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 被引量:13
1
作者 许贤豪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9年第1期78-85,共8页
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是几十年前认为原因不明、无法治疗的周围神经病,目前已认识到其中一部分与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据此有一些较为特异的治疗策略被临床采用。本文较为系统地复习了有关文献。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虽尚未证明其确切的... 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是几十年前认为原因不明、无法治疗的周围神经病,目前已认识到其中一部分与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据此有一些较为特异的治疗策略被临床采用。本文较为系统地复习了有关文献。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虽尚未证明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有一些观点具代表性。多数疗效虽尚无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但还应尽可能地按治疗证据的分级(Ⅰ~Ⅳ级)和治疗推荐的强度分等(A~U等)进行。着重介绍急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和POEMS综合征的相应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神经病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POEMS综合征
原文传递
免疫球蛋白对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苗军 侯慧清 +3 位作者 崔松 苑玉存 孙雅菲 张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45-14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IL-17)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对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GBS的患者30例,分为AIDP组21例,A... 目的通过检测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7(IL-17)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对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GBS的患者30例,分为AIDP组21例,AMAN组9例,发病2w内均给予IVIG冲击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30例GB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17的水平。结果 AIDP组和AMAN组GBS患者IVIG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66.7%和55.6%;IVIG治疗后AIDP组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17均显著降低,而AMAN组变化不明显。结论 IVIG可调节AIDP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治疗两种亚型GBS效果均好,应该做为GBS患者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球蛋白注射液 干扰素-γ 白介素-7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耿昌明 韦道明 +2 位作者 孔晓东 付建辉 宋丽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治疗)、对照组(PE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Hugh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94 vs.2.85±1.02;t=2.085,P=0.04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1±2.89)mg/L vs.(11.51±3.35)mg/L;t=5.194,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7.15)mg/Lvs.(28.40±8.65)mg/L;t=3.40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ughes评分与C-反应蛋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63,P〈0.001);Hughes评分与TNF-α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疗效可靠,其清除血浆促炎因子的疗效优于血浆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下载PDF
神经传导阻滞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中的评估价值
4
作者 张凯华 杨硕 卜淑芳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阻滞(CB)与神经节苷脂抗体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并诊断为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为AMAN组或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为AIDP组的患者共3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神经电生理特点,并比较两组伴或不伴神经CB及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最高的Hughes评分和4周后Hughes评分下降的差异。结果本研究34例患者中AMAN 20例、AIDP 14例。AMAN组患者中有6例出现可逆性神经CB,与无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相比,Hughes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中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13例,其中AMAN 8例,AIDP 5例。神经节苷脂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的Hughe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有可逆性神经CB的AMAN患者临床恢复可能更快,优于不伴神经CB的AMAN患者及伴神经CB的AIDP患者。神经节苷脂抗体与GBS疾病短期预后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节苷脂抗体 神经传导阻滞 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Hughes评分
下载PDF
急、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神经电生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赵东红 王可人 +2 位作者 朱丹 赵东辉 叶玉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例AIDP患者及15例CIDP患者,分析上下肢周围神经传导... 目的比较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9例AIDP患者及15例CIDP患者,分析上下肢周围神经传导检查各项指标。结果 AIDP与CIDP均表现为运动传导速度(MCV)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传导阻滞、F波及H反射异常,但CIDP组MCV减慢明显,与AIDP组存在显著差异,且CIDP组感觉传导检测异常明显,AIDP组感觉神经传导异常少见。结论 AIDP患者主要以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受损为主,存在明显的脱髓鞘及轴索的损伤,但周围神经感觉纤维受损不明显。CIDP患者周围神经运动纤维及感觉纤维受损均非常明显,且脱髓鞘程度明显重于AID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尿毒症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原爱红 李江涛 余晨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4,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因“无诱因纳差、乏力3个月,反复恶心、呕吐1个月”于2011年7月6日入住我科病房。入我科前5 d,首诊于上海某医院肾内科,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60/90 mmHg(1 mmHg=0.133 kPa),予非洛地平5 mg每天2次口服,血压控制在(13... 1病例资料患者女,39岁,因“无诱因纳差、乏力3个月,反复恶心、呕吐1个月”于2011年7月6日入住我科病房。入我科前5 d,首诊于上海某医院肾内科,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60/90 mmHg(1 mmHg=0.133 kPa),予非洛地平5 mg每天2次口服,血压控制在(130~140)/(65~80)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心室颤动
