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色关联度原理在紫花苜蓿单株再生性能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勋 曹致中 +2 位作者 杨青川 康俊梅 郭文山 《草原与草坪》 CAS 2007年第6期6-11,共6页
运用灰色关联度原理对紫花苜蓿中苜2号114个单株中选择出的50个总重较高的单株再生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单株再生总重密切相关的再生性状中,以再生分枝数对再生总重影响最大,其次是再生株高、再生强度、再生速度,再生单茎重对再... 运用灰色关联度原理对紫花苜蓿中苜2号114个单株中选择出的50个总重较高的单株再生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单株再生总重密切相关的再生性状中,以再生分枝数对再生总重影响最大,其次是再生株高、再生强度、再生速度,再生单茎重对再生总重影响最小。同时,对单株的再生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选择出ZM36、ZM12、ZM43、ZM50、ZM13、ZM46、ZM44、ZM42、ZM3、ZM6、ZM2、ZM10、ZM20、ZM4、ZM9、ZM18、ZM37、ZM14、ZM47、ZM7共20个再生性能较好的单株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原理 紫花苜蓿 单株 再生性能
下载PDF
苜蓿叶绿素合成酶(CHLG)编码基因的表达及对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孔杰 刘文文 +3 位作者 蒋学乾 何飞 康俊梅 王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9-1090,共12页
叶绿素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催化生成,其最后一步是叶绿素合成酶(chlorophyll synthase,CHLG)催化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该实验主要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生态型R108和两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生物... 叶绿素由一系列酶促反应催化生成,其最后一步是叶绿素合成酶(chlorophyll synthase,CHLG)催化合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该实验主要以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生态型R108和两种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材料,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蒺藜苜蓿叶绿素合成酶(MtCHLG)的进化关系和基因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分析MtCHLG对光照/黑暗、脱落酸(ABA)及聚乙二醇(PEG)的响应,利用叶绿素酸酯a加氧酶(MtCAO)突变体确定其与MtCHLG的上下游关系,并分析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MsCHLG表达量与其株高和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植物CHLG功能域保守,其基因结构高度一致,植物在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中,CHLG基因数目略有增加,内含子长度明显增长。(2)克隆到MtCHLG的CDS为1,137 bp,其编码378个氨基酸,蛋白与紫花苜蓿MsCHLG相似性高达99.2%。(3)qRT-PCR分析显示,MtCHLG基因主要在蒺藜苜蓿幼嫩叶中表达且受光诱导和黑暗抑制,表现为显著的昼增夜降的表达特征;100μmol·L^(-1)的ABA在短时间(2 h)处理后叶片中MtCHLG基因表达量下降为对照的26%(P<0.05);5%的PEG长时间(24 h)处理后MtCHLG基因表达量降低至对照的42%(P<0.05)。(4)瞬时表达重组蛋白MtCHLG-GFP于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表皮细胞,荧光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主要定位在叶绿体上。(5)定量分析发现,mtcao突变体中几乎检测不到MtCAO基因的表达,且MtCHLG基因的表达水平约为野生型的44%,证明MtCAO功能缺失导致了MtCHLG转录水平降低,表明MtCHLG位于MtCAO的下游。(6)高秋眠级紫花苜蓿材料的株高为低秋眠级材料的2.5~3.5倍,其平均产量约为低秋眠级材料的2.1倍,且前者中MsCHLG基因的表达量略高于后者(1.2~1.5倍);相关性分析发现,紫花苜蓿中MsCHLG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株高、产量成正相关。研究暗示,MsCHLG表达可作为苜蓿产量早期预测的参考指标,CHLG基因也可作为培育高产豆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苜蓿 叶绿素合成酶(CHLG) 表达水平 紫花苜蓿 单株产量
下载PDF
留种苜蓿单株粒重与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拥军 闵继淳 +1 位作者 夏天刚 高翔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不同生长年限留种苜蓿的单株粒重与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生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的作用表现为间接的正效应,二者呈正相关(r=0.59),而三年生的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则表现为间接的负效应,二者呈负相关(r=-0.63)... 不同生长年限留种苜蓿的单株粒重与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生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的作用表现为间接的正效应,二者呈正相关(r=0.59),而三年生的单株枝条数对单株粒重则表现为间接的负效应,二者呈负相关(r=-0.63),其原因是单株枝条数的逐年增加恶化了生殖生长的环境和营养条件。有效花序数、单株干重、千粒重、茎粗等性状在不同生长年份均与单株粒重呈正相关。茎粗对单株粒重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间接正效应。苜蓿根颈逐年增大导致单株枝条数的增多,对种子产量的提高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种子生产 单株产量 通径分析 留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