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化沥青-集料黏附性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惠民 马培建 《路基工程》 2021年第4期7-11,共5页
乳化沥青-集料黏附性是影响乳化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坏性能的主要因素,显著影响路面使用性能与长期性能变化。分析了乳化沥青-集料黏附性的机理、性能及提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并基于目前的研究提出黏附性提升的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 乳化沥青-集料 黏附性机制 影响因素 改性剂 复合改性
下载PDF
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凌云 皇甫泽华 +3 位作者 韩菊红 袁群 任小扶 吴欢欢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共7页
采取立面浇筑办法,用普通混凝土作为老混凝土,浇筑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试件,从不同界面剂的类型和掺入橡胶的颗粒粒径、掺入数量及改性方法等方面对黏结试件斜剪强度的影响开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黏结斜剪强度值与橡胶颗粒粒... 采取立面浇筑办法,用普通混凝土作为老混凝土,浇筑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试件,从不同界面剂的类型和掺入橡胶的颗粒粒径、掺入数量及改性方法等方面对黏结试件斜剪强度的影响开展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黏结斜剪强度值与橡胶颗粒粒径大小成反比关系。橡胶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斜剪强度随着橡胶颗粒掺入数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但整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在结合面涂新型环氧界面剂比未涂界面剂和涂敷水泥浆界面剂显著提高了黏结剪切强度;复合改性对橡胶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黏结剪切强度的影响取决于橡胶颗粒粒径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 新老混凝土黏结 斜剪强度 界面剂 复合改性
原文传递
粘合增进剂AIR-1在斜交轮胎胎体胶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勇 汪慧玲 +1 位作者 康洪冉 陈祖权 《轮胎工业》 CAS 2001年第6期347-349,360,共4页
研究了粘合增进剂AIR 1在 7.5 0 - 16 12PR斜交轮胎胎体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与未加入粘合增进剂AIR 1的胶料相比 ,加入 5份粘合增进剂AIR 1的胶料的MH 增大 0 16N·m ,t90 缩短 0 8min ,硫化胶的 30 0 %定伸应力、邵尔A型... 研究了粘合增进剂AIR 1在 7.5 0 - 16 12PR斜交轮胎胎体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与未加入粘合增进剂AIR 1的胶料相比 ,加入 5份粘合增进剂AIR 1的胶料的MH 增大 0 16N·m ,t90 缩短 0 8min ,硫化胶的 30 0 %定伸应力、邵尔A型硬度和粘合强度均有所提高 ;粘合增进剂AIR 1与胶料的相容性较好 ,混炼均匀 ;可缩短混炼时间 ,减少动力消耗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合增进剂 斜交轮胎 胎体胶 粘合强度 分散性 相容性
下载PDF
粘合增进剂AIR-1在载重斜交轮胎帘布胶中的应用
4
作者 邹明清 李永炽 +1 位作者 李俊 梁亚平 《轮胎工业》 CAS 2002年第5期280-283,共4页
研究了粘合增进剂AIR 1在载重斜交轮胎 9 0 0 -2 0 16PR缓冲胶、胎体外层帘布胶和内层帘布胶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 5份粘合增进剂AIR 1,可明显提高胶料与帘线之间的H抽出力和粘合强度以及胶料的热老化性能 ,提高成品轮胎帘... 研究了粘合增进剂AIR 1在载重斜交轮胎 9 0 0 -2 0 16PR缓冲胶、胎体外层帘布胶和内层帘布胶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加入 5份粘合增进剂AIR 1,可明显提高胶料与帘线之间的H抽出力和粘合强度以及胶料的热老化性能 ,提高成品轮胎帘布层间的粘合强度和耐久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合增进剂AIR-1 载重斜交轮胎 帘布胶 应用 H抽出力 粘合强度
下载PDF
粘合增进剂AIR-1在轮胎内层帘布胶中的应用
5
作者 蒋化学 何晓东 +3 位作者 韦春利 黄玉君 陈文喜 付泉 《橡胶科技》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研究粘合增进剂AIR-1在轮胎内层帘布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加入粘合增进剂AIR-1,可以显著提高内层帘布胶老化前后的粘合性能,提高成品轮胎帘布层的粘合强度,明显减少轮胎在实际使用中的内脱层和侧空等质量缺陷。
关键词 粘合增进剂 轮胎 帘布胶 粘合强度
下载PDF
包覆硫黄在全钢轮胎粘合胶中的应用
6
作者 董凌波 李威 +1 位作者 韩菁 刘谦 《轮胎工业》 CAS 2016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研究包覆硫黄在全钢轮胎粘合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包覆硫黄的表面形貌与普通硫黄不同,包覆膜可能含有C,H,O和Si等元素;包覆硫黄胶料的硫化特性、分散性、物理性能、老化前和盐水老化后粘合性能以及耐喷霜性能均与不溶性硫黄胶料相当,... 研究包覆硫黄在全钢轮胎粘合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包覆硫黄的表面形貌与普通硫黄不同,包覆膜可能含有C,H,O和Si等元素;包覆硫黄胶料的硫化特性、分散性、物理性能、老化前和盐水老化后粘合性能以及耐喷霜性能均与不溶性硫黄胶料相当,但热空气老化后胶料的钢丝抽出力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覆硫黄 喷霜 全钢轮胎 粘合胶 粘合性能
下载PDF
改进水性聚合物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7
作者 刘月清 李纯纬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涂饰一次性手套用水性聚合物是一些非过敏性弹性高分子材料,其以水为分散介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对手套的物理机械性能无任何影响,手套质量的好坏与聚合物膜在手套中的附着力的强弱分不开。阐述了无粉聚合物涂层在手套中的附着力的... 涂饰一次性手套用水性聚合物是一些非过敏性弹性高分子材料,其以水为分散介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并且对手套的物理机械性能无任何影响,手套质量的好坏与聚合物膜在手套中的附着力的强弱分不开。阐述了无粉聚合物涂层在手套中的附着力的机理、涵义,并着重探讨了增加涂层附着力的几种办法,即加入碳氢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降低聚合物涂层的表面张力,与无机物复配,减少涂膜在干燥过程中的溶剂的挥发,降低涂层厚度,加入适当颜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涂层 附着力 机理 表面张力 无机物
下载PDF
补佳乐用于防止再次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8
