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55
1
作者
王勇
姬强
+2 位作者
刘帅
孙汉印
王旭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5-1373,共9页
通过9a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和传统耕作4种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措施均提高了0~40cm土层中>2mm和0.25~...
通过9a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和传统耕作4种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措施均提高了0~40cm土层中>2mm和0.25~2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而传统耕作相应地增加了0~40cm土层中0.053~0.25mm微团聚体和<0.053mm粘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同时深松、旋耕、免耕措施提高了各土层总有机碳和耕层0~10cm所有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比较而言,深松的作用效果更大。秸秆还田进一步提高了各土壤层次上总有机碳和所有级别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及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在玉米秸秆不还田的条件下,隔年深松比连年深松更有利于0~30cm大团聚体形成及总有机碳和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孔雨光
张金池
+3 位作者
张东海
王洪
崔志华
陶宝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4,共6页
选取苏北淤泥质海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海滩裸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及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Cheng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于筛法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
选取苏北淤泥质海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海滩裸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及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Cheng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于筛法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0~10cm)土壤及其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土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储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由海滩裸地转变为芦苇地及由芦苇地开发为农田或水杉林地后,全土及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有显著提高;水杉林地全土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储量均大于农田土壤,芦苇地转变为水杉林地比转变为农田土壤更能有效地固定有机碳;苏北淤泥质海滩冲积形成后,土壤具有固碳作用,芦苇地、农田及水杉林地0~10cm土层碳汇作用分别为5156.84、11276.08和13476.18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土地利用方式
淤泥质海岸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结合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
55
1
作者
王勇
姬强
刘帅
孙汉印
王旭东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65-1373,共9页
基金
科技支撑资助项目(2007BAD89B16
2012BAD14B1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1-YW-09-07)
文摘
通过9a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和传统耕作4种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措施均提高了0~40cm土层中>2mm和0.25~2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而传统耕作相应地增加了0~40cm土层中0.053~0.25mm微团聚体和<0.053mm粘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同时深松、旋耕、免耕措施提高了各土层总有机碳和耕层0~10cm所有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比较而言,深松的作用效果更大。秸秆还田进一步提高了各土壤层次上总有机碳和所有级别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及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在玉米秸秆不还田的条件下,隔年深松比连年深松更有利于0~30cm大团聚体形成及总有机碳和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水稳性团聚体
团聚体有机碳
Keywords
tillage
pra
c
ti
c
es
water-stable
aggregate
s
aggregate
-
associated
organic
c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
8
2
作者
孔雨光
张金池
张东海
王洪
崔志华
陶宝先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4,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3A140301)
文摘
选取苏北淤泥质海岸土地利用变化过程中的海滩裸地、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田及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Hu& Cheng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于筛法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表层(0~10cm)土壤及其不同粒级土壤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全土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储量均有显著影响;土地利用方式由海滩裸地转变为芦苇地及由芦苇地开发为农田或水杉林地后,全土及各粒径团聚体结合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均有显著提高;水杉林地全土及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储量均大于农田土壤,芦苇地转变为水杉林地比转变为农田土壤更能有效地固定有机碳;苏北淤泥质海滩冲积形成后,土壤具有固碳作用,芦苇地、农田及水杉林地0~10cm土层碳汇作用分别为5156.84、11276.08和13476.18kg·hm-2.
关键词
生态学
土地利用方式
淤泥质海岸
土壤有机碳
团聚体结合碳
Keywords
e
c
ology
land-use
pattern
silting
c
oast
soil
organic
c
arbon
(SO
c
)
aggregate
-
associated
organic
c
分类号
S152.4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勇
姬强
刘帅
孙汉印
王旭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及团聚体结合有机碳的影响
孔雨光
张金池
张东海
王洪
崔志华
陶宝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