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素形态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小丽 杨丹妮 黄丹枫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42-1048,共7页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甘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牛血清蛋白,以及甘氨酸与硝态氮、牛血清蛋白与硝态氮的混合氮源)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对小白菜质量、碳氮积累量、可溶性蛋白...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甘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牛血清蛋白,以及甘氨酸与硝态氮、牛血清蛋白与硝态氮的混合氮源)对小白菜生长和碳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形态对小白菜质量、碳氮积累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不同;硝态氮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分和根的干质量与鲜质量均最大;甘氨酸对小白菜根系的生长及碳氮积累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3种氨基酸中,谷氨酰胺更有利于小白菜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氮积累.聚类分析表明,9种氮素形态处理按营养效应大小分为:硝态氮、谷氨酰胺>甘氨酸与硝态氮混合氮源、牛血清蛋白与硝态氮混合氮源、甘氨酸、铵态氮>丙氨酸、牛血清蛋白、对照.有机氮源可以作为小白菜生长的氮源,不同的氮素形态对植物产生的生理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有机氮 氨基酸态氮 碳氮积累
原文传递
金枪鱼粉的酶解工艺及其酶解产物功能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乐 丁慧璞 +2 位作者 胡伟 刘利萍 王志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8-174,共7页
为了对金枪鱼粉进行深加工开发,本文研究金枪鱼粉的酶解工艺,并对其酶解液进行功效性评价。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酶制剂,运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参数,并对酶解液的总还原力、自由基清除率、酪氨酸酶抑制率、以及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进... 为了对金枪鱼粉进行深加工开发,本文研究金枪鱼粉的酶解工艺,并对其酶解液进行功效性评价。以水解度为指标筛选酶制剂,运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酶解工艺参数,并对酶解液的总还原力、自由基清除率、酪氨酸酶抑制率、以及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以碱性蛋白酶酶解金枪鱼粉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5(g∶mL)、加酶量1×104 U·g^-1、温度55℃、时间8 h、pH10.5,在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9.20%±0.08%、氨基酸态氮含量为7.57 mg·mL^-1。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率,且清除率随氨基态氮浓度增加而增强;当氨基态氮浓度为7.57 mg·mL^-1时,酶解液的总还原力与0.4 mg·mL^-1维生素C接近;酶解液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随氨基态氮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且IC50=3.44 mg·mL^-1。酶解液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金枪鱼粉的高值化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粉 酶解工艺优化 水解度 氨基酸态氮 功能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形态氮素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烁 张宇 +2 位作者 吴海波 刘洋荥 张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4-390,共7页
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 以小黑杨当年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量(12,24和48 mg·株^(-1))和不同形态氮素(有机氮和无机氮)施肥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探讨小黑杨对氮基酸类有机氮素施肥的生长响应。结果表明:无论施无机氮(硝酸铵)还是有机氮(精氨酸),小黑杨幼苗的苗高、地径、总生物量都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中等施氮量处理的幼苗氮利用效率最高。无机氮(硝酸铵)和有机氮(精氨酸)处理的幼苗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生长表现无明显差异,施用有机氮可以与施用无机氮获得相同的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不同氨基酸及其组合肥料施用对小黑杨幼苗生长的影响显著。单一氨基酸施肥情况下,施用精氨酸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谷氨酸次之,甘氨酸最差;氨基酸组合施肥情况下,有精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好,有甘氨酸的组合施肥苗木生长差。不同氨基酸施肥处理对小黑杨幼苗各器官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杨 幼苗形态 氨基酸态氮 生物量 氮含量
下载PDF
红松幼苗氮素营养效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郭亚芬 付连云 崔晓阳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07-1110,共4页
