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对采收率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雷征东 袁士义 宋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76-78,共3页
基于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特征和压力动态特征的深入分析,找出了乳化作用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描述三元复合驱乳状液形成条件和描述影响驱油效率的乳化启动、乳化携带作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描述影响波及效... 基于对三元复合体系乳状液渗流特征和压力动态特征的深入分析,找出了乳化作用对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效果影响的控制因素,建立了描述三元复合驱乳状液形成条件和描述影响驱油效率的乳化启动、乳化携带作用的数学模型;建立了描述影响波及效率的三元复合体系非牛顿型乳状液粘度数学模型和乳状液渗流引起水相渗透率降低系数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立的二维剖面非均质正韵律油藏模型,对乳化作用对驱替效率和波及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乳化启动、乳化携带作用提高了驱油效率,乳状液的高粘度和乳状液渗流引起的水相渗透率降低改善了中低渗层的分流量,提高了波及效率,乳化对波及效率和驱动效率的提高程度与乳化程度有关。研究结果对于三元复合驱方案设计和生产动态预测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多孔介质 非牛顿渗流 乳状液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牛丽伟 刘晓光 《海洋石油》 CAS 2009年第4期61-64,共4页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以其良好的增油效果而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驱油剂价格高和在油藏内损失量大一直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特征,...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技术以其良好的增油效果而受到石油科技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但驱油剂价格高和在油藏内损失量大一直制约着该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解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特征,以相似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和仪器检测方法,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过程中驱油剂黏度和界面张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注入量或PV数的增加,油藏内各处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增大、界面张力值降低。在注入PV数相同条件下,距注入井愈近,三元复合体系黏度愈大、界面张力愈低。因滞留和稀释作用的影响,三元复合体系在油藏内运移过程中黏度和界面张力分别呈现不断降低和升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油藏 黏度 界面张力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岩心尺度对三元复合体系渗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红 余华贵 +3 位作者 黄春霞 李鹏宇 朱庆祝 王维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0-714,731,共6页
针对室内岩心尺度的局限性造成岩心中注入的三元复合体系无法完全真实地模拟其在实际油藏中渗流特性的问题,采用长度分别为30、100和240 cm的填砂管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渗流实验,研究了岩心长度对三元复合体系在渗流过程中发生的色谱分... 针对室内岩心尺度的局限性造成岩心中注入的三元复合体系无法完全真实地模拟其在实际油藏中渗流特性的问题,采用长度分别为30、100和240 cm的填砂管开展了三元复合体系渗流实验,研究了岩心长度对三元复合体系在渗流过程中发生的色谱分离规律和体系中各组分滞留损失的影响,分析了复合体系渗流前缘浓度和黏度的沿程变化。结果表明:岩心长度对三元复合体系在渗流过程中发生的色谱分离现象影响明显,各组分产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稳浓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为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与填砂管长度为30 cm时相比,填砂管长度为240 cm时复合体系中碱、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产出时间均滞后约0.3 PV,碱和聚合物的稳浓时间分别滞后约0.2 PV和0.4 PV,而表面活性剂的稳浓时间提前约0.5 PV;填砂管长度由30 cm增至240 cm时,碱和表面活性剂在填砂管中的滞留损失率变化较小,聚合物的滞留损失率由23.29%增至55.74%;随着复合体系渗流前缘向前延伸,渗流前缘上游区域浓度(黏度)升高并逐渐达到饱和,前缘浓度(黏度)逐渐降低,渗流前缘上游区域同一位置处各组分相对浓度大小顺序为: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尺度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 色谱分离 滞留损失 渗流前缘
下载PDF
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增油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牛丽伟 卢祥国 +2 位作者 由洪利 李建冰 石志成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9-433,437,共6页
本文分析了高浓度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驱油剂费用相同时,0.12%高分聚合物驱、0.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25%超高分聚合物二元复合驱、1.2%碱/0.3%磺酸盐/0.25%超高分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 本文分析了高浓度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在驱油剂费用相同时,0.12%高分聚合物驱、0.3%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25%超高分聚合物二元复合驱、1.2%碱/0.3%磺酸盐/0.25%超高分聚合物三元复合驱的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9.6%、15.9%、13.7%。在高浓度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相同的条件下,体系界面张力由8.10×10-1降至5.73×10-3mN/m,采收率增幅由23.4%增至27.7%。当三元复合驱黏度由36.8增至134.4mPa·s时,采收率增幅由18.5%增至32.9%;当段塞尺寸由0.095增至0.475 PV时,采收率增幅由15.6%增至30.7%,但采收率增幅差值逐渐减小。在药剂费用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前置段塞+三元主段塞+三元副段塞+聚合物保护段塞"组合的采收率增幅较大(33.8%)。从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考虑,推荐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浓度范围为0.2%率0.25%,段塞尺寸为0.380率0.475 PV。对于非均质比较严重的油藏,与驱油剂洗油作用相比,其扩大波及体积作用对采收率的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三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采收率 增油效果 机理分析
下载PDF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alkali-surfactant-polymer/oil emulsion in porous media
5
作者 雷征东 袁士义 宋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462-466,共5页
