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及其南北区域差异性 被引量:58
1
作者 张强 韩兰英 +3 位作者 郝小翠 韩涛 贾建英 林婧婧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2-1103,共12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旱灾损失的复杂性及其显著的区域差异,至今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利用1961年以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情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系统分...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灾害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然而由于旱灾损失的复杂性及其显著的区域差异,至今对中国农业旱灾损失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利用1961年以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的灾情资料和常规气象资料,系统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农业干旱灾害不同受灾强度分布比率和综合损失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在北方和南方的区域差异,研究了20世纪90年代的气温突变对农业旱灾损失率的影响特征,探讨了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对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变化的依赖关系及其在气候空间的分布特征。结果发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50年来中国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平均每10 a约增加0.5%,风险明显增大。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每10 a约增加0.6%,高出南方1倍,风险增大的速度明显比南方快;北方农业旱灾几乎在很宽松的气温条件下就可以发生,而南方更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年份。并且,在气温突变后,变化趋势明显加剧,全中国综合损失率约增加了0.9%,风险明显增高;而且北方综合损失率的增值高达1.8%,是南方的4倍还多,气候突变对北方农业旱灾风险的影响明显比南方更凸出。综合损失率在北方对降水变化的响应要更敏感,而在南方对气温变化的响应更敏感。同时,关键影响期降水对综合损失率的影响比全年降水影响更显著;北方的关键影响期作用比南方更凸出。这些新的科学认识对中国农业旱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干旱灾害 灾损率 响应规律 南北差异
下载PDF
影响南方农业干旱灾损率的气候要素关键期特征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强 韩兰英 +2 位作者 王胜 王兴 林婧婧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378-2392,共15页
我国南方地区是全国粮食主要产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该区域干旱灾害不断加剧,农业旱灾损失十分突出,异常特征也比较明显.然而,对于我国南方农业旱灾损失的变化特征及其受干旱致灾因素的影响机理至今并不十分清楚,这严重影响了... 我国南方地区是全国粮食主要产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年来该区域干旱灾害不断加剧,农业旱灾损失十分突出,异常特征也比较明显.然而,对于我国南方农业旱灾损失的变化特征及其受干旱致灾因素的影响机理至今并不十分清楚,这严重影响了对南方农业旱灾规律的深入认识及其影响程度的客观评估.鉴于此,利用我国南方农业干旱灾情实况、农作物种植面积、气象干旱监测指数和常规气象要素等相关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近50年来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致灾因子的关系.分析发现:南方地区近50年来农业旱灾综合损失率明显增加,西南比华南和东南增加更为明显.而且,由于农作物各个生长阶段对气候要素的依赖程度不同及气候要素的非均匀季节分布特征,农业旱灾损失率主要受关键期的气象干旱、降水和温度等气候要素变化的影响,而其他时段气候要素变化对农业旱灾损失率影响并不明显.因此,南方地区农业旱灾损失率与关键期气候要素的拟合关系要明显好于与全年气候要素的关系,并且与关键期气候要素的多因子拟合关系与单因子拟合关系相比更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对这种多因子关系建立的农业旱灾损失率评估模型进行交叉检验的相关性、误差水平、信度均比较理想,表明该模型对估算南方地区农业旱灾损失率具有较好的效果.该文研究结果对于发展我国南方农业干旱灾损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科学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综合灾损率 气候致灾因子 关键影响期 因子拟合关系
原文传递
华北地区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 被引量:9
3
作者 安雪丽 王前锋 +1 位作者 莫新宇 武建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1-596,共6页
采用干旱灾情数据,以县域为单位,运用受旱率及干旱灾害频率2个指标,分析了华北4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1949—2000年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受旱率52年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度及中度以上程... 采用干旱灾情数据,以县域为单位,运用受旱率及干旱灾害频率2个指标,分析了华北4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1949—2000年农业干旱灾害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受旱率52年间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度及中度以上程度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明显增加;干旱灾害频率分布格局有较为明显的东西差异,高频区集中在河南省东北部、山西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及晋中地区;52年间河南省大部及山东省青岛市干旱灾害发生频率有增加的趋势.本研究从灾情记录角度识别了华北4省农业干旱灾害高发区及严重干旱年份,能够为干旱灾害的风险防范及国家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灾害 受旱率 干旱灾害频率
下载PDF
全国及区域尺度上农业旱灾受灾率分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方 李茂松 +2 位作者 王春艳 崔三荣 程婉莹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9-214,共6页