下载PDF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治疗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凤媛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014年辽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共62例,进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经系统性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其中治愈36例,好...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014年辽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共62例,进行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患者经系统性综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其中治愈36例,好转20例,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IVIG组与PE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能有效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IVIG组与PE组治疗效果无太大差别,各医院可以根据自身硬件条件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免疫细胞糖酵解基因表达及相关免疫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小鼠中的变化
8
作者 刘书平 马林卓 +4 位作者 潘思嘉 龚俏宇 曹倩 肖哲曼 卢祖能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糖酵解基因表达及相关免疫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小鼠的变化,深化EAN发病机制研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18~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造模过程中用PBS替换P0_(180-199)肽段,第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糖酵解基因表达及相关免疫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小鼠的变化,深化EAN发病机制研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小鼠(6~8周龄,18~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对照组(造模过程中用PBS替换P0_(180-199)肽段,第16天处死)、EAN小鼠造模结束后第8天处死组(EAN 8 d)、EAN小鼠造模结束后第16天处死组(EAN 16 d)、EAN小鼠药物干预并予造模结束后第16天处死组[初次免疫当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2脱氧-D-葡萄糖(2-DG),550 mg/kg,EAN 16 d+2-DG],每组6只。对各组小鼠每日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临床评分。观察结束时采用水合氯醛麻醉处死,收取各组小鼠血清、脾脏、坐骨神经等组织备用。坐骨神经HE染色及LFB染色观察炎性细胞浸润及脱髓鞘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M1型巨噬细胞比例,Th17细胞比例,Tregs细胞比例。RT-PCR检测糖酵解相关基因mTORC1、HIF1α、GLUT1、LDHA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巨噬细胞及坐骨神经组织的泛-赖氨酸乳酸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EAN 8 d组及EAN 16 d+2-DG组相比,EAN 16 d组M1型巨噬细胞及坐骨神经糖酵解相关基因(mTORC1、HIF1α、GLUT1、LDHA)表达明显上调(均P<0.05);与对照组、EAN 8 d组及EAN 16 d+2-DG组相比,EAN 16 d组M1型巨噬细胞(1.25±0.02)及坐骨神经乳酸化修饰蛋白pankla相对水平(1.23±0.26)表达明显增加(M1型巨噬细胞:0.12±0.10、1.07±0.12、0.42±0.07,均P<0.05;坐骨神经:0.10±0.12、0.87±0.20、0.36±0.05,均P<0.05)。四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糖酵解基因(mTORC1、HIF1α、GLUT1、LDH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EAN 8 d组、EAN 16 d组及EAN 16 d+2-DG组脾脏M1型巨噬细胞比例分别为4.28±0.13、7.54±0.25、13.16±0.33、4.13±0.38,EAN 16 d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四组小鼠脾脏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3.78±0.03、8.24±0.55、12.30±1.34、4.83±0.01,EAN 16 d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均P<0.05)。四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酵解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CD4+T细胞 巨噬细胞
原文传递
滇东北地区112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9
作者 杨亚杰 蒋凤 +5 位作者 吴昊昊 崔瑶 黄保岗 巴瑞琼 杨君素 杜康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825-831,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云南滇东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临床特点,以期为该地区GBS提供临床诊治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2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来自中国滇东北地区。本...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云南滇东北地区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临床特点,以期为该地区GBS提供临床诊治依据。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2年10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GB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主要来自中国滇东北地区。本研究也对中国近年报道的各地区GBS临床特点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共回顾性纳入11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其中AIDP 49例,AMAN 33例,本组患者春冬两季较高发,以春季为主(38例,33.9%),AIDP多见于冬季(15例,30.6%),AMAN多见于春季(14例,42.4%)。