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1 位作者 奚旦立 沈佳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5-680,共6页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剩余污泥减量,不需要高温、高压、强氧化剂或强碱性等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强化措施,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良好.污泥减量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系统污泥减量效果与系统的有机负荷、水力停...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剩余污泥减量,不需要高温、高压、强氧化剂或强碱性等破坏微生物细胞结构的强化措施,可操作性和经济性良好.污泥减量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对污染物的降解,系统污泥减量效果与系统的有机负荷、水力停留时间、温度等因素有关,并受这些因素影响.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水解酸化和好氧氧化工艺实现对剩余污泥减量的试验表明:A1段容积负荷(COD)在2.54kg·(m^3·d)^-3、水力停留时间为7.56h、温度在2512~4012,系统在长期运行可以实现对系统污泥的有效减量和对废水处理达标排放要求(GB8978—96一级标准).污泥回流到A,段进行减量,细胞中N、P的释放可以有效克服碱减量印染废水中N、P不足的缺点,大大降低向系统添加N、P营养物的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水解酸化 好氧氧化 污泥减量 A1/A2/O生物处理系统 碱减量 印染废水
下载PDF
涤锦超细毛巾布染整疵病的形成、防止及修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冬芳 王超 +1 位作者 高会菊 陈一涛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2-75,共4页
涤锦超细纤维毛巾布在碱减量、染色、定形、皂洗等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碱减量率不合格、去油不净、色花、色污、死折印、烘干不透、异味、克质量不合格、定形尺寸不稳定、织物摩擦起毛等染整疵病,影响产品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文中对各工... 涤锦超细纤维毛巾布在碱减量、染色、定形、皂洗等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碱减量率不合格、去油不净、色花、色污、死折印、烘干不透、异味、克质量不合格、定形尺寸不稳定、织物摩擦起毛等染整疵病,影响产品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文中对各工序造残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疵病预防及修复措施的具体建议,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锦超细毛巾布 碱减量 染整 疵病 预防 修复
下载PDF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1 位作者 奚旦立 沈佳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8-482,共5页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A段污泥的水解、酸化和O段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可有效实现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同时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下降,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减少.厌氧水...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通过污泥回流、把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利用A段污泥的水解、酸化和O段微生物的好氧氧化作用可有效实现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同时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下降,系统产生的剩余污泥量减少.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1/A2/O工艺实现污泥减量由3段共同完成:A1段实现回流剩余污泥的“液化”和惰性化;A2段对系统污泥减量起到了强化作用;而O段微生物的合成作用在逐渐减弱.6个月连续运行的动态试验表明,在A1段的容积负荷(CODCr)为2.54 kg.(m3.d)-1、水力停留时间为7.56h条件下,A1段利用水解酸化作用对回流剩余污泥的减量达到67.87%,系统O段好氧污泥的表观产率系数也下降到试验初始时的45.5%.在A1/A2/O污泥减量系统中,各段污泥性状发生了变化,A1段污泥[MLVSS/MLSS]值从试验开始时的0.718 2下降到0.592 2,A2段污泥[MLVSS/MLSS]值从0.667 3下降到0.526 7,剩余污泥的减量是活性污泥逐渐惰性化过程,污泥的粒度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水解酸化 好氧氧化 污泥减量 A1/A2/O生物处理系统 碱减量印染废水
下载PDF
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氧化A_1/A_2/O工艺剩余污泥减量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3 位作者 奚旦立 李方 田晴 许世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0-1284,共5页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中,利用污泥回流可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减量.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增加了A1段中污泥的有机负荷,却提高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9.45 h和7.56 h条件... 在碱减量印染废水A1/A2/O生物处理系统中,利用污泥回流可以实现对剩余污泥的有效减量.剩余污泥回流到A1段,增加了A1段中污泥的有机负荷,却提高了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在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水力停留时间为9.45 h和7.56 h条件下,A1段COD的去除率分别由15.9%提升至23.9%,12.3%提升至22.8%.在进水COD浓度1 000 mg/L、A1段COD容积负荷2.54 kg/(m3.d)、进水色度450倍、系统温度30℃条件下,A1段出水色度有污泥回流时较无污泥回流下降30%以上,系统出水的色度比无污泥回流时降低30%左右.回流剩余污泥使A1段出水pH略低于无污泥回流的情况,但对A2段和O段pH值影响不大.在有剩余污泥回流的系统中,系统各段出水的SS浓度均比无回流系统大.长期污泥回流会造成系统内难生物降解物质的积累,必须适时地进行排泥、气水冲刷等恢复系统污泥活性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好氧氧化 污泥减量 A1/A2/O生物处理系统 碱减量印染废水
下载PDF
