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体系随机聚集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陈涛 《科技通报》 1995年第2期98-101,共4页
运用分形理论揭示城镇体系随机聚集的数学法则和空间扩展的物理机制,指出城镇分布的分形特征,为利用计算机模拟城镇体系的生成和演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城镇体系 随机聚集 分形 分维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分形维数的湖州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73
2
作者 崔大树 孙杨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43,共7页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 中小城市旅游业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其与更大空间范围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衔接,是目前非中心旅游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难点。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聚集维数的测算显示湖州景区系统的空间分布聚集性较强,关联维数的测算结果显示其具有多分形特征。据此,湖州市旅游景区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完善"两核心三组团"的旅游空间结构;加强"点—轴—面"交通体系建设,促进湖州接轨长三角地区旅游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州市 分形 聚集维数 关联维数 空间结构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被引量:49
3
作者 高元衡 王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2-58,共7页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 根据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模式,采用聚集分形方法对桂林市旅游景区在1973年、1997年和2007年的空间结构分组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桂林市市区组团和阳朔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演化符合聚集分形模式,其中,市区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点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阳朔组团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为从面状发展模式到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而兴安组团旅游景区空间结构演化不符合聚集分形发展模式,表现出多中心共同发展特征。研究对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指出桂林旅游发展格局现状和规划目标的差异。研究同时发现,采用聚集维数单一指标来研究旅游目的地总体空间结构存在缺陷,与平均半径指标和生命周期方法联合使用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形 聚集维数 空间结构 旅游景区
下载PDF
面向高压断路器故障分类的电流-振动信号类聚几何敏感特征优选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会兰 许文杰 +2 位作者 赵书涛 裘实 刘教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6,共11页
针对利用电流-振动信号联合进行高压断路器故障分类过程中原始特征集维数较高,因而造成识别率低、分类性能退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维小样本的类聚几何敏感特征优选方法。首先,利用广义维数谱和敏感维数定量刻画经魏格纳-威尔... 针对利用电流-振动信号联合进行高压断路器故障分类过程中原始特征集维数较高,因而造成识别率低、分类性能退化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维小样本的类聚几何敏感特征优选方法。首先,利用广义维数谱和敏感维数定量刻画经魏格纳-威尔分布处理的振动信号时频图,结合线圈电流信号的突变信息,构建断路器完整动作过程的电-振联合多征兆域原始特征集;其次,通过定义“变异系数”细致描绘特征在样本类内和类间的波动性,由“赏函数”对类间发散性强的特征予以加权,根据特征敏感因子优选得到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类聚几何最优特征集;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和其他识别方法进行故障分类。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特征集识别准确率明显提高,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电流-振动信号联合 类聚几何 特征优选 敏感维数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凤华 李晓东 +1 位作者 唐伟 唐苏华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4期50-54,共5页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的随机聚集方法和关联维数测算方法,并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景区(点)系统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具有分形结构。吐鲁番景点分布较集中且易形成线... 本文采用分形理论的随机聚集方法和关联维数测算方法,并借助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景区(点)系统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具有分形结构。吐鲁番景点分布较集中且易形成线路组合,各景点在空间结构上的向心性作用有强弱之分,从系统的聚集中心向四周景点密度是衰减的。并据此提出了吐鲁番地区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合理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点)系统 随机聚集维数 关联维数 吐鲁番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对比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京圈 被引量:9
6
作者 舒倩 周国华 谭卫红 《热带地理》 2005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和网格分维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京圈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京圈呈现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分维和网格分维计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京圈城市体系的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东京圈呈现内部空间结构的紧致性;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亦趋于集聚和整合;珠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空间结构最为松散。据此提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要发展卫星城,构建广域交通体系,扩大城市容量,增强各二级中心集聚、辐射能力等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分维 网格分维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东京圈
下载PDF
纳米流体聚集结构的模拟及其分维数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胡卫峰 宣益民 李强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4,共6页
