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材料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韩森 刘亚敏 +1 位作者 徐鸥明 李波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0,共5页
为了研究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详细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原材料表面能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影响;借助表面能理论,通过测定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计算得到粘附功与表面能变化,将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自愈性... 为了研究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详细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原材料表面能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影响;借助表面能理论,通过测定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计算得到粘附功与表面能变化,将沥青与集料之间粘聚力的自愈性、抗开裂能力作为评价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的指标,分析了无水和有水情况下沥青自身内聚力的变化,以及与沥青-集料系统粘附性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沥青-集料系统中,SBS改性沥青-石灰岩系统的界面粘附性最佳,克拉玛依基质沥青-角闪片麻岩最差;沥青和集料拥有较大的Lewis酸碱性力产生的粘附功和较小的范德华力产生的粘附功,有利于提高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集料 界面 粘附性 影响因素 表面能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沥青与矿料黏附性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亚敏 韩森 李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9-772,共4页
依据表面能理论,利用插板法和柱状灯芯技术分别测得2种沥青与2种矿料的表面能参数,然后计算黏附功与表面自由能变化,分析无水和有水情况下沥青自身黏聚力的变化以及沥青-矿料系统黏附与剥落的趋势;以有水、无水情况下自由能比值的绝对... 依据表面能理论,利用插板法和柱状灯芯技术分别测得2种沥青与2种矿料的表面能参数,然后计算黏附功与表面自由能变化,分析无水和有水情况下沥青自身黏聚力的变化以及沥青-矿料系统黏附与剥落的趋势;以有水、无水情况下自由能比值的绝对值作为黏附性的评价指标,分析不同沥青-矿料系统黏附性的大小.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角闪片麻岩系统(SBS-J)的黏附性最佳.因此,表面能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沥青-矿料系统的黏附过程和剥落过程,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黏附性 表面能 沥青
下载PDF
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方法综述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威娜 徐青杰 +2 位作者 周圣雄 秦煜 闫强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97-2205,共9页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 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作用是形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且直接关系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水稳性等主要性能,也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因此,对沥青与集料间黏附作用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典型的黏附作用评价方法可分为如下三类:(1)在石质基材(或其他材料)表面涂抹沥青层,对沥青层与基材界面施加垂直拉力或剪切应力,以沥青从基材表面剥离所需力的大小(或剪切强度)间接表征两者之间的黏附作用;(2)表面涂覆沥青的集料放入水中,水的作用使得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以沥青从集料表面剥落的程度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作用;(3)基于表面能理论,测试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从能量角度评价沥青-集料的黏附作用。我国《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规定使用水煮法和水浸法来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能,试验方法简单快捷,但测试结果受人为判断影响,缺乏定量评价指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究者逐渐将各种新技术运用到沥青-集料黏附性能检测中,如超声波模拟动水压力对传统水煮法进行改进,并应用高质量的图形处理系统使得沥青剥落程度指标得到更精准的量化;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在不同测试模式下进行微纳观尺度沥青-集料黏附作用评价,国外研究人员还依托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黏附性能的量化。随着原子力显微镜技术(AFM)的不断成熟,将该技术应用于对沥青-集料黏附作用的评价中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同时,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使用AFM新发展起来的测试模式测量沥青、集料的表面能及黏附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对黏附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新思路也开始出现,研究人员为了探讨在不同荷载作用下沥青与集料黏附性能的变化,针对“三明治”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作用 评价体系 力学拉伸 剥落 表面能 原子力显微镜 黏附疲劳
下载PDF
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7
4
作者 季节 索智 +2 位作者 文博 石越峰 徐世法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30,共6页
