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液在作物叶片的流失点和最大稳定持留量研究 被引量:76
1
作者 袁会珠 齐淑华 杨代斌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6-71,共6页
用微量称重法可以方便地测定作物叶片的流失点 (POR)和最大稳定持留量(Rm) ,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的 Rm 结果不同。引用润湿方程的概念来分析影响 Rm 的规律 ,浸渍法测定的 Rm 与粘附张力有关 ,当接触角大于 90°,叶片表面不粘附液... 用微量称重法可以方便地测定作物叶片的流失点 (POR)和最大稳定持留量(Rm) ,用浸渍法和喷雾法测定的 Rm 结果不同。引用润湿方程的概念来分析影响 Rm 的规律 ,浸渍法测定的 Rm 与粘附张力有关 ,当接触角大于 90°,叶片表面不粘附液体 ,Rm 趋于零。用喷雾法测定作物叶片 Rm,结果显示与药液的粘附功 [γ× (COSθ+1) ]有关 ,即使接触角大于 90°时 ,由于粘附功大于零 ,Rm 值也大于零。对于水稻这样难润湿的作物叶片 ,清水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 Rm;反之 ,对于棉花、黄瓜这样的作物叶片 ,添加表面活性剂反而会降低 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失点 最大稳定持留量 粘附张力 粘附功 作物叶片 农药药液 农药田间喷雾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56
2
作者 陈燕娟 高建明 陈华鑫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3-187,共5页
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接触角法测定2种沥青与4种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参数,分别计算出各种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功和剥落功,以表征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优劣;并采用冻融劈裂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石灰岩集料与SK70改性沥青的粘附功最大... 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接触角法测定2种沥青与4种集料的表面自由能参数,分别计算出各种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功和剥落功,以表征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优劣;并采用冻融劈裂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石灰岩集料与SK70改性沥青的粘附功最大,剥落功最小;花岗岩集料与SK基质沥青的粘附功最小,剥落功最大.此外,剥落功表征的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能与冻融劈裂试验表征的粘附性能基本一致;且沥青-集料体系的剥落功更能直观地定量评价沥青-集料体系的粘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表面自由能 接触角法 黏附功 剥落功
下载PDF
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43
3
作者 肖庆一 郝培文 +2 位作者 徐鸥明 汪海年 冯新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探讨采用粘附功试验表征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可行性,以润湿吸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与粘附力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沥青矿料表面润湿性能对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以粘附功作为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表征指标,设计了以沥青... 探讨采用粘附功试验表征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可行性,以润湿吸附理论为基础,讨论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与粘附力的内在关系;分析了沥青矿料表面润湿性能对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提出了以粘附功作为沥青与矿料粘附性的表征指标,设计了以沥青表面张力γ以及沥青在矿料表面接触面θ为基本参数的试验方法;最后对微观分析和水煮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粘附功试验表征沥青与矿料粘附性是可行的,试验数据精确,可达到0.01×10-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粘附性 润湿 粘附功 接触角 表面张力
下载PDF
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渊 李兆敏 +2 位作者 李宾飞 王庆 赵明宸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2,共2页
根据岩石润湿性的衡量标准,用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接触角,对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毛管力的变化以及粘附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变水驱油毛... 根据岩石润湿性的衡量标准,用光学投影法测定岩石接触角,对生物酶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包括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岩石润湿性的变化、毛管力的变化以及粘附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酶与岩石作用后,可以明显改变水驱油毛营力的大小,可以加速剩余油的流动,从而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管力 水驱油 剩余油 采收率 油藏 岩石 润湿性 投影法 大小 加速
下载PDF