GBS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范围:8~83岁),在60~69岁年龄达到峰值。男女患病比为1.60(69∶43),上呼吸道感染(25例,22.3%)和肠胃炎(14例,12.5%)为最常见的前驱感染事件。AIDP为最常见的亚型(49例,51.6%),AIDP与AMAN两组在发病年龄、前驱感染事件、初始症状、临床表现、脑脊液蛋白水平、治疗效果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例患者(10.7%)在疾病高峰时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组患者颅神经受累比例,尤其是吞咽困难患者比例较非机械通气组更高(75.0%vs 32.0%,P=0.0081)。中国南部、东部及大理地区、滇东北地区GBS患者主要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前驱事件(22%~35%),而北方地区胃肠炎比例较高(24%)。AMAN为中国北部(40%)和东部(35%)的主要GBS亚型,而AIDP为中国南部(49%)的主要亚型。结论GBS存在地区差异,滇东北地区GBS亚型仍以脱髓鞘型为主;患者发病年龄以60~69岁男性为主,呈现双峰分布特点;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仍是本地区GBS的主要前驱事件。颅神经受累,尤其是球部肌肉受累与机械通气风险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中国滇东北地区 地区差异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及电生理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逄紫千 王可人 +1 位作者 朱丹 叶玉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目的描述中国东北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138例确诊GBS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结果。结果中国东北部GBS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前驱感染以消化道感染史最常见,临床首发症状以四肢同时出现无... 目的描述中国东北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神经电生理表现。方法收集138例确诊GBS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结果。结果中国东北部GBS患者以中青年居多,前驱感染以消化道感染史最常见,临床首发症状以四肢同时出现无力最常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为主要类型,且患者起病症状较重。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对GBS起病2 w后及轻型患者均有效。电生理上以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F波及H反射异常为主要表现,且起病7 d内、7-14 d及14 d后电生理表现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国东北部GBS有独特的临床及电生理表现,早期进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G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下载PDF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的长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静 宋秀娟 +6 位作者 候慧清 檀国军 边关云 李彬 陈丽萍 王梁 郭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 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两种主要亚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 目的 观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两种主要亚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依据电生理标准分组,进行了2年的随访研究,比较其预后情况,以及不同免疫治疗在近期和远期的疗效.结果 AMAN组(49例,46.7%)和AIDP组(39例,37.1%)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是AMAN组患者在夏秋季发病较多,前驱感染为腹泻者的患者更为多见(P<0.05).随访结果显示发病4周时有24.5%的AMAN患者(12例)和33.3% AIDP患者(13例)可以独立行走(Hughes评分≤2分),1年时AMAN组有77.6%(38例)、AIDP组有79.5%患者(31例)恢复;2年时恢复情况与第1年类似,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都没有明显差别.两种亚型免疫治疗均有效,丙球和激素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结论 少数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在1~2年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两种不同亚型的预后没有明显差别,不同免疫治疗对长期预后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预后
原文传递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不同亚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静 陈丽萍 +4 位作者 李彬 宋秀娟 王梁 刘瑞春 郭力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的两种主要亚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的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在4 年内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进行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 GBS)的两种主要亚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的易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在4 年内收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进行电生理标准分组,在疾病高峰期和发病1 年后随访时进行Hughes神经功能评分;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41 例AIDP 患者、52 例AMAN 患者和98 例健康人进行TNFα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AIDP 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别;AMAN 组TNFα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有差别,TNFα2 等位基因频率(17.3%)明显高于对照组(5.1%); GBS 重症型患者(Hughes 评分4~6)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有差别,TNFα2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4% vs.5.1%); GBS 预后较差患者(Hughes 评分>2)TNFα2 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5% vs.5.1%)。结论 TNFα2 等位基因与AMAN 的易患性有关,携带有TNFα2 等位基因患者更倾向有较严重的疾病病程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AIDP神经电生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附36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淑兴 梁银杏 +1 位作者 赖重媛 廖松洁 《新医学》 2017年第11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的差异,为神经电生理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36例AIDP患者于发病1周内、发病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吉兰-巴雷综合征... 