对氨基酸态氮(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硝酸钙)和缺氮盆栽试验条件下红松幼苗培养基质及基质漏出液中的铵态氮、硝态氮、红松生物量和全氮量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形态的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红松幼苗硝... 对氨基酸态氮(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硝酸钙)和缺氮盆栽试验条件下红松幼苗培养基质及基质漏出液中的铵态氮、硝态氮、红松生物量和全氮量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形态的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红松幼苗硝态氮的供应无明显效果;甘氨酸态氮、谷氨酸态氮对红松幼苗铵态氮的供应能力与硫酸铵等效,赖氨酸态氮次之。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处理的红松幼苗生物量及植株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硝态氮和缺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Pinus koraiensis)幼苗 氨基酸态氮 铵态氮 硝态氮
原文传递
氮素形态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的营养效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蕊 郭亚芬 崔晓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19,共4页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兴安落叶松幼苗对氨基酸态氮(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硝酸钙)的吸收与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及...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以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幼苗为供试材料,研究兴安落叶松幼苗对氨基酸态氮(甘氨酸、谷氨酸、赖氨酸)、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硝酸钙)的吸收与响应特性。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硝态氮。氨基酸态氮比无机态氮更能有效提高幼苗体内N、P、K养分质量分数,甘氨酸、谷氨酸对兴安落叶松幼苗铵态氮的供应能力与硫酸铵等效,赖氨酸态氮次之。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兴安落叶松幼苗硝态氮的供应无明显效果。供应氨基酸态氮和硝态氮后,营养液pH值显著升高;供应铵态氮,营养液pH值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幼苗 氨基酸态氮 铵态氮 硝态氮
下载PDF
无机氮和氨基酸态氮处理对番茄幼苗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矿质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葛体达 姜武 +1 位作者 宋世威 黄丹枫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7-354,共8页
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番茄幼苗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氮及其它矿质养分运输对无机氮(NH4+-N、NO3--N)和氨基酸态氮(Gly-N)处理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8d后,‘申粉918’和‘沪樱932’番茄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全氮含量表现为NH... 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番茄幼苗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氮及其它矿质养分运输对无机氮(NH4+-N、NO3--N)和氨基酸态氮(Gly-N)处理的不同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氮素处理8d后,‘申粉918’和‘沪樱932’番茄木质部和韧皮部汁液中全氮含量表现为NH4+-N>Gly-N>NO3--N处理,而氮溢出量则以Gly-N处理的最多,其次为NH4+-N或NO3--N处理。两个品种木质部汁液中K、Ca、Mg以及‘沪樱932’木质部汁液中Cu含量表现为NO3--N>Gly-N>NH4+-N处理,而‘申粉918’中的Cu含量则表现为NO3--N>NH4+-N>Gly-N处理。两个品种木质部汁液中K、Ca、Mg、Cu、Zn、Mn溢出量均表现为NO3--N>Gly-N>NH4+-N处理;韧皮部汁液中K、Ca、Cu、Mn溢出量表现为Gly-N>NO3--N>NH4+-N处理;而其Mg、Zn溢出量则表现为NO3--N>Gly-N>NH4+-N处理,且‘沪樱932’的变化幅度较‘申粉918’的小。NH4+-N处理抑制番茄木质部养分向上运输的能力远大于Gly-N,‘申粉918’受抑制的程度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无机氮 氨基酸态氮 木质部 韧皮部 养分运输
原文传递
土壤酸水解氨基酸和氨基糖态氮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延美 刘小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
对3种不同土壤(黑土、棕壤、红壤)用6 mol·L-1HCl水解后,分别采用Bremner蒸馏法与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氨基糖态氮,Bremner蒸馏法和色谱法测定结果和精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对于黑土和棕... 对3种不同土壤(黑土、棕壤、红壤)用6 mol·L-1HCl水解后,分别采用Bremner蒸馏法与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土壤氨基糖态氮,Bremner蒸馏法和色谱法测定结果和精密度无显著差异,但对于黑土和棕壤中的氨基酸态氮,色谱法的检测更为完全,且有较高的精密度。利用色谱法可实现土壤中各种氨基糖和氨基酸分离和定量化,对深入研究土壤中氮的来源及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emner蒸馏法 色谱法 氨基糖态氮 氨基酸态氮 土壤