采油中的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继山 姚同玉 刘卫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5,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在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润湿热越大,越不容易被驱走;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热越大,越有利于自发渗吸,提高洗油效率;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焓变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润湿热 粘附功 吸附焓变
下载PDF
苯硫醚聚酰亚胺电极覆膜材料合成及直流应力下对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旭炜 倪潇茹 +3 位作者 王健 李庆民 林俊 王忠东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712-4721,共10页
金属微粒的有效治理是关乎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绝缘设计的重要问题。通过溶液缩聚-热酰亚胺化法制备含有苯硫醚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同时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介电谱和接触角等测试方法对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与性... 金属微粒的有效治理是关乎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绝缘设计的重要问题。通过溶液缩聚-热酰亚胺化法制备含有苯硫醚结构的聚酰亚胺薄膜,同时利用红外光谱、热失重、差示扫描量热、介电谱和接触角等测试方法对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并构建金属微粒运动观测实验平台,测试直流应力下薄膜材料对金属微粒运动特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引入苯硫醚结构,可在保证热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提升聚酰亚胺薄膜与铝合金电极的粘附功,因而改性聚酰亚胺可作为直流GIL无胶电极覆膜材料,以提升其运行稳定性。当电极涂覆改性的聚酰亚胺薄膜时,可显著提高金属微粒在直流电场中的启举电压,这缘于引入的苯硫醚结构提高了薄膜的介电常数以及金属微粒与薄膜间的粘附功,使得金属微粒所受的粘附力和静电吸附力均有所提升,进而抑制了微粒在直流电应力下的运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苯硫醚 聚酰亚胺 粘附功 热稳定性 电极覆膜 金属微粒启举
下载PDF
不同类型沥青与集料润湿性能及其黏附功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延军 张玉贞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以润湿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类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润湿性能,基于沥青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实验数据计算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再通过黏附功的大小定量评价沥青在不同温度下对集料的润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沥青与不同集料... 以润湿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类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润湿性能,基于沥青表面张力和接触角实验数据计算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再通过黏附功的大小定量评价沥青在不同温度下对集料的润湿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同种沥青与不同集料的黏附功数值接近,而不同类型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数值相差较大;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随温度的变化呈二次曲线关系,且曲线存在最大值点,说明在特定温度下沥青与集料存在最佳润湿状态;黏度越大、软化点越高的沥青达到与集料最佳润湿状态时所需要的温度越高,同种沥青与两种集料达到最佳润湿状态时所需要的温度相近。最大黏附功代表了沥青与集料的最佳润湿状态,可用于指导选择沥青与集料最佳拌和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集料 接触角 黏附功
下载PDF
液滴从固体壁面脱落条件的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费千 岳丹婷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92-95,共4页
以新的观念建立了液滴从固体壁面上脱落过程的模式,以外力的微位移的做功与接触圆微位移所需克服的粘附功相平衡为脱落条件,求出了亲水性、憎水性、超憎水性壁面上的液滴的脱离尺寸.
关键词 滴状冷凝 粘附功 脱落条件 制冷 液滴 固体壁面
原文传递
超细粉碎对煤颗粒润湿性及表面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婕 付晓恒 +4 位作者 赵静 杨磊 潘悦怡 李文东 李亚奎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EasyDrop DSA20型接触角测量仪,研究3种不同变质煤样经湿法超细粉碎后润湿性的变化,计算得到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界面表面张力和煤-水体系粘附功的变化。结果表明:神木不粘煤与淮南气煤2种低阶煤经湿法超细粉碎后疏水... 采用EasyDrop DSA20型接触角测量仪,研究3种不同变质煤样经湿法超细粉碎后润湿性的变化,计算得到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界面表面张力和煤-水体系粘附功的变化。结果表明:神木不粘煤与淮南气煤2种低阶煤经湿法超细粉碎后疏水性增强,太西无烟煤在长时间超细粉碎后疏水性减弱;超细粉碎后,煤颗粒表面张力、煤-水体系粘附功与接触角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粉碎 润湿性 表面张力 粘附功