该文根据微粒子在流体中作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和微粒子的运动方程 ,模拟纳米粒子在流体中的聚集过程 ,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纳米粒子聚集系统的结构 ,建立了模拟纳米粒子无规则运动的DL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系统的分形维数与纳米粒子... 该文根据微粒子在流体中作布朗运动的朗之万理论和微粒子的运动方程 ,模拟纳米粒子在流体中的聚集过程 ,并运用分形理论分析纳米粒子聚集系统的结构 ,建立了模拟纳米粒子无规则运动的DLCA模型。模拟结果表明 ,系统的分形维数与纳米粒子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模拟 纳米粒子 聚集态结构 分维数 布朗运动 DLCA模形 分布形态 热学
下载PDF
基于聚集分形维数的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玏 刘家明 +1 位作者 宋涛 金浩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7-202,共6页
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不仅可以整体上揭示区域旅游吸引物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能定量识别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类型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北京市5种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共1057处)为研究对象,运用聚集分形... 运用聚集分形理论对旅游吸引物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和描述,不仅可以整体上揭示区域旅游吸引物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能定量识别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类型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北京市5种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共1057处)为研究对象,运用聚集分形维数测算方法,从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分布格局和各类型差异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特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北京市旅游吸引物系统整体具有显著空间聚集分形结构特征,距城市中心2.43km范围内,旅游吸引物呈松散离散分布,而2.51km至市域范围,旅游吸引物系统结构向心性强呈集聚紧凑分布。观光旅游、主题活动、康体健身旅游吸引物均以城市中心为核心逐步分散布局于主城区内,呈现出紧凑的集聚式分布特征;度假疗养吸引物集聚分布于小汤山地区,沿半径方向吸引物密度递减;民俗体验型旅游吸引物系统以雁栖镇为重心沿半径方向密度小幅度递减,空间分布基本呈均衡状。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系统分形特征的测算研究,刻画出了系统的空间特征及分异趋势,为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引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吸引物系统 空间结构 聚集维数 分形理论 北京市
原文传递
特定pH条件下Ca^2+/Cu^2+引发胡敏酸胶体凝聚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晓丹 李航 +1 位作者 朱华玲 田锐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8-707,共10页
土壤腐殖质颗粒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的发生。而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物质,本文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NO3)2和Cu(NO3)2溶液中胡敏酸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和形成凝聚体的结构... 土壤腐殖质颗粒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深刻地影响着土壤中的微观过程和宏观现象的发生。而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物质,本文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a(NO3)2和Cu(NO3)2溶液中胡敏酸胶体颗粒的凝聚过程和形成凝聚体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Ca2+和Cu2+在带电胶体表面的吸附方式不同而对胡敏酸胶体的凝聚的影响表现出很大差异。(1)散射光强的稳定与否可以反映体系的稳定性,Ca(NO3)2体系中散射光强可以在较宽的电解质浓度范围从0 mmol L-1至20 mmol L-1内保持稳定,而Cu(NO3)2体系中光强稳定的电解质浓度范围较窄,只有0 mmol L-1至3 mmol L-1。(2)随电解质浓度的提高,两种电解质体系中凝聚体的有效粒径随时间先呈线性增长再呈幂函数增长,但胡敏酸胶体凝聚过程对Cu(NO3)2体系浓度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Ca(NO3)2体系,并且1 mmol L-1Cu2+吸附下胡敏酸胶体的凝聚速率为69.55 nm min-1,近乎是7.5 mmol L-1Ca2+吸附下凝聚速率23.94 nm min-1的3倍,可见Cu2+作用下颗粒的平均凝聚速率远远高于Ca2+作用的情况。(3)Ca(NO3)2体系中,电解质浓度越高形成凝聚体的结构越开放,但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小,结构变得更加疏松,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可逆性;而Cu2+作用下形成的凝聚体初期结构开放度较高,在放置50 d后分形维数变大,结构更加致密紧实,说明该凝聚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这些信息为研究腐殖质超分子聚合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敏酸 电解质 光散射 凝聚 分形维数
下载PDF
富宁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水系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贤法 《文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应用GIS数字化了云南省富宁县扫描地图,获得了计算富宁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各类距离数据。以新华镇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显著,在整体上趋于最优化,中心作用较强。受山地地形的制约,城镇体系趋于线性地理要素分布,主要为... 应用GIS数字化了云南省富宁县扫描地图,获得了计算富宁县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各类距离数据。以新华镇为中心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显著,在整体上趋于最优化,中心作用较强。受山地地形的制约,城镇体系趋于线性地理要素分布,主要为公路和河流,交通网络联接较好。应用GIS计算出富宁县那马河水系的分维,显示流域地貌发育处于戴维斯侵蚀循环的幼年期。最后讨论了各种分维对富宁县城镇化发展及防灾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宁县 城镇体系 那马河水系 聚集分维 空间关联分维
下载PDF
煤的缔合结构研究 Ⅱ溶液黏度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华 水恒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6,共4页
