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智山 邓三季 +1 位作者 杨燕 赵建忠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用 PCR方法对 35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aac(3) Ⅰ、aac(3) Ⅱ、aac(3) Ⅲ、aac(3) Ⅳ、aac(6′) Ⅰ、aac(6′) Ⅱ、aph(3′)... 目的 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分子流行病学。方法 用 PCR方法对 35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aac(3) Ⅰ、aac(3) Ⅱ、aac(3) Ⅲ、aac(3) Ⅳ、aac(6′) Ⅰ、aac(6′) Ⅱ、aph(3′) Ⅵ、ant(3″) Ⅰ和ant(2″) Ⅰ等9种基因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 35株中20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57 1%);9种基因由高到低的检出率分别为 aac(6′) Ⅱ(34 2%)、ant(2″) Ⅰ(28 6%)、aac(3) Ⅱ(17 1%)、aac(6′) Ⅰ(17 1%)、ant(3″) Ⅰ(14 3%) 、aac(3) Ⅰ(0)、aac(3) Ⅲ(0)、aac(3) Ⅳ(0)、aph(3′) Ⅵ(0)。结论 本研究表明,湖北襄樊地区铜绿假单胞菌耐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机制为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57 1%),本组铜绿假单胞菌中另有15株表型为氨基糖苷类药物不敏感但 9 种基因检测为阴性,可能存在其他修饰酶基因,或者存在16S rRNA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 分子流行病学
下载PDF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及qacEΔ1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伟 常东 黄志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Pa感染和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Pa中筛选出35株多重耐药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qacEΔ1基...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a)的耐药机制,为临床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Pa感染和消毒灭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从临床分离的Pa中筛选出35株多重耐药菌株,用PCR方法检测这些菌株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及qacEΔ1基因存在状况。结果35株Pa中aac(3)Ⅱ、aa(6′)Ⅱ、ant(3″)Ⅰ和ant(2″)Ⅰ等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8.6%、40.0%、54.3%、45.7%和60.0%,绝大多数菌株携带2种或2种以上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而qacEΔ1基因检出率也达到94.3%。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氨基糖苷修饰酶与该菌的多重耐药有密切关系,临床治疗Pa感染应参考药敏试验结果,慎选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在消毒灭菌工作中,不宜继续使用季铵盐类、双胍类等作为常用消毒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多药 耐药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基因 qacEΔl
下载PDF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与Ⅰ类整合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邓笑伟 张丹梅 +2 位作者 刘长庭 周红莉 李爱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233-2235,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存在的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武警总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7株,微量肉汤释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对嗜麦芽寡养单胞... 目的了解医院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存在的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0月武警总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到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27株,微量肉汤释释法测定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PCR方法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检测。结果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27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2″)-Ⅰ阳性5株(18.5%),aac(3)-Ⅱ3株(11.1%)、aac(6′)-Ⅱ1株(3.7%)、Ⅰ类整合酶(intⅠ)阳性8株(29.6%)。结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的主要原因是ant(2″)-Ⅰ、aac(3)-Ⅱ、aac(6′)-Ⅱ,携带Ⅰ类整合子可能是导致其对氨基糖苷类耐药性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Ⅰ类整合酶基因 多药耐药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丽珍 耿先龙 +1 位作者 叶燕 陈国千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共检出同时含aac(6′)-Ⅱ、ant(3″)-Ⅰ和ant(2″)-Ⅰ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铜... 目的了解医院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编码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5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共检出同时含aac(6′)-Ⅱ、ant(3″)-Ⅰ和ant(2″)-Ⅰ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35株,且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表型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7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耐药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基因检测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aac(6’)-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陶玉坚 谢汉华 +2 位作者 蒋田华 糜祖煌 刘文娟 《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进一步探讨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a)的耐药机制。 方法 从分离的 2 2株Pa中 ,经药敏试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aac(6’) Ⅱ型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筛选出 1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氨基糖苷类修饰... 目的 进一步探讨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aeruginosa ,Pa)的耐药机制。 方法 从分离的 2 2株Pa中 ,经药敏试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aac(6’) Ⅱ型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筛选出 1株具有多重耐药的特征、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6’) Ⅱ型阳性的菌株 ,对其耐药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Pa菌株扩增结果阳性 ,产物的长度为 178bp ,与标准产aac(6’) Ⅱ型菌株扩增片段长度大小一致 ;PCR产物经自动测序仪进行序列分析 ,共测得 132个核苷酸序列 ,经GenBank网上同源性比较 ,发现该序列与M2 96 95相比有 2个位点改变。 结论 国内临床上分离的Pa产aac(6’) Ⅱ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 aac(6')-Ⅱ型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序列 PA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连续分离株氯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家平 张晓梅 +1 位作者 王苏建 糜祖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和氯霉素耐药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K-B法检测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方法检测2种cmlA、catB基因。结果 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在60.0%~80.0%,对氯霉...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和氯霉素耐药基因存在情况。方法 K-B法检测PAE连续分离株的耐药性,PCR方法检测2种cmlA、catB基因。结果 PAE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在60.0%~80.0%,对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喹诺酮类敏感性均<40.0%;检出PAE cmlA基因阳性12株(阳性率34.3%),catB基因均阴性,凡检出cmlA基因者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均阳性,常位于Ⅰ类整合子上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nt(3″)-Ⅰ亦为阳性。结论 cmlA基因与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甲基化酶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
