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感事件理论的内容、应用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05
1
作者 段锦云 傅强 +1 位作者 田晓明 孔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07,共9页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应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在对工作满意度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驱动型和判断驱动型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对研究组织成员情感反应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考虑团体层次情感机制及测量方法等因素,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事件理论 情感反应 工作满意度 工作环境特征 情感驱动行为 判断驱动行为
下载PDF
领导风格、情绪劳动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研究——基于服务型企业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64
2
作者 刘朝 张欢 +1 位作者 王赛君 马超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34,共16页
通过对42家服务型企业的500名员工进行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探索领导风格与员工情绪劳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放任型领导风格和浅层行为正相关,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深层行为正相关;浅层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而深层行... 通过对42家服务型企业的500名员工进行实地抽样问卷调查,探索领导风格与员工情绪劳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放任型领导风格和浅层行为正相关,交易型和变革型领导风格和深层行为正相关;浅层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而深层行为恰好相反;放任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而交易型与变革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民行为正相关。同时,浅层行为不仅会强化放任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关系,还会削弱交易型领导风格和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关系。上述发现从理论上对情绪劳动研究做了新的补充,并对服务型企业领导者选择合适的领导风格、管理员工情绪劳动、激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风格 情绪劳动 组织公民行为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员工建言行为的情绪机制:一个新的探索视角 被引量:40
3
作者 傅强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4-282,共9页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 已有研究考察了建言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然而探讨情绪影响建言的研究则是新崛起的一个方向。文章一方面从情绪影响认知信息加工最终影响建言决策的微观角度来分析情绪与建言的关系,另一方面从组织行为研究的宏观层面探讨情绪与建言关系,并以情绪事件理论、情绪循环理论和情绪反馈理论为基础,结合情绪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员工情绪产生的几大来源,员工情绪对建言决策的影响,建言者的情绪对被建言者(建言对象)的情绪影响,员工建言被采纳与否等几个涉及情绪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构造了建言行为情绪机制模型;系统地揭示了整个建言行为链上伴随的情绪机制,并对恐惧、希望、心理安全、后悔等情绪对建言的影响作了示例分析。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情绪 认知加工 情绪事件理论 情绪循环理论 情绪反馈理论
下载PDF
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利平 陈晨 +3 位作者 陈煊煊 秦昕 王海侠 薛伟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8-152,共15页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 在关于职场偏差行为的研究中,目前仅有极少数针对其结果变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从行为接受者的视角探讨职场偏差行为对他人及组织的不利影响,却忽视了员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的影响。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研究采取行为者中心视角,探讨了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工作投入的内在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经验取样法对企业员工进行连续10个工作日的每日调研,对323组日常观测数据采用分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员工每日采取职场偏差行为越多,其负面情绪越高,进而工作投入越低;道德认同会强化职场偏差行为对其自身负面情绪的影响,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对自身负面情绪的作用更强;道德认同对职场偏差行为与工作投入之间的效应产生促进作用,当员工道德认同较高时,员工职场偏差行为通过负面情绪影响自身工作投入的负面影响会增强。研究结果为从员工自身视角抑制职场偏差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干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偏差行为 行为者中心视角 情感事件理论 负面情绪 工作投入
原文传递
导游幽默对游客行为意愿的作用路径——基于情感事件理论 被引量:12
5
作者 涂红伟 林宝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9-111,共13页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文章考察了导游幽默对游客行为意愿的跨层影响路径,尤其是积极情绪和目的地形象两个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该研究对52个旅游团的796名游客展开调查,采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层面...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文章考察了导游幽默对游客行为意愿的跨层影响路径,尤其是积极情绪和目的地形象两个变量在这个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机制。该研究对52个旅游团的796名游客展开调查,采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层面的导游幽默对个体层面的游客行为意愿存在显著的影响;积极情绪在导游幽默和游客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目的地形象不仅中介了导游幽默与游客行为意愿间的联系,还能显著地传递积极情绪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效果;积极情绪与目的地形象在导游幽默与游客行为意愿的跨层关系之间起到有序的链式中介作用。该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导游幽默与其结果变量之间的联系,相关结果还对旅游部门管理者如何发挥导游幽默的积极作用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游幽默 积极情绪 目的地形象 游客行为意愿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苛敛型导师对科研创造力的影响:情感事件理论视角 被引量:9