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ASP/oil emulsions flow behavior characteristic,a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non-Newtonian emulsion was developed,and variation of rheological behaviors along the percolation flow direction w... Based on deep analysis of ASP/oil emulsions flow behavior characteristic,a mathematical description of non-Newtonian emulsion was developed,and variation of rheological behaviors along the percolation flow direction was given.The effects of emulsions rheological behavior on oil recovery were quantity researched by a 2-D positive rhythm profile geological model.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high viscosity and reduction of water phase permeability by emulsification can improve low-middle layer flow rate and enhance sweep efficiency,and the enhancement degree is related with emulsification degree.The study result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for scheme design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forecast during ASP floo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surfactant-polymer system EMULSION POROUS medium non-Newtonian fluid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及其对驱油效率影响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牛丽伟 姜贵璞 +4 位作者 卢祥国 李建冰 苏延昌 由洪利 苑盛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4,302,共6页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分子聚集态和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由0增至1.2%,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由246.9降至138.8 mPa... 研究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界面张力、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Dh)、分子聚集态和驱油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提高采收率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由0增至1.2%,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由246.9降至138.8 mPa·s、界面张力降低、Dh由324.7降至263.5 nm。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由0增至0.3%,体系黏度由127.0降至122.1再增至138.8 mPa·s,界面张力降低,Dh由139.7增至263.5 nm。随固液质量比增加和吸附次数增多,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升高。在碱/聚合物体系中,聚合物分子结构形态以'片状'为主,'网状'为辅;在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聚合物体系中,聚合物分子形态出现大面积的'珠状'结构,'网状'结构不明显;在ASP体系中,聚合物分子呈现'网状-片状'结构形态。驱油实验表明,与水驱相比,三元复合体系、聚合物溶液和碱/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体系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4.8%、12.2%和4.8%。随驱油剂黏度增加,化学驱采收率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2%、0.18%和0.25%时,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2.2%、15.8%和18.7%,三元复合体系驱采收率增幅分别为14.8%、18.3%和21.0%。在聚合物加量相同的条件下,与聚合物溶液相比,三元复合体系采收率增幅高2.3%~2.6%。驱油剂扩大波及体积作用对采收率的贡献要大于提高洗油效率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黏度 界面张力 分子线团尺寸 聚集态 驱油效率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和界面张力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妍 卢祥国 +2 位作者 孙刚 徐典平 于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DH)与石油磺酸盐(LH)是三次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DH与强碱(NaOH)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及LH与弱碱(Na2CO3)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水界面活性。为探索DH与LH复配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 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DH)与石油磺酸盐(LH)是三次采油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DH与强碱(NaOH)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及LH与弱碱(Na2CO3)配成的三元复合体系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油水界面活性。为探索DH与LH复配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比、表面活性剂浓度、碱浓度3个方面开展了复配表面活性剂弱碱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和黏度性能特征评价。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复配比和加量对三元复合体系黏度的影响较小,当DH、LH复配比为1∶1时,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与大庆原油间可以实现超低界面张力,在80 min达到8.63×10-3mN/m;随复配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的降低,界面张力增加,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25%时,界面张力最优。Na2CO3加量为0.2%1.0%时,随着碱浓度的升高,复配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的黏度降低,界面张力减小。推荐碱加量为0.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 石油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下载PDF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各组分作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可 支树洁 +2 位作者 陈兴隆 秦积舜 刘杨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4-86,91,共4页
辽河油区锦16块(西)面临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采出程度高和含水率高等开发难题,亟待采取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针对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粘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并探讨了表面活... 辽河油区锦16块(西)面临油层非均质性严重、采出程度高和含水率高等开发难题,亟待采取提高采收率技术措施。针对油田开发实际需求,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对复合体系粘度和界面张力的影响,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溶液的增粘特性,以及碱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溶液粘度和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影响,并首次利用界面张力值来评价表面活性剂在天然油砂上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添加剂对界面张力存在不利影响,使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值升高。表面活性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链形成络合结构,对三元复合体系溶液具有增粘作用。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天然油砂上的吸附量存在差异,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在天然油砂上的吸附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区 三元复合体系 界面张力 粘度 影响因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弱碱ASP体系驱油效果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可 秦积舜 +1 位作者 王舰 卢祥国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0年第1期94-97,共4页