下载PDF
功能助剂对2,4-二硝基苯甲醚基熔铸炸药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蒙君煚 姜振明 +1 位作者 张向荣 周霖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430,共7页
为了获得适用于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熔铸炸药的功能助剂体系,改善其装药性能,通过黏附功确定功能助剂为吐温60和醋酸丁酸纤维素(CAB);采用巴西实验、静态剪切实验、撞击感度爆炸概率法实验、摩擦感度爆炸概率法实验、小隔板实验和... 为了获得适用于2,4-二硝基苯甲醚(DNAN)基熔铸炸药的功能助剂体系,改善其装药性能,通过黏附功确定功能助剂为吐温60和醋酸丁酸纤维素(CAB);采用巴西实验、静态剪切实验、撞击感度爆炸概率法实验、摩擦感度爆炸概率法实验、小隔板实验和液体静力称量法,研究了功能助剂对DNAN 20/奥克托今80(HMX 80)熔铸炸药的拉伸强度、剪切强度、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冲击波感度和装药密度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功能助剂使得DNAN 20/HMX 80熔铸炸药在-40℃、20℃、60℃下的拉伸强度分别增大6.25%、10.3%、47.8%,剪切强度分别增大23.5%、27.8%、45.1%;摩擦感度、撞击感度和冲击波感度分别降低14.29%、4.76%、3.11%;相对密度提高0.2%.因此,功能助剂吐温60和CAB可以用于改善DNAN基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2 4-二硝基苯甲醚 功能助剂 黏附功 性能测试
下载PDF
盐水离子组成对岩石表面润湿性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子浩 尹太恒 +3 位作者 康帅 沈浩 董朝霞 林梅钦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118,I0008,共7页
采用宏观与微观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低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得不同水驱阶段岩石表面的微观化学成分和形貌信息,探讨盐水-原油-岩石之间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低矿化度... 采用宏观与微观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低矿化度水中阳离子种类和浓度对岩石表面润湿性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获得不同水驱阶段岩石表面的微观化学成分和形貌信息,探讨盐水-原油-岩石之间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低矿化度水引起的原油脱附是润湿性变化的根本原因;随离子强度的降低,原油与岩石表面的粘附功下降,岩石表面润湿性发生改变,原油从岩石表面脱附;Na^+比Ca^2+更能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盐水进入小孔道的渗吸作用增强,扩大波及体积,可获得更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矿化度水驱 离子组成 润湿性 粘附功 自渗吸
下载PDF
填料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耀刚 张梦缘 +4 位作者 马荣辉 阎宝宝 齐琳 徐鸥明 王振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3-1617,1622,共6页
为研究填料对沥青混合料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沥青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和表面能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凝土再生粉等体积取代矿粉(0,20%,60%,100%)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 为研究填料对沥青混合料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沥青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和表面能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凝土再生粉等体积取代矿粉(0,20%,60%,100%)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取代矿粉能提高沥青胶浆黏附等级,降低剥落率,提高黏附功且其增幅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同样能改善沥青胶浆黏附性,其改善效果略优于水泥;水泥混凝土再生粉取代矿粉会明显降低黏附功,对沥青胶浆黏附性不利;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实验与沥青胶浆黏附性实验具有较强一致性,引入水泥与粉煤灰可提高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而再生粉会降低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性 沥青胶浆 填料 表面能 黏附功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沥青-集料的黏附性试验与评价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萍 何腾 +2 位作者 念腾飞 毛昱 陈柯柯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3-110,共8页
