嫩,口感纯正,香味浓郁,风味较好。[结论]用木薯渣和甘蔗梢育肥肉牛,增重效果好,平均日增重超出1 000 g,且牛肉品质也较好。牛肉和脂肪颜色正常,处于最好等级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渣 氨化甘蔗梢 肉牛育肥 屠宰性状 胴体品质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生理群特征及差异 被引量:21
10
作者 邢肖毅 黄懿梅 +1 位作者 安韶山 闫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608-5614,共7页
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对黄土高原洞子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植被恢... 采用最大或然计数法(most probable number,MPN)对黄土高原洞子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土壤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数量随植被恢复而增加,三者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74、4和31倍,其中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铁杆蒿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亚硝化细菌数量在丁香群落最低,辽东栎群落最高;2)植被恢复对各氮素生理群影响不同,对氨化细菌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反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3)各氮素生理群数量差异较大,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研究区氨化细菌占总数的75%—80%,反硝化细菌占20%—25%时,生态系统最为稳定;4)土壤理化性质与各功能菌关系紧密,其中,土壤容重和硝态氮含量与微生物数量相关性最大,全钾、矿化氮和微生物量氮也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区 植物群落 氨化细菌 亚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下载PDF
一株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氨氮降解能力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娟 戴习林 +2 位作者 宋增福 潘迎捷 张庆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98-1201,共4页
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态氮及硝态氮是导致鱼虾发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1],特别是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事件,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因此对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控制以及如何解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污染问题,
关键词 氨化细菌 16S RDNA 氨氮降解 巨大芽孢杆菌
下载PDF
浙江省海岛沿岸水域微生物生态分布 被引量:6
12
作者 史君贤 陈忠元 胡锡钢 《东海海洋》 1996年第2期35-43,共9页
文章报道了浙江海岛沿岸水域中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异养细菌的数量较多,其数量分布范围在2.04×104~8.36×106个/dm3之间;氨化细菌数量... 文章报道了浙江海岛沿岸水域中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异养细菌的数量较多,其数量分布范围在2.04×104~8.36×106个/dm3之间;氨化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3~1.1×106个/dm3之间;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6个/dm3之间。细菌的数量与环境中营养盐的浓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海区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浙北海区,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为41.6%,在浙中海区为46.9%,在浙南海区为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海岛 沿岸水域 微生物 细菌 生态分布
下载PDF
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分布 被引量:14
13
作者 冯振飞 王国良 +3 位作者 钱冬 陈红琴 邱庆连 朱文渊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4-577,共4页
研究了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在垂直与季节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异养细菌的组成类群在水体与底泥中基本相似,其中水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7.2%,底泥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4.5%;水体中菌量为5.3×10-6.6&... 研究了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中细菌类群及其数量在垂直与季节上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异养细菌的组成类群在水体与底泥中基本相似,其中水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87.2%,底泥中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4.5%;水体中菌量为5.3×10-6.6×10^4cfu/m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菌量为7.8×10^3-3.5×10^5cfu/g,高峰出现在11月。水体中弧菌量为1.4×10-8.6×10^3cfu/m l,9月达到高峰,底泥中弧菌为6.8×10^2-1.33×10^4cfu/g,9—10月维持在较高水平。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酸还原菌在9—11月初均维持较高水平,三者在底泥中于11月初达到高峰,提示该时期底泥环境已发生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环境 异养细菌 弧菌 氨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硫酸还原菌
下载PDF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文亮 张丽华 王静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研究不同轮作次序、不同耕作方式与覆盖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微生物...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长期田间定位试验,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固氮菌、氨化细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研究不同轮作次序、不同耕作方式与覆盖条件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轮作次序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影响不大;免耕耕作方式下,微生物量增加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中.免耕配合秸秆覆盖与传统耕作相比,耕层固氮菌、氨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分别增加了24.8%1、0.1%、65.4%,说明免耕与覆盖对土壤生理类群数量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覆盖 固氮菌 氨化细菌 纤维素分解菌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水中氨化细菌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庆华 戴习林 +4 位作者 李怡 赵勇 曾胡龙 张军玉 潘迎捷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92-698,共7页