下载PDF
氨基酸态氮对油茶嫁接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安亮 陈永忠 +1 位作者 王瑞 王爱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30,共6页
以1年生油茶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氨基酸态氮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作为氮源能够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随施氮水平提高,苗高、地径、植株鲜重与干物重均随之增加,但浓度超过3 mmo... 以1年生油茶嫁接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氨基酸态氮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氨酸作为氮源能够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增长,随施氮水平提高,苗高、地径、植株鲜重与干物重均随之增加,但浓度超过3 mmol/L后,促进作用有所减弱。等氮条件下,不同氮源对油茶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对促进油茶嫁接苗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增长效果最好,赖氨酸态氮处理的油茶苗木叶片叶绿素含量、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均最高,故在试验所采用的6种氨基酸态氮中,甘氨酸、赖氨酸和丙氨酸态氮能够被油茶嫁接苗较好地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嫁接苗 氨基酸态氮 硝态氮 施肥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洪军 丁郭影 +3 位作者 薛秀恒 吕高婧 利恩乐 董永涛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5-78,共4页
本试验选择用中性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以甲醛滴定法测定蛋白水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筛选出中性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最佳底物质量浓度为1 mg/mL,酶解温度50℃,pH 7.2,酶与蛋白浓度比3%、... 本试验选择用中性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以甲醛滴定法测定蛋白水解后氨基酸态氮含量,筛选出中性蛋白酶水解β-乳球蛋白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最佳底物质量浓度为1 mg/mL,酶解温度50℃,pH 7.2,酶与蛋白浓度比3%、酶解时间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蛋白酶 Β-乳球蛋白 酶解 氨基酸态氮
原文传递
开放式空气CO_2浓度增高对水稻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庞静 朱建国 刘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3-837,共5页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LN150kg·hm-2)和常氮(NN250kg·hm-2)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水稻茎、穗和... 利用FACE(Free Air Carbon-dioxide Enrichment)平台技术,研究了低氮(LN150kg·hm-2)和常氮(NN250kg·hm-2)水平下,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OryzasativaL.)体内不同形态N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促进了水稻茎、穗和根的生长而使水稻的总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显著降低分蘖期根、茎、叶,抽穗期茎和成熟期叶、根中的N含量,而其降低量的50% ̄181.8%归因于蛋白态N含量的降低,因此蛋白态N含量的降低是N含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此外,CO2浓度升高使整个生育期内水稻不同部位氨基酸态N含量普遍降低,而无机态N含量随生育期和植株部位不同的表现为降低或者升高,这可能是根系的N同化能力改变的结果。还讨论了高浓度CO2条件下水稻组织中蛋白态N含量降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浓度升高 水稻 n含量 蛋白态n 氨基酸态n 无机态n
下载PDF
基于DMC法的α-氨基酸-N-环内酸酐的绿色合成
11
作者 李振环 彭日丽 苏坤梅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35,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合成α-氨基酸-N-环内酸酐(NCAs)毒性大、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以氨基酸为原料,以乙酸锌为催化剂,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环化剂,通过“一锅法”高效环保地合成了L-苯丙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Phe-NCA)、L-天冬氨酸-4-苄酯-羧基... 针对传统方法合成α-氨基酸-N-环内酸酐(NCAs)毒性大、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以氨基酸为原料,以乙酸锌为催化剂,以碳酸二甲酯(DMC)为环化剂,通过“一锅法”高效环保地合成了L-苯丙氨酸-N-羧基环内酸酐(Phe-NCA)、L-天冬氨酸-4-苄酯-羧基环内酸酐(H-Asp-Obzl-NCA)和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环内酸酐(Cbz-Lys-NCA)等3种新型NCAs。通过GC-MS、NMR、FT-IR等对其进行定性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比例等因素对氨基酸转化率与NCAs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催化剂乙酸锌在反应前后的XPS和XRD等表征,分析乙酸锌的催化机理。结果表明:反应中氨基酸∶去质子碱∶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1.5:0.2,反应分别在160、120、140℃进行8 h后,去质子氨基酸与DMC在乙酸锌的作用下发生甲氧羰基化反应,进一步关环,Phe-NCA、H-Asp-Obzl-NCA和Cbz-Lys-NCA最佳产率可分别达到55.22%、56.30%和46.46%;乙酸锌的催化机理为Zn^(2+)与DMC中的羰基氧进行配位络合后实现氨基酸靶向甲氧羰基化,促进邻近COO-与羰基碳发生亲核取代,从而实现精准关环,得到NC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DMC) α-氨基酸-n-环内酸酐(nCAs) 乙酸锌 甲氧羰基化 绿色合成
