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2 位作者
李波
郭聪
陈安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 ,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 ,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 ,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 3种 ,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 ,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 ,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 ,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 3种 ,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 :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 ,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相对而言 ,小型鼠黑线姬鼠 (农田区 )与小家鼠 (农舍区 )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 ,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种差别可维持 3a左右 ,但经过 3~ 4a左右的恢复后 ,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 ,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 ,从长期看 ,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 ,灭鼠后一定时期 ,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 ,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果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灭鼠
长江流域农区
鼠类
群落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0-344,共5页
我国构建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把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为其学科基础,而且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同样作为其重要的学科基础。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像国外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那样重视包括物种、种群、群落、...
我国构建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把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为其学科基础,而且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同样作为其重要的学科基础。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像国外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那样重视包括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层次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结构和相互关系;而且还十分重视系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包括自然信息流,以及人们主动收集、传输和利用的人工信息流,劳动所体现的价值流,及其以货币形式反映出来的资金流。我国的农业生态学不仅像国际上农业生态学体系那样很重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内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转换结构,而且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机制,包括自然调控机制和人为调控机制,其中人为调控机制又包括了如农业经营者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中各种操作所代表的人为直接调控,也包括如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国家法律、社会习俗、教育宣传、信息传播等能够影响农业经营者行为的人为间接调控。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构建的农业生态学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深入剖析我国优秀的传统农业实践,启迪农业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拓信息时代农业生态转型的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农业生态学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
13
1
作者
张美文
王勇
李波
郭聪
陈安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 96-0 0 5 -0 1 -0 6)
中国科学院重大资助项目 ( KZ95 1 -B1 -1 0 6-2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资助项目 ( KZCX2 -SW-4 1 5 )~~
文摘
长江流域农业生态系统内 ,农田的主要害鼠为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小家鼠、东方田鼠等 ,各地的鼠种组成有所不同 ,优势鼠种也因地而异。农房区的害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 3种 ,优势鼠种各地亦有区别。但经化学灭鼠后的残留鼠种却有一共同的特点 :灭鼠活动对褐家鼠种群的打击最大 ,灭后褐家鼠种群密度下降幅度最大 ;相对而言 ,小型鼠黑线姬鼠 (农田区 )与小家鼠 (农舍区 )及栖息在房屋上层的黄胸鼠 ,常成为灭鼠活动后的主要残留鼠种。化学灭鼠后鼠类群落结构比灭前都要发生较大的变化 ,这种差别可维持 3a左右 ,但经过 3~ 4a左右的恢复后 ,灭鼠区的鼠类群落组成与相似环境内自然演变区的已达基本一致。可见 ,化学灭鼠活动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害鼠群落结构造成重大的影响 ,从长期看 ,害鼠群落的演变有着自身的规律 ,灭鼠后一定时期 ,鼠类群落结构将恢复到环境所决定的水平 ,灭鼠区的长期演替结果仍与相似环境内未灭鼠区的一样。
关键词
化学灭鼠
长江流域农区
鼠类
群落结构
农业生态系统
Keywords
rodent community
agro
-
ecosysytem
Yangtze valley
分类号
S4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R184.3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被引量:
6
2
作者
骆世明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0-344,共5页
文摘
我国构建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把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为其学科基础,而且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同样作为其重要的学科基础。因此,在我国的农业生态学的学科体系中不仅像国外的农业生态学学科体系那样重视包括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层次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结构和相互关系;而且还十分重视系统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包括自然信息流,以及人们主动收集、传输和利用的人工信息流,劳动所体现的价值流,及其以货币形式反映出来的资金流。我国的农业生态学不仅像国际上农业生态学体系那样很重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内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和物流转换结构,而且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机制,包括自然调控机制和人为调控机制,其中人为调控机制又包括了如农业经营者在种植业与养殖业中各种操作所代表的人为直接调控,也包括如市场需求、政府政策、国家法律、社会习俗、教育宣传、信息传播等能够影响农业经营者行为的人为间接调控。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基础上构建的农业生态学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深入剖析我国优秀的传统农业实践,启迪农业生态学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拓信息时代农业生态转型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
信息论
控制论
系统论
农业生态学
生态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
Keywords
Information theory
Cybernetic theory
System’s theory
agro
ecology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gro
-
ecosysytem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F224.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化学灭鼠对长江流域农区鼠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美文
王勇
李波
郭聪
陈安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与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骆世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