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在室内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相同黏度不同界面张力,以及相同界面张力不同黏度条件下的性质;探讨了油层非均质性对该体系的影响及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量。分析了该体系与采收率提高幅度之间的规律,并... 针对矿场实际需求,在室内实验基础上,研究了弱碱三元复合体系在相同黏度不同界面张力,以及相同界面张力不同黏度条件下的性质;探讨了油层非均质性对该体系的影响及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滞留量。分析了该体系与采收率提高幅度之间的规律,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深入研究,为三元复合驱技术的广泛合理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弱碱三元复合体系 多孔介质 非均质性 吸液剖面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雷 吴文祥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089-1091,共3页
为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使用单一组分的聚合物和单一组分的碱,碱和聚合物、表活剂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以及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吸附能力增强,... 为了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静态吸附规律研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分别使用单一组分的聚合物和单一组分的碱,碱和聚合物、表活剂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以及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吸附能力增强,对表活剂的吸附影响也随之加大,表面活性剂的吸附量呈现先迅速增加,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规律。碱和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主要表现为聚合物的吸附和与大量碱发生水解反应。而在三元复合体系中,表活剂对聚合物的吸附量影响较小,聚合物与大量碱发生水解作用仍然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静态吸附
下载PDF
Na^+质量浓度对三元复合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国桥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0-843,共4页
阳离子对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NaOH,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简称ASP)的性能影响较大。在纯水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中,利用NaOH和NaCl的质量分数来调节其中Na+的质量浓度,考察三元复合体系中Na+质量浓度对体系黏度及其与... 阳离子对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聚合物+NaOH,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简称ASP)的性能影响较大。在纯水配制的三元复合体系中,利用NaOH和NaCl的质量分数来调节其中Na+的质量浓度,考察三元复合体系中Na+质量浓度对体系黏度及其与原油之间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复合体系中Na+质量浓度达到较高值时,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就不再变化。在三元复合体系中,无论是NaOH质量分数高而NaCl质量分数低,还是NaCl质量分数高而NaOH质量分数低,只要体系中Na+质量浓度在5200~7700mg/L,就能与原油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这是三元复合体系Na+质量浓度的变化导致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发生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界面张力 离子浓度 黏度 钠离子(Na+)
下载PDF
双偏振光极化干涉技术在化学剂洗油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12
作者 张朝良 吕建荣 +4 位作者 张德富 冷润熙 李珂怡 段明 唐洪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21-726,753,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化学驱过程中化学剂的洗油能力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剂及三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的吸附损失,利用双偏振光极化干涉(简称DPI)技术,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化学驱用化学剂的洗油能力和吸附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体... 为了准确评价化学驱过程中化学剂的洗油能力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剂及三元复合体系驱油过程中的吸附损失,利用双偏振光极化干涉(简称DPI)技术,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1区化学驱用化学剂的洗油能力和吸附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体积比为1∶1的甲苯和正庚烷混合溶液作为溶剂,在原油质量浓度为2000 mg/L、匀胶时间60 s,匀胶转速1000 r/min的条件下,可以在氧化硅芯片表面获得均匀性较好的原油膜。化学剂注入芯片时间为400 s时,单一碱剂和单一聚合物溶液均能使芯片上油膜的质量和厚度明显减小,对原油具有较强的洗脱能力;使用单一表面活性剂驱替后,芯片单位面积物质的质量增加11.7%,厚度增加25%,表面活性剂与原油的吸附作用较强;在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与聚合物、碱对油膜的洗脱作用双重作用下,三元复合体系对油膜的洗脱效果较差,驱替后芯片单位面积物质的质量增加0.2%,厚度增加4.43%。4种化学剂的油膜洗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碱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表面活性剂。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各化学剂的驱油效率与其原油洗脱能力对应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双偏振光极化干涉 三元复合体系 洗油效率 吸附特征
下载PDF
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凯 岳湘安 +3 位作者 杨长春 苏群 徐金涛 张德鑫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71-675,共5页
利用填砂管模型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的渗流实验,研究了填砂管渗透率及长度对于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填砂管渗透率和长度不同的条件下,三元复合体系均发生了明显的色谱分离现象。当填砂管渗透率从0.601μm2减小到0... 利用填砂管模型进行了三元复合体系的渗流实验,研究了填砂管渗透率及长度对于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填砂管渗透率和长度不同的条件下,三元复合体系均发生了明显的色谱分离现象。当填砂管渗透率从0.601μm2减小到0.390μm2时,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程度增加;当填砂管长度从100 cm增加到240 cm时,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程度有所增加。说明填砂管渗透率和长度是影响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的重要因素,且填砂管渗透率的变化对于三元复合体系色谱分离影响程度大于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体系 色谱分离 填砂管 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