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39
1
作者 武俊瑞 顾采东 +3 位作者 田甜 岳喜庆 陶冬冰 乌日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9-144,共6页
为研究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按照东北豆酱传统方法制作的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在检测蛋白质含量、氨基氮含量、氨基酸含量、非蛋白氮含量和水解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基础上,对豆酱的氨基酸评分(ami... 为研究豆酱在自然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按照东北豆酱传统方法制作的自然发酵豆酱为研究对象,在检测蛋白质含量、氨基氮含量、氨基酸含量、非蛋白氮含量和水解指数等指标变化的基础上,对豆酱的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豆酱蛋白质含量、非蛋白氮含量、蛋白水解指数先上升后下降;氨基氮含量则先不断增加后减少至稳定。自然发酵豆酱中共含有17种氨基酸,但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氨基酸含量差异较大,成品豆酱中氨基酸总量维持在41.00 mg/g左右,明显高于生豆粉(11.42 mg/g)和熟豆粉(11.06 mg/g)中氨基酸总量。不同发酵时期豆酱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在0.48~0.77之间,提示豆酱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分析不同发酵时期豆酱的AAS、CS和EAAI可知,发酵20 d时EAAI最高达29.41,发酵50~75 d豆酱的EAAI保持在16.16~17.40之间。通过比较4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可知,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 蛋白质 氨基氮 氨基酸 呈味氨基酸
下载PDF
腐乳生产后期发酵的化学变化 被引量:20
2
作者 余若黔 涂煜 +3 位作者 李杰伟 陈维民 周卫强 汪兴良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4-67,共4页
腐乳生产的后酵是腐乳特有风味形成、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阶段 .实验结果表明 ,腐乳后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较直观地反映了腐乳的成熟情况 .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w =18%~ 2 0 % (干基 ) ,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w >0 ... 腐乳生产的后酵是腐乳特有风味形成、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阶段 .实验结果表明 ,腐乳后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较直观地反映了腐乳的成熟情况 .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w =18%~ 2 0 % (干基 ) ,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w >0 .5%时腐乳已基本成熟 .另外对后酵期间的腐乳进行蛋白质凝胶电泳 ,发现后酵 4周后分子质量达到31× 10 3u以上的多肽都已经降解 ,5周后可溶性蛋白质以分子质量为 14× 10 3u的低分子多肽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后酵 蛋白质 氨基酸态氮 生产过程 游离脂肪酸 化学变化
下载PDF
氨氮测定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邦喜 夏品华 +1 位作者 李存雄 林陶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0,共4页
针对纳氏比色法测定氨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消除了混浊和显色前后稀释问题,降低了空白吸光度,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关键词 氨氮 纳氏试剂 光度法 地表水 前处理 T检验
下载PDF
酿造酱油中特征氨基酸含量检测及对氨基酸态氮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梁寒峭 陈建国 +3 位作者 刘伟 马保文 荣长远 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8-203,共6页
为分析酿造酱油特征氨基酸组成及对氨基酸态氮的贡献,比较了3款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态氮组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中氨基酸种类丰富,无增鲜剂添加的样品中氨基酸分布均衡,外源谷氨酸的添加显著影响氨基酸态氮水平。... 为分析酿造酱油特征氨基酸组成及对氨基酸态氮的贡献,比较了3款不同类型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态氮组成。结果表明,酿造酱油中氨基酸种类丰富,无增鲜剂添加的样品中氨基酸分布均衡,外源谷氨酸的添加显著影响氨基酸态氮水平。无添加的特级酱油(1号)、有增鲜剂添加的特级酱油(2号)和无增鲜剂添加的三级酱油(3号)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3.875、6.041和2.341 g/100 m L,其中2号样品含量最高;但在排除谷氨酸后1号样品氨基酸总量为3.494 g/100 m L,比2号和3号样品高14.11%和65.91%。1号样品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为2.08 g/100 m L,比2号和3号样品高18.18%和85.71%;2号样品氨基酸态氮检测值最高为1.42g/100 m L,其中谷氨酸的贡献率高达40.14%;3号样品的氨基酸总量和氨基酸态氮值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造酱油 游离氨基酸 氨基酸态氮 外源谷氨酸钠
