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林锦波 兰周华 +2 位作者 张云凤 董广宇 林智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2组。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35例。观察2组患者GCS评分的变化及伤后3个月GOS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7d、14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依达拉奉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1例,而对照组12例,其清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结论早期应用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红涛 任菊花 赫延峰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2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第7、14、21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21 d后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治疗组(57.14%)明显高于对照组(31.43%);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有助于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刚 杨健 +1 位作者 鄢世兵 刘炼波 《西部医学》 2007年第6期1091-1092,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监测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监测血糖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6天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第7天两组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促进恢复,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颅脑损伤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下载PDF
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促醒疗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兰周华 林锦波 +2 位作者 林智敏 刘子科 章桂喜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 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促醒治疗 ,对照组 40例 ,采用常规治疗。二组于伤后 6个月... 目的 探讨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8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GCS≤ 8分 )随机分成二组。观察组 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促醒治疗 ,对照组 40例 ,采用常规治疗。二组于伤后 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 ,同时比较二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 观察组恢复良好率 (57.1 4 % )与对照组 (32 .50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观察组治疗后 1个月清醒 33例 ,而对照组 2 0例 ,二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二组清醒时间比较 ,观察组为 (1 2 .46± 6 .2 9)d ,对照组为 (1 5 .95± 7.5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纳洛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时不仅能加速清醒 ,还能促进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颅脑损伤 昏迷
下载PDF
泮托拉唑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华平 马涛 +2 位作者 杨常春 周建军 施益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5期40-42,共3页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和泮托拉唑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2例,随机分为西咪替丁组和泮托拉唑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防治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需要留置胃管患者,予持续胃肠减压。西咪替丁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西咪替丁预防应激性溃疡,泮托拉唑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泮托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比较两组治疗后胃酸p H值的变化和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西咪替丁组和泮托拉唑组胃液p H值均较入院时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泮托拉唑组胃液p H值在进食前后较西咪替丁组更为稳定,泮托拉唑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较西咪替丁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泮托拉唑能够持久抑制胃酸分泌,升高胃酸PH值,保护胃黏膜,可以预防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门急诊救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徐伟东 冯东侠 张田旺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门急诊的救治。方法 分析 12 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结果 12 0例中死亡 3 1例 (2 5 .83 % )。结论 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应是分秘必争 ,把握运送时机 ,密切观察病情 。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门急诊 救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陈淳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监测颅内压和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监测颅内压和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颅内压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病死率显著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预后
原文传递
60例药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钱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第17期7-8,共2页
目的观察药物综合治疗以及抗氧化和去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要求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 目的观察药物综合治疗以及抗氧化和去自由基药物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病例要求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3周的GC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如期完成观察,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在第1、2、3周GC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2.3分、14.8分、15.1分,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缩短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早期应用依达拉奉能够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药物治疗 疗效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刘卿 《中外医疗》 2021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实施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给予参照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在... 目的探究急性重症颅脑损伤实施侧脑室外引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通过计算机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6例。给予参照组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给予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行侧脑室外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GC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血肿清除时间为(3.41±1.24)d短于参照组的(5.19±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7,P<0.001),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为(4.96±1.85)d短于参照组的(8.27±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7,P<0.001),GCS评分为(12.54±1.42)分短于参照组的(9.25±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34,P<0.001),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参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6,P=0.001)。结论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给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昏迷时间,快速清除血肿复,促进预后恢复,且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外引流 急性重症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小儿急性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附10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辉 卞威 雷鸣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本文总结了106例小儿急性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二十年共收治的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6例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存活37例(存活率为... 目的本文总结了106例小儿急性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院二十年共收治的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06例小儿特重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MSOF存活37例(存活率为34.90%),其中良好和中残33例(31.13%),重残4例(3.77%),合并MSOF死亡69例(病死率为65.10%)。结论颅脑损伤的程度与并发MSOF呈正比关系,积极去除病因,防治MSOF的发生发展是有效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特重型 重型颅脑损伤 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田艳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2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6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护理干预组给予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未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恢复...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6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护理干预组给予一系列精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未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恢复良好的患者的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干预组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的粪便潜血试验转阴率为90.0%(27,30),对照组粪便潜血试验转阴率为70.0%(21/30),两组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粪便潜血试验转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采取精心的护理干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重型 颅脑损伤 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9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力 陆武京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4-15,共2页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基础 ,将 9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 6h者称A组 ;>6h者称B组。观察并比较A组和B组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 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基础 ,将 9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 6h者称A组 ;>6h者称B组。观察并比较A组和B组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 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清除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功能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347例临床治疗分析
13
作者 李均辉 杨遇春 +2 位作者 高洪伟 叶大公 青松文 《伤残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 目的:分析急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347例,分析治疗结果。结果:1993年至1999年共收治急重型颅脑损伤347例,其中病人恢复良好199例(占57.35%),中残36例(占10.37%),重残18例(占5.19%),死亡94例(占27.09%)。结论: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及防治并发症等措施,可显著改善急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重型颅脑损伤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