下载PDF
Glucose-lowering A ivity of Amino Acid- phosphonic Acid Oxovanadium Complexes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DNA
12
作者 刘巨涛 范圣第 +1 位作者 李传碧 李德谦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721-1724,共4页
Vanadium has well-documented lowering glucose properti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design of new oxovanadium(IV) coordination compounds, intended for use as insulin-enhancing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Vanadium has well-documented lowering glucose propertie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The design of new oxovanadium(IV) coordination compounds, intended for use as insulin-enhancing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an potentially benefit from a synergistic approach, in which the whole complex has more than an additive effect from its component parts. Biological testing with oxovanadium(IV) organic phosphonic acid, for insulin-enhancing potential included acute administration, by oral gavage in streptozotocin (STZ) diabetic rats. The complexes of oxovanadium(IV) amino acid-N-phosphonic acid exhibit higher lowering glucose activity in viv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complexes of oxovanadium(IV) amino acid-N-phosphonic acid with DNA was investigated b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se complexes have strong interaction with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OVAnADIUM amino acid-n-phosphonic acid lowering glucose activity InTERACTIOn
原文传递
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的关系 被引量:54
13
作者 李菊梅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用通气培养法测定了6种肥力36个不同土层土壤的可矿化氮,用Bremner法测定了各有机氮组分,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与可矿化氮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酸解氮中,酸... 用通气培养法测定了6种肥力36个不同土层土壤的可矿化氮,用Bremner法测定了各有机氮组分,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确定可矿化氮与各有机氮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与可矿化氮有较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酸解氮中,酸解未知态氮与可矿化氮不相关;而氨基酸态氮、铵态氮、氨基糖态氮的多少与可矿化氮相互平行,相关系数均较高,似乎对可矿化氮皆有贡献。但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氨基糖态氮在方程中不显著;逐步回归分析更肯定了这一结果。通径分析进一步表明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对可矿化氮有很高的通径系数,表明了它们有着直接重大贡献,而氨基糖态氮直接通径系数甚低。这些结果说明,可矿化氮主要来自酸解氮,特别是氨基酸态氮和铵态氮,后两者是其产生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矿化氮 有机氮组分 正相关关系 氨基酸态氮 氨基糖态氮 铵态氮 酸解未知态氮 酸解氮
下载PDF
