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飒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0,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发...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与自由发展相统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 自由发展 实践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和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被引量:24
2
作者 陶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3-67,共5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人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占有前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知识,才可能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而人在通过劳动实践所取得的一切知识信息,几乎全部以物化的形式存贮于图书馆里,所以图书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要求。人必须尽可能地全面占有前人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知识,才可能在新的起点上向前发展,而人在通过劳动实践所取得的一切知识信息,几乎全部以物化的形式存贮于图书馆里,所以图书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的服务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公益性及读者的主导地位,加强个性化服务的研究,更好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 个性化 服务
下载PDF
五育融合的本质澄清与教学实践转向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远杰 苏敏静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39,共7页
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表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育融合,应从已有的课程逻辑转向教学逻辑,在新时代教学实践变革的意义上澄清五育融合的理论本质。五育融合是德育、智育、体育、... 五育融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方式,也是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表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育融合,应从已有的课程逻辑转向教学逻辑,在新时代教学实践变革的意义上澄清五育融合的理论本质。五育融合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特定教学实践活动中交融与转化,进而实现教学创新及全面育人的过程。融合过程中,五育互为价值基础、发展动力、实践介质和评价要素。在现实层面,五育融合理论要转化为五育融合实践仍面临多重困境,突出表现为来自思维、知识、文化与实践的挑战。转向教学实践的五育融合,亟须探索和构建相应的思维方式、知识体系、文化生态与实践范式,实现五育融合型教学实践的创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玉华 马心竹 罗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文章以"劳动""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和劳动价值观的视角阐释劳动教育的内涵。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梳理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定位... 文章以"劳动""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观和劳动价值观的视角阐释劳动教育的内涵。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表述,梳理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定位,并通过学科建设引领、抓实课堂教学主渠道、抓活第二课堂等,探索全过程育人视野中开展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寻求劳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实践理路,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春燕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1,共4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与发展的科学依据,与社会主义核心...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从根本上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健康发展的价值观念,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与发展的科学依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价值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成人教育的理念与现实 被引量:6
6
作者 刘黎明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境界,同时也是现实人生的必然选择,全面发展的个人是独具个性、自出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个人。成人教育则是面向人的现实生活的开放教育,推祟个性发展的自由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集中体现,所以说...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境界,同时也是现实人生的必然选择,全面发展的个人是独具个性、自出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个人。成人教育则是面向人的现实生活的开放教育,推祟个性发展的自由教育及终身教育的集中体现,所以说,成人教育理应而且现实地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旨意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全面发展 终生教育理念 理念 自由教育
原文传递
农业生产视角下的未来城市空间演变新模式 被引量:8
7
作者 姜鹏 曹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0-26,共7页
对于未来城市的研究,不能只有技术视角,而应更多聚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如何稳健应对各种风险、基本消除饥饿和贫困。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粮食生产并非乡村的专属义务,城乡关系急需重新审视,党的十九届... 对于未来城市的研究,不能只有技术视角,而应更多聚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如何稳健应对各种风险、基本消除饥饿和贫困。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粮食生产并非乡村的专属义务,城乡关系急需重新审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有着深刻寓意。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很少关注农业议题,农业与城市的关系处于"浅表"状态,学界对未来科技影响下新的农业生产及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甚少。为此,文章系统梳理了未来城市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研究进展,研究了信息科技影响下的农业生产趋势,初步提出农业生产视角下的未来城市形态,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涉农产业的组织形式,以及未来城市与农业融合的管理模式,希望对未来城市研究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城市 可持续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粮食安全 现代农业 空间规划
下载PDF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曙明 何光远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9-58,共10页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视角,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出发,对知识经济背景下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探讨。在对共同富裕与个体发展、知识经济与知识工作者、共同富裕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人力资... 本文基于人力资源视角,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新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出发,对知识经济背景下共同富裕的路径进行探讨。在对共同富裕与个体发展、知识经济与知识工作者、共同富裕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人力资源视角下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个体全面发展路径图:其中最基础的在于构建好的社会生态,通过组织与知识型员工的合作实现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价值共享与价值分配的机制下服务于所有国民。文章最后对共同富裕背景下未来的研究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生态 人的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理论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道路。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才能...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理论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道路。只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奋斗目标,才能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人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长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9-35,共7页
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而人的精神成人离不开教育。灵性教育的介入与参与,不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要想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就不仅仅是生物人的成人问题,更重要的是精神人的成人的问题。而人的精神成人离不开教育。灵性教育的介入与参与,不失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形成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等。灵性是人的心灵层面中居于高端的、具有超越性且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存在、状态或力量。灵性教育是指传授使学生能够创新技能和知识,能够产生智慧的能力的教育。教育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灵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中的一个点——灵性,是以人的灵性提升和拓展为具体的研究对象的。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研究的对象是人,灵性教育研究的对象也是人。人是二者共同关注的对象。只不过,人的全面发展所研究的人的领域更宽广、内容更丰富,而灵性教育所研究的人的领域相对较窄,只是人的心灵深处的灵性问题。灵性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耦合发展: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灵性教育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灵性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灵性教育 研究对象 耦合发展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三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仕军 徐丹阳 《继续教育研究》 2020年第5期39-43,共5页