为探究沥青与集料(辉绿岩)之间黏附性的各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煮法、水浸法、接触角法和光电比色法等4种评价方法,在多次冻融循环下,对不同沥青与辉绿岩之间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分析了6种沥青与辉绿岩的黏附性及沥青-集料的剥落度... 为探究沥青与集料(辉绿岩)之间黏附性的各评价方法之间的关系,采用水煮法、水浸法、接触角法和光电比色法等4种评价方法,在多次冻融循环下,对不同沥青与辉绿岩之间的黏附性进行评价,分析了6种沥青与辉绿岩的黏附性及沥青-集料的剥落度、黏附功和黏附性等级;对不同评价方法的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以表征不同评价方法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对于辉绿岩而言,冻融循环后不同沥青与辉绿岩的黏附性均较冻融之前下降80%以上,剥落度均增大90%以上;通过对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剥落度与水浸等级、黏附功之间的相关性较其他评价指标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集料 黏附性 水损害 冻融循环 剥落度 黏附功
下载PDF
亚麻植物纤维与树脂动态润湿及其表面浸润粗糙水平分析
14
作者 杨浩邈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6-672,共7页
分析了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使用的天然亚麻植物纤维的动态润湿过程,观测了植物纤维及其预浸渍纤维纱线表面形貌,探讨植物纤维与不同液体体系(去离子水,环氧树脂)的润湿特征,并与使用广泛的玻璃纤维动态润湿过程进行比较。基于Wilhelmy法... 分析了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使用的天然亚麻植物纤维的动态润湿过程,观测了植物纤维及其预浸渍纤维纱线表面形貌,探讨植物纤维与不同液体体系(去离子水,环氧树脂)的润湿特征,并与使用广泛的玻璃纤维动态润湿过程进行比较。基于Wilhelmy法,通过在极低速率下建立纤维与树脂动态润湿系统及浸润力学模型,结合流场函数和表面轮廓中线平均算术偏差粗糙度理论方法,运用方差分析技术提出了定量判断增强体纤维表面固有粗糙水平的新方法。分析探讨了亚麻植物纤维和玻璃纤维与浸润液体的粘附功。结果表明:作为复合材料增强体,亚麻植物纤维表面粗糙因子更大,亚麻植物纤维动态润湿过程润湿力、粘附功较小,同等条件下,相比玻璃纤维具有较差的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亚麻纤维 动态润湿 粗糙水平 粘附功
下载PDF
PBX传爆药制造中的界面化学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树海 张景林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23,共3页
利用界面化学原理分析了PBX型传爆药配方中高分子粘结剂与炸药晶体粘结力的来源 ,讨论了溶液混合蒸馏工艺和水悬浮工艺中的润湿模型 ;根据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包覆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PBX型 传爆药 界面化学 高分子粘结剂 炸药晶体粘结力 水悬浮工艺 润湿模型
下载PDF
功能助剂对DNAN/RDX熔铸炸药界面黏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蒙君煚 周霖 +2 位作者 金大勇 牛磊 王亲会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65-771,815,共8页
为了提高2,4?二硝基苯甲醚(DNAN)/黑索今(RDX)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功能助剂N?甲基?4?硝基苯胺(MNA)、吐温60(Tween60)、三?(β氯乙基)磷酸酯(CEF)、乙酸丁酸纤维素(CAB)对界面结合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粉体接触角... 为了提高2,4?二硝基苯甲醚(DNAN)/黑索今(RDX)熔铸炸药的力学性能,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功能助剂N?甲基?4?硝基苯胺(MNA)、吐温60(Tween60)、三?(β氯乙基)磷酸酯(CEF)、乙酸丁酸纤维素(CAB)对界面结合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粉体接触角法和白金板法测定接触角及表面张力,通过计算黏附功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巴西实验及扫描电镜(SEM)分别从宏观及微观尺度对黏附功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功能助剂对DNAN/RDX界面结合能改变能力大小由高到低排序为CAB>CEF>Tween60>MNA,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功能助剂CAB、CEF、Tween 60、MNA可使DNAN/RDX炸药的抗拉强度分别提高58.37%,47.85%,29.71%,5.83%;随着黏附功的增加,药柱断裂模式由穿晶/沿晶混合断裂向纯粹穿晶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硝基苯甲醚(DNAN) 功能助剂 黏附功 抗拉强度 断裂模式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镍/碳化钨复合钎涂层界面分析
17
作者 王星星 吴港 +1 位作者 何鹏 杨晓红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4,共9页
镍/碳化钨复合涂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因数等优点,已在农业机械、磨料磨具、新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为此,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工程机械用镍/碳化钨复合钎涂层Ni(111)/WC(0001)界面和Ni(111)/W2C(0001)界面行为,讨论... 镍/碳化钨复合涂层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低摩擦因数等优点,已在农业机械、磨料磨具、新能源领域广泛应用。为此,采用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工程机械用镍/碳化钨复合钎涂层Ni(111)/WC(0001)界面和Ni(111)/W2C(0001)界面行为,讨论碳化钨增强镍基复合钎涂层中W_(2)C相对耐磨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选取5层Ni(111)表面、9层WC(0001)表面和9层W2C(0001)表面代替块体特征,在6种堆叠方式中,Ni(111)/WC(0001)界面C终端B位置堆叠黏附功最高为7.42 J/m^(2),即界面结合强度最高;系统分析不同界面电子结构发现,镍原子更倾向与碳原子结合成键,Ni-C之间主要为离子键特性,界面镍原子金属键性质比非界面镍原子大幅减弱,复合涂层界面应严格控制W_(2)C相生成。可为高耐磨高硬高强复合涂层的制造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碳化钨涂层 钎焊 界面行为 第一性原理 界面黏附功