旱灾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如何定量评价旱灾的致灾程度,对旱灾等级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以农作物旱灾受灾率(Ia )为分级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和逐步聚类法为分类方法,拟将农... 旱灾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自然灾害,如何定量评价旱灾的致灾程度,对旱灾等级进行科学界定,对于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以农作物旱灾受灾率(Ia )为分级指标,采用系统聚类法和逐步聚类法为分类方法,拟将农业旱灾划分为5级,分别为无旱(D0)、轻旱(D1)、中旱(D2)、重旱(D3)、特旱(D4),通过判别分析法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以期对全国及区域尺度上的农业旱灾等级标准进行合理地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农业旱灾等级划分采用类平均法和重心法划分结果一致,D0为0≤Ia <10%,D1为10%≤Ia <15%, D2为15%≤Ia <20%, D3为20%≤Ia <25%、D4时Ia≥25%;在区域尺度上, D0为0≤Ia <6%, D1为6%≤Ia <13%,D2为13%≤Ia <22%,D3为22%≤Ia <36%和D4为Ia≥36%。考虑到全国农业旱灾标准的推广性以及未来旱灾可能加重的变化趋势,将全国农作物旱灾受灾率在不同等级的范围提升2%-3%。从实际记录年度旱情来看,两个尺度上的分级结果均比较合理,能很好地解释现有农业旱灾的分级现象,可为今后的农业旱灾应急响应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等级 旱灾受灾率 系统聚类法 逐步聚类法 判别分析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未来农业干旱变化趋势 被引量:1
5
作者 汪向兰 顾颖 朱德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9,共3页
选择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区,利用1956~2007年计52年的天然径流和农业受旱率资料、VIC模型和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的A1B情景下3种气候模式(NCAR、CSIRO、MPI)基准期1961~1990年、预测期2009~2060年水资源量系列,利用Matlab建立径流量与农业... 选择我国主要江河流域区,利用1956~2007年计52年的天然径流和农业受旱率资料、VIC模型和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的A1B情景下3种气候模式(NCAR、CSIRO、MPI)基准期1961~1990年、预测期2009~2060年水资源量系列,利用Matlab建立径流量与农业受旱率的关系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农业受旱率并分析了未来干旱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干旱 流域 农业受旱率 天然径流
下载PDF
基于EEMD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旱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黄进 柳艺博 张方敏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7-344,共8页
量化旱情统计数据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1980—2019年的农业干旱受灾率,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构建了实际灾情对不同月份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而探求重要气候因子与大尺度... 量化旱情统计数据与气候因子间的响应关系对保障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针对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1980—2019年的农业干旱受灾率,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构建了实际灾情对不同月份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进而探求重要气候因子与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LAOI)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EEMD从灾情逐年序列分离出中短期波动表征的气候干旱强度(IMF-H)和趋势项表征的干旱脆弱性;(2)IMF-H的峰值差异表明东北3省的干旱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省份;(3)IMF-H与气候因子的线性关系表明夏季气候异常对灾损贡献最高,特别是7月份的日均日照时间及降水被筛选为10个省份的干旱关键影响因子(KDII);(4)各省份KDII的时序诊断结果表明,2000以来长江北部地区的夏季干旱风险有一定的增强趋势;(5)在0~12个月时滞下,Nino海温、南方涛动、北太平洋遥相关型等表征ENSO及北半球大气低频振荡的LAOI对研究区KDII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监测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受灾率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气候因子 大气—海洋指数
下载PDF
基于农业旱情解析我国粮食主产区极端无雨事件的演变特征
7
作者 黄进 柳艺博 张方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3,18,共5页
基于1980~2019年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农业干旱受灾统计数据及逐日降水资料,采用H-P滤波提取了气候致损强度(CCLI),并构建了其对无雨日指数(DDI)和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LAOI)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CCLI与不同月份DDI的相关分析表明... 基于1980~2019年间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农业干旱受灾统计数据及逐日降水资料,采用H-P滤波提取了气候致损强度(CCLI),并构建了其对无雨日指数(DDI)和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LAOI)的响应关系。结果发现CCLI与不同月份DDI的相关分析表明夏旱对灾情贡献更高,特别是7月无雨日总天数被识别为10个省份的首要致旱因子(PDCF);河南、江苏、湖北、内蒙古、吉林、辽宁的PDCF均呈现显著增强趋势,表明了夏季关键月份旱灾风险的加剧;各省份PDCF的波动存在2~3年的主周期;在0~12个月时滞下,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暖池、北极涛动等环流信号对旱情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干旱监测及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干旱受灾率 H-P滤波 无雨日指数 大尺度大气—海洋指数
下载PDF
青海省东部农业旱灾风险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晓晓 张鑫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88,共5页
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理论和灰色风险分析理论,研究青海省东部春、夏季不同降水距平的发生概率,并构建青海省东部及各县区的灰色风险率模型,计算农业旱灾风险。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和南部旱灾较轻,中部灾情较重。门源、湟中、... 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理论和灰色风险分析理论,研究青海省东部春、夏季不同降水距平的发生概率,并构建青海省东部及各县区的灰色风险率模型,计算农业旱灾风险。结果表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北部和南部旱灾较轻,中部灾情较重。门源、湟中、西宁、贵德、黄南最易发生轻旱,大通、互助、乐都、循化最易发生中旱,尖扎、化隆、民和最易发生重旱,平安、湟源最易发生极旱。互助发生旱灾的总风险率最高,达到0.56,平安、西宁旱灾总风险最低,依次为0.15和0.22。东部农业区整体区域旱灾发生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重旱、中旱、轻旱、极旱。模型模拟结果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旱灾 灰色-模糊理论 粮食减产率 旱灾等级 风险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