6
作者 罗瑾琏 郭利敏 程垦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根据情感事件理论,探究苛敛型导师影响研究生科研创造力的情感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法,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342份全日制研究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苛敛型导师与科研创造力显著负相关;②消极情感... 根据情感事件理论,探究苛敛型导师影响研究生科研创造力的情感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采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法,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342份全日制研究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苛敛型导师与科研创造力显著负相关;②消极情感在苛敛型导师与科研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敌意归因偏差不仅显著调节苛敛型导师与消极情感的关系,而且显著调节消极情感在苛敛型导师与科研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即敌意归因偏差越高,苛敛型导师对消极情感的促进作用越大,进而显著抑制科研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苛敛型导师 科研创造力 消极情感 敌意归因偏差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领导拒谏如何影响下属?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松 翁清雄 张越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上级对下属建言的消极反应(即领导拒谏)是否及如何影响下属的工作结果这一问题长久以来被学者们所忽视。本研究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考察了员工工作挫折感在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工作满意度、建言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上级对下属建言的消极反应(即领导拒谏)是否及如何影响下属的工作结果这一问题长久以来被学者们所忽视。本研究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考察了员工工作挫折感在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工作满意度、建言行为和反生产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员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5位员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建言行为负相关,与反生产行为正相关;(2)员工的工作挫折感部分中介了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3)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了领导拒谏对员工工作挫折感的影响,即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挫折感的正向关系越弱,反之越强;(4)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员工工作挫折感在领导拒谏与员工工作结果关系间的中介效应,即员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越高,该中介效应越弱。最后讨论了该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拒谏 工作挫折感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情感事件理论
原文传递
居民价值共创行为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游客感恩的中介效应与特质犬儒主义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涂红伟 陈晔 江梓铭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5-174,197,共11页
旅游中的游客公民行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认知视角探讨游客公民行为的发生过程,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情绪驱动机制。本文在情感事件理论的基础上,以491份游客样本为基础,深入考察游客感恩在居民价值共创行为与游客公... 旅游中的游客公民行为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从认知视角探讨游客公民行为的发生过程,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情绪驱动机制。本文在情感事件理论的基础上,以491份游客样本为基础,深入考察游客感恩在居民价值共创行为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特质犬儒主义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居民价值共创行为能诱发游客感恩;游客感恩在居民价值共创行为与游客公民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作用;特质犬儒主义不仅会抑制居民价值共创行为与游客感恩之间的正向关系,还会削弱游客感恩在居民价值共创行为与游客公民行为关系间的传递效应。该研究对旅游目的地倡导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主客关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美德等方面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价值共创行为 游客公民行为 游客感恩 特质犬儒主义 情感事件理论 主客互动
下载PDF
领导经历的家庭事件对公正准则遵从的跨领域影响
9
作者 刘德鹏 李珏兴 +1 位作者 庞旭宏 周璐璐 《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4,共15页
提升领导者的公正准则遵从是增强员工公正感知,进而促进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降低消极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致力于探究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但近年来开始转向情景视角,发现任务和人际等情景因素可能促... 提升领导者的公正准则遵从是增强员工公正感知,进而促进员工积极态度和行为、降低消极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致力于探究影响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但近年来开始转向情景视角,发现任务和人际等情景因素可能促进或抑制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然而,这些研究关注工作领域中相对稳定或连续变化的特征,忽视了如家庭等非工作领域的因素,以及离散的事件可能对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产生的影响。通过整合情感事件理论和家庭-工作增益理论,讨论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积极家庭事件对公正准则遵从的跨领域影响以及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消极家庭事件的调节作用。