原文传递
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琳 许小敏 何祥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表达。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从烧伤病房住院患者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共76株,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美国CLSI/NCCLS 2006年版要求进行抗菌... 目的了解医院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表达。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从烧伤病房住院患者中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共76株,采用K-B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美国CLSI/NCCLS 2006年版要求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判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11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1.85%、头孢哌酮/舒巴坦23.69%、头孢他啶64.48%、头孢吡肟63.17%、亚胺培南63.17%、阿米卡星56.58%、环丙沙星73.69%;76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阳性48株(63.16%)、aac(6′)-Ⅰ阳性39株(51.32%)、ant(3″)-Ⅰ阳性46株(60.53%),其余基因均阴性,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3.16%。结论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药耐药性,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63.16%,另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阴性,可能存在其他修饰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性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和赞 张国强 +1 位作者 张文庆 毛一鸣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29-2531,共3页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ECL)耐药性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分离132株ECL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再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ECL)耐药性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临床标本分离132株ECL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鉴定,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再用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P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析。结果132株ECL对IMP和MER无耐药,AMK、LVX、FEP、CFS和CIP耐药率增高,分别为21.2%、35.6%、37.9%、46.2%和48.5%,其他耐药率为50.0%~87.7%,呈多药耐药性;45株产ESBLs占34.1%,27株产AmpC酶占20.5%,11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占8.3%,49株均未检出产ESBLs、AmpC酶占37.1%,有7株CTX、CAZ表型耐药,ESBLs检测为阴性,采用PCR检测携带有TEM、SHV耐药基因;AMEs基因检出率62.1%其中以aac(6′)-Ib为主,检出率为51.5%,aac(3)-Ⅰ、aac(3)-Ⅱ、aac(6′)-Ⅱ、ant(3″)-Ⅰ、ant(2″)-Ⅰ、aph(3′)-Ⅵ分别为15.9%、12.9%、18.9%、37.1%、6.8%、9.8%,携带〉2种AMEs基因89.0%,有5株表型耐药,未检出AMEs基因。结论临床分离ECL严重耐药并呈多药耐药性;产ESBLs、AmpC酶及AMEs基因携带率高,是导致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原文传递
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淑红 诸葛宝忠 +2 位作者 朱德全 凌宗欣 胡晓峰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DR-m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临床分离的MDR-mPA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结果61株MDR-mPA中共有2...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MDR-mPA)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的分布,为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临床分离的MDR-mPA进行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结果61株MDR-mPA中共有23株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其中aac(3)-Ⅱ阳性12株(48%),aac(6')-Ⅱ阳性9株(36%),aac(6')-Ⅰ阳性3株(12%),ant(2″)-Ⅰ阳性1株(4%)。结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与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基因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娟 李巍 季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2期2945-2946,2948,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相关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的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和相关的耐药基因。方法收集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以及氨基糖苷类酶基因。结果 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28.5%);42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有33株携带OXA-23组基因,aac(3)-Ⅰ21株,aac(3)-Ⅱ1株,aac(6′)-Ⅰb15株,ant(3")-Ⅰ20株,ant(2")-Ⅰ38株,PER15株,TEM124株,未检测到其他耐药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OXA-23型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TEM、PER是最主要的β-内酰胺酶,aac(3)-Ⅰ、aac(3)-Ⅱa、acc(6′)-Ⅰb、ant(3")-Ⅰ、ant(2")-Ⅰ是最主要的氨基糖苷类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耐药性 碳青霉烯酶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酶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琳 蔡挺 +1 位作者 张顺 许小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6,40,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存在情况。方法根据美国CLSI/NCCLS2004年版要求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PCR技术对AB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I类整合酶基因检测。结果AB菌...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Ⅰ类整合酶基因存在情况。方法根据美国CLSI/NCCLS2004年版要求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PCR技术对AB菌进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和I类整合酶基因检测。结果AB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严重。27株AB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I阳性23株(85.2%)、aac(6′)-Ⅰ阳性18株(66.7%)、ant(3")-Ⅰ阳性22株(81.5%)。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总检出率为85.2%。I类整合酶基因(intI1)阳性23株(85.2%)。结论我院AB菌不仅具有多重耐药性,而且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Ⅰ类整合酶基因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Ⅰ类整合酶基因