为评价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建立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模型,计算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之间的粘附功,构建能量参数EP1和EP2,利用能... 为评价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建立了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模型,计算无水及有水条件下沥青-集料和温拌剂-沥青-集料之间的粘附功,构建能量参数EP1和EP2,利用能量参数的大小来分析水、温拌剂对沥青-集料界面粘附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无水条件下,温拌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力;但在有水条件下,温拌剂对水的敏感性极强,其加入使得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能力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集料界面 粘附模型 粘附能力 能量参数 温拌剂
原文传递
划痕试验法的物理模型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树兵 崔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总结了划痕试验法的物理模型及研究现状 ,临界载荷与涂层和基体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和附着功有物理关系 ,临界载荷能够表征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关键词 划痕试验法 结合强度 附差功 剪切强度 涂层 物理模型 测试原理 涂层材料
下载PDF
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防覆冰技术及效能评价 被引量:19
6
作者 高英力 李学坤 +2 位作者 代凯明 余先明 袁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32-137,共6页
通过微纳米路表构建与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试件;开展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其制备工艺;采用自行设计的"冰-路"附着强度测试装置进行防覆冰性能测试,同时开展接触角测量试... 通过微纳米路表构建与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相结合,制备了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试件;开展超疏水材料涂覆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其制备工艺;采用自行设计的"冰-路"附着强度测试装置进行防覆冰性能测试,同时开展接触角测量试验、路面表面能计算及耐久性试验,综合评价超疏水仿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疏水、防冰效能。结果表明: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表面冰的残留率为29.9%,是普通试件的1/3左右,间接反映了超疏水路面具有较好的疏冰性能;与普通试件的接触角0°相比,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的接触角为153.5°,达到超疏水状态;表面能计算表明超疏水材料的作用降低了路面表面能,仅为普通水泥路面的3.4%,进一步验证了超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可显著降低"冰-路"附着强度;通过模拟轮胎与路面的摩擦作用,接触角依然在90°以上,表明超疏水路面耐久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防覆冰 水泥混凝土路面 附着强度 表面能 效能评价
下载PDF
碳纤维与环氧树脂润湿和黏附作用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芳维 李敏 +2 位作者 王绍凯 顾轶卓 张佐光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的变化规律,并利用Young-Dupre法和Wu法,分析了黏附功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树脂固化对纤维/树脂润湿、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T300、CCF、T700纤维和环氧AG80树脂的润湿,... 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碳纤维与环氧树脂的接触角的变化规律,并利用Young-Dupre法和Wu法,分析了黏附功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树脂固化对纤维/树脂润湿、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T300、CCF、T700纤维和环氧AG80树脂的润湿,去除纤维表面上浆剂后其表面能极性分量下降,与AG80树脂的润湿和黏附性能变差;在树脂体系未发生化学反应前,AG80/DDS树脂体系比AG80纯树脂与T700纤维的润湿性能好,黏附性能差;110℃恒温条件下随固化时间延长,AG80/DDS和E51/DDS树脂体系与T700纤维的浸润和黏附性能均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角 黏附功 表面能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原文传递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石灰改性沥青黏附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董仕豪 韩森 +2 位作者 尹媛媛 吴松 张启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7,共9页
为从机理上研究石灰[Ca(OH)2]对沥青黏附性的改善作用,基于表面能理论,分析了石灰改性沥青与花岗岩之间黏附功变化,并研究了石灰掺量和细度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基于表面能理论的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拉拔试验,并与黏附... 为从机理上研究石灰[Ca(OH)2]对沥青黏附性的改善作用,基于表面能理论,分析了石灰改性沥青与花岗岩之间黏附功变化,并研究了石灰掺量和细度对沥青黏附性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基于表面能理论的分析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拉拔试验,并与黏附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石灰的加入能提高沥青极性,增加沥青表面能,进而提高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改善黏附性;沥青的黏附性随石灰细度的提高而增大;当石灰掺量约为沥青质量的10%时,沥青与花岗岩具有最好的黏附性;拉拔试验结果与表面能理论试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00,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利用表面能理论评价石灰改性沥青效果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黏附性 石灰 表面能 细度
下载PDF