目的探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的差异,为神经电生理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36例AIDP患者于发病1周内、发病后1个月及3个月进行吉兰-巴雷综合征功能分级(Hughes scale)评定,同时行多节段神经传导、F波和针电极肌电图检测,分析其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与Hughes scale及脑脊液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 36例入院时Hughes scale分级2~5级,平均3.75级,即临床症状重;发病后1个月1~3级,平均2.13级,即临床症状有改善;发病后3个月1~2级,平均1.25级。发病1周内,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为73.3%,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50.5%,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6.1%,F波异常率为86.1%,有神经源性损害的肌肉占32.6%;发病后1个月,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为90.2%,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80.1%,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5.4%,F波异常率达100%;发病后3个月,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率为53.4%,感觉神经传导异常率为45.1%,传导阻滞发生率为8.6%,F波异常率为50.0%。各项神经电生理指标中仅传导阻滞发生率与Hughes scale变化相似。36例发病后1周、3周、3个月脑脊液蛋白含量的变化与运动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及Hughes scale变化大致相同。结论 AIDP患者最严重的神经电生理损害出现于发病后1个月,其特征与临床症状存在不一致性,神经传导的恢复滞后于临床症状的改善,但是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与临床症状的变化相似,脑脊液蛋白含量变化与Hughes scale及运动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变化大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传导 肌电图F波 阻滞
下载PDF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世芳 许贤豪 +3 位作者 刘银红 张华 王湘 殷剑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急性炎性脱髓鞘型多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的预后。方法分析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GB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电生理分型诊... 目的 研究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征,分析比较急性炎性脱髓鞘型多神经病(AIDP)和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的预后。方法分析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自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50例GB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电生理分型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IDP组(24例)与AMAN组(22例),不能分类4例,对出院时仍不能独立行走的患者至少随访6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AIDP与AMAN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颅神经受累情况、就诊及高峰时的病情评级、接受的治疗方法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患者Hughes运动功能评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MAN组患者快速恢复、缓慢恢复的比例(63%,18%)均高于AIDP组(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AN患者临床上存在快速恢复与缓慢恢复两种情况;对AMAN患者应予积极免疫治疗,以获早期恢复和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 急性炎性脱髓鞘型多神经病
原文传递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期临床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秋红 蔡伦 周艳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14期1217-1220,共4页
目的比较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起病(A-CIDP)成年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AIDP或A-CIDP患者44例(AIDP,n=30;A-CIDP,n=14)。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电生... 目的比较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与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起病(A-CIDP)成年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方法收集AIDP或A-CIDP患者44例(AIDP,n=30;A-CIDP,n=14)。分析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电生理检测特点。结果 AIDP与A-CIDP患者多见于男性(53%vs 72%,P=0.33),AIDP具有糖尿病病史患者比例相对较低(3%vs 28%,P=0.03),脑神经功能障碍较多见(56%vs 14%,P=0.01),从发病进展到病情最高峰的时间较短(8.2d vs 18.2d,P=0.04);MRC总分均值较低(40 vs 50,P=0.01),mNCV减慢的百分比较低(33%vs 71%,P=0.04)。结论发病进展到病情最严重时间为8 d左右,表现有脑神经功能障碍,MRC总分较低,mNCV减慢比例较低且有轴索损伤,应考虑诊断AIDP,反之则考虑A-CID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神经功能障碍 糖尿病 电生理检测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分型及预后评估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东红 王可人 +1 位作者 张海宁 叶玉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临床及电生理的最新表现。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9例AID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神经传导检查及肌电图各项指标。结果 23例(33%)AIDP患者合... 目的 分析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临床及电生理的最新表现。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59例AIDP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及神经传导检查及肌电图各项指标。结果 23例(33%)AIDP患者合并轴突损伤(1组),电生理上均出现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100%);36例(67%)AIDP患者不合并轴突损伤(2组),有21例(58%)出现CMAP波幅降低。