下载PDF
质粒型AmpC酶DHA基因在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流行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鲁艳 李从荣 +2 位作者 刘东华 胡小平 穆海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623-3626,共4页
目的调查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DRK)获得性耐药基因及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携带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2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医院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痰标本,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 目的调查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DRK)获得性耐药基因及相关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携带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2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分离自医院2015年1-12月住院患者痰标本,用K-B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24种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1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10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均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20株菌均检出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阳性率为100.0%,共检出6种β-内酰胺酶基因,blaDHA群基因检出率为最高90.0%;每株也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阳性率为100.0%,共检出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ant(3″)-Ⅰ群基因检出率为最高90.0%,但16SrRNA甲基化基因未检出;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每株也均有检出,共检出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其中tnp513、IS26、IS903、ISEcp1、intⅠ1阳性率均为100.0%,trbC阳性率95.0%;样本聚类分析显示,该组菌株有明显的聚集性,分A与B二个群,B群又可分为B-1、B-2两个亚群,B-2亚群存在二个克隆传播,其中5-6号株均携带10种基因,4-7-8-9-13-14-15-16-17-18-19-20号株均携带9种基因。结论 20株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了β-内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是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该组菌检出的2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元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麟 马红映 +3 位作者 汪丽 吕丹 郑琳 邓在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05-2408,共4页
目的调查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元件的携带状况,以及了解本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用K-B法测定9... 目的调查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中氨基糖苷类耐药相关元件的携带状况,以及了解本组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用K-B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2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均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为敏感;30株菌均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另有5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30株菌共检出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7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该组菌株有明显的聚集性,有6个克隆传播。结论本组30株携带blaCTX-M-5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同时携带了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是对头孢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本组菌检出的6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 blaCTX-M-55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耐药大肠埃希菌湖北监利分离株常见耐药基因研究
14
作者 陈风 张才仕 +2 位作者 秦户远 梁建国 翁幸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9-1461,1465,共4页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大肠埃希菌分离株中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携带状况及菌株间的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β-内酰胺酶基因、7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阳性耐药基因测序后直接作BLAST比对,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喹诺酮类均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均敏感;20株菌共检出4种β-内酰胺酶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且阳性率较高;样本聚类分析显示20株菌中的18株出现了明显的聚集性,出现4个克隆。结论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是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本组菌检出的四个克隆高度疑似医院感染,同一克隆菌株携带相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耐药 Β-内酰胺酶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 可移动遗传元件 样本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黄和赞 张文庆 +3 位作者 毛一鸣 熊桂贞 陈淑玲 张国强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KPN多重耐药性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多重耐药KPN,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再用P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析。结果61株多重耐药KPN对IMP无耐药,氨基糖苷... 目的探讨KPN多重耐药性及AMEs基因携带状况,为临床治疗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多重耐药KPN,三维试验检测ESBLs和AmpC酶,再用PCR检测AMEs基因并序列分析。结果61株多重耐药KPN对IMP无耐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为60.7-100.%,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4.3~100%;产ESBLs、AmpC酶、同时产ESBLs和AmpC酶检出率分别为31.1%、14.8%、45.9%,有8.2%均未检出;AMEs基因阳性检出率86.9%,其中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和ant(2")-Ⅰ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1%、60.7%、55.7%、11.5%、6.6%和26.2%。结论KPN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可选择的药物有限,产ESBLs、AmpC酶和携带AMEs基因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便减少耐药菌株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 肺炎克雷伯菌 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