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2 位作者 刘可清 程承彪 郑瑞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6-189,共4页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 ,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 ,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 ,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 我国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农地整理活动 ,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几百亿元资金进行农地整理。但大多数地区农地整理目标主要是扩大耕地数量 ,忽视了农地质量的提高。因此 ,该文从农地可持续利用角度 ,探讨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内涵 ,提出了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的程序、内容和编制原则 ,并以长泰县雪美洋项目区为例 ,将农地可持续利用理念融进了项目规划编制过程 ,编制了规划方案。最后 ,选用具有代表性的 13个指标对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按规划要求实施后 ,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有显著的改善 ,经济收益有明显的提高 ,公众满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农地整理项目规划 规划程序 规划方法 编制原则 农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28
2
作者 孙雁 付光辉 +1 位作者 赵小敏 刘友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9-134,共6页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的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因此,可以把农地整理3大效益的评价转化为对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 农地整理项目后效益的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地整理的实质是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及生态环境,因此,可以把农地整理3大效益的评价转化为对经济产出价值、社会保障价值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测算。该文在综述了学者有关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货币价值为衡量标准的项目后效益评价模式,并以南京市两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式较为全面,科学地测算农地整理项目带来的价值,所需数据资料较简单,数据量较少,评价结果可以直接做投资效益分析,也可以用于项目之间的后效益对比分析。但同时,该评价模式在对农地整理带来的价值构成方面的考虑并不十分全面,推广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项目后效益 经济评价
下载PDF
农地整理中路沟渠生态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3
作者 叶艳妹 吴次芳 俞婧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31-1938,共8页
农地整理是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干扰.传统农地整理中路沟渠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方便生产通行和调配水资源以及提高水的利用率,尚缺少系统化、生态化考量,已经影响了农田物种扩散,导致生物栖息地环境的退化,并对农田生态系统... 农地整理是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干扰.传统农地整理中路沟渠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方便生产通行和调配水资源以及提高水的利用率,尚缺少系统化、生态化考量,已经影响了农田物种扩散,导致生物栖息地环境的退化,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竞争机制、缓冲和补偿能力、抵御虫害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本文系统总结了路沟渠生态化的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生态化路沟渠的形式与结构设计、路沟渠生态工法参数的试验以及路沟渠生态材料选择的技术和方法.未来的相关研究应根据各级道路、灌排沟渠的不同功能要求和规格,按照田间不同生物的习性和栖息要求,精确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生物需求的农田路沟渠形态、结构和控制性尺寸,切实解决农地整理带来的上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路沟渠 生态化设计 生态工法 生态材料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改革与突破口选择 被引量:20
4
作者 陶然 王瑞民 潘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5,共7页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需要一个统筹城乡的系统性改革框架。目前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提出,在中国主要农民工流入地城市,要尽快推动以"公共服务提供"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但户籍改革的关键应以... 新型城镇化的实施需要一个统筹城乡的系统性改革框架。目前已经出台的改革方案和政策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本文提出,在中国主要农民工流入地城市,要尽快推动以"公共服务提供"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但户籍改革的关键应以城中村和城郊村土地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首先,赋予城市郊区的本地农民一定的土地开发权利,使其合法地为外来流动人口建出租房。其次,对利用很不集约的存量工业用地进行重整,将节余土地逐步转化为商、住用地,增加城市住宅用地供给。最后,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应重点推动农地整理,先整理后确权,并试点以"折抵指标"为主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步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户籍制度 城中村土地制度改革 工业用地重整 农地整理
下载PDF
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与生态风险影响研究——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钟莉娜 王军 +2 位作者 白中科 陈艳华 董占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2,共10页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基于2010—2016年的景观类型数据和农用地整理数据,分析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和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单一变量法,景观格局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研究结果:(1)2010—2016年间通过农用地整理工程增... 研究目的: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基于2010—2016年的景观类型数据和农用地整理数据,分析农用地整理对区域景观动态和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单一变量法,景观格局指数,生态风险指数。研究结果:(1)2010—2016年间通过农用地整理工程增加的耕地主要在海拔高于300 m的区域;(2)农用地整理工程中的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草地、园地和林地,也有部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由于村庄合并或矿区土地复垦等原因被整理为耕地;(3)每一种农用地整理工程类型都是一种风险源,其释放的风险压力主要有景观单一化和景观破碎化两种;(4)2010—2016年建溪流域的生态风险值介于2 386.11~2 394.76,2010年后生态风险指数逐年降低。研究结论:本文对大尺度上关于农用地整理对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有借鉴意义,可以为区域尺度的土地利用优化设计和农用地整理设计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用地整理 景观动态 单一变量法 生态风险
