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理据与策略 被引量:191
1
作者 冯建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14,共10页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 全面认识和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前提。德智体美劳五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融通。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既要坚持"五育并举",一个不能少,更要坚持"五育融合",建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要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引领,确立全方位的教育观,实施全学科、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活动,推进与完善综合素质的评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并举 五育融合 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下载PDF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81
2
作者 王保忠 王保明 何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33-1739,共7页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 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景观已经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人类开始把它放到与其它资源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景观资源评价是其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前提.在论述美学、审美及景观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审美心理学机制和审美途径,比较了传统与现代景观审美研究的方法,讨论了景观审美的重要理论(如柏拉图主义、康德学说、移情论、格式塔学派、马克思美学理论、Appleton理论),研究了景观评价方法的四大学派两大阵营(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景观环境科学及景园文化),分析了国内外景观评价的成功实践.研究表明,景观评价历史发展以专家学派与感知学派竞争为特色,专家学派在景观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心理感知学派在研究领域处于支配地位,它们都认为景观质量决定于景观生物物理特性与人的感知判断;未来的景观资源评价仍表现出专家学派和感知学派共同主导、各自探索的特点;景观资源信息化与视觉时空动态模拟将冲击传统景观评价,而现代科技的发展将帮助迎接这些挑战.作者提出了21世纪景观评价的新特征①学派兼容并蓄,不断走向融合;②多学科交叉,注重量化评价;③强调环境信息,重视生态价值;④现代科技普遍应用,景观信息动态智能化;⑤景观模拟逼真化,主观感受现场化;⑥关注历史内涵,景观文化地位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资源 审美 景观评价 理论
下载PDF
文学本质界说考论——以“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为中心 被引量:61
3
作者 董学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9-86,共8页
从马克思的原文和权威译文的表述看,“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相等同,更没有把文学简单界说为“意识形态”。文学应归属于一种“社会意... 从马克思的原文和权威译文的表述看,“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形式”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马克思没有把“社会意识形式”与“意识形态”相等同,更没有把文学简单界说为“意识形态”。文学应归属于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极为复杂,将“审美”和“意识形态”组合成“审美意识形态”概念,并用此作为对文学本质的界定,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本质 审美 社会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形式
原文传递
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急诊面部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4
作者 谢晓明 程新德 +1 位作者 赵天兰 余道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124-1125,I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在急诊面部外伤与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处理方法和原则,使患者面部功能和形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强调彻底清创、真皮缝合、皮瓣的应用无创等技术。结果: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 目的:探讨如何在急诊面部外伤与手术中应用整形美容外科处理方法和原则,使患者面部功能和形态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方法:根据不同的伤情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强调彻底清创、真皮缝合、皮瓣的应用无创等技术。结果:应用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163例患者伤口及创面均I期愈合,随访并未发生瘢痕增生等并发症。结论:在面部外伤的急诊处理中,整形美容外科技术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面部功能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外伤 整形 美容 外科技术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关系探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俞国良 靳娟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基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开发心理潜能为宗旨的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全面发展培养体系的融合,必须厘清心理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导向,智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体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体质基础,美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劳动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是按照教育规律对人心理层面以道德、认知、情感、意志等组成的内在系统的发展、维持和修护。心理健康教育与五育重拳齐发、双向建构,是铸造新时代大格局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一种重要探索和有益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五育”
原文传递
中国美学的“天人合一”观 被引量:34
6
作者 朱志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0,共4页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在认知的意义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上学说;在 伦理的意义上,它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它又 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在认知的意义上,它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形上学说;在 伦理的意义上,它反映了古人善待自然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胸怀的精神境界;而在审美的意义上,它又 体现了人们以人情看物态、以物态度人情的审美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的审美思想中,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万物生 命间是息息相通的,处在相互对应的有机联系中,存在于统一的生命过程中,体现出生命的某种象征意义。天人合一 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活动的独特特征和有机整体的思想方法,这对我们总结人类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 乃至将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思想发扬光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国传统的“天 人合一”思想中,其精华与糟粕杂糅着,我们应当站在时代的高度,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为未来的文化建设, 特别是审美和艺术活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上学 天人合一 胸怀 应当 审美活动 中国美学 反映 艺术活动 思维方式 意义