采用经验抽样法收集3个地市、3家商业银行、68位中层管理者的470个匹配样本点数据,运用Mplus 8.3对数据进行多水平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并采用R 4.0.3进行基于20000次参数抽样的Monte Carlo分析,验证相关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在个体内层次,领导者经历的积极家庭事件通过提升工作中的积极情绪对公正准则遵从产生正向影响。而领导者经历的消极家庭事件越多,积极家庭事件通过工作中积极情绪影响公正准则遵从的间接效应越弱。研究结果丰富了领导者公正准则遵从的前因研究,将影响因素从工作场所内、稳定的情景因素拓展到非工作领域发生的离散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家庭-工作互动领域和情感事件理论的应用范围。研究结果对组织管理者通过更好地塑造和管理家庭环境,进而创造更加公正的工作场所提供了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准则遵从 积极家庭事件 消极家庭事件 积极情绪 情感事件理论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基于科技公司的调查数据
10
作者 孟祥婧 徐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10,共12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与传统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实质性融合,员工在经历传统雇佣模式的动荡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本文以科技公司为样本,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作用机理,并考察员工消极情绪...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与传统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实质性融合,员工在经历传统雇佣模式的动荡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反应。本文以科技公司为样本,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框架,实证检验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作用机理,并考察员工消极情绪的中介作用与企业组织公平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具有促进作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显示,消极情绪在人工智能警觉与员工工作倦怠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即人工智能警觉通过激发员工消极情绪影响工作倦怠。调节作用检验结果显示,组织公平程度越高,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促进作用越弱。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表明,组织公平程度越高,人工智能警觉通过员工消极情绪对工作倦怠的正向影响越弱。该结论揭示了人工智能警觉对员工工作倦怠的过程机制和情境约束,对企业优化人工智能管理、缓和劳资冲突以及促进就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警觉 工作倦怠 消极情绪 组织公平 情感事件理论 资源保存理论
下载PDF
跨层次实证研究中的理论基础--以三份国际期刊的最新论文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 骆南峰 +3 位作者 张银普 邢璐 石伟 徐渊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3-208,共16页
在管理学研究领域,跨层次的实证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不少学者在提出变量之间的跨层次关系假设时,往往遇到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为了帮助学者进一步认识和应用跨层次理论,本文以组织行为学领域的《... 在管理学研究领域,跨层次的实证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不少学者在提出变量之间的跨层次关系假设时,往往遇到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有效性。为了帮助学者进一步认识和应用跨层次理论,本文以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应用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组织行为学杂志》(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及《人事心理学》(Personnel Psychology)最近五年(2010—2014)的最新实证研究成果为分析对象,搜寻了应用广泛的跨层次理论,识别了情感事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以及团队和个人动机的整合模型等为跨层次理论模型的典型代表,并展现了已有实证研究具体运用这些理论模型的应用实例。本文希望可以促进中国学者对于跨层次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并推动新的跨层次理论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层次理论 情感事件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 团队一个人动机整合模型
原文传递
工作-家庭平衡对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促进机制——情感事件理论视角 被引量:3
12
作者 倪国栋 方亚琦 +1 位作者 张子垚 李小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8-204,共7页
为探索工作-家庭平衡对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以工作重塑、感知工作意义和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以班组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构建促进机制理论模型,并基于266份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 为探索工作-家庭平衡对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基于情感事件理论,以工作重塑、感知工作意义和组织认同为中介变量,以班组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构建促进机制理论模型,并基于266份有效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平衡能够直接促进新生代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工作重塑、感知工作意义和组织认同在工作-家庭平衡与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之间能够起到多重中介作用;班组安全氛围能够正向调节工作-家庭平衡、感知工作意义和组织认同对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筑企业和劳务公司促进新生代建筑工人安全行为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行为 新生代建筑工人 工作-家庭平衡 促进机制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信息性政策工具、村级自治与农村居民垃圾分类: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跨层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雪萍 金瑶 +1 位作者 刘庚 汪兴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7-496,共10页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信息性政策工具与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江西省63个行政村和616位农村居民的嵌套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展开实证检验,分析信息性政策工具的情感机制及村级自治的跨层调节效应。