采用Pal-Rhodes方程描述了一种煤可溶组分PI-1溶液黏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计算得到了缔合物的缔合维数。25℃下PI-1在NMP和CS2 /NMP混合溶剂中缔合物的缔合维数分别为 2. 08和 2. 19,表明其在低温下缔合属于反应控制机理。随着温度的提... 采用Pal-Rhodes方程描述了一种煤可溶组分PI-1溶液黏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计算得到了缔合物的缔合维数。25℃下PI-1在NMP和CS2 /NMP混合溶剂中缔合物的缔合维数分别为 2. 08和 2. 19,表明其在低温下缔合属于反应控制机理。随着温度的提高,缔合维数趋于减小,表明在较高温度下,PI-1具有较快的缔合动力学过程,在 50℃时PI-1在NMP中的缔合维数大于在CS2 /NMP混合溶剂中的缔合维数,表明PI-1在NMP的缔合速率相对低于CS2 /NMP混合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度 缔合维数
下载PDF
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邬文艳 《河套学院论坛》 2011年第4期18-24,32,共8页
本文通过构建分形模型,在计算呼包鄂城市群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以及关联维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呼包鄂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关键词 聚集维数 网格维数 关联维数 呼包鄂城市群
原文传递
紫色土坡面细沟侵蚀过程中泥沙颗粒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蒋倩 郑子成 +1 位作者 王永东 李廷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14-121,共8页
为探究侵蚀泥沙粒径分布及分选特征,更好地理解紫色土坡面泥沙分离、输移和沉积过程,该研究以西南地区典型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开展了不同流量条件下10°和15°坡面细沟侵蚀过程以及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研究。... 为探究侵蚀泥沙粒径分布及分选特征,更好地理解紫色土坡面泥沙分离、输移和沉积过程,该研究以西南地区典型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开展了不同流量条件下10°和15°坡面细沟侵蚀过程以及泥沙颗粒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各坡面产流率、产沙率均随冲刷流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冲刷流量从4 L/min增加至8 L/min,坡面平均产流率增加了1.35~2.37、1.70~1.97倍,坡面平均产沙率增加了1.31~3.51、7.70~8.58倍,产沙率受坡度影响高于产流率。2)各坡面侵蚀泥沙中粉粒占比最高,介于47%~55%。黏粒的富集率(Enrichment Ratio,ER)<1,团聚率(Aggregation Ratio,AR)>1,表明该粒级的泥沙颗粒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损耗,并以团聚体的形式迁移;粉粒的ER>1,AR≈1,表明该粒级的泥沙颗粒发生了富集,并且大部分颗粒以单粒方式被运移。各坡面黏粒与粉粒富集率随流量增加而增大,且在高流量下,细颗粒更易富集。3)体积分形维数变化范围为2.43~2.63。各坡面随着冲刷时间的持续,体积分形维数呈现降低的趋势,且分形维数与黏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砂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该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坡面侵蚀过程中泥沙粒径的变化规律,可为指纹因子的粒径选择及揭示紫色土坡面流失机理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颗粒分选 富集率 团聚率 分形维数
下载PDF
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智奇 钱胜 +1 位作者 王瑞金 朱泽飞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1-170,共10页
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 纳米流体中悬浮的纳米颗粒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然而纳米流体颗粒增强传热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的聚集是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增大的重要机制,而且纳米颗粒聚集的形态对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有重要影响,但是目前的导热系数模型大多是建立在Maxwell有效介质理论的"静态"和"均匀分散"假设基础上.本文用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Cu-Ar纳米流体,采用Green-Kubo公式计算导热系数,采用Schmidt-Ott关系式计算不同聚集形态下的分形维数.对比导热系数与分形维数可以发现:在相同体积分数下,较低的分形维数会有更高的导热系数,分析了分形维数与导热系数的定量关系.此外,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紧密聚集与松散聚集的差异,基液分子在纳米颗粒附近的纳米薄层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纳米颗粒聚集形态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聚集形态 分形维数 导热系数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酒店业空间分布研究--以上海市星级酒店为例
15
作者 梁雅丽 张俊杰 《科技和产业》 2023年第6期102-106,共5页
分形集聚维数的测算可以刻画酒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从而为酒店空间分布优化提供相应的依据。选取上海市254家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以和平饭店为测算中心,计算出上海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集聚维数,并计算其酒店空间分布关联维数。结果表明:... 分形集聚维数的测算可以刻画酒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从而为酒店空间分布优化提供相应的依据。选取上海市254家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以和平饭店为测算中心,计算出上海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集聚维数,并计算其酒店空间分布关联维数。结果表明:和平饭店作为上海市星级酒店空间系统中心,中心吸附力强,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同时,空间分布关联度较为紧密,呈分形集聚的特征。由此可知,应推动和平饭店中心外缘的商业建设,推动外围的酒店业发展,缓解中心与外缘的二元分异状况;同时,利用各酒店彼此间的关联性,使不同区位的酒店联动错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集聚维数 关联维数 星级酒店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庆阳市A级景区空间结构研究
16
作者 朱晓晴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5-99,117,共6页
区域空间旅游结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实证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业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县级城市的研究较少.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西部地县级小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建... 区域空间旅游结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经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但实证研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旅游业发达地区,对西部地县级城市的研究较少.随着全域旅游的发展,西部地县级小城市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一定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甘肃省庆阳市为例,运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对该市的A级景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庆阳市A级景区处于离散分布,关联性强,属于点状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空间结构 庆阳 分形 聚集纬数 关联纬数