作者 张莘 张丙忠 +2 位作者 冯淑英 陈勍 彭永排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9-560,共2页
目的:评价补佳乐用于防止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粘连切开术患者52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后分为A组和B组。B组患者术后加用补佳乐2 mg/日,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共计29例;... 目的:评价补佳乐用于防止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2月因宫腔粘连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粘连切开术患者52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后分为A组和B组。B组患者术后加用补佳乐2 mg/日,联合安宫黄体酮序贯治疗,共计29例;A组患者选用复方孕二烯酮片1片/日,共23例,共用药3个周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项目,再行宫腔镜检查并取出宫内节育环。结果:所有患者均未见肝肾功能损害,再次宫腔镜检查,补佳乐组1例患者再次发生宫腔粘连,其他患者预后恢复良好;A组9例患者再次出现宫腔粘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粘连切开分离术后,补佳乐是防止术后再次宫腔粘连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补佳乐 复方孕二烯酮片
原文传递
脑出血大鼠脑组织ICAM-1的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及药物对其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兆孔 梁志刚 +2 位作者 郇英 毕延萍 崔元孝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方法健康Wister大鼠72只随机分成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组,分别于3h、24h、72h、7d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及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性损伤的病理发展过程。方法健康Wister大鼠72只随机分成脑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组,分别于3h、24h、72h、7d取血肿周围脑组织检测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的表达及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的测定。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脑出血组ICAM-1从3h起即有表达,72h达高峰,持续7d仍有表达(P<0.05)。脑含水量在24h后明显增加(P<0.01),7d时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ICAM-1在血肿周围的高表达推测是脑出血后水肿形成和缺血性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减少ICAM-1的表达和脑含水量推测是复方麝香注射液的药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AM-1 脑含水量 大鼠脑组织 WISTER大鼠 细胞间黏附因子 复方麝香注射液 药物 脑组织含水量 血肿周围 脑出血模型 显著性差异 缺血性损伤 炎性损伤 组织检测 水肿形成 药理机制 24h 72h 手术 表达及 高表达
原文传递
宫腔镜下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治疗宫腔粘连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袁风玲 贾淑慧 江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期25-27,32,共4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对宫腔粘连(IUA)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 目的:研究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对宫腔粘连(IUA)疗效及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各50例。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公英散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6.1±1.6mm)高于对照组,IL-4(17.42±3.21ng/ml)、IL-10(20.34±4.87ng/ml)水平高于对照组,IL-6(32.12±8.12ng/L)、TNF-α(39.41±5.84ng/L)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半年内妊娠率(38.0%)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腔镜宫腔粘连切除术联合复方公英散治疗IUA可抑制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改善术后月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切除术 复方公英散 炎症因子 月经恢复
下载PDF
5-HT_1受体激动剂对偏头痛大鼠脑膜神经源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何秋 王怀良 +1 位作者 章新华 陈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0-522,641,共4页
目的探讨5-HT_1受体激动剂94-95-10Y及二氢麦角胺(DHE)对偏头痛大鼠神经源性脑膜炎症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GTN)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94-95-10Y10、20、30mg/kg组在制作模型前20min腹腔注射94-95-10Y10、20、30mg/kg,... 目的探讨5-HT_1受体激动剂94-95-10Y及二氢麦角胺(DHE)对偏头痛大鼠神经源性脑膜炎症的作用与机制。方法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GTN)制备大鼠偏头痛模型;94-95-10Y10、20、30mg/kg组在制作模型前20min腹腔注射94-95-10Y10、20、30mg/kg,DHE组在GTN静脉注射15min时静脉注射DHE;在GTN静脉注射后2h、4h,分别取脑膜组织,Western印迹法检测脑膜核因子-kB(NF-kB)、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水平,部分脑膜制成组织切片,观察脑膜病理变化。结果94-95-10Y10、20、30mg/kg组及DHE组大鼠脑膜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血管扩张程度减轻;94-95-10Y10、20、30mg/kg组及DHE组均能抑制GTN静脉注射大鼠脑膜NF-kB、I- CAM-1蛋白表达,94-95-10Y10、20、30mg/kg各组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94-95-10Y及DHE能够抑制偏头痛大鼠脑膜NF-kB、ICAM-1蛋白表达增强及脑膜炎症反应,提示5-HT_1受体激动剂可以阻断NF-kB信号通路发挥其抗偏头痛时神经源性脑膜炎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化合物94-95-10Y 脑膜 疾病模型 动物 偏头痛
下载PDF