无菌条件下小麦氨基酸态氮及铵态氮营养效应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莫良玉 吴良欢 陶勤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对铵态氮 (硫酸铵 )、氨基酸态氮 (甘氨酸 ,谷氨酸及赖氨酸 )和缺氮无菌砂培条件下小麦单株干物重、全氮量及根、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均可被小麦吸收 ,且吸收量相当 .培养 3 0d后 ,甘... 对铵态氮 (硫酸铵 )、氨基酸态氮 (甘氨酸 ,谷氨酸及赖氨酸 )和缺氮无菌砂培条件下小麦单株干物重、全氮量及根、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均可被小麦吸收 ,且吸收量相当 .培养 3 0d后 ,甘氨酸和谷氨酸处理的小麦干物重显著高于缺氮及铵态氮处理 ,而铵态氮、赖氨酸及缺氮处理的干物重相近 .低浓度铵态氮 (0 .7mmol·L-1)培养 15d的小麦仅根的GPT活性显著高于缺氮处理 ,而高浓度 (3 5 .7mmol·L-1)处理 6h对这两种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氨基酸态氮培养 15d或处理 6h后 ,小麦植株根、叶的GOT或GPT活性变化趋势有较大差异 ,这反映出小麦外源氨基酸主要同化部位及同化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条件 小麦 氨基酸态氮 铵态氮 营养效应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水稻氨基酸态氮与铵态氮营养效应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莫良玉 吴良欢 陶勤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在高温胁迫无菌砂培条件下对无机氮 (硫酸铵 )、有机氮 (甘氨酸 ,谷氨酸和赖氨酸 )和缺氮 (对照 )培养的水稻植株干物重、总氮量及其根、叶谷草转氨酶 (GOT)和谷丙转氨酶 (GPT)活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氮均被水稻吸收 ,且吸... 在高温胁迫无菌砂培条件下对无机氮 (硫酸铵 )、有机氮 (甘氨酸 ,谷氨酸和赖氨酸 )和缺氮 (对照 )培养的水稻植株干物重、总氮量及其根、叶谷草转氨酶 (GOT)和谷丙转氨酶 (GPT)活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有机、无机氮均被水稻吸收 ,且吸收量相当。低浓度无机氮 (N 10mg/L)或有机氮培养 2 0d后的水稻植株总氮量比对照的高 5 0 %以上 ;无机氮培养的植株干物重显著低于有机氮培养和对照 ,表明植株受NH+ 4 毒害。培养 15d后 ,多数有机氮培养的植株根或叶GOT或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 ,但根、叶间有较大差别 ;而无机氮培养的植株根GOT及根、叶GPT活性是对照的 2倍或以上。高浓度无机氮 (N 5 0 0mg/L)处理 6h后稻株根、叶GP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 2 5和4倍 ,而高浓度甘氨酸 ,谷氨酸和赖氨酸态氮 (N 5 0 0mg /L)处理 6h后 ,根、叶GPT活性分别是对照的 5 7、9 4、1 9倍及 1 8、2 3、1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 无菌培养 高温胁迫 水稻 氨基酸态氮 铵态氮 营养效应
下载PDF
土壤氮素矿化与土壤供氮能力——Ⅳ.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其矿化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会芳 李生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S1期63-67,共5页
利用Bremner法,对盆土不同形态有机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氮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高度相关,占全氮的百分率大小顺序为:氨基酸N>NH_4^+-N>氨基糖N>非鉴别N。在盆栽和培养两种条件下,各组分氮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对矿化氮... 利用Bremner法,对盆土不同形态有机氮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氮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高度相关,占全氮的百分率大小顺序为:氨基酸N>NH_4^+-N>氨基糖N>非鉴别N。在盆栽和培养两种条件下,各组分氮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对矿化氮的贡献大小顺序与占全氮百分率大小顺序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组分 氨基酸n 氨基糖n nH4+-n 非鉴别n
下载PDF
伯胺引发NNTA开环聚合对水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博拓 陶鑫峰 凌君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79,共8页
研究了苄胺引发N-取代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NTA)开环聚合.聚合对引发剂当量的水(100~600μg/g)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保持良好的可控性,聚类肽产率高(>70%),分子量可控(1600~7500),分子量分布较窄(1.13~1.25).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达到... 研究了苄胺引发N-取代甘氨酸-N-硫代羧酸酐(NNTA)开环聚合.聚合对引发剂当量的水(100~600μg/g)具有很好的耐受性,能保持良好的可控性,聚类肽产率高(>70%),分子量可控(1600~7500),分子量分布较窄(1.13~1.25).随着水含量的增加(达到单体当量)(14000μg/g),聚合产率与产物分子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MALDI-To F质谱证明所得聚类肽均为苄胺引发产物,水不能引发NNTA聚合.聚合动力学实验表明该聚合体系表现出准一级动力学反应的特征,在不同单体转化率时,聚合物数均分子量与单体转化率呈线性关系,分子量分布窄,证明该聚合体系具有可控性.进一步地,使用未经除水精制处理的市售THF溶剂和未经烘烤除水的反应瓶进行NNTA聚合反应,也表现出很好的可控性.NNTA单体易合成、易储存,聚合时不受微量水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聚类肽的合成难度,有利于聚类肽材料的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肽 聚-α-氨基酸 聚-n-取代甘氨酸 氨基酸-n-硫代羧酸酐 开环聚合
原文传递