下载PDF
云南省文山州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丁贤法 李巧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1,共2页
应用MapInfo数字化了文山州地图,测量出计算城镇体系分形所需的各种距离;聚集分维显示该州城镇要素以开化镇为中心向四周衰减;文山州102个城镇的网格分维显示该州城镇要素分布介于线性与面状之间;20个主要城镇的空间关联分维显示,受山... 应用MapInfo数字化了文山州地图,测量出计算城镇体系分形所需的各种距离;聚集分维显示该州城镇要素以开化镇为中心向四周衰减;文山州102个城镇的网格分维显示该州城镇要素分布介于线性与面状之间;20个主要城镇的空间关联分维显示,受山地地形的制约,主要城镇趋于线性地理要素分布,交通网络联接较差;马关县与麻栗坡县的城镇体系表现出相似的分形特征;"点-轴系统"是该州城镇体系的最佳空间发展模式,该州城镇体系已基本形成了323国道与衡昆高速公路沿线的主发展轴与平远镇至天保口岸的副发展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州 城镇休系 空间结构 聚集分维 网格分维 空间关联分维
下载PDF
Zn^(2+)吸附引发腐殖质分子凝聚的激光散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田锐 刘艳丽 +2 位作者 李航 贾明云 李睿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Zn2+吸附所引发的腐殖质分子凝聚的动力学及凝聚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腐殖质凝聚过程中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凝聚体受到的布朗力与重力得相对强度的动态变化.②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腐殖质的凝聚... 利用光散射技术研究了Zn2+吸附所引发的腐殖质分子凝聚的动力学及凝聚形成的聚合体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①腐殖质凝聚过程中光强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反映凝聚体受到的布朗力与重力得相对强度的动态变化.②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腐殖质的凝聚速度显著增加,所以本实验中腐殖质的凝聚机制为反应控制团簇凝聚机制,即RLCA机制.③腐殖质凝聚体的分形维数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明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形成的腐殖质凝聚体的结构越疏松,结构中孔隙的开放度越大.同时,本实验再次证明,天然腐殖质单体分子的平均有效粒径的确位于100~300 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质 光散射 凝聚 动力学 分形维数
下载PDF
维上带层次数据立方的自底向上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玉才 向隆刚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477-1481,共5页
通过扩展 BUC算法 ,提出了 HBUC算法 ,自底向上地计算维上带层次的数据立方 .HBU C算法的关键在于对层次之间的映像关系进行了合理地编码 ,并选择了恰当的层次扫描路线 ,这些不仅能够保证 HBU C算法继承和扩展BUC算法的优化过程 :Write-... 通过扩展 BUC算法 ,提出了 HBUC算法 ,自底向上地计算维上带层次的数据立方 .HBU C算法的关键在于对层次之间的映像关系进行了合理地编码 ,并选择了恰当的层次扫描路线 ,这些不仅能够保证 HBU C算法继承和扩展BUC算法的优化过程 :Write- Ancestors和 Collapsing,而且使粗粒度级的聚集计算因为共享细粒度级的排序结果而得到加速 ,从而大大提高了 HBUC的计算效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立方 聚集 维层次 CUBE操作 BUC
下载PDF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TUDY ON THE AGGREGATION OF ISO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被引量:2
20
作者 Jing Liu Ji-jun Wang +4 位作者 Ting Li Yong Zhou De-yan Shen Yun Huang Shou-ke Yan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7-215,共9页
Aggregation process of iso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i-PMMA)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or many years, and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They are, howe... Aggregation process of iso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i-PMMA)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or many years, and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ies. They are, however, seldom sustained by real-space observations of the underlying morphology. In this paper, the aggregation process of i-PMMA in concentrated acetone solutions and the fractal structure of the resulting three-dimensional clusters were characterized on the basis of real-space AFM observations of their two-dimensional proj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spherical multiple-chain particles formed upon collapse and aggregation of the involving chains as a whole during quenching the solution to room temperature. By keeping the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initially formed particles stick together upon contact to form larger particles through reassembling very slowly. The succeeding collision of the enlarged spherical particle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small clusters. These newly formed small clusters grow when they meet with other clusters or single Brownian particles. This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large clusters with fractal dimension of 1.95 ± 0.05, which suggest a reaction-limited cluster aggregation of i-PMMA in a concentrated acetone solution.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clusion obtained by light scattering measur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act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aggregation Fractal dimensio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