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何立文 孟正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3-267,共5页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α-8α-桥二氢-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甙(...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α-8α-桥二氢-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氢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Ⅳ、Ⅶ、Ⅷ和Ⅸ以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空心苋酸 化学成分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苋科牛膝资源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廖彭莹 王东 +1 位作者 杨崇仁 张颖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019-2026,共8页
牛膝药用历史悠久,以"牛膝"冠名的药用植物很多。已进行较为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的4种牛膝分别属于牛膝属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粗毛牛膝A.aspera和杯苋属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头花杯苋C.capitata,不同种属的牛... 牛膝药用历史悠久,以"牛膝"冠名的药用植物很多。已进行较为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的4种牛膝分别属于牛膝属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粗毛牛膝A.aspera和杯苋属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头花杯苋C.capitata,不同种属的牛膝之间化学成分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现对苋科牛膝资源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综述,为牛膝药材的规范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牛膝 资源植物 牛膝属 杯苋属
原文传递
六种水培的苋科植物对^(134)Cs的吸收和积累(英文) 被引量:24
3
作者 唐世荣 郑洁敏 +1 位作者 陈子元 方益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4-479,共6页
对营养液栽培 42d后的 6种苋科植物用不同13 4 Cs比活度处理 ,1周后收获并分析13 4 Cs比活度。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组织的烘干重和最大生长高度存在差异。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器官间13 4 Cs积累量表现为显著差异 ,但差异取决于初始加... 对营养液栽培 42d后的 6种苋科植物用不同13 4 Cs比活度处理 ,1周后收获并分析13 4 Cs比活度。结果表明 ,不同植物组织的烘干重和最大生长高度存在差异。不同植物和同种植物不同器官间13 4 Cs积累量表现为显著差异 ,但差异取决于初始加入到营养液中的13 4 Cs比活度。放射性自显影结果表明 ,各种植物叶片积累的13 4 Cs比根茎积累的多。籽粒苋 (AmaranthuscruentusL .)较其它植物生物量高、根系密度大、生长速率快 ,虽然籽粒苋中13 4 Cs比活度较低 ,但其茎叶器官从13 4 Cs水培液中剔除的13 4 Cs明显高得多 ,且表现出很高的13 4 Cs去除速率。研究还发现 ,6种植物叶部含钾量与13 4 Cs比活度之间存在较弱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种植 籽粒苋 苋科 植物 营养液栽培 干重 比活度 自显影 量表
下载PDF
巴西人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辉 马小军 +2 位作者 温学森 陈迪华 斯建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2-525,共4页
目的研究巴西人参Pfaffia paniculata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蜕皮甾酮(Ⅰ)... 目的研究巴西人参Pfaffia paniculata根的化学成分,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和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蜕皮甾酮(Ⅰ)、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Ⅱ)、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Ⅲ)、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Ⅳ)、齐墩果酸(Ⅴ)、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Ⅵ)、豆甾醇(Ⅶ)、胡萝卜苷(Ⅷ)、β-谷甾醇(Ⅸ)2、0,22-异丙亚二氧基-β-蜕皮激素(Ⅹ)、1-O-β-D-吡喃葡萄糖基-(2S,3S,4R)-2-[2′R-羟基-十六碳酰胺]-十八碳-4-烯-1,3-二醇(Ⅺ)、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ⅩⅡ)。结论化合物Ⅱ、Ⅲ、Ⅸ、Ⅹ、ⅩⅡ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人参 苋科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苋科植物的丛枝菌根 被引量:7
5
作者 杨玲 王国华 +1 位作者 任立成 赵之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丛枝菌根 苋科 植物 AMF
下载PDF
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种群的构件生物量结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76-880,共5页
采用全挖法,对粤东地区的皱果苋、刺苋、空心莲子草等3种苋科入侵植物在两种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且以本地苋科植物尾穗苋为对照,旨在分析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的不同功能构件生物量特征的一般规律及生物... 采用全挖法,对粤东地区的皱果苋、刺苋、空心莲子草等3种苋科入侵植物在两种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且以本地苋科植物尾穗苋为对照,旨在分析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的不同功能构件生物量特征的一般规律及生物学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苋科植物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率方面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茎>叶>根>花,其中空心莲子草的茎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百分比达到75%左右;与本地植物尾穗苋相比,在异质性生境中,3种苋科入侵植物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性,其中空心莲子草的可塑性最强,在干旱、贫瘠的生境中,根冠比显著提高;通过多种数学模型拟合4种苋科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Y)与地下部分生物量(X),Cubic方程(Y=b0+b1X+b2X2+b3X3)表现最优,其中尾穗苋的拟合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入侵植物 构件 生物量