下载PDF
不同发酵时长郫县豆瓣酱品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邓维琴 陈功 +4 位作者 张其圣 张帅 杨国华 李峰 李恒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8-84,88,共8页
为对比不同年份郫县豆瓣酱的品质差异,分别对发酵时间为10,24,36,54,96个月的郫县豆瓣酱进行理化分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低,其中96个月的豆瓣酱中水分含量仅为45.61%,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 为对比不同年份郫县豆瓣酱的品质差异,分别对发酵时间为10,24,36,54,96个月的郫县豆瓣酱进行理化分析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发酵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低,其中96个月的豆瓣酱中水分含量仅为45.61%,总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氨基酸态氮和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54个月和96个月的豆瓣酱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别为0.40,0.49g/100g,54个月和96个月的豆瓣酱中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36,7.63g/100g,远远高于国标规定,赋予豆瓣酱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挥发性风味物质测定结果表明挥发性风味主体成分是醇、醛、酸、酮、酚、烃类物质。丁酸,2-甲基-戊酯、2-乙基-1,3-二氧戊环-4-甲醇、1-((1-丁氧基-丙-2-基)氧基)丙-2-基异丁基碳酸酯、2-哌啶酮等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长时间发酵豆瓣酱(54个月和96个月)特有的,赋予长时间发酵豆瓣酱不同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酱 品质 氨基酸 氨基酸态氮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检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秦俊哲 魏颖杰 +1 位作者 陈合 吕嘉枥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1期12-16,共5页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 3.4 0 g 10 0mL和 11.10mg 10 0mL ,... 研究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过程中菌丝球数量、pH、还原糖和氨基氮含量及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菌丝球数量和活性与上述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培养液中还原糖含量和氨基氮含量分别为 3.4 0 g 10 0mL和 11.10mg 10 0mL ,纤维素酶活性、漆酶活性和蛋白酶活性分别为 1.10U、0 .0 17U和 0 .17U ,pH为 6.3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液体菌种 检测指标 菌丝球数量 PH 还原糖含量 氨基氮含量 酶活性
下载PDF
鱼露制品的研究开发 被引量:16
7
作者 李勇 宋慧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2-25,21,共5页
以市售鲫鱼为原料,经过前处理,应用正交试验法,并以酶解液中氨基氮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了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是三种酶单独水解效果最好的,但酶解液透明度不够。... 以市售鲫鱼为原料,经过前处理,应用正交试验法,并以酶解液中氨基氮的含量为指标,比较了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并确定了它们的最佳作用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是三种酶单独水解效果最好的,但酶解液透明度不够。考虑到鱼露制品澄清度的要求,决定使用胰酶和木瓜酶复合水解,并确定了复合酶的最佳作用条件如下:在温度50℃时,控制固液比为1∶1,初始pH=7,先加1.5%(E∶S)的胰蛋白酶作用6 h,再加入2%(E∶S)的木瓜蛋白酶作用2 h。然后,经离心得到的酶解液晶莹剔透,通过后续步骤得到的成品鱼露,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要求,有效地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低盐、风味浓郁、色泽棕黄,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露 鲫鱼 蛋白酶 水解蛋白 氨基氮
下载PDF
低值鱼蛋白的酸酶复合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陈彦 王明蓉 沈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00-204,共5页
对低值鱼蛋白原料以及鱼加工下脚蛋白料等的蛋白适度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酸催化水解处理、蛋白酶酶解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获得了先以柠檬酸进行催化水解处理,再以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两种酶的特定比例混合进行酶解处理的两步水... 对低值鱼蛋白原料以及鱼加工下脚蛋白料等的蛋白适度水解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酸催化水解处理、蛋白酶酶解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获得了先以柠檬酸进行催化水解处理,再以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两种酶的特定比例混合进行酶解处理的两步水解新工艺,即酸水解后再加两种酶以特定比例混合进行酶解的复合水解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蛋白质 水解 柠檬酸 复合水解 氨基氮