不同集料表观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芙蓉 涂崇志 +1 位作者 李仁君 罗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0年第2期363-368,共6页
为了探究集料表观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选取集料图像测试系统测试集料的表观特性,采用磁悬浮重量平衡系统测试精细化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四种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使用表面张力仪... 为了探究集料表观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选取集料图像测试系统测试集料的表观特性,采用磁悬浮重量平衡系统测试精细化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四种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使用表面张力仪测试国创70#基质沥青、克拉玛依沥青两种沥青的表面能参数.通过Young-Dupre方程计算沥青-集料黏附能并与集料表观特性建立联系.试验结果表明:精细化加工比常规加工的玄武岩棱角性增加203.3,表面纹理增加18.20,与克拉玛依沥青的黏附能增加34.16 erg/cm2,与国创70#基质沥青的黏附能增加20.8 erg/cm2;常规加工比精细化加工的辉绿岩棱角性增加432.8,表面纹理增加10.7,与克拉玛依沥青的黏附能增加12.69 erg/cm2,与国创70#基质沥青的黏附能增加3.59 er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特性 集料 黏附性 表面能
下载PDF
轻敲模式下原子力显微镜的能量耗散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征 孙岩 +2 位作者 王再冉 王克俭 许向红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1-1311,共11页
原子力显微镜有多种成像模式,其中轻敲模式是最为常用的扫描方式.轻敲模式能获取样品表面形貌的高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其中相位信息具有更多的价值,如能反映样品的表面能、弹性、亲疏水性等.依据振动力学理论,相位与振动系统的能量耗散有... 原子力显微镜有多种成像模式,其中轻敲模式是最为常用的扫描方式.轻敲模式能获取样品表面形貌的高度信息和相位信息,其中相位信息具有更多的价值,如能反映样品的表面能、弹性、亲疏水性等.依据振动力学理论,相位与振动系统的能量耗散有关.探针样品间的能量耗散对于理解轻敲模式下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机理至关重要,样品特性和测量环境会影响能量耗散.本文在不考虑毛细力影响下,基于JKR接触模型,给出了探针样品相互作用下的加卸载曲线,结合原子力显微镜力曲线实验,给出了探针-样品分离失稳点的位置,从而计算一个完整接触分离过程的能量耗散,进而讨论考虑表面粗糙度对能量耗散的影响.在轻敲模式下考虑毛细力影响,通过特征时间对比,证明挤出效应是液桥生成的主导因素,在等容条件下,用数值方法计算了不同相对湿度对能量耗散的影响.通过一维振子模型,简要说明原子力显微镜相位像与样品表面能、杨氏模量、表面粗糙度、相对湿度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表面粗糙度和环境湿度均会引起相位的变化,进而认为它们是引起赝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相位像 黏附 液桥 能量耗散 毛细力
下载PDF
基体表面状态对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2024铝合金间附着力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浩伟 慕仙莲 刘成臣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14-18,4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状态对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2024铝合金间附着力影响规律。方法结合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的综合性能与实际应用情况,选取4种常见的预处理方式来改变基体表面状态,采用拉拔测试仪测试不同基体表面状态(基体表面p H值、... 目的研究不同表面状态对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2024铝合金间附着力影响规律。方法结合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的综合性能与实际应用情况,选取4种常见的预处理方式来改变基体表面状态,采用拉拔测试仪测试不同基体表面状态(基体表面p H值、基体表面粗糙度、基体表面能),涂层/基体间的附着力值,研究基体表面状态对该涂层/基体间附着力的影响关系。结果基体表面状体影响涂层附着力的根本原因是基体表面能、基体表面p H值和基体表面粗糙度。结论对于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其表面处理方式可用热碱清洗方法代替传统铬酸盐钝化;当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喷涂厚度为30μm时,将铝合金基体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4.75μm左右,可保证涂层有好的附着性,附着力值为8.8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环氧杂化树脂涂层 预处理 附着力 表面能 粗糙度
下载PDF
煅烧铝矾土集料与沥青粘附性评价 被引量:8
12
作者 田海涛 关博文 +4 位作者 吴佳育 刘竞怡 熊锐 杨发 刘成成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对比评价了SK-90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与90#煅烧铝矾土集料的界面粘附性。通过接触角实验测定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计算粘附功,并将集料粉末与不同沥青制成胶浆进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评价集料与沥青的交互作用,最后... 对比评价了SK-90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与90#煅烧铝矾土集料的界面粘附性。通过接触角实验测定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计算粘附功,并将集料粉末与不同沥青制成胶浆进行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评价集料与沥青的交互作用,最后通过红外光谱测试氧化铝粉末加入沥青后主要成分的官能团变化,分析集料与沥青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表明,90#煅烧铝矾土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粘附功最大,常温下其矿料粉末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最强。故煅烧铝矾土集料与橡胶粉改性沥青的粘附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粘附性 表面能 动态剪切流变 煅烧铝矾土集料
下载PDF