原文传递
不同活化方式对橡胶沥青-集料黏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娟 陈学儒 +2 位作者 罗浩宸 赵勖丞 贺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2-330,共9页
目的通过对橡胶粉进行活化处理,提升橡胶沥青-集料的黏附性。研究不同活化方式对橡胶沥青黏附性的影响,探究橡胶沥青与集料的吸附方式。方法用接枝活化和涂覆活化的方法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 目的通过对橡胶粉进行活化处理,提升橡胶沥青-集料的黏附性。研究不同活化方式对橡胶沥青黏附性的影响,探究橡胶沥青与集料的吸附方式。方法用接枝活化和涂覆活化的方法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对活化橡胶粉进行表征。分析了橡胶粉经过活化预处理对橡胶沥青黏附性产生影响的原因。通过接触角试验、表面能理论和水煮法试验,分别评价了3种橡胶沥青的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SFE)、能量比(Energy Ratio,ER)和黏附等级,并通过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3种橡胶沥青与集料的吸附方式和黏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普通橡胶沥青(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CRMA)、涂覆活化橡胶沥青(Coating Activated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AC-CRMA)和接枝活化橡胶沥青(Grafting Activated Crumb Rubber Modified Asphalt,AM-CRMA)表面自由能分别为:13.28 mJ/m^(2)、13.79 mJ/m^(2)和15.77 mJ/m^(2);涂覆活化橡胶沥青能量比相较于普通橡胶沥青提高了4.0%,接枝活化橡胶沥青能量比相较于普通橡胶沥青提高了18.5%,接枝活化橡胶沥青能量比相较于涂覆活化橡胶沥青提高了13.9%;普通橡胶沥青的黏附等级为4级,接枝活化橡胶沥青和涂覆活化橡胶沥青的黏附等级均为5级。结论对橡胶粉进行活化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橡胶沥青的黏附性,同时,接枝活化对橡胶沥青黏附性的提升要优于涂覆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方式 表面能理论 黏附功 黏附性 红外光谱 水煮法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改善沥青与铁尾矿碎石粘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吉书 夏健超 +1 位作者 王鹏飞 肖田 《热固性树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43,共5页
以铁尾矿碎石作为集料用于沥青混合料制备,并在其中加入KH-550硅烷偶联剂。通过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粘度测试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6%。测定了蒸馏水和乙二醇分别与不同硅烷偶联剂掺量的沥青及集料的接触角... 以铁尾矿碎石作为集料用于沥青混合料制备,并在其中加入KH-550硅烷偶联剂。通过对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粘度测试确定了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0.6%。测定了蒸馏水和乙二醇分别与不同硅烷偶联剂掺量的沥青及集料的接触角,再求出不同沥青及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进而计算出沥青与集料间的粘附功。结果表明,沥青与铁尾矿碎石之间粘附性随硅烷偶联剂用量的增大而提高,当硅烷偶联剂添加质量分数为0.6%时,粘附功增大了16.5%,掺加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改善沥青与铁尾矿碎石之间粘接能力。最后,通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试验验证了应用粘附功表征沥青与铁尾矿碎石之间粘结能力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铁尾矿碎石 硅烷偶联剂 粘附性 表面能 粘附功
原文传递
布敦岩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能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黎萍 卢青兵 +1 位作者 余颖 高经纬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6-672,共7页
为评价布敦岩沥青(BRA)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能,根据粒径差异提出干拌称重法,给出定量评价指标——黏附系数δ,分析了粗集料岩性种类和布敦岩沥青预热温度对2种材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借助表面能理论,通过分析不同粗集料岩沥青体系的黏附功Wa,... 为评价布敦岩沥青(BRA)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能,根据粒径差异提出干拌称重法,给出定量评价指标——黏附系数δ,分析了粗集料岩性种类和布敦岩沥青预热温度对2种材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借助表面能理论,通过分析不同粗集料岩沥青体系的黏附功Wa,验证了采用干拌称重法评价布敦岩沥青与粗集料黏附性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粗集料岩性种类和布敦岩沥青预热温度均对2种材料黏附性能有显著影响,推荐布敦岩沥青预热温度为9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敦岩沥青 粗集料 黏附性能 黏附系数 表面能 黏附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