下载PDF
乳酸菌对低盐腌制榨菜理化性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高世阳 孙志栋 +1 位作者 杜新勇 何国庆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663-2668,共6页
为了获得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榨菜腌制方法,以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在低盐条件下接种腌制榨菜。对一次接种、分次接种低盐腌制榨菜以及传统高盐腌制榨菜腌制过程中的pH值、乳酸菌数、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最终榨菜产品的氨基态氮... 为了获得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榨菜腌制方法,以乳酸菌(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在低盐条件下接种腌制榨菜。对一次接种、分次接种低盐腌制榨菜以及传统高盐腌制榨菜腌制过程中的pH值、乳酸菌数、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最终榨菜产品的氨基态氮含量以及风味物质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次接种和一次接种相对于对照组,在初腌阶段,可以迅速降低pH到4以下,增加乳酸菌数达到108 cfu/mL,促使亚硝酸盐峰值提前4~6 d出现,亚硝酸盐峰值仅为1 μg/mL;而复腌时分次接种可以维持腌制后期卤水pH为3.6~3.8,,乳酸菌数保持稳定,并能再次降低亚硝酸盐峰值低于0.3 μg/mL。氨基态氮含量的测定结果也表明接种乳酸菌腌制榨菜多于对照组;GC-MS测定风味物质,接种榨菜风味成分优于对照组,而分次接种腌制榨菜更优于一次接种腌制榨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榨菜 酸度 亚硝酸盐 风味
下载PDF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测定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美春 康明武 杨勇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年第2期54-56,共3页
用甲醛法测氨基酸态氮的实验过程中,可感觉到甲醛的毒性。本文从理论出发,对酱油中氨基酸态氮测定法作了改进,并对指示剂法和酸度计法进行了比较讨论,得到取酱油1mL,加入的甲醛为3mL时的指示剂法为最佳测定方法。
关键词 酱油 氨基酸态氮 甲醛 指示剂法
下载PDF
牦牛酸乳分离发酵乳杆菌发酵豆浆的胃溃疡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欣 骞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36-240,共5页
以采自川西青藏高原的自然发酵牦牛酸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的1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Zhao,LFZ)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比较其与商业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发酵豆浆的胃溃疡预防效果。通过利血平诱导... 以采自川西青藏高原的自然发酵牦牛酸乳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的1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Zhao,LFZ)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比较其与商业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ST)发酵豆浆的胃溃疡预防效果。通过利血平诱导胃溃疡小鼠模型,LFZ组小鼠的IL-6、IL-12、TNF-α和IFN-γ细胞因子低于ST组小鼠;血清生长抑素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高于ST组,胃动素和P物质水平低于ST组,且LFZ组小鼠胃溃疡面积也低于ST组小鼠。由此可知,Lactobacillus fermentum Zhao发酵豆浆的品质优于标准嗜热链球菌发酵豆浆,且其对胃溃疡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浆 乳酸菌 氨基酸态氮 大豆异黄酮 胃溃疡
下载PDF
贻贝蒸煮液酶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陶美洁 孟粉 +3 位作者 董烨 毛海萍 秦求思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9-220,共12页
为研究酶法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最佳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研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4种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最好。以水解度和风味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气相色... 为研究酶法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最佳条件,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研究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4种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效果最好。以水解度和风味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优化风味蛋白酶水解贻贝蒸煮液的条件,结果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63%,温度51℃,时间3.26 h,pH 6.87。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1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蒸煮液 风味蛋白酶 氨基态氮 水解度