基于界面黏附理论的沥青与集料黏附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祥辉 杨振宇 +2 位作者 樊亮 胡家波 李永振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2021年第6期108-111,33,共5页
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特性,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疲劳和水稳定性能,关系着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及结合实际试验,详细描述了国内外测试沥青与集料之间黏附特性的测试方法,并进行归类总结为图像处理计算类评价方... 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特性,决定着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疲劳和水稳定性能,关系着沥青路面的耐久性。通过现场调研、查阅文献及结合实际试验,详细描述了国内外测试沥青与集料之间黏附特性的测试方法,并进行归类总结为图像处理计算类评价方法、力学类评价方法、光电比色类评价方法、表面能理论评价方法、流变学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各类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提出不同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以后的沥青-集料界面黏附特性试验评价方法的发展提供指导及建议。另外,展望了未来沥青-集料界面粘附特性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型快速评价方法研发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 表面能 净吸附 水稳定性 黏附理论
下载PDF
填料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耀刚 张梦缘 +4 位作者 马荣辉 阎宝宝 齐琳 徐鸥明 王振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13-1617,1622,共6页
为研究填料对沥青混合料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沥青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和表面能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凝土再生粉等体积取代矿粉(0,20%,60%,100%)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 为研究填料对沥青混合料黏附特性的影响,以沥青胶浆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水煮法、光电比色法和表面能法研究了水泥、粉煤灰以及水泥混凝土再生粉等体积取代矿粉(0,20%,60%,100%)对沥青胶浆/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取代矿粉能提高沥青胶浆黏附等级,降低剥落率,提高黏附功且其增幅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粉煤灰同样能改善沥青胶浆黏附性,其改善效果略优于水泥;水泥混凝土再生粉取代矿粉会明显降低黏附功,对沥青胶浆黏附性不利;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实验与沥青胶浆黏附性实验具有较强一致性,引入水泥与粉煤灰可提高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而再生粉会降低该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性 沥青胶浆 填料 表面能 黏附功
下载PDF
Adhes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ovel Synthetic Polydimethylsiloxane for Bionic Adhesive Pads 被引量:6
15
作者 Qingsong He Min Yu +4 位作者 Yang Li Xinlong Chen Hao Zhang Ling Gong Zhendong Dai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4年第3期371-377,共7页
Materials with appropriate adhesive properties are suitabl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bionic adhesive pads. In this study, a novel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aterial enhanced with two types of crosslinkers, carbon na... Materials with appropriate adhesive properties are suitable for the fabrication of bionic adhesive pads. In this study, a novel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 material enhanced with two types of crosslinkers,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sheets, was fabricated. The Contact Angle (CA) and cross-sectional morphology of the new materi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observed using a CA meter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respectively. CA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surface energy of the novel material is twice that of the common PDMS material. SEM observations show that carbon nanotubes and graphene sheets are well dispersed in the polymer, a feature that improv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new material. The adhesive performance of this novel composite was tested on an in-house fabricated friction machine. Results show that at a preload of only 50 mN, the adhesion of the novel PDMS material is up to -3.7 times that of common PDMS. The maximum macroscale shear strength and normal adhesion reach 4 N·cm^-2 and 1 N·cm^-2, respectively. The adhesive capability of the material is maintained even after hundreds of times of repeated use. This novel material exhibits excellent adhesion, sufficiently high elastic modulus and high repeatability at low pre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c composite adhesion carbon materials surface energy BIONIC