下载PDF
土地整理的生物多样性影响与生态化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孙一铭 陈丽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第7期114-115,共2页
土地整理过程是对现有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必然影响到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若整理不当将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地的生产能力,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重视土地整理生态化设计,不仅可以改善生态,也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生物多样性 影响因素 设计模式 生态保护
下载PDF
农地整理项目水资源平衡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钱铭杰 周伟 +1 位作者 何耀帮 袁春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70,共4页
以山西省繁峙县大营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典型案例,根据区域气候、水文地质及农业灌溉条件,定量分析了项目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农业灌溉需水和生活需水量,着重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表水资源缺乏地区农地整理项目... 以山西省繁峙县大营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典型案例,根据区域气候、水文地质及农业灌溉条件,定量分析了项目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农业灌溉需水和生活需水量,着重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表水资源缺乏地区农地整理项目的水资源平衡分析方法,为类似农地整理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提供一种参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水资源 平衡分析 繁峙县
下载PDF
基于PPP模式的农地整理项目合作机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汪文雄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52-3457,共6页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探究了公私合作(PPP)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合作主体的职能分工、发起方式、资源整合和收益分配。结果表明,PPP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职能分工比传统模式更合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效率;项目的发起方式与资源整合对项... 采用比较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探究了公私合作(PPP)模式农地整理项目合作主体的职能分工、发起方式、资源整合和收益分配。结果表明,PPP模式农地整理项目的职能分工比传统模式更合理,有利于提高项目的效率;项目的发起方式与资源整合对项目的效率产生影响;收益分配结果取决于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对项目的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农地整理 合作机理
下载PDF
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分析——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彭建清 《上海国土资源》 2013年第4期77-80,83,共5页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实施,各地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入重要阶段。农用地整理是新增耕地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潜力预测是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发展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随着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实施,各地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进入重要阶段。农用地整理是新增耕地的重点和难点,做好潜力预测是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前提。本文通过分析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测算方法,对湖北仙桃市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其农用地整理潜力较大,新增耕地系数达到了30%,这与实地调查结果一致,说明以典型田块入手可以有效预测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农用地整理 新增耕地 潜力测算 平原地区
下载PDF
精确农业信息系统设计及其在农地整理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艾亮辉 吴次芳 赵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3-177,182,共6页
 简要概述了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总体结构,阐述了构成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7个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将基于3S技术开发的精确农业信息系统应用于江西省农地整理规划的实践中,精确地界定了待...  简要概述了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性,提出了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总体结构,阐述了构成精确农业信息系统的7个子系统的功能结构,并将基于3S技术开发的精确农业信息系统应用于江西省农地整理规划的实践中,精确地界定了待整理农地的数量和空间位置,针对不同区域农地提出了整理的方向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农业 信息系统设计 农地整理规划 应用 目标设计 总体结构 功能结构
下载PDF
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现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其利益诉求。利用专家问卷和农户问卷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表达客体和表达渠道的选择。研究表明:农民、地方政府、村委会是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分析其利益诉求。利用专家问卷和农户问卷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中农民利益代表主体、表达客体和表达渠道的选择。研究表明:农民、地方政府、村委会是农地整理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3类核心利益相关者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甚至存在利益冲突;农民利益代表主体主要包括村委会、小组组长和农民组织;农民利益表达客体主要是乡镇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所,村委会和农民组织是利益表达的"初始客体";农民利益表达既可借助人大、政协、信访等正式渠道,也可通过村委会、小组组长、农民组织等非正式渠道来实现。最后,提出重构农民利益代表主体和表达渠道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民利益 利益表达 表达渠道
下载PDF
化散为整: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何以达成?——基于清远市中华里村的案例分析