So fa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bacteria isolation aimed at establishing causes of fish diseases and medication methods.Now,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flora,its variations in ... So far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bacteria isolation aimed at establishing causes of fish diseases and medication methods.Now,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icroflora,its variations in time,and effect on whiteleg shrimp(Litopenaeus vannamei).This is why the problem of bacterial flora in water ought to be studied.The major role of ammonifying bacteria is to break down nitrogenous organic matter to ammoniac nitrogen.The research of ammonifers in the pond water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is increasing with the demand for environment friendly aquaculture.Four bacterial strains(No.zjs01,zjs02,zjs03 and zjs04),isolated from the pond water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in Jinshan district of Shanghai,were cultured in ammonifying bacteria rich medium and identified by two methods.One is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16S rDNA,the other is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system.First,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16S rDNA was done.Genomic DNA of four strains was isolated respectively,then their full length of the 16S rDNA were amplified by PCR respectively,using universal primers to the 16S rDNA.After purification by gel extraction,the PCR products were cloned and subsequently sequenced by Shanghai Invitrogen Biotechnology Company(SIBC).The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based on the result of online alignment.At the same time,the four sequences of 16S rDNA were submitted to NCBI(http://www.ncbi.nlm.nih.gov) in order to obtain accession number of strains of zjs01,zjs02,zjs03 and zjs04.Then the API 2000 Bacteria Identification System(Biomerieux Company) was applied in assessment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 of zjs01,zjs02,zjs03 and zjs04 by molecular method.Finally the 4 strains were identified as,zjs01: Brevundimonas diminuta,zjs02 and zjs03: Alcaligenes faecalis,zjs04: Enterobacter aerogenes.And the accession number of the strains(zjs01,zjs02,zjs03 and zjs04) is DQ857897,DQ857898, DQ857895,DQ857896 respectively.The method of detecting bacterial 16S rDNA using PCR technique is specific,sensitive,rapid and accurate 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氨化细菌 16S RDNA PCR 序列分析 鉴定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朝阳 李捍东 王平 《四川环境》 2008年第2期39-42,共4页
对河北省某河段底泥进行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实验期间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底泥中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溶解氧充足时,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有大幅增加,出水中氨氮的含量显著降低... 对河北省某河段底泥进行生物降解模拟实验,研究河道底泥中氨氮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实验期间用最大可能数法测定底泥中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在溶解氧充足时,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有大幅增加,出水中氨氮的含量显著降低。从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和特性来分析河道底泥对上覆水体中氨氮的影响以及氨氮的降解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底泥 生物降解 氨化细菌 硝化细菌
下载PDF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氨化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有机氮条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端强 方改霞 +4 位作者 段敬霞 曾建 王曼 万亚涛 单林娜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42,共7页