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2 位作者 奚旦立 徐骅 梁粤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生物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TA)、分散橙4RL、分散蓝2BLN3种特征污染物在好氧环境和厌氧环境中都可以降解,其中TA最...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对碱减量印染废水特征污染物在不同条件下生物降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苯二甲酸(TA)、分散橙4RL、分散蓝2BLN3种特征污染物在好氧环境和厌氧环境中都可以降解,其中TA最容易降解,2BLN次之,4RL的生物降解性能最差.4RL分解过程产生大量对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的苯胺类物质;易降解物质的添加可以增强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这种作用在厌氧条件下更加明显.对特征污染物的分解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印染废水 特征污染物 生物降解特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奚旦立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7-100,共4页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具有很大的比阻值,脱水性能很差;污泥中含有的聚合物及其亲水性的水解产物可能是其大比阻的主要原因。加入污泥调理剂,污泥调理剂和污泥颗粒之间通过电性中和、改变固体颗粒周围化学环境等复杂的作... 碱减量印染废水生物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具有很大的比阻值,脱水性能很差;污泥中含有的聚合物及其亲水性的水解产物可能是其大比阻的主要原因。加入污泥调理剂,污泥调理剂和污泥颗粒之间通过电性中和、改变固体颗粒周围化学环境等复杂的作用,可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印染废水 剩余污泥 比阻 污泥脱水 污泥调理
下载PDF
超纤非织布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7
作者 陈伟平 邱凌峰 《中国环保产业》 2012年第7期51-53,共3页
针对含碱减量工艺的超纤非织布印染生产废水的治理工程,分质分治,采用了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为主体的组合处理工艺。通过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该组合工艺有效、合理、稳定、经济。
关键词 碱减量废水 铁碳微电解 UASB 生物接触氧化 印染废水
下载PDF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波 魏爽 +1 位作者 田晴 李方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UABACF)深度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在固定汽水比3∶1条件下,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UV254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污染物降解、系统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在滤柱高度方向的沿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HR... 采用上流式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UABACF)深度处理碱减量印染废水,在固定汽水比3∶1条件下,研究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UV254和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污染物降解、系统微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在滤柱高度方向的沿程分布特征。结果表明:HRT对COD去除率影响最大、色度次之,对UV254去除影响最小,在HRT=8.90 h条件下系统对COD、色度和UV254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4%、95%和92%。试验条件下,110 cm滤柱高度以下属于污染物降解的高效区域,微生物量和单位质量活性炭脱氢酶活性在此滤柱高度范围内逐渐降低而后保持基本稳定的状态,而单位微生物量TTC-脱氢酶活性在滤柱底部至70 cm高度处逐渐上升,然后呈下降趋势至110 cm高度附近降至最低,然后出现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碱减量印染废水 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量 脱氢酶活性
原文传递
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 被引量:2
9
作者 许璟 夏邦天 郑广宏 《江苏环境科技》 2007年第A02期30-32,共3页
印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其废水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分析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各工序水质、水量特征分流处理的改进工艺,并从经济和技术角度阐述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国内现有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 印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其废水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分析国内印染废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各工序水质、水量特征分流处理的改进工艺,并从经济和技术角度阐述了该工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为国内现有传统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一条较好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碱减量废水 退浆废水 分流处理
下载PDF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处理碱减量废水的启动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波 张冉冉 +2 位作者 李方 田晴 马春燕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22-328,共7页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在固定外回流比R=0.5、HRT=24 h条件下,研究SCAR处理碱减量废水的运行特性。经过6阶段60 d的启动运行,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42%左右,反应器出水VFA浓度基本维持在约300 mg·L^...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后启动,在固定外回流比R=0.5、HRT=24 h条件下,研究SCAR处理碱减量废水的运行特性。经过6阶段60 d的启动运行,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稳定在42%左右,反应器出水VFA浓度基本维持在约300 mg·L^(-1),反应器沿高度方向对污染物降解出现了较明显的功能区划。反应器2号取样口污泥脱氢酶活性最高、3号取样口浓度最低,脱氢酶活性最高为5.16 mg·(g·h)-1(以VSS计),系统污泥辅酶F420浓度基本为逐渐增加趋势,启动完成时辅酶F420浓度最高稳定在0.016 7μmol·g-1(以VSS计)。SCAR对碱减量废水中不同分子量有机物贡献的COD和UV254表现出不同的去除规律,实验条件下SCAR无法实现对苯系物的彻底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 碱减量废水 厌氧颗粒污泥 脱氢酶活性 辅酶F420