12
作者 许进龙 卢新海 +1 位作者 臧俊梅 肖德恒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关键变量,探索其运行绩效及内在逻辑,为推广农地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地整合是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的有效通...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关键变量,探索其运行绩效及内在逻辑,为推广农地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地整合是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的有效通行点,村民理事会作为核心行动者,通过问题呈现与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异议等转译环节,将其他行动者吸纳入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中,乡村社会分散的土地、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随之得以集聚,化散为整;(2)利益诉求、乡村精英、村庄凝聚力作为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三大关键变量,强烈影响着网络构建及其运行的方向性、效率性、公平性和稳定性;(3)农地整合行动网络对外采取市场化运行模式,对内实施多元主体分享经营控制权和村集体主导收益分配权的权利设置,实现了效率与公平、集体与个体的多重兼顾,形成其运行绩效内在逻辑;(4)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逻辑起点、以乡村自治力量为实施主体的农地整合,兼具“经济”与“治理”双重属性,能够系统构建产业、组织、人才等多重系统的耦合格局,从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结论:农地整合具有较强现实需求及较大推广价值,应坚持并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以农地整合为主要抓手,整合乡村生产要素,形成乡村发展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整合 农地细碎化 行动者网络理论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农地整理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的影响——基于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甜 杨钢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
在分析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机械投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 在分析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生产投入行为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出农地整理对农户农业机械投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农户对农地整理的认同程度和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的意愿对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有正向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进而得出如下结论:在农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农户的农业机械投入存在一个最优规模,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会影响这个最优规模的大小;农户使用农业机械行为受到农产品市场价格、劳动力要素市场价格、资本要素市场价格、农户家庭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和农地整理的影响;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业机械投入 农业生产投入 农业机械化 土地问题
下载PDF
农地整理中农民利益受损的受偿意愿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49-56,共8页
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给农户带来的利益受损状况、受损类型、农民利益受损后的期望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并以耕地被占用损失为例,运用多元有序选择模型估计耕地被占用损失的受偿方式和受偿... 利用武汉城市圈5个县区39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农地整理项目实施给农户带来的利益受损状况、受损类型、农民利益受损后的期望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并以耕地被占用损失为例,运用多元有序选择模型估计耕地被占用损失的受偿方式和受偿额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利益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受损类型包括耕地被占用、耕地质量降低、田块分割、祖坟迁移、青苗损失、房屋拆迁、塘堰被填和宅基地减少;不同的利益受损类型,农民愿意接受的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差异较大;家庭总人口、村干部身份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影响耕地被占用补偿方式的选择,而年龄、受教育程度分别在1%、15%的显著性水平上影响耕地被占用补偿标准的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土地管理部门的补偿政策调整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农民利益 利益受损 受偿意愿 受偿额度
下载PDF
农地整理地块权属调整:多主体行动逻辑、农户需求与政策方向
15
作者 刘家成 纪月清 徐志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0-140,共11页
地块权属调整作为农地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实践中难以推进。农户是地块权属调整的核心参与主体,理解其行为逻辑、明确其地块权属调整需求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多主体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剖析地块权属调整带来的成本收益在各主体... 地块权属调整作为农地整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在实践中难以推进。农户是地块权属调整的核心参与主体,理解其行为逻辑、明确其地块权属调整需求至关重要。本文构建多主体成本收益分析框架,剖析地块权属调整带来的成本收益在各主体之间的分配结构,并进一步厘清与农户直接相联系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结构性增益特征是农地整理地块权属调整推进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仅当地块权属调整带给农户的土地连片、要素替代、种植结构升级等收益大于其支付的信息搜寻、地块质量变化风险等成本时,才有地块权属调整的农户层面需求。今后应坚持权属调整的基础作用,构建各利益主体协同增益的整理机制,是推进农地高效整理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权属调整 结构性增益 农户需求
下载PDF
以景观生态化的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农地整治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锦东 张辉 陈宇琛 《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第1期28-32,17,共6页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农地整治实践中更多地关注新增耕地数量、追求规模化经营,导致景观单一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以景观生态化的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农地整治,进而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专业调查的基...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农地整治实践中更多地关注新增耕地数量、追求规模化经营,导致景观单一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提出以景观生态化的新理念新方法开展农地整治,进而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和专业调查的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化田块设计、景观生态化道路、沟渠设计为重点,探讨了其设计要求和方法,并建议从土地综合整治观、保护原有生态系统、提高村民和景观生态设计师参与度以及加大景观生态建设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努力,有效推动我国农地整治的景观生态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治 景观生态设计 农田生态系统