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番茄产量对水氮调控的响应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汉卿 杜世宇 +5 位作者 王丹阳 薛飞 张玉玲 邹洪涛 张玉龙 虞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5-813,共9页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 【目的】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组分,可表征土壤的供氮能力,并在氮素矿化、固定、迁移以及为植物生长供氮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有机氮组分和番茄产量的相互关系,为评价设施土壤肥力变化和制定科学合理的水、氮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定位试验在沈阳农业大学的温室内进行了5年,供试作物为番茄,栽培垄上覆盖薄膜,打孔移栽番茄幼苗,膜下滴灌。定位试验三个氮肥处理为施N75、300、525kg/hm^2,记为N1、N2和N3;三个灌水量为25、35和45kPa灌水下限(灌水始点土壤水吸力),记为W1、W2和W3,共9个肥水处理组合。在试验第五年番茄生长期(2016年4—8月)调查了番茄产量及其构成,在休闲期(2016年9月)测定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氮组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结果】9个处理中,土壤全氮、有机碳和除酸解氨基糖氮外的有机氮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且0—10、10—20和20—30cm土层间含量差异显著(P<0.05)。三个土层中酸解总氮占土壤全氮的66.0%、64.6%和55.2%,是土壤有机氮的主要存在形态。土壤酸解总氮中各组分含量及其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为酸解氨基酸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酸解氨基糖氮。灌水下限和施氮量对番茄产量及单果重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水氮交互效应也达显著水平(P<0.05)。休闲期土壤酸解铵态氮与番茄产量间显著负相关(P<0.05)。番茄产量W1N2(25kPa+N300kg/hm^2)、W2N1(35kPa+N75kg/hm^2)和W1N1(25kPa+75kg/hm^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灌水和施氮量及其交互效应对各土层土壤全氮、酸解总氮、酸解铵态氮和酸解氨基酸氮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而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同施氮量下,0—30cm土层酸解铵态氮和0—20cm土层酸解氨基酸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解铵态氮 酸解氨基酸氮 膜下滴灌 土壤水吸力 供氮水平 番茄产量
下载PDF
不同三聚氰胺添加量对高精混合饲料体外瘤胃发酵理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宏 杨红建 +2 位作者 曹兵海 孟祥坤 张丹凤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结合持续动态累积产气量记录技术,分析评价了不同三聚氰胺添加剂量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采集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瘤胃液,以高精饲料为底物,发酵72 h后测定对照组(0mg/kg)及试验组(2、6、18、54... 采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结合持续动态累积产气量记录技术,分析评价了不同三聚氰胺添加剂量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采集西门塔尔×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瘤胃液,以高精饲料为底物,发酵72 h后测定对照组(0mg/kg)及试验组(2、6、18、54、162和486 mg/kg)的发酵液理化指标和发酵气体组合等。结果表明,添加2和6mg/kg三聚氰胺便可显著降低NH3-N、氨基酸态氮的产量(P<0.05),同时会显著降低挥发性脂肪酸产量(P<0.05),但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大,三聚氰胺可不同程度降低发酵总产气量,同时显著提高甲烷产生比例(P<0.05)。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三聚氰胺,对NH3-N及氨基酸态氮的产生没有影响,结合挥发性脂肪酸指标可以看出其对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此外,它还促进了温室气体甲烷的产生,不仅浪费了饲料能量且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三聚氰胺不适宜作为反刍动物的非蛋白氮饲料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瘤胃发酵 三聚氰胺 氨态氮 氨基酸态氮 挥发性脂肪酸
原文传递
无氮肥投入条件下黑麦生长过程中土壤酸解氮的消长动态
20
作者 张俊梅 霍习良 +3 位作者 常金华 刘会亚 陈亚恒 孟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取沙、壤、粘 3种质地的潮土 ,采用盆栽试验 ,应用Bremmner法测定黑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含量。结果表明 ,3种质地的土壤氮素主要以酸解氮为主 ,占土壤全氮的 70 %以上 ,在酸解氮中 ,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为主要成分 ,... 取沙、壤、粘 3种质地的潮土 ,采用盆栽试验 ,应用Bremmner法测定黑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含量。结果表明 ,3种质地的土壤氮素主要以酸解氮为主 ,占土壤全氮的 70 %以上 ,在酸解氮中 ,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为主要成分 ,其次为氨态氮 ,最低为氨基糖态氮。黑麦生长过程中 ,在无氮肥投入条件下 ,酸解氮及各组分氮处在动态变化中 ,而且变化趋势相似 ,3种质地的氨基酸氮和酸解未知态氮相对变化率较氨态氮和氨基糖态氮大 ,说明质地不能改变酸解氮及各组分氮的变化趋势 ,但可以改变其变化程度 ;同样水平的全氮量 ,而质地不同的土壤供应速效氮的能力是沙土 >壤土 >粘土 ,但在无氮肥投入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 生长过程 土壤酸解氮 消长动态 土壤质地 有机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