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世纪寓意解释法及其对自然受造物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哲然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5,共7页
本文旨在对中世纪寓意解释法的产生、内容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的考察。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和犹太学者斐洛的文本解释策略,为基督教的寓意解释法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以克莱门和奥利金为代表的亚历山大教父,通过对寓意解释法的重新诠释,... 本文旨在对中世纪寓意解释法的产生、内容及其影响进行初步的考察。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和犹太学者斐洛的文本解释策略,为基督教的寓意解释法提供了基本的思路。以克莱门和奥利金为代表的亚历山大教父,通过对寓意解释法的重新诠释,不仅有效地克服了早期基督教面临的三大生存危机,而且奠定了西欧中世纪对于《圣经》文本和可见事物的基本处理方式。在寓意解释法观念的支配下,自然物、历史和造型艺术仅仅被理解为具有肉体性、字面性的造物,需要藉由寓意解释引申出其中的属灵含义,三者逐渐蜕变为某种象征或符号。在这个意义上,寓意解释法对中世纪象征主义心智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奠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 寓意解释法 自然物 历史 造型艺术
原文传递
《耻》中意象的后殖民寓意解读 被引量:1
2
作者 汪正平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24-29,共6页
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通过细读库切小说《耻》中反复出现的歌剧、狗、噩梦和枪等意象,分析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政治话语。歌剧《拜伦在意大利》其实是卢里自身生活的写照;在象征已逝殖民者权威的流浪狗身上,卢里父女以不同的方... 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通过细读库切小说《耻》中反复出现的歌剧、狗、噩梦和枪等意象,分析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政治话语。歌剧《拜伦在意大利》其实是卢里自身生活的写照;在象征已逝殖民者权威的流浪狗身上,卢里父女以不同的方式寻找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血淋淋的噩梦反映的不仅是身体的创伤,更是无力抵抗的受害者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未鸣的枪则暗示了殖民者最后依靠的消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 后殖民主义 寓意解读 未竟的歌剧 流浪狗 噩梦 未鸣的枪
下载PDF
论《淮南子·道应训》的文体形式及其解释特征
3
作者 张海英 陈嘉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8-95,共8页
《淮南子·道应训》的体例与传统经传体、经解体和经说体皆有不同,可称为喻解体。喻解体在解释内容上以故事为主,以解述为辅,在形式上具有以一事证一言为结构以“故……曰”为结尾的创作特点。喻解体既是对传统解释文体的继承,也是... 《淮南子·道应训》的体例与传统经传体、经解体和经说体皆有不同,可称为喻解体。喻解体在解释内容上以故事为主,以解述为辅,在形式上具有以一事证一言为结构以“故……曰”为结尾的创作特点。喻解体既是对传统解释文体的继承,也是《淮南子》为满足《道应训》创作目的自主选择的结果。喻解体具有使解释文本简约明白、通俗易懂、有说服力等效果,为人们解释经典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道应训》 文体 喻解体
下载PDF
隐喻性寓言与寓言式隐喻:詹姆逊《寓言与意识形态》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温骏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当代文学体裁之寓言除了沿袭传统的拟构手法来勾勒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特征以外,还借助隐喻的认知性和概念性本质,形成了一个个内涵丰富、表意生动的隐喻式话语,实现寓言意义的多重建构与解读。本研究尝试探讨寓言与隐喻间的互锁关系,认... 当代文学体裁之寓言除了沿袭传统的拟构手法来勾勒故事情节、刻画人物特征以外,还借助隐喻的认知性和概念性本质,形成了一个个内涵丰富、表意生动的隐喻式话语,实现寓言意义的多重建构与解读。本研究尝试探讨寓言与隐喻间的互锁关系,认为寓言同隐喻一样,具有深刻的认知理据。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领军学者詹姆逊最新力作《寓言与意识形态》为蓝本,阐明作者笔下寓言的隐喻性实质和隐喻的寓言式表述,分析当代隐喻学视阈下寓言语篇的概念建构与寓意解读,以期为学界提供一种分析寓言文本的全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寓言 《寓言与意识形态》 寓意解读
原文传递
犹太教拉比法学中的希腊化因素
5
作者 黄江 《政治思想史》 2016年第3期29-43,共15页
在传统意义上,正统犹太教徒认为,拉比们所使用的解经方法和由此得出的结论都属于西奈山传统。这种对于律法传统的忠实,给后来的拉比解释学带来了无尽的困难,尤其是经历了放逐之后的犹太人会面对大量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为传统律... 在传统意义上,正统犹太教徒认为,拉比们所使用的解经方法和由此得出的结论都属于西奈山传统。这种对于律法传统的忠实,给后来的拉比解释学带来了无尽的困难,尤其是经历了放逐之后的犹太人会面对大量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不能为传统律法的字面意思所涵盖。为了应对这些新的困难,由此便诞生了两种解经趋向:一种是以斐洛为代表的"寓意解经法";一种则是以希勒尔拉比为代表的"解经七则"。这两者当中共同的希腊化因素值得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比法学 希腊化 寓意解经 斐洛 希勒尔
下载PDF
比较视阈中的《诗经》与讽寓解释:系谱性考略
6
作者 董娟 《肇庆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诗经》与讽寓解释问题是一个从早期汉学延续到现代比较诗学的话题。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以其惯用的寓意解经法阐释《诗经》;晚清来华西人以"讽寓解释"指称《诗经》注释传统,但却排斥这种阐释传统;现代比较学者则关注《诗经... 《诗经》与讽寓解释问题是一个从早期汉学延续到现代比较诗学的话题。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以其惯用的寓意解经法阐释《诗经》;晚清来华西人以"讽寓解释"指称《诗经》注释传统,但却排斥这种阐释传统;现代比较学者则关注《诗经》注释传统是否为一种讽寓解释。《诗经》讽寓问题的探讨与西方主流学术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注释传统 讽寓解释 比较诗学
下载PDF
关于死亡的寓言世界——爱伦·坡小说世界探究
7