临床上1组19例患者(83%)而2组仅16例(44%)的患者以四肢同时无力起病;1组起病较2组患者严重(以Hughes评分≥3为严重,1组为87%,2组为58%);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后,70%的1组患者仍病情严重,而两组患者病情严重者仅36%。结论 AIDP患者容易合并轴突损伤,且合并轴突损伤的患者临床表现更严重,IVIG治疗效果较不合并轴突损伤的AIDP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轴突损伤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雪玲 钟洁 +1 位作者 冯跃明 程飞 《系统医学》 2020年第16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的效果。方法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AIDP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免...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疗法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的效果。方法选取琼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8例AIDP患者,采用红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血浆置换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和治疗后1d、治疗后2周的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35.49±11.26)μg/L、C反应蛋白(CRP)(16.19±5.52)mg/L与对照组的TNF-α(35.42±11.45)μg/L、CRP(16.28±5.14)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32、0.088,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21.24±7.09)μg/L、CRP(7.25±2.84)mg/L低于对照组的TNF-α(28.36±8.35)μg/L、CRP(11.54±3.3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6、7.15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NF-α(t=7.870、3.661)、CRP(t=10.583、7.484)低于该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 d的总有效率51.85%高于对照组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66,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的总有效率75.93%与对照组72.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2,P>0.05)。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症指标水平,患者感觉和肌力明显改善,预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疗法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血浆置换法
下载PDF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四例诊疗体会
18
作者 尹汝尊 马太成 +1 位作者 杨潮萍 郭书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报告我科收治的临床少见的4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方法1例疑似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1例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1例为疑似脊髓横贯性损伤,1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住院后,出现四肢软瘫、临床检测肌电图... 目的报告我科收治的临床少见的4例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患者。方法1例疑似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1例以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1例为疑似脊髓横贯性损伤,1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症状,住院后,出现四肢软瘫、临床检测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受损,脑脊液有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采用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病情好转。结果作者体会AIDP可以有颅神经、脊髓和小脑损害、高颅压的首发症状,但动态观察仍以运动损害较重,颅神经运动根的选择性损害,主观感觉障碍重于客观感觉障碍,脑脊液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相对良好的预后等特点。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与其他疾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肉毒中毒 颅高压 脊髓病变 后颅窝病变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韦潋滟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AID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行IA治疗,21例患者行隔日小剂量...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AID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行IA治疗,21例患者行隔日小剂量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以Hughes评分及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及治疗副作用。结果:2组治疗均明显改善AIDP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天IA组治疗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PE组,但治疗后1周及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按临床分型及年龄分层后,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隔日小剂量PE治疗相比,IA具有同样的疗效,是治疗AIDP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下载PDF
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昭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学东 李晓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用电话询问方式获得既往资料。结果复发组22例,占总数的7.7%,其中变异型(Miller fisher综合征)1例。22例复发型患者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次数为55次,其中16例发生2次,3例发生3次,1例发生4次,2例发生5次。与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一般首次发生年龄较轻[(36.36±14.51)岁vs.(45.72±16.13)岁,P=0.009],首发症状达高峰期时间较短[(2.18±0.73)d vs.(4.24±2.98)d, P=0.000],高峰时残疾评分低(68.2%vs. 31.8%,χ2=4.209, P=0.040),且复发组较少累及颅神经(13.6%vs. 37.5%,χ2=5.040, P=0.025);电生理分型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首次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若患者年龄较轻,达峰时间较短及残疾评分较低,应考虑有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复发型 MILLER FISHER综合征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