【目的】从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中分离筛选氨化细菌,并研究其降解有机氮的条件。【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微污染水源水中筛选氨化细菌,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降解有机氮的效果;采用单因子法研究菌株N24降解有机氮的条件;通... 【目的】从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中分离筛选氨化细菌,并研究其降解有机氮的条件。【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微污染水源水中筛选氨化细菌,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降解有机氮的效果;采用单因子法研究菌株N24降解有机氮的条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N24进行鉴定。【结果】从微污染水源水中分离筛选到4株氨化细菌,其中菌株N24培养48 h后氨氮浓度较高,达到138.926 mg/L。菌株N24降解有机氮最适温度为30-35°C,最适初始pH值为6.0,500 mL摇瓶最适装液量75 mL。菌株N24被鉴定为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GenBank登录号:JX291240.1),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基因库中芽孢杆菌属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有99%-100%的相似性,与弯曲芽孢杆菌(Bacillus flexus IFO15717T,GenBank登录号:NR024691.1)的遗传距离最近。【结论】菌株N24是一株高效降解有机氮的弯曲芽孢杆菌;本研究丰富了降解有机氮菌种资源,可为该菌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化细菌 弯曲芽孢杆菌 有机氮 降解条件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滩涂贝类养殖环境中细菌生态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薛超波 王国良 +1 位作者 金珊 陆彤霞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研究宁波市北仑区贝类养殖滩涂中异养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菌群组成.方法:异养细菌的计数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计数采用MPN法;并参照Oliver提供的海洋... 目的:研究宁波市北仑区贝类养殖滩涂中异养细菌、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菌群组成.方法:异养细菌的计数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反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和硫酸还原菌的计数采用MPN法;并参照Oliver提供的海洋细菌鉴定检索图、<海洋调查规范>和<一般细菌常用鉴定方法>提供的图式将分离到的细菌鉴定至属.结果:滩涂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分布在 7.40×102~5.41×104 cfu/g 之间;反硝化细菌的数量波动在 3.00×102~1.90×105 个/g 之间;氨化细菌的数量波动在在 5.00×105~9.00×107 个/g 之间;硫酸还原菌的数量波动在 5.00×104~5.00×106 个/g 之间.温度对异养细菌和这3种特殊生理类群的数量分布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分离的细菌经过鉴定可归于一个科与16个属,其中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部分属等为优势菌属.滩涂表层和底层的菌群组成基本一致,只是在百分含量上略有差异.结论:经过多年不间歇的养殖后,北仑滩涂环境已经开始恶化,应尽快调整养殖容量并对养殖环境进行重新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滩涂 异养细菌 氨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硫酸还原菌
下载PDF
秦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静 梁健 +2 位作者 安毅 秦源 南春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35-2540,共6页
目的研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秦艽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野生种类;野生和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 目的研究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与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培养法测定秦艽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野生种类;野生和人工栽培秦艽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在高海拔样点最高;人工栽培秦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野生种类;秦艽生物量与根际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呈正相关。结论秦艽人工栽培应充分满足其生态要求,尽量在秦艽适宜生长的高海拔低温山区栽培;合理供给氮肥,接种合适的菌肥并增加其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可提高秦艽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艽 根际微生物 氨化细菌 固氮菌 生物量
原文传递
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促生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余涵霞 梁浩林 +2 位作者 王子轩 杨晓宇 李伟华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51-1863,共13页
【目的】固氮菌和氨化细菌是氮循环产生生物有效氮的关键起始环节,直接影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扩散进程。然而,关于典型入侵植物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薇甘菊根际高效... 【目的】固氮菌和氨化细菌是氮循环产生生物有效氮的关键起始环节,直接影响了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速度和扩散进程。然而,关于典型入侵植物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薇甘菊根际高效的氮素转化机制的深刻理解。【方法】采用传统平板涂布培养法对野外采集的薇甘菊根际土壤中的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进行了接种验证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入侵植物薇甘菊根际土壤中的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菌群密度显著高于两个本地伴生植物(火炭母和鸡屎藤),其固氮效率及有机氮矿化效率也优于2个本地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薇甘菊根际的固氮菌菌株归类于5个属,分别为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植物杆菌属(Phytobacter)、新肠杆菌属(Kosakonia)和根瘤菌属(Rhizobium);氨化细菌归类于7个属,分别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博德特氏菌属(Bordetella)、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和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其中伯克霍尔德氏菌属与根瘤菌属是薇甘菊根际的优势固氮菌,沙雷氏菌属是薇甘菊根际的优势氨化细菌。此外,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表明薇甘菊根际土壤的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对其幼苗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其中根瘤菌属菌株YHAzMm-21和苍白杆菌属菌株YHAmMm-14的促生效果最佳,有望开发为微生物菌肥或工程微生物。【结论】薇甘菊根际可培养固氮菌和氨化细菌的菌群密度及其转化效率均优于本地种,并能促进自身生长。该研究明确了薇甘菊根际可培养菌群在氮循环中的贡献,并为筛选高效氮循环功能菌株提供了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可培养微生物 固氮菌 氨化细菌 促生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