下载PDF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佟裕哲 刘晖 《中国园林》 2003年第8期31-38,共8页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起源于西部秦朝时代,到隋唐时期已形成系统理论。地景学主要是研究人工工程建设中如何去结合自然,因藉自然,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两大特征,一是天人合一观,景观、生态与人文相和谐;二是景观设计美学与数学、哲学相融合。继承传统理论用于现代,希望达到地景建筑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相互融合,提高现代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地景建筑理论 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建筑设计 景观设计
下载PDF
论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8
作者 马文友 邱丕相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武术长期以来以"武"与"舞"的形式并行发展,而且愈接近现代,"舞"的表现形式愈明显。当代,无论在影视、竞技中,还是舞台、武术场...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认为:武术长期以来以"武"与"舞"的形式并行发展,而且愈接近现代,"舞"的表现形式愈明显。当代,无论在影视、竞技中,还是舞台、武术场更多地体现为艺术化、审美化发展趋势。提出:基于社会和谐、进步与发展程度的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审美观的趋于成熟,武术的艺术性可能成为武术最主要的外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艺术化 审美 趋势
下载PDF
传统文化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审美构建 被引量:32
9
作者 李志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86-289,共4页
目的分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实现的审美构建。方法从茶叶包装市场的调研与设计现状分析谈起,总结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与审美表现的现实需求,提出将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进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 目的分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实现的审美构建。方法从茶叶包装市场的调研与设计现状分析谈起,总结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与审美表现的现实需求,提出将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进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构建方向,接着从传统文化元素中较有代表性的水墨、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角度展开深入探究,为构建具有传统文化审美特质的茶叶包装设计理论提供参考与借鉴。结论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必须打破传统格局和设计思想的束缚,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加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文明,提高视觉的冲击力与审美特质,如此才能使中国的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呈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与恒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茶叶包装设计 审美
下载PDF
文学旅游的审美消费:以水泊梁山为例 被引量:31
10
作者 姜辽 徐红罡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1-79,共9页
文学旅游在浅阅读时代具有非凡意义。现代阅读方式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审美模式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对我国文学的现代生存提出挑战。通过文学旅游获取知识,并接受审美教育已成为鲜活的时代话题,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该研究选择《水浒传》... 文学旅游在浅阅读时代具有非凡意义。现代阅读方式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审美模式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对我国文学的现代生存提出挑战。通过文学旅游获取知识,并接受审美教育已成为鲜活的时代话题,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该研究选择《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水泊梁山为案例,通过访谈和网络博客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模型,再次收集网络博客数据对该研究的理论饱和度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作为"前结构"或"前理解"存在,是文学旅游者的一种期待视界,对文学作品的熟识程度决定了文学审美的深度。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体现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的有机融合,其中前者是后三者的起点,审美感知通过人物、往事、故事环境、小说情节等展开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借助景观、人物、环境达到审美理解;审美感知能够激发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情感,包含对作品、作者、人物、时事的评价以及自我励志。该研究理论上可以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实践上可以为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和传统人文精神传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旅游地 审美 阅读 水泊梁山
下载PDF
“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 被引量:27
11
作者 覃江梅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7,共5页
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审美音乐教育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为基础,在教育中以审美的方式注重对音乐的审美品质的... 当代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哲学家贝内特.雷默提出的"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音乐教育哲学中具有纲领性意义。审美音乐教育以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的审美性特征为基础,在教育中以审美的方式注重对音乐的审美品质的感知与理解,并对其作出审美的回应,从而获得审美体验。但它本身固有的特征和缺陷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内特·雷默 审美 音乐教育哲学 审美体验
下载PDF
文创产品设计中传统纹样的融入与创新 被引量:27
12
作者 张高峰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目的探索文创产品设计中从理念到方法对传统纹样的融入途径。方法为助推我国文创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从传统与时尚结合视角出发,诠释更加丰富而独特的审美特征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热点。从宏观视角深入微观,就文创产品和传统纹样进... 目的探索文创产品设计中从理念到方法对传统纹样的融入途径。方法为助推我国文创产品市场的稳健发展,从传统与时尚结合视角出发,诠释更加丰富而独特的审美特征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研究热点。从宏观视角深入微观,就文创产品和传统纹样进行分析,寻找两者的联系,然后探讨了传统纹样与文创产品相融合的意义,总结了设计原则与具体方向,之后分别对民俗、意境、时尚等层面的融合展开探究,整理具体的应用路径。结论传统纹样在文化性、社会性、审美性、艺术性等方面表现突出,其与文创产品设计的深度融合,能够对产品形成一种艺术审美与现实价值的双重关照,使其外在形式与内在蕴含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升华,从而将设计的魅力尽数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创产品设计 传统纹样 艺术审美
