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RAFAC和ART算法的油类污染物荧光检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至坤 弭阳 +1 位作者 沈小伟 程朋飞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431,共8页
采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交替残差三线性(ART)算法,对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测量与识别,重点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对油种鉴别的差异。在实验中,将以CCl4为溶剂的95号汽油、0号柴油与普通煤油溶液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石油类物质混合... 采用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和交替残差三线性(ART)算法,对石油类污染物进行测量与识别,重点对比分析了两种算法对油种鉴别的差异。在实验中,将以CCl4为溶剂的95号汽油、0号柴油与普通煤油溶液作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石油类物质混合液作为实验样本,利用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本进行检测,以得到各样本的三维荧光数据。测量样本的组分数估计值预设为3时,采用PARAFAC算法得到的柴油、汽油和煤油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95.60±3.60)%、(94.67±3.66)%和(95.49±4.49)%;ART算法无需预设组分数,其测量得到的柴油、汽油和煤油样本的回收率分别为(96.58±2.17)%、(95.17±9.17)%和(95.90±8.90)%。结果表明:两种算法都可用于三组分石油类污染物的识别与测量,均能得到较高的回收率;ART算法因无需预先设定组分数而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三维荧光光谱 石油类污染物 平行因子分析 交替残差三线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