下载PDF
农地整理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测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九兴 杨钢桥 何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8,共5页
农地整理工程改变了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使其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依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湖北省境内选取3个典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农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 农地整理工程改变了整理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使其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生变化。依据不同的地貌类型,在湖北省境内选取3个典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农地整理前后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结果表明:新增耕地数量最多的是"竹山项目"、净增348.84 hm2,居中的是"当阳项目"、净增62.32 hm2,最少的是"钟祥项目"、净增44.27 hm2。3个农地整理项目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发生损失,"竹山项目"净减271.0×104元/年,"当阳项目"净减51.0×104元/年,"钟祥项目"净减8.0×104元/年。不同地貌类型项目区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存在较大差异,"竹山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大,"当阳项目"的气体调节价值损失最小;"竹山项目"的食物生产价值增加11.0×104元/年,"钟祥项目"增加1.0×104元/年。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农地整理目标必须从新增耕地数量向更加注重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转变,紧紧围绕和考虑生产、生活和生态,实施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整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理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两级选择性聚类集成的农用地整治时空配置分区
18
作者 张雅杰 靳铭 +1 位作者 张丰 孔雪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68-276,共9页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不兼顾地理空间的问题,该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从生态敏感性、用地适宜性与整治迫切性3个维度建立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一种基于混合距离,同时具有聚类方案质量识别功能的两级选择性聚类集成方法... 针对传统聚类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不兼顾地理空间的问题,该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从生态敏感性、用地适宜性与整治迫切性3个维度建立分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一种基于混合距离,同时具有聚类方案质量识别功能的两级选择性聚类集成方法对怀化市农用地整治进行时空配置。通过聚类运算,将怀化市300个聚类单元划分为:近期重点整治区、近期适度整治区、中期重点整治区、中期适度整治区和远期限制整治区5个类型,面积比例分别为9.05%、30.48%、22.58%、7.33%、30.56%,符合怀化现状条件;相较于传统聚类方法,两级选择性聚类集成方法具有聚类质量识别与兼顾地理空间的优势,且更适用聚类单元较多、属性空间复杂的情况。研究结果在客观上为未来土地整治工作与聚类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区 聚类分析 聚类集成 农用地整治
下载PDF
济南市济阳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恺悦 《山东国土资源》 2020年第12期70-74,共5页
农用地整理潜力作为农用地整理项目选取和项目时序安排的基础,在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济阳区为研究对象,在济阳区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成果和2017年济阳区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基础上,运用arcgis,sps... 农用地整理潜力作为农用地整理项目选取和项目时序安排的基础,在新形势下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济阳区为研究对象,在济阳区耕地质量更新评价成果和2017年济阳区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基础上,运用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济阳区数量潜力,运用产能核算方法分析其质量潜力,通过几何平均法对济阳区各乡镇(街道)潜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济阳区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0.28%,共划分为5个潜力区,以二级、三级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数量潜力 质量潜力 综合潜力 济南市济阳区
下载PDF
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耀奔 叶艳妹 +1 位作者 刘书畅 杨建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32-2640,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农地整治措施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种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细菌多样性来看,实施农地整治的样点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提高;(2)从细菌种群结构来看,实施田... 为了研究不同农地整治措施对土壤细菌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农地整治措施下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种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从细菌多样性来看,实施农地整治的样点土壤细菌多样性显著提高;(2)从细菌种群结构来看,实施田块归并、平整土地、筑造沟渠以及土壤培肥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甲基暖菌属(Methylocaldum)、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脱硫线菌属(Desulfonema)等有益菌属的丰度;(3)通过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酸碱度、铜和铅含量是影响农地整治区土壤细菌多样性与结构的重要因素。该研究证实了农地整治对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作用,也为农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整治措施 土壤细菌 高通量测序 土壤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