下载PDF
氨氮测定过程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苏爱梅 王俊荣 《干旱环境监测》 2003年第2期123-124,F004,共3页
针对纳氏比色法测定氨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消除了混浊和泡沫干扰问题,降低了空白吸光度,提高了测定的准确度。
关键词 氨氮 纳氏试剂 稳定性 T检验
下载PDF
腐乳前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颖 邱璠 +1 位作者 邢茜 殷丽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20,共5页
采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检测腐乳前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变化;同时,检测多肽、氨基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前酵过程中,多肽和氨基态氮的含量均呈增长趋势,生物胺总量的上升趋势与氨基态氮一致,总胺含量分别达到971.1mg/kg和782.0... 采用丹磺酰氯柱前衍生、HPLC检测腐乳前酵过程中生物胺含量变化;同时,检测多肽、氨基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前酵过程中,多肽和氨基态氮的含量均呈增长趋势,生物胺总量的上升趋势与氨基态氮一致,总胺含量分别达到971.1mg/kg和782.0 mg/kg,但两种菌种发酵产物中,各种生物胺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雅致放射毛霉发酵产物中,尸胺和酪胺含量分别达到460.1 mg/kg、318.5 mg/kg,两者共占生物胺总量的80.2%,其余6种生物胺含量均低于100 mg/kg;少孢根霉发酵产物中,尸胺含量为668.0 mg/kg,占生物胺总量的85.4%,其余7种生物胺含量均低于5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 生物胺 HPLC 多肽 氨基态氮
下载PDF
酶法水解鲢鱼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兰时乐 戴小阳 +3 位作者 胡超 李立恒 曹杏芝 张先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5-48,共4页
研究鲢鱼蛋白酶解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着重探讨蛋白酶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初始pH值、固液比对鲢鱼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2:1(质量分数),底物浓度为固液比1:2(g/mL),酶... 研究鲢鱼蛋白酶解液制备的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着重探讨蛋白酶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初始pH值、固液比对鲢鱼蛋白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2:1(质量分数),底物浓度为固液比1:2(g/mL),酶添加量为底物浓度的1.6%,初始pH7.0,温度50℃,酶解时间5h。酶解后,水解度为68.71%,氨基氮为67.3mg/100mL,可溶性蛋白得率可达7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酶解 氨基氮 中性蛋白酶 木瓜蛋白酶
下载PDF
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酱油氨基氮含量中试验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爱菊 马美范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37-42,共6页
本文对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酱油氨基氮含量的试验条件,如pH、最大吸收波长、反应时间、显色剂用量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最佳试验方案。
关键词 酱油 氨基氮 茚三酮比色法 试验条件
下载PDF
后发酵温度对不同大豆品种细菌型豆豉氨基酸态氮生成动力学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爱君 王迪 +4 位作者 阳刚 宋军 孔祥兵 廖胜蓝 阚建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5-203,共9页
为提高细菌型豆豉在工业生产上的品质稳定性,以4种不同品种的市售大豆(LS、DBL、DBS、BS)为原料,使用修正后的Gompertz方程拟合3种不同后发酵温度(15、25℃和40℃)下细菌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并测定发酵终点时其游离氨基酸含量... 为提高细菌型豆豉在工业生产上的品质稳定性,以4种不同品种的市售大豆(LS、DBL、DBS、BS)为原料,使用修正后的Gompertz方程拟合3种不同后发酵温度(15、25℃和40℃)下细菌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变化,并测定发酵终点时其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Gompertz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氨基酸态氮生成动力学(判定系数>0.96),3种不同后发酵温度下(25、15℃和40℃)拟合的预测发酵终点分别为发酵9、10 d和4 d左右;4种细菌型豆豉在15℃后发酵温度下的氨基酸态氮生成最大值为DBL>LS>DBS>BS,在25℃和40℃后发酵温度下的氨基酸态氮生成最大值为LS>DBL>DBS>BS;其中黑豆型豆豉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黄豆型豆豉,而黄豆型豆豉间无明显差异。相比于发酵前,4种细菌型豆豉发酵后的鲜味氨基酸比例增加、苦味氨基酸比例减少。但相比于15℃后发酵温度,后发酵温度为40℃时所得的4种细菌型豆豉均出现鲜味氨基酸比例降低,而苦味氨基酸比例增加,这可能与高温促进美拉德反应从而消耗鲜味氨基酸有关。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4种细菌型豆豉的趋势相似。本研究可为细菌型豆豉的工业生产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豆豉 大豆品种 后发酵温度 氨基酸态氮 游离氨基酸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郫县豆瓣生产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制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大凤 邹艳玲 李明元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64,68,共4页