结果表明...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构建信息性政策工具与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江西省63个行政村和616位农村居民的嵌套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HLM)展开实证检验,分析信息性政策工具的情感机制及村级自治的跨层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信息性政策工具可以直接或间接通过消极预期情感增强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在直接路径中,村级自治会削弱信息性政策工具对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正向作用,即相对于自治水平较高的村庄,自治水平较低的村庄居民对信息性政策工具对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更强;而在间接路径中,村级自治会促进信息性政策工具对消极预期情感的引导作用,进而正向影响农村居民的垃圾分类意愿。据此,建议筑牢预期情感基础,制定信息性政策工具,保持村级自治与信息性政策协同发展,从而激发农村居民垃圾分类意愿,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性政策工具 预期情感 村级自治 农村居民垃圾分类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创新奖励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基于积极情绪的中介作用
14
作者 王道理 车文磊 《科技创业月刊》 2024年第11期48-55,共8页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如何对知识型员工实施创新激励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引用情感事件理论和“刺激-反应”范式,以“事件-情感-行为”分析框架作为逻辑脉络,从知识型员工情感视角上出发,引入积极情绪变量,探讨不同类... 知识型员工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如何对知识型员工实施创新激励也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引用情感事件理论和“刺激-反应”范式,以“事件-情感-行为”分析框架作为逻辑脉络,从知识型员工情感视角上出发,引入积极情绪变量,探讨不同类型创新奖励方式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对344名知识型员工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奖励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具有积极影响;积极情绪与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积极情绪在创新内外在奖励和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据此,提出企业在激励知识型员工创新时应重视奖励和员工情绪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奖励 积极情绪 知识型员工 创新行为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责任型领导对团队绿色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情感事件理论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亮 徐辉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8,共11页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责任型领导与团队绿色行为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并运用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53个工作团队的多来源、多时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责任型领导可以激发团队绿色行为;团队与自然相连性这一团队积极情感...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责任型领导与团队绿色行为关系的内在机制与边界条件,并运用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53个工作团队的多来源、多时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责任型领导可以激发团队绿色行为;团队与自然相连性这一团队积极情感体验在责任型领导与团队绿色行为之间起正向传导作用;团队中庸价值观对责任型领导与团队与自然相连性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团队道德反思性对团队与自然相连性与团队绿色行为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当团队拥有弱中庸价值观和强道德反思性时,责任型领导通过团队与自然相连性正向影响团队绿色行为的间接效应最强。以上结论对企业管理者有效塑造责任型领导并运用之激发团队绿色行为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型领导 团队绿色行为 团队 绿色行为 情感事件理论 珠三角 制造企业
下载PDF
威权型领导是否会引发员工的越轨行为?来自心理契约违背和个体自尊的解释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茹 何光远 赵曙明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39,共11页
较之此前的越轨行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越轨行为呈现出与数据结合、损害更为严重的特点。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文章通过344份企业员工数据,探讨威权型领导对员工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验证了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以及个体自... 较之此前的越轨行为,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越轨行为呈现出与数据结合、损害更为严重的特点。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文章通过344份企业员工数据,探讨威权型领导对员工越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验证了心理契约违背的中介作用,以及个体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个体自尊既可以调节威权型领导与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调节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越轨行为之间的关系。当个体自尊水平较高时,威权型领导对心理契约违背的正向影响增强,而心理契约违背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正向影响减弱。研究结果拓展了对威权型领导影响效应的认识,为理解威权型领导与员工越轨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个体自尊动态研究的发展,并为企业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权型领导 员工越轨行为 心理契约违背 个体自尊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关系流动性对大学生低头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7