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是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的重要路径。而当前高职存在专业定位"全能型"、教育模式传统、实践环境封闭等问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 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是解决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的重要路径。而当前高职存在专业定位"全能型"、教育模式传统、实践环境封闭等问题。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融入产教融合的理念和元素。基于这些背景,构建出"岗位、方向、个性"三维立体人才培养模式,把真实的岗位分析作为起点,解决定位"全能型"的问题;把培养过程作为路径,产业系统共同参与,用动态化的真实企业项目情境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滞后性和实践系统封闭的问题;把个性价值释放作为保障,在全过程中关注"人"这一本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化新探 被引量:5
12
作者 陶林 《学术探索》 2003年第2期43-44,共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求培养人的思想,培养人的现代法制观.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人的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要求培养人的思想,培养人的现代法制观.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培养人的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人的现代化是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塑造出现代化的人,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阐微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书波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双向互动、具有一致性的历史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的特定历史条件下 ,人的全面发展获得了全新的含义。社会主义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 重要任务
下载PDF
论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从如何看待消费主义谈起 被引量:5
14
作者 余源培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3-8,23,共7页
应当重视消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为此需要坚持马克思有关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关注全球消费呈现的新特点,借鉴国外学者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我国消费方式更新既要着重解决"消费不够"的问题,又要引导防止"... 应当重视消费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为此需要坚持马克思有关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理论,关注全球消费呈现的新特点,借鉴国外学者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我国消费方式更新既要着重解决"消费不够"的问题,又要引导防止"消费不当"问题。努力做到"生存消费保证、享受消费适度、发展消费引导",倡导"理性消费、节约资源、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生产与消费 消费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先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9-21,共3页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战略价值目标的提出,既科学阐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又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将...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战略价值目标的提出,既科学阐明了二者的辩证关系,又深刻把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规律,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价值目标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翔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32-35,共4页
近年来,学者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等问题。本文对这... 近年来,学者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主要涉及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方式与途径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 综述
下载PDF
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7
作者 杨灿明 万欣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33,共13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民生保障一直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政策举措。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更是助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此,深入理解...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强民生保障一直是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中国迈向共同富裕之路的重要政策举措。增进民生福祉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更是助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此,深入理解增进民生福祉对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主要路径和发展趋势,并系统地总结其发展逻辑,进而提出具体的行动策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民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从“建设财政”到“民生财政”,我国财政政策从基本公共服务、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我国民生事业助推共同富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财政资金整体向民生领域倾斜,我国民生事业的发展在城乡居民物质生活、脱贫攻坚、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最后,本文对我国民生事业发展在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现代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投入,推进消除两极分化,建立更加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民生福祉 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财政
原文传递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略释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苏玉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6年第3期9-11,共3页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 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资源与人的关系,完善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增进人民福祉为手段,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它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目的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培养出能实施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者、实践者和有道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人的全面发展 相互参定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中国 教育事业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9
作者 万华颖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58-69,共12页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构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也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测度的评价体系来测量的。在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特征...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构成,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也是可以通过构建可测度的评价体系来测量的。在厘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遵循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科学分析和系统分析、过程分析和结果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社会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全面能力、自由平等、主观幸福等维度进行设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各级指标,试图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地方政府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评价指标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明东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3期54-58,共5页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结合、相互促进的的历史过程。当前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搞好素质...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揭示了人的发展规律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相结合、相互促进的的历史过程。当前 ,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搞好素质教育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 ,转变教育观念 ,正确认识和处理素质教育内容的完整性 ,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观念 教育内容 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个性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