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 被引量:25
1
作者 赵节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34-138,共5页
为优化碱提酸沉法制备酸枣仁蛋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液料比、pH值、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酸枣仁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提取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碱提... 为优化碱提酸沉法制备酸枣仁蛋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液料比、pH值、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对酸枣仁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提取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碱提酸沉法制备酸枣仁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4:1(mL/g)、pH11、提取温度57℃、提取时间46min,在此条件下酸枣仁蛋白提取率的最大理论值为73.15%,实际蛋白提取率为73.11%,该回归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蛋白 碱提酸沉法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超微冷冻粉碎处理下酸枣仁蛋白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力铭 裴海生 +3 位作者 赵丹丹 胡高爽 郝建雄 张敬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2-128,共7页
采用超微粉碎和冷冻粉碎技术对酸枣仁渣进行前处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料液比、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酸枣仁蛋白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微粉碎和冷冻粉碎条件下酸枣仁蛋白提取率... 采用超微粉碎和冷冻粉碎技术对酸枣仁渣进行前处理,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料液比、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实验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酸枣仁蛋白的提取方法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超微粉碎和冷冻粉碎条件下酸枣仁蛋白提取率显著高于普通粉碎条件(P<0.05),4个因素对蛋白提取率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pH、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基于超微冷冻粉碎条件下酸枣仁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32∶1、pH为11.4、温度为51℃、提取时间为58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提取率的优化预测值为78.50%,实际蛋白提取率为78.47%±0.17%。此回归模型较好地预测了蛋白提取结果,为酸枣仁加工的废弃物再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冷冻粉碎 酸枣仁蛋白 碱溶酸沉提取法 响应面
下载PDF
双酶法制备富含多酚的荞麦浓缩蛋白及体外消化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雅君 陈小威 +2 位作者 杨晓泉 郭健 王金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7-73,共7页
开发一种双酶结合膜分离的方法制备富含多酚的荞麦浓缩蛋白,系统比较了双酶法与传统碱溶酸沉法、盐提法在蛋白质及多酚的含量和回收率、溶解性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SDS-PAGE、氮释放量、胶束多酚释放量等,考察了荞麦浓缩蛋白的模拟体外... 开发一种双酶结合膜分离的方法制备富含多酚的荞麦浓缩蛋白,系统比较了双酶法与传统碱溶酸沉法、盐提法在蛋白质及多酚的含量和回收率、溶解性等方面的差异;并结合SDS-PAGE、氮释放量、胶束多酚释放量等,考察了荞麦浓缩蛋白的模拟体外消化。结果表明:相对于碱溶酸沉法和盐提法,双酶法制备荞麦蛋白不仅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质量分数(49.07%)和最高的蛋白回收率(57.93%),而且多酚质量分数(11.35%)显著高于碱溶酸沉法(3.65%)和盐提法(2.67%),回收率更高达70.89%,多酚多以结合态与蛋白共存;体外消化试验后,3种残渣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相似,分子质量大于14.4 ku的组分全部裂解;此外,双酶法制备的荞麦蛋白氮释放量相对较低(43.30%),而胶束的多酚释放量高达2.05%,是良好的抗消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浓缩蛋白 多酚 双酶法 碱溶酸沉法 盐提法 体外消化
下载PDF
胡萝卜籽蛋白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户佩 胡海峰 +3 位作者 胡磊 汪少芸 洪晶 胡春凤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2-737,共6页
以胡萝卜籽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温度、pH值和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胡萝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胡萝卜籽蛋白最佳酸沉pH值,并对所提... 以胡萝卜籽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温度、pH值和时间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胡萝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确定了胡萝卜籽蛋白最佳酸沉pH值,并对所提取的蛋白质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20、温度55℃、pH值为12.0、时间4 h的条件下,胡萝卜籽蛋白的提取率为42.23%,最佳酸沉pH值为4.5,吸水性为3.28 g·g^(-1),吸油性为3.09 m L·g^(-1),乳化性和起泡性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籽蛋白 提取工艺 碱提酸沉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