下载PDF
牛膝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琴琴 颜健 +2 位作者 郑梦斐 淮虎银 谭建文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9-572,共4页
从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种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亚油酸甘油酯(2)、β-蜕皮甾酮(3)、水龙骨甾酮B(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竹节参皂苷-1(6)、齐墩果... 从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种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亚油酸甘油酯(2)、β-蜕皮甾酮(3)、水龙骨甾酮B(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竹节参皂苷-1(6)、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苷(7)和胡萝卜甙(8)。化合物1、2、5和7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膝 苋科 牛膝属 种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鸡冠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洪财 张婷婷 +2 位作者 杜冰 陈大忠 李智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苋科青葙属植物鸡冠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鸡冠花6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组份进行分离。采用大孔树脂对鸡冠花正丁醇提取部位进行初步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重结晶法以及HPLC(制备型)法进行分离纯化,通... 目的研究苋科青葙属植物鸡冠花的化学成分。方法对鸡冠花6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组份进行分离。采用大孔树脂对鸡冠花正丁醇提取部位进行初步分离,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重结晶法以及HPLC(制备型)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O-β—D-芹糖-(1—2)-13-D.葡萄糖-2-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1),对羟基苯丙烯酸葡萄糖酯(2),紫丁香苷(3),丁香酚-O—B-芹糖-(1→6)-O-β-葡萄糖苷(4)、(1S,3S)-1-甲基-1,2,3,4-四氢化-13-咔啉-3-甲酸(5)、山柰酚-3-O—d-三-鼠里糖-(1→6)-β-D-葡萄糖.(1—也)-B—D-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0-(2-O—p—D-葡萄糖)-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鸡冠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鸡冠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Triterpenoid saponins from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and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 被引量:4
9
作者 JIANG Yun-Tao YAN Wen-Jing +5 位作者 QI Chu-Lu HOU Ji-Qin ZHONG Yan-Ying LI Hui-Jun WANG Hao LI Ping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63-466,共4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silica gel, Sephadex LH-20,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by silica gel, Sephadex LH-20, ODS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1D and 2D NMR techniques, mass spectrometry, and chemical methods. One new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 saponin, 28-O-[α-L-rhamnopyranosyl-(1→3)-β-D-glucuron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yl] hederagenin(1), was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Cyathula officinalis. Th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the isolate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LPS-induced nitric oxide(NO) production in RAW 264.7 macrophages cells. Compounds 2, 4, and 6 exhibited moderate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athula officinalis amaranthaceae Triterpenoid saponins Nitric oxide inhibition
原文传递
国产巴西人参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路 刘远俊 +2 位作者 黄菲菲 黄锁义 蓝鸣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研究国产巴西人参Pfaffia glomerata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国产巴西人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 目的研究国产巴西人参Pfaffia glomerata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反相树脂、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国产巴西人参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一醇(1)、油酸(2)、β-谷甾醇(3)、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4)、齐墩果酸(5)、pfaffianol A(6)、对苯二酚(7)、香草酸(8)、iresinone(9)、3,4-二羟基肉桂酸乙酯(10)、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尿囊素(12)、筋骨草甾酮C(13)、β-蜕皮甾酮(14)、iresinoside(15)、腺嘌呤(16)、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17)、ficusoside B(18)、pfaffiaglycoside B(19)、β-D-吡喃葡萄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齐墩果酸酯(20)。结论其中化合物7~10、15、17、18、2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巴西人参 苋科 对苯二酚 香草酸 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醛酸苷 ficusoside B