原文传递
分散染料和对苯二甲酸的生物吸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波 陈季华 +1 位作者 奚旦立 方玲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1-46,共6页
利用活性污泥对含有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进行吸附试验,污泥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和Frundlich方程.污泥对特征污染物首先表现为很强的吸附作用,然后是吸附和生化的共同作用.由于厌氧污泥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对特征污... 利用活性污泥对含有碱减量印染废水的特征污染物进行吸附试验,污泥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 和Frundlich方程.污泥对特征污染物首先表现为很强的吸附作用,然后是吸附和生化的共同作用.由于厌氧污泥颗粒小、比表面积大,对特征污染物的吸附能力优于好氧污泥;同时,在微生物适宜的温度(25~35℃)和pH值条件下(pH=7~9),活性污泥的吸附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吸附 活性污泥 碱减量印染废水
下载PDF
碱减量废水资源化回收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超 蓝师哲 +3 位作者 何岩 郭翠香 牛孟甲 付凌霄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8年第6期1-4,共4页
概括了碱减量废水资源化回收与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对苯二甲酸的资源化回收途径(酸析法、碱析法和结晶法),以及常用的碱减量废水物化处理方法(化学混凝法和电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并对... 概括了碱减量废水资源化回收与处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对苯二甲酸的资源化回收途径(酸析法、碱析法和结晶法),以及常用的碱减量废水物化处理方法(化学混凝法和电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方法(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并对已有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进行技术评价,指出基于资源化回收的废水处理技术是今后解决碱减量废水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废水 对苯二甲酸 资源化回收 生物处理
下载PDF
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和厌氧条件对碱减量废水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波 卫瑞红 +3 位作者 徐辉 刘艳彪 李方 陈惠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29,共4页
以聚酯纤维碱减量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比在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和厌氧条件下对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碱减量废水降解效果最佳,运行72 h时COD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和99%;厌氧/好氧交替条件次之,... 以聚酯纤维碱减量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活性污泥法对比在好氧、厌氧/好氧交替和厌氧条件下对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好氧条件下碱减量废水降解效果最佳,运行72 h时COD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7%和99%;厌氧/好氧交替条件次之,COD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80%和81%,厌氧条件下废水降解效率最低,COD和UV_(254)的去除率分别为33%和4%。凝胶渗透色谱法分析表明,三种条件下2630~3069 Da范围内的大分子聚合物均能被有效降解;膜过滤法分析表明,分子量大于600 Da的芳香族类物质在三种条件下均不能被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减量废水 生物降解 分子量 凝胶色谱法
下载PDF
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的碱减量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应芬 杨斌 +2 位作者 潘玉明 蒋金华 陈南梁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9,共5页
为改善普通涤纶长丝保暖、蓬松等性能,获得异形化、功能性的中空涤纶长丝,分别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处理浴温度和保温时间对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减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的最佳碱减量... 为改善普通涤纶长丝保暖、蓬松等性能,获得异形化、功能性的中空涤纶长丝,分别利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碱液质量浓度、处理浴温度和保温时间对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减重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的最佳碱减量加工工艺方案:处理浴碱液质量浓度为15.5g/L,处理浴温度为100℃,保温时间为25min。通过实际试验对最佳碱减量加工工艺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处理后得到的C型截面中空涤纶长丝的减重率达到40.07%,并且其中空形态清晰、C型截面良好且断裂强力损失率下降为42.10%(<45.00%),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涤纶 C型截面 碱减量 正交试验 工艺方案
下载PDF
采用陶瓷膜+树脂处理印染碱减量废水的研究
15
作者 张化文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8年第9期33-36,共4页
研究了陶瓷膜+树脂的组合工艺作为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陶瓷超滤膜对废水中的SS和非溶性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颗粒进行过滤回收,产水中SS≈0,CODcr去除率约20%。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废水中残余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物,废水的可生化性... 研究了陶瓷膜+树脂的组合工艺作为碱减量废水的处理方法,采用陶瓷超滤膜对废水中的SS和非溶性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颗粒进行过滤回收,产水中SS≈0,CODcr去除率约20%。然后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废水中残余的对苯二甲酸等有机物,废水的可生化性由0.15提高至0.45,可解决碱减量废水常规采用高级氧化处理工艺费用太高和厌氧处理工艺产生恶臭气体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 碱减量废水 陶瓷膜 大孔树脂 可生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