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
32
1
作者
张文舟
胡建宇
+2 位作者
商少平
陈美娜
佘伟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普查 1960—2001年正面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分析了福建沿海风暴潮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台湾海峡特殊地形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的时空分布有明显影响,登陆岸段不同,台湾海峡对风暴潮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导致福建沿海风暴潮出现...
通过普查 1960—2001年正面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分析了福建沿海风暴潮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台湾海峡特殊地形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的时空分布有明显影响,登陆岸段不同,台湾海峡对风暴潮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导致福建沿海风暴潮出现明显不同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当台风位于台湾海峡时,其大风区位置和范围不同,会影响福建沿海各地风暴增水的幅度。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时,易使福建沿海台风大风区中心岸段出现双增水峰现象,第一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后,第二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登陆福建沿海前后。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有时会引起台湾海峡北部出现奇异增水现象,风暴潮与天文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奇异增水峰往往出现在天文潮低潮附近,此时实际潮位并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福建沿海
台湾海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郑邦
周斌
+3 位作者
王可
庞洋
陈明德
郑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3-1303,共11页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主要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泥质...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主要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泥质沉积序列MD06-3039A的正构烷烃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发现该区域4400 cal.a B.P.以来沉积有机质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其中在3200~1300 cal.a B.P.陆源输入相对减少,被认为与该区域夏季风减弱有关。nC31/nC27正构烷烃的变化表明,物源区植被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早、晚阶段草本植物相对增多,中阶段3200~1300 cal.a B.P.木本植物相对较多;与此同时,植被变化呈现次一级的波动,如隋唐大暖期草本增多,明清小冰期早期木本增多。研究认为,这个区域的草/木本植物变化对气候冷暖变化的响应可能更明显。1300 cal.a B.P.以来气候总体上继续呈凉干状态,但草本植物大量增多,这与前阶段气候变冷呈现的木本植物相对增多不同,暗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草本/木本
浙闽泥质沉积
古气候环境
人类活动
原文传递
题名
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
32
1
作者
张文舟
胡建宇
商少平
陈美娜
佘伟明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厦门大学教育部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厦门海洋预报台
日本东北大学理学部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19,共8页
基金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
福建省重点科技项目(98-Z-179)
日本平和中岛财团资助
文摘
通过普查 1960—2001年正面登陆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分析了福建沿海风暴潮的特征及其可能原因。台湾海峡特殊地形对福建沿海风暴潮的时空分布有明显影响,登陆岸段不同,台湾海峡对风暴潮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导致福建沿海风暴潮出现明显不同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当台风位于台湾海峡时,其大风区位置和范围不同,会影响福建沿海各地风暴增水的幅度。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时,易使福建沿海台风大风区中心岸段出现双增水峰现象,第一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离开台湾岛进入台湾海峡后,第二个增水峰出现在台风登陆福建沿海前后。台风横穿台湾海峡有时会引起台湾海峡北部出现奇异增水现象,风暴潮与天文潮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重要原因。奇异增水峰往往出现在天文潮低潮附近,此时实际潮位并不高。
关键词
风暴潮
福建沿海
台湾海峡
Keywords
storm
surges
along
fujian
coast
Taiwan
Straits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被引量:
11
2
作者
郑邦
周斌
王可
庞洋
陈明德
郑洪波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京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资源学院
云南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93-130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CB953804)、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MGQNLM-KF201704)和江苏省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BK20171340)共同资助
文摘
东海泥质区具有稳定的连续沉积,为开展气候环境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载体,但前人主要侧重于沉积模式、季风、洋流及海洋环境研究,关于有机碎屑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还较缺乏。本研究通过晚全新世以来东海泥质沉积序列MD06-3039A的正构烷烃等有机地球化学指标分析,发现该区域4400 cal.a B.P.以来沉积有机质具有明显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特征,其中在3200~1300 cal.a B.P.陆源输入相对减少,被认为与该区域夏季风减弱有关。nC31/nC27正构烷烃的变化表明,物源区植被呈现3个阶段的波动,早、晚阶段草本植物相对增多,中阶段3200~1300 cal.a B.P.木本植物相对较多;与此同时,植被变化呈现次一级的波动,如隋唐大暖期草本增多,明清小冰期早期木本增多。研究认为,这个区域的草/木本植物变化对气候冷暖变化的响应可能更明显。1300 cal.a B.P.以来气候总体上继续呈凉干状态,但草本植物大量增多,这与前阶段气候变冷呈现的木本植物相对增多不同,暗示人类活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导致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记录
草本/木本
浙闽泥质沉积
古气候环境
人类活动
Keywords
organic
geochemical
records
herbaceous/woody
mud
deposits
along
Zhejiang-
fujian
coast
paleoclimatic
and
paleoenvironment
changes
human
activities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P722.6 [天文地球—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沿海风暴潮特征的分析
张文舟
胡建宇
商少平
陈美娜
佘伟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3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全新世东海泥质区物源输入、源区植被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来自MD06-3039A孔的正构烷烃记录
郑邦
周斌
王可
庞洋
陈明德
郑洪波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