原文传递
浮选气泡矿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樊晓鹏 刘开平 +1 位作者 谭晨曦 张锦刚 《矿业快报》 2005年第7期12-14,26,共4页
简要阐述了浮选过程中气泡矿化的形式及阶段,解析了气泡和矿粒表面的粘附机理以及其过程中受热力学、动力学和时间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深入地了解气泡在三相体系中的矿化机理,为今后对浮选工艺的改进提供了基本依据。
关键词 浮选 气泡矿化 粘附 自由能
下载PDF
基于真实沥青膜厚的沥青与集料黏结性能评价与验证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端宜 郭秀林 唐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4-629,共6页
为定量评价真实沥青膜厚的沥青与集料黏结性能,基于表面能理论分析了沥青、集料与不锈钢夹具三相体系的潜在破坏模式,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了5种沥青与2种集料在无水、有水及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沥青趋向... 为定量评价真实沥青膜厚的沥青与集料黏结性能,基于表面能理论分析了沥青、集料与不锈钢夹具三相体系的潜在破坏模式,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测试了5种沥青与2种集料在无水、有水及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性能.结果表明:无水条件下,沥青趋向于发生内聚性失效,而在有水条件下,其趋向于发生沥青与集料界面的黏附性失效;残留拉拔强度比(RSR)与残留拉拔功比(RWR)指标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沥青与集料的黏结性能,推荐采用30℃下的RWR评价沥青与集料的黏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性 水损害 接触角 表面能
下载PDF
微机械构件的表面去粘着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西慧 吕苗 苗勇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12期24-27,38,共5页
由于尺寸的减小和需要产生弹性形变,微机械构件的表面力(表面张力、粘着力)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造成微构件表面粘着的因素,从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综述了减弱或去除微机械构件表面粘着力的七种技术,并对相关工作... 由于尺寸的减小和需要产生弹性形变,微机械构件的表面力(表面张力、粘着力)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介绍了造成微构件表面粘着的因素,从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综述了减弱或去除微机械构件表面粘着力的七种技术,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构件 表面去粘着技术 毛细吸引力 粘着能 弹性形变
下载PDF
集料理化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汪海年 许卉 +3 位作者 王江峰 应军志 沈思立 张琛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1,共10页
为了深入探究集料理化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的影响,以石灰岩、玄武岩、砂岩和花岗岩4种集料为研究对象,基于表面能理论,采用躺滴法测定集料和沥青的表面能参数,建立无水和有水条件下集料与沥青的界面破坏模型,进而提出黏附性(ER... 为了深入探究集料理化特性对沥青-集料界面黏附性能的影响,以石灰岩、玄武岩、砂岩和花岗岩4种集料为研究对象,基于表面能理论,采用躺滴法测定集料和沥青的表面能参数,建立无水和有水条件下集料与沥青的界面破坏模型,进而提出黏附性(ER)指标以定量评价沥青-集料界面破坏机理。基于分子动力学(MD)模拟,建立集料氧化物与沥青及水的界面模型,提出集料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比(OR)表征氧化物与沥青的黏附性能,并验证其与ER的相关性。以4种集料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车辙试验,验证ER和OR与水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判定关系。结果表明:集料的表面能大小与沥青-集料的黏结强度相反。沥青-集料的黏附功与沥青的黏聚功之差为润湿功,沥青在有水条件下,因静电引力使得其抵抗自身变形的能力更强,进而因润湿功降低影响了其与集料的黏附性能;沥青与集料的黏附功因水的存在转变为负的剥落功,剥落功的绝对值越小,沥青与集料的黏结性能越好。提出的ER与润湿功成正比,与沥青-集料界面的剥落功成反比,可以从表面能理论角度更全面的评价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能。MD模拟进一步验证了沥青-集料黏结性能的规律,ER与OR呈正相关,且二者与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判定系数均达到了0.8以上,能有效表征不同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并判断其对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黏附性 表面能 分子动力学 水稳定性
原文传递
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汤文 旷强 +1 位作者 张宇翔 吕悦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 为了研究植物油微胶囊沥青混合料的微观力学性能及自愈合机制,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基于12分子沥青模型构建沥青微裂缝模型,采用植物油提取物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基再生剂乙基四氢化萘作为芯材,探究三种芯材释放后沥青微裂缝的自愈合进程,计算沥青分子的自扩散系数并分析不同芯材的作用机制,同时构建沥青-集料模型,采用粘聚能、粘附能、粘附强度等指标分析融入不同芯材后沥青-集料界面的微观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芯材的释放加速了沥青分子的自扩散,提高了微裂缝的自愈合能力,且微裂缝自愈合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芯材融合后老化沥青的粘聚能和粘附能分别提高了37.2%和36.8%以上,并且老化沥青-集料界面的粘附强度增加;与石油基再生剂相比,植物油能更好地促进微裂缝的愈合。通过分子动力学技术可以更深入地探查微胶囊沥青路面的自愈合机制,从而为微胶囊芯材的设计与选择提供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微胶囊 自愈合 分子动力学 粘聚能 粘附能 粘附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