原文传递
川牛膝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良君 谭兴起 +1 位作者 郑巍 孔飞飞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7期495-497,共3页
目的对川牛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反复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牛膝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洗脱部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论其结... 目的对川牛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反复采用大孔树脂、硅胶、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经质谱、核磁等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川牛膝乙醇提取物的大孔树脂洗脱部分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结论其结构鉴定为:化合物(1)杯苋甾酮;化合物(2)24-羟基杯苋甾酮;化合物(3)森告甾酮;化合物(4)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化合物(5)(+)-莱昂树脂醇-3α-O-β-D-吡喃葡萄糖苷,其中化合物5是首次从该植物中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牛膝 苋科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采自西藏和新疆的7种中国新记录植物 被引量:5
12
作者 扈凡斌 辛玥 +1 位作者 郭柯 赵利清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65-1270,共6页
本文报道了6个中国被子植物新记录种及1个新记录亚种,分别是采自西藏的灰滨藜(Atriplex pallida)、类球花藜(Blitum litwinowii)、滨藜状藜(Chenopodium atripliciforme)、土耳其针茅(Stipa turkestanica)、扁果岩蓼(Polygonum cognatum... 本文报道了6个中国被子植物新记录种及1个新记录亚种,分别是采自西藏的灰滨藜(Atriplex pallida)、类球花藜(Blitum litwinowii)、滨藜状藜(Chenopodium atripliciforme)、土耳其针茅(Stipa turkestanica)、扁果岩蓼(Polygonum cognatum subsp.chitralicum)及新疆的宝格达黄芪(Astragalus baitagensis)和神香草叶千屈菜(Lythrum hyssopifolia),观察了部分类群的微形态特征并提供了生境或形态图。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苋科 藜科 新分布
原文传递
苋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勇 梁佩芳 +1 位作者 丁骁 欧阳明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44-948,910,共6页
苋科植物有65个属,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该科的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化学成分丰富,含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色素类和多肽类物质。为推动我国苋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 苋科植物有65个属,约10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该科的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化学成分丰富,含有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色素类和多肽类物质。为推动我国苋科植物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和开发,对苋科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三萜皂苷 甾体
下载PDF
甘肃苋科野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一峰 高素芳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5期54-58,共5页
甘肃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一个山地型高原,加之复杂的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苋科植物的分布较多.通过对甘肃苋科植物资源的考查以及对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现有苋科... 甘肃地处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是一个山地型高原,加之复杂的地貌、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植物种类丰富,数量庞大,苋科植物的分布较多.通过对甘肃苋科植物资源的考查以及对西北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现有苋科标本所做的整理和鉴定,得出甘肃苋科植物有3属11种(包括3种栽培种),研究分析了其属种组成、生物学特征及经济价值,对其以后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分布 经济价值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多个叶绿体基因序列片段重建广义苋科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久香 陈文娜 +1 位作者 李玉玲 姚纲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7,共11页
苋科(Amaranthaceaesensulato)是石竹目(Caryophyllales)第二大科,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苋科为其广义概念,含狭义苋科(Amaranthaceae sensu stricto)和藜科(Chenopodiaceae)。然而到目前为止,藜科是否应作为独立的科还存在争议。此外,广义... 苋科(Amaranthaceaesensulato)是石竹目(Caryophyllales)第二大科,目前被普遍接受的苋科为其广义概念,含狭义苋科(Amaranthaceae sensu stricto)和藜科(Chenopodiaceae)。然而到目前为止,藜科是否应作为独立的科还存在争议。此外,广义苋科内部各亚科之间的系统关系也尚未厘清。对广义苋科所有13个亚科代表类群进行取样(共59种),基于8个叶绿体序列片段重建其系统发育关系,并结合分子钟估算,对该科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与分化时间进行推测。结果表明,广义苋科与狭义苋科都是很好的单系,但藜科并非单系,因此不支持藜科在科级水平的地位,支持广义苋科的观点。除了多节草亚科(Polycnemoideae)之外,其它亚科的系统位置均得到很好的分辨。分子钟估算结果表明,广义苋科于白垩纪晚期约69.9Ma分化出该科的2个主要分支,且该科在白垩纪-古近纪边界附近时期(约66.0Ma)可能发生过快速辐射分化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苋科 石竹目 分化时间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Morphoanatomic, physicochemical, and phytochemical standardization with HPTLC fingerprinting of aerial parts of Aerva lanata (Linn) Juss ex Schult 被引量:1