作者 马钉凌 周恒宇 陈毅文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目的: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关系流动性作为一个情感事件,通过引发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其低头行为,以及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两阶段的问卷法对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关系流动性显著负... 目的: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关系流动性作为一个情感事件,通过引发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其低头行为,以及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对这一过程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两阶段的问卷法对4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关系流动性显著负向预测低头行为(β=-0.11,t=-2.55,P<0.01);②关系流动性通过消极情感对低头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b=-0.06,95%置信区间=[-0.10,-0.03]),但其通过积极情感对低头行为的间接效应不显著(b=-0.001,95%置信区间=[-0.003,0.10]);③核心自我评价调节关系流动性对消极情感的影响,当核心自我评价较高时,关系流动性对消极情感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b=-0.56,t=-6.26,P<0.001);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表明,核心自我评价对消极情感的间接路径的调节效应显著,在较高核心自我评价下,关系流动性通过消极情感负向影响低头行为的间接效应被显著削弱(b=-0.08,95%置信区间=[-0.13,-0.05])。结论:关系流动性能够显著减少大学生的消极情感,进而抑制低头行为。对于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群体,这种抑制作用会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流动性 低头行为 情感体验 核心自我评价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辱虐管理的成因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海珍 耿紫珍 +1 位作者 丁琳 单春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6-921,共16页
辱虐管理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探究辱虐管理的成因对于减少和预防辱虐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现有研究认为辱虐管理与主管的个人特征有关,或是主管自我损耗或社会学习的结果,也与受害者的特征有关。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 辱虐管理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探究辱虐管理的成因对于减少和预防辱虐管理十分必要和重要。现有研究认为辱虐管理与主管的个人特征有关,或是主管自我损耗或社会学习的结果,也与受害者的特征有关。在回顾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框架,并指出未来研究应关注主管对辱虐管理的态度、组织内关于辱虐管理的规范以及主管自我控制资源的恢复在辱虐管理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辱虐管理 自我损耗 社会学习 受害者特征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概念内涵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颂 张了丹 栾琨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40-853,共14页
网络建构行为(networking behavior,也被译作“结网行为”)是指员工为实现职业目标开展的联系构建、维持与使用行为。与聚焦结构特征的传统社会网络研究不同,网络建构行为研究强调个体能动性,认为员工可以通过主动开展网络建构行为提高... 网络建构行为(networking behavior,也被译作“结网行为”)是指员工为实现职业目标开展的联系构建、维持与使用行为。与聚焦结构特征的传统社会网络研究不同,网络建构行为研究强调个体能动性,认为员工可以通过主动开展网络建构行为提高工作绩效、促进职业发展。在系统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首先提炼出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概念内涵;其次,结合资源、情感、网络与交换等视角,梳理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影响结果及作用机制;最后,围绕深化并整合不同理论视角、扎根社交工作平台研究新场景、应用非结构性数据和仿真算法等方向提出未来研究建议,推进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研究的持续深化,增进管理实践对员工网络建构行为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建构行为 个体能动性 社会网络 资源保存理论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主题公园顾客组织社会化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诗田 吴茂英 +1 位作者 李秋成 周玲强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5,共13页
主题公园是以影视、传说故事等主题为核心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游客游览前,主题公园会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顾客组织社会化。顾客组织社会化能增强顾客的“兼职员工”身份,但其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却缺乏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情感事件理... 主题公园是以影视、传说故事等主题为核心的休闲娱乐场所。在游客游览前,主题公园会通过多种途径开展顾客组织社会化。顾客组织社会化能增强顾客的“兼职员工”身份,但其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却缺乏讨论。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情感事件理论的整合模型,并利用SPSS 25.0和Mplus 8.0,对实地收集的413份有效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主题公园的顾客组织社会化对针对景区、员工和其他游客的顾客公民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顾客欣喜和情感承诺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且情感承诺的中介作用强于顾客欣喜;(3)顾客欣喜和情感承诺在顾客组织社会化与针对不同目标的顾客公民行为之间会产生不同的链式中介作用。该研究探究了主题公园顾客组织社会化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对推动疫后主题公园产业复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公园 顾客组织社会化 顾客公民行为 情感事件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