下载PDF
庭园常见美人来--探寻中国女性与园林的依存与互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杜春兰 蒯畅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中国古代女性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性与园林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欣赏和赞美的对象,二者的美学特征本就相近,女性生活和园林空间也互相影响。古代女性对于园林的感情寄托,使得园林对于女性的意义深刻。除此之外,园林与... 中国古代女性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性与园林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欣赏和赞美的对象,二者的美学特征本就相近,女性生活和园林空间也互相影响。古代女性对于园林的感情寄托,使得园林对于女性的意义深刻。除此之外,园林与女性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心中完美境界、高尚情操以及家国忧思的寄托。在女性社会地位变化的今日,从女性视角思考风景园林,将会带来别样的收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代女性 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情感 理想
下载PDF
国际体育舞蹈的美学分析 被引量:25
14
作者 韦佳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2-13,共2页
国际体育舞蹈是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一项运动。近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这种独具魅力的舞蹈,不仅能使欣赏者获得愉快的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使参加者的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心灵得到净化。试从美学的角... 国际体育舞蹈是将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的一项运动。近年来,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这种独具魅力的舞蹈,不仅能使欣赏者获得愉快的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使参加者的身体得到良好的锻炼,心灵得到净化。试从美学的角度来初步分析国际体育舞蹈的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舞蹈 美学
下载PDF
店名修辞及其审美取向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玉华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354-357,共4页
对店名中引用、双关、仿词、比喻、夸张、借代、反语等常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总结了店名命名修辞的使用特点,认为店名修辞的理解以词义的不确定性为前提,通过关联联想形成心理复合空间来实现。店名修辞现象反映了当代人对传媒文化的... 对店名中引用、双关、仿词、比喻、夸张、借代、反语等常用的修辞手段进行分析,总结了店名命名修辞的使用特点,认为店名修辞的理解以词义的不确定性为前提,通过关联联想形成心理复合空间来实现。店名修辞现象反映了当代人对传媒文化的追随、追求标新立异等社会审美取向,以及张扬个性、追求俚俗的个性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店名 修辞 认知 审美
下载PDF
论苏童小说的叙述语言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学昕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9-105,共7页
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貌的形成,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语言是构成作家文学叙事、文体风格及其个性化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体现一个时代文学水准的重要标志。苏童小说的话语方式、修辞造诣,叙述语言的经验、质地、砌成... 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貌的形成,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语言是构成作家文学叙事、文体风格及其个性化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体现一个时代文学水准的重要标志。苏童小说的话语方式、修辞造诣,叙述语言的经验、质地、砌成的意象,无不显示出作家“这一个”的独特写作风貌。其叙述的浪漫和唯美品质,抒情风格及气质在相当高的程度上表明苏童作为当代唯美主义作家写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 小说 唯美 叙述风格
下载PDF
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肖平西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7-21,共5页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 装饰艺术作为建筑的审美符号已经深入到建筑艺术的每个角落,成为与之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不同的建筑风格产生不同的建筑装饰艺术。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建筑装饰艺术也随之丰富多彩,演变成不同的风格。建筑艺术家对装饰艺术的把握在于对民族传统、地域文化、历史渊源的谙悉。继承、创新和发展,已是当今建筑装饰艺术的重要内容。在建筑设计如何在维护和保持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的背景下,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日益突显出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饰艺术 建筑风格 文化背景 建筑设计
下载PDF
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 被引量:15
18
作者 毛崇杰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1-37,共7页
作为后现代美学转向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人的异化现阶段,与文化消费主义结合着,把大量与非人化联系的非审美的东西掩埋于过多透支的欢愉之中。与之相关的身体美学同样呈分裂状态,人的身体在美学上的解放基于劳动解放,走向市场的"身... 作为后现代美学转向之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人的异化现阶段,与文化消费主义结合着,把大量与非人化联系的非审美的东西掩埋于过多透支的欢愉之中。与之相关的身体美学同样呈分裂状态,人的身体在美学上的解放基于劳动解放,走向市场的"身体"与回归合乎人的本质的身体是当前又一尖锐的美学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日常生活 审美 身体 自由 解放
下载PDF
艺术·体育·艺术体育 被引量:21
19
作者 胡飞燕 田雨普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14,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艺术、体育、艺术体育三者的定义、特征及发展,指出艺术体育并不是艺术与体育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体育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活动内容、展示规律的充分体现,同时对艺术体育的归类及发展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
关键词 艺术 体育 艺术体育 审美
下载PDF
技术驱动下的审美、媒介、接受——对8K超高清电视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22
20
作者 胡智锋 雷盛廷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59,共7页
8K超高清电视以其超高的清晰度以及超强的视听表现成为现行电视行业技术的最高标准。在强真实感和强体验感的视频技术驱动下,8K超高清电视的审美体验朝着仪式感、沉浸感、客厅感和审美感方向重塑,媒介传播格局沿着再中心化、两级传播和... 8K超高清电视以其超高的清晰度以及超强的视听表现成为现行电视行业技术的最高标准。在强真实感和强体验感的视频技术驱动下,8K超高清电视的审美体验朝着仪式感、沉浸感、客厅感和审美感方向重塑,媒介传播格局沿着再中心化、两级传播和共时传播模式构建,观众接受方式向着观看体验化、体验社交化的维度延伸,同时带来了电视产业格局在媒介技术更迭、体制机制转型、节目内容研发、新型媒体构建领域的革命和重洗。8K超高清技术驱动着电视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朝着更深刻的情状进行内和外的双向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K超高清电视 技术 审美 媒介 接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