补肾活血周期治疗对宫腔粘连患者血清及子宫内膜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蔚苓 常淑华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宫颈粘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探讨中药补肾活血周期治疗在宫腔镜术后再粘连预防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宫腔粘连患者,按随... 目的:通过观察宫颈粘连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变化,探讨中药补肾活血周期治疗在宫腔镜术后再粘连预防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00例宫腔粘连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中药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nsions,TCRA)。术后中药组用中药补肾活血周期联合西药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用药3个月,再次进行宫腔镜检查。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及子宫内膜中TIMP-1的表达。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粘连评分均下降(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及子宫内膜中TIMP-1表达均降低(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活血周期治疗能有效预防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其机制与抑制TIMP-1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中药(复方) 补肾活血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 @周期疗法 人类
下载PDF
粘接促进剂对环氧模塑料粘结力和分层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旺洋 张高文 丁全青 《电子与封装》 2016年第12期6-11,共6页
合适的粘接促进剂有助于提高环氧模塑料(EMC)与金属基材的粘接性能,进而改善EMC与金属基材的分层问题,提高封装的可靠性。主要讨论了3类粘接促进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试样的抗拉测试、抗剪测试、超声波扫描分层测试,分别验证了环氧基硅烷... 合适的粘接促进剂有助于提高环氧模塑料(EMC)与金属基材的粘接性能,进而改善EMC与金属基材的分层问题,提高封装的可靠性。主要讨论了3类粘接促进剂的作用机理,通过试样的抗拉测试、抗剪测试、超声波扫描分层测试,分别验证了环氧基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氨基咪唑4种粘接促进剂对EMC的粘结力和分层的影响。这4种粘接促进剂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EMC对裸Cu和镀Ag引线框架的粘结力,氨基咪唑改善EMC对镀Ni引线框架的粘结力和分层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促进剂 环氧模塑料 粘结力 分层
下载PDF
间-甲粘合体系在工程机械斜交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宋文涛 辛远航 李超凡 《轮胎工业》 CAS 2024年第10期620-623,共4页
研究间-甲粘合体系在工程机械斜交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配方中添加间-甲粘合体系并适当增大硫黄用量,胶料的硫化特性变化不大,交联密度提高;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基本不变,撕裂强度、耐疲劳性能、耐热老化性能... 研究间-甲粘合体系在工程机械斜交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配方中添加间-甲粘合体系并适当增大硫黄用量,胶料的硫化特性变化不大,交联密度提高;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基本不变,撕裂强度、耐疲劳性能、耐热老化性能和耐屈挠裂口增长性能提升,生热降低,耐臭氧老化性能不变;胎侧胶与帘布间的粘合强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甲粘合体系 工程机械斜交轮胎 胎侧胶 物理性能 生热 粘合强度
下载PDF
三七复方成分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肠道菌群减轻宫腔粘连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
15
作者 谭梦晨 刘文娥 +7 位作者 马露 曾雨欣 杨雪儿 赵雅祺 彭颖 敖强 刘惠 李敏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35-2144,共10页
目的:探讨三七复方(Panax notoginseng compound formula,PN)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in-testinal flora,IF)对大鼠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模型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用机械损伤法构建大鼠IUA模型,将50只大鼠随... 目的:探讨三七复方(Panax notoginseng compound formula,PN)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及肠道菌群(in-testinal flora,IF)对大鼠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模型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用机械损伤法构建大鼠IUA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平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低剂量(210 mg/kg)PN(low-dose PN,PL)组、中剂量(420 mg/kg)PN(medium-dose PN,PM)组和高剂量(840 mg/kg)PN(high-dose PN,PH)组。灌胃8周后收集子宫,肉眼观察形态学改变,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子宫组织损伤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Col I);Western blot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IL-10蛋白表达;ELISA检测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B,VEGFB);16S扩增子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结果:与sham组比较,model组子宫肉眼观察弹性降低且充血水肿;腺体数、血管数减少、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1);胶原纤维增加,Col I蛋白表达增加(P<0.01);子宫组织中IL-1β、IL-6、TNF-α、VEGFB显著升高(P<0.01);IL-10水平下降(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下降(P<0.05)。较model组,药物干预组中子宫肉眼观弹性恢复,充血水肿缓解;内膜腺体及血管数增加(P<0.05),胶原纤维下降,Col I蛋白表达降低(P<0.01);子宫组织中IL-1β、IL-6、TNF-α不同程度下降(P<0.05),IL-10水平上升(P<0.01);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P<0.05)。