作者 刘立辉 向瑶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共6页
"死亡"是埃德加·爱伦·坡小说研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借助本雅明的"寓言"阐释,本文试图探讨坡短篇小说中死亡的宏观意义。以《莫蕾拉》《瓶中手稿》和《红死病假面舞会》为例,可以发现在坡的小说中,不同... "死亡"是埃德加·爱伦·坡小说研究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借助本雅明的"寓言"阐释,本文试图探讨坡短篇小说中死亡的宏观意义。以《莫蕾拉》《瓶中手稿》和《红死病假面舞会》为例,可以发现在坡的小说中,不同主人公扮演着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角色,试图理解、记录、预测或重建自然和世界秩序,但最终都走向死亡。由是观之,坡最终构建了一个关于死亡的寓言世界。在这寓言世界的背后,则是他面对动荡的时代所展露出的绝望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解读 死亡 埃德加·爱伦·坡 小说世界
下载PDF
克莱门特寓意释经思想探析
8
作者 穆澜 《哲学评论》 2019年第1期90-105,共16页
传统《圣经》解释一直存在字面释经和寓意释经两条进路。以路德为代表的改教家倡导字面释经,批评寓意释经法忽视《圣经》字面含义,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本文通过分析克莱门特寓意释经思想的必然性和他的圣经观,发现克莱门特的寓意... 传统《圣经》解释一直存在字面释经和寓意释经两条进路。以路德为代表的改教家倡导字面释经,批评寓意释经法忽视《圣经》字面含义,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本文通过分析克莱门特寓意释经思想的必然性和他的圣经观,发现克莱门特的寓意释经法并非过度自由。首先,他的寓意释经思想立足于《圣经》字面的历史,以基督为中心来解释《旧约》。克莱门特之所以将《圣经》中描述上帝身体和情绪的字面内容看作拟人化,是因为他认为这些表达方式是永恒中的上帝为了俯就人类理智的软弱,而运用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其次,克莱门特认为希腊哲学之于基督教只是掩藏或保存真理种子的外壳,运用希腊哲学解释《圣经》并未改变信仰的实质。最后,克莱门特将《圣经》看作隐喻性的文本。因此,他认为《圣经》的最高价值在于把它作为象征或隐喻,来解释出宇宙更为深远的真理。从本质上来说,克莱门特的寓意释经法是在信仰的基础上,在教会的背景下,追求基督徒灵性生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意释经法 亚历山大的克莱门特 《圣经》
下载PDF
歇后语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动态特点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长书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48-156,共9页
歇后语语义结构问题一直是汉语研究中较少关注的内容。已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歇后语语义类型的探讨中,一般的做法是借鉴辞格分析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于是划分出比喻型、双关型、谐音型等类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汉... 歇后语语义结构问题一直是汉语研究中较少关注的内容。已有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歇后语语义类型的探讨中,一般的做法是借鉴辞格分析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于是划分出比喻型、双关型、谐音型等类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现代汉语常用歇后语表"中收入的1605条常用歇后语为研究对象,探讨歇后语内部词语的语义组合情况,通过分别对引子、注释和引注的语义组合进行分析,可揭示出引注结构内部蕴含的语义特点和规律,并从动态运用角度发现其变化规律和语用特点:注释由于同时联系引子和上下文,形成一种"异指结构",因而有单层和双层之分;引子则通过注释和上下文发生多种语义关系;歇后语的动态运用过程,实际是通过相似点(注释)建立引子和上下文联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语义结构 引子 注释
下载PDF
李大钊史学思想中的历史解喻说
10
作者 邹兆辰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5-21,25,共8页
1919年,李大钊开始宣传唯物史观,此后在他探索把唯物史观运用到史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历史解喻的提法。他把历史解喻看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重要任务,同时,他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喻方法。充分理解李大钊历史解喻说的意义和方法,对... 1919年,李大钊开始宣传唯物史观,此后在他探索把唯物史观运用到史学研究的过程中,经常用到历史解喻的提法。他把历史解喻看成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环节、重要任务,同时,他也提出了具体的解喻方法。充分理解李大钊历史解喻说的意义和方法,对于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史学要论 历史解喻 史学话语体系
下载PDF
现代汉语歇后语结构的动态考察
11
作者 陈长书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4年第2期78-96,共19页
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对歇后语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引注结构的动态变化类型,重点探讨了动态中规约性歇后语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典型结构和非典型结构;其次又对引注结构的句法实现过程和功能进行了探讨,共分析了成句、跨句和... 文章从动态的角度对歇后语的结构进行了考察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引注结构的动态变化类型,重点探讨了动态中规约性歇后语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其典型结构和非典型结构;其次又对引注结构的句法实现过程和功能进行了探讨,共分析了成句、跨句和单用三类功能结构,提出了歇后语的“复句”说;最后重点对引注结构的句法渗透及其功能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歇后语的句法渗透现象,认为动态歇后语句法结构的可分析性和定型性是不同的,对此又从标点符号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后从美学功能和概念功能分布上解释了其产生原因,重点分析了歇后语语篇功能的具体情况,力图科学系统地揭示出现代汉语歇后语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后语 引注结构 动态 句法实现 句法渗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