采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耐盐四联球菌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郫县豆瓣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后熟发酵,不仅保持了传统郫县豆瓣的特色,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 采用微生物共培养技术,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植物乳杆菌、耐盐四联球菌混合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郫县豆瓣生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后熟发酵,不仅保持了传统郫县豆瓣的特色,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生产周期缩短1/3,氨基氮含量提高3~8倍,挥发性呈香组分含量提高2~4倍,黄曲霉毒素B1大幅度降低,仅为0.4~0.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郫县豆瓣 复合微生物 共培养 氨基氮 黄曲霉毒素
下载PDF
传统郫县豆瓣酱中高产蛋白酶曲霉的筛选及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维琴 陈功 +4 位作者 张其圣 陈相杰 范智义 李洁芝 李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72-2281,共10页
【背景】米曲霉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豆瓣酱的一个重要指标氨基态氮含量则直接由蛋白酶决定,因此米曲霉在豆瓣酱发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筛选一种高产蛋白酶豆瓣酱专用菌株... 【背景】米曲霉通过蛋白酶的作用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豆瓣酱的一个重要指标氨基态氮含量则直接由蛋白酶决定,因此米曲霉在豆瓣酱发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的】筛选一种高产蛋白酶豆瓣酱专用菌株,研究其发酵豆瓣酱品质的改良效果。【方法】以自然发酵成曲为原料,筛选高产蛋白酶的霉菌。以筛选菌株为曲种发酵制曲,进一步发酵甜瓣子,测定制曲过程中霉菌增长速度和蛋白酶增长速度,通过发酵甜瓣子氨基态氮、挥发性风味物质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菌株发酵甜瓣子品质的改进效果。【结果】筛选得到17株高产蛋白酶的霉菌,其中菌株PCSM002制曲生长速度最快,PCSM001和PCSM002号菌株产蛋白酶能力最强,麸皮培养基中培养3 d蛋白酶酶活分别为1 450.25、1 703.25 U/g。PCSM001和PCSM002发酵24 d甜瓣子氨基态氮含量达到0.86μg/kg以上,且发酵的甜瓣子香气浓郁、口感丰富。两株菌均已送至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保藏,保藏编号分别为GDMCC 60198和GDMCC 60199。【结论】筛选得到的高产蛋白酶霉菌有望用于豆瓣酱的发酵,作为豆瓣酱发酵专用菌株,以提高豆瓣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瓣酱 米曲霉 蛋白酶 氨基态氮
原文传递
1种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苏悟 郑小芬 +2 位作者 徐睿烜 涂婷 蒋立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0-45,共6页
利用丹磺酰氯为衍生试剂,1,7-二氨基庚胺做为内标验证了《GB/T5009.208-2008》,以普通黄豆为原料,研究一定条件下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和生物胺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自然发酵的豆豉中生物胺有8种,分别为:组胺、色胺、β... 利用丹磺酰氯为衍生试剂,1,7-二氨基庚胺做为内标验证了《GB/T5009.208-2008》,以普通黄豆为原料,研究一定条件下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和生物胺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自然发酵的豆豉中生物胺有8种,分别为:组胺、色胺、β-苯乙胺、腐胺、尸胺、酪胺、亚精胺、精胺。发酵72 h后8种生物胺中,酪胺含量最高达到488 mg/kg,且从发酵48 h起,豆豉中酪胺的含量与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都存在着先大幅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对照查阅国家相关规定,发现豆豉中主要具有毒性作用的组胺和酪胺均没有超过国家最大允许范围,因此理论上不存在危害生理健康的毒性。但应注意的是,由于组胺含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细菌型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发酵时间,不然可能会因为组胺生成造成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豆豉 氨基态氮 生物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