结论:PN能显著改善IUA模型大鼠的子宫内膜组织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IL-6、IL-1β和TNF-α,上调IL-10,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三七复方 肠道菌群 炎症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干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京芳 常亮 +1 位作者 贾妍 杨蓉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68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造影剂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68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行PCI术,比较术前及术后血清肌酐(S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介入治疗前,2组患者SCr、CCr、hs-CRP、ICAM-1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d,2组SCr、hs-CRP、ICAM-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CCr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2 d,对照组患者的SCr、hs-CRP、ICAM-1水平仍高于术前,CCr仍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ICAM-1水平仍较术前升高(P<0.05),而SCr、CCr水平显著恢复,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组SCr、CCr、hs-CRP、ICAM-1水平均恢复,均接近术前基线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1、2 d SCr、hs-CRP、ICAM-1水平明显降低,CCr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术后7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CI术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可显著降低血清SCr、hs-CRP、ICAM-1,提高CCr,减轻并缓解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肌酐 肌酐清除率 高敏C-反应蛋白 胞间黏附分子-1 复方丹参滴丸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炎症、ICAM-1、TLR4和sPD-L1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廖凤珍 林龙芳 +2 位作者 王佳洁 周畅 冯林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627-1632,共6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感染后咳嗽(PIC)患者气道炎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oll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PIC患者20...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感染后咳嗽(PIC)患者气道炎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Toll样受体4(TLR4)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三医院2023年1—12月收治的PI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观察组在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两组疗程7 d。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日间和夜间咳嗽评分、气道炎症变化、血清ICAM-1、TLR4和sPD-L1水平的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采用莱赛斯特咳嗽生活质量问卷评估)。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5/100),高于对照组的84%(84/100)(Z=2.49,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分别为(1.24±0.31)分、(1.02±0.3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17±0.65)分、(1.94±0.47)分(t=12.91、16.34,均P<0.001);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8.84±2.21)mg/L]、白细胞介素8[(82.34±13.24)mg/L]和肿瘤坏死因子α[(78.94±13.24)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2.76±2.53)mg/L、(127.18±35.17)mg/L和(102.31±21.08)ng/L(t=11.67、11.93、9.39,均P<0.001);观察组ICAM-1[(178.32±21.23)μg/L]和TLR4[(7.45±2.32)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47.18±25.64)μg/L和(19.98±4.53)ng/L,而sPD-L1[(2.34±0.37)ng/L]高于对照组的(1.72±0.4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9、24.62、-11.23,均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社会[(2.61±0.25)分]、心理[(6.56±0.45)分]、生理[(7.65±0.72)分]和总分[(16.81±2.5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14±0.30)分、(5.44±0.52)分、(6.07±0.65)分和(13.74±2.68)分(t=12.04、16.29、16.29、8.36,均P<0.001)。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复方甲氧那明对PIC患者疗效显著,且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ICAM-1和TLR4水平,提高sPD-L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呼吸道感染 胞间黏附分子1 Toll样受体4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2蛋白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孟鲁司特钠 复方甲氧那明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防治宫腔粘连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丽美 刘云平 +2 位作者 邱丽 刘瑾 钟晓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5-21,共7页
