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翻译的诗学观——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及其两个中译本个案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刚 《肇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1-75,79,共6页
在对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借助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和法国梅肖尼克翻译诗学理论,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及其韩少功、许钧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分析和考察,进而在创造的层面上对文学翻译... 在对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提出质疑的基础上,借助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和法国梅肖尼克翻译诗学理论,对米兰·昆德拉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及其韩少功、许钧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分析和考察,进而在创造的层面上对文学翻译的性质加以探讨,得出文学翻译不是再生品而是新生品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文学蕴意 再生品 新生品
下载PDF
小说《马蒂斯》结尾艺术管窥
2
作者 陈爱香 《当代外语研究》 2010年第4期23-25,62,共4页
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小说《马蒂斯》结尾意味深长,既拓展了人物追寻价值,又圆融了小说隐显结构,同时还深化了文学接受中的审美印象。《马蒂斯》独具匠心的结尾使小说从形式的隐晦中走出,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构可供交... 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伊利切夫斯基的小说《马蒂斯》结尾意味深长,既拓展了人物追寻价值,又圆融了小说隐显结构,同时还深化了文学接受中的审美印象。《马蒂斯》独具匠心的结尾使小说从形式的隐晦中走出,在作品与读者之间架构可供交流的平台,为读者的有效参与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蒂斯》 追寻价值 隐显结构 审美印象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审美印象批评论
3
作者 李奇志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审美印象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园地中一道小巧而亮丽的风景。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这一批评话语的总体特质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核心概念如“灵魂探险”、“趣味”、“人性”等进行辨析,最后从批评文体的角度阐明现代审美印象批评... 审美印象批评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园地中一道小巧而亮丽的风景。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这一批评话语的总体特质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其核心概念如“灵魂探险”、“趣味”、“人性”等进行辨析,最后从批评文体的角度阐明现代审美印象批评以美文批评享誉现代文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印象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