16
作者 Yuhao Zhao Deepak Kumar +2 位作者 D.N.Prasad Rajesh KSingh Yanxu M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5年第1期39-44,共6页
Objective:Aerva lanata (Linn) Juss ex Schult,family Amaranthaceae,is a common wayside weed.The herb is accepted by 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stablish morphoanatomic and physiochemi... Objective:Aerva lanata (Linn) Juss ex Schult,family Amaranthaceae,is a common wayside weed.The herb is accepted by 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stablish morphoanatomic and physiochemical standards of A.lanata.Methods:Leaf constants and high-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fingerprint profiles of A.lanata were performed.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physico-chemical,morphologic,and histologic parameter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may be proposed as standards to establish the authenticity of A.lanata and help differentiate it from other species such as Aerva tomento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va lanata amaranthaceae PHYTO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Morphoanatomic
下载PDF
云南植物新资料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仕顺 王洪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5-276,共2页
报道了云南新分布种子植物4种和4变种:多毛荛花,峨眉水东哥,广西火桐,广西梭罗树,大黄檗,工布小檗,延叶山桂花,少毛牛膝。
关键词 云南 新分布 瑞香科 水东哥科 梧桐科 小蘖科 大风子科 苋科
下载PDF
苋科(广义)入侵植物墙生藜在中国的新记录
18
作者 任正涛 李世刚 +3 位作者 李宇然 李萍萍 王秋萍 王焕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0-675,共6页
外来物种的归化和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当今各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管理和治理等方面形势严峻。基于野外调查... 外来物种的归化和入侵对全球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已成为当今各国生物多样性管理和生态保护中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是遭受外来入侵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外来物种入侵的预警、管理和治理等方面形势严峻。基于野外调查和文献研究,该文报道了苋科(广义)入侵植物墙生藜[Chenopodiastrum murale(L.)S.Fuentes,Uotila&Borsch]在中国的新记录。墙生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已扩散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40多个国家,是一种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植物,同时也是我国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明确规定禁止入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现于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发现该外来入侵植物。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简要介绍了其分类历史,并提供了可供鉴定比对的野外生态照片;此外,对墙生藜可能的传入途径进行了分析,对其危害和风险作了简要评估。该物种的新发现说明我国外来入侵生物的本底调查还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来入侵植物 新记录 苋科 墙生藜
下载PDF
再议甜菜分类 被引量:1
19
作者 代翠红 程大友 +1 位作者 崔杰 罗成飞 《中国甜菜糖业》 2021年第4期6-8,共3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应用,已经基本建立起了在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之上的现代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甜菜属也由最初传统分类系统中的蓼目蓼科划分到最新石竹目的苋科.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 甜菜 苋科 植物分类 APGⅣ系统
原文传递
几种苋科花卉对重金属铅的富集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爽 孙秀菊 +1 位作者 刘艺芸 张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630-10631,共2页
[目的]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苋科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3种观赏花卉中火炬鸡冠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红穗苋,红苋菜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结... [目的]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方法]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苋科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3种观赏花卉中火炬鸡冠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红穗苋,红苋菜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结论]火炬鸡冠耐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苋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