目的凭借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IUA)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发表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IUA的数据挖掘类文献,对涉及的高频次中药进行统计,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中药治疗IU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 目的凭借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IUA)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检索发表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IUA的数据挖掘类文献,对涉及的高频次中药进行统计,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中药治疗IUA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文献中排名前6位的高频中药是当归、熟地黄、川芎、桃仁、红花、牛膝。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出包括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等的64个核心靶点,主要涉及细胞凋亡过程、细胞增殖调控、药物反应等生物过程,胞质、核浆、细胞外区域等细胞结构,蛋白结合、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以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药物化学成分与核心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高频中药防治IUA可能通过调控TP53、STAT3、MAPK1等核心靶标,激活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起到调节内膜细胞周期、局部炎症-免疫调节等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中药复方 补肾活血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粘合增进剂AIR-1在农业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中的应用
19
作者 付泉 杨树田 《橡胶科技》 2014年第2期32-35,共4页
介绍粘合增进剂AIR-1在农业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胎侧胶、缓冲层胶、帘布外层胶和帘布内层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粘合增进剂AIR-1可以提高农业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胎侧胶、缓冲层胶、帘布外层胶和帘布内层胶的粘合强度、耐疲劳性能和耐屈... 介绍粘合增进剂AIR-1在农业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胎侧胶、缓冲层胶、帘布外层胶和帘布内层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粘合增进剂AIR-1可以提高农业轮胎和工程机械轮胎胎侧胶、缓冲层胶、帘布外层胶和帘布内层胶的粘合强度、耐疲劳性能和耐屈挠性能,显著延长轮胎使用寿命,降低原材料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合增进剂AIR-1 农业轮胎 工程机械轮胎 胎侧胶 缓冲层胶 帘布外层胶 帘布内层胶 粘合强度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Rubber Sensor for Practical Usage on &gamma;-Irradiation and Energy Harvesting for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被引量:1
20
作者 Kunio Shimada Ryo Ikeda +1 位作者 Hiroshige Kikura Hideharu Takahashi 《World Journal of Mechanics》 2019年第9期205-231,共27页
We have performed sequential studies on new types of soft rubber for their application as artificial skin in robots and haptic sensors. Based on a proposed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novel adhesion techniq... We have performed sequential studies on new types of soft rubber for their application as artificial skin in robots and haptic sensors. Based on a proposed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novel adhesion technique for rubber and a metal that utilizes a metal complex hydrate, we have developed an MCF rubber sensor. This sensor uses a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MCF), natural rubber (NR-latex) or chloroprene rubber latex (CR-latex), and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developed sensor in various engineering scenarios and our daily lives is significant. In this regard,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gamma;-irradiation, infrared radiation, microwaves, and a thermal source on the MCF rubber sensor. We established that the MCF rubber is effective enough to be used for power generation of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s from &gamma;-rays to microwaves, including the range of the solar spectrum, which i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remarkable attribute is that the MCF rubber sensor dose is not degraded by &gamma;-irradiation. We also demonstr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CF rubber sensor in energy harves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IRRADIATION Photovoltaics Energy Harvesting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ource Infrared Rays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duced Voltage Natural RUBBER CHLOROPRENE RUBBER adhesion Electrolytic Polymerization MAGNETIC Cluster MAGNETIC Field MAGNETIC compound FLUID (MCF) Sensing Robo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