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对老年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PKB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培良 沈菀真 +4 位作者 靖涛 周卓 陈瑶 李轩 袁龙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0-9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ACS患者48例,随机分2组,即复方丹参滴丸(CRS)组和阿司匹林(AS)组;26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NC组)。ACS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ACS患者48例,随机分2组,即复方丹参滴丸(CRS)组和阿司匹林(AS)组;26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NC组)。ACS患者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即CRS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30粒口服;AS组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口服。于用药前10min及用药后3.5,6,24h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LTAR)、血小板蛋白激酶B的活性变化(PKBA)。结果:所有老年ACS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较NC组明显增加(P<0.01);胞膜蛋白激酶B(PK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口服CRS和AS后6h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用药前降低最明显(P<0.01)。但24h时CRS对血小板聚集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AS已不明显。口服CRS6h后ACS组患者血小板胞膜PKB活性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已明显升高。AS组二指标虽有所变化,但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ACS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优于AS,为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 老年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率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B-型钠尿肽系列测定判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强 梁凤焱 +1 位作者 杨玉香 刘仲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B-型钠尿肽(BNP)系列测定联合TnT、CRP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83例ACS患者分别在入院时、48h、72h测定其BNP、TnT、CRP值,以死亡、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为随访终点,平均随访12个月,对BN... 目的探索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B-型钠尿肽(BNP)系列测定联合TnT、CRP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83例ACS患者分别在入院时、48h、72h测定其BNP、TnT、CRP值,以死亡、心肌梗死、症状性心衰为随访终点,平均随访12个月,对BNP等生化指标与心脏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中发现,BNP>250ng/L的患者与BNP≤250ng/L的患者相比,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为9%和27%(OR3.7,95%CI:2.3~5.7,P<0.01)。在TnT阴性的患者,高BNP组与低BNP组相比,其危险比为5.9(95%CI2.6~13.3,P<0.01)。在临床稳定、没有难治性心肌缺血的患者,BNP值快速下降,基线、48h、72h时的BNP值分别为248.6±10、188.9±8(-24%)、126.8±11(-49%),与基线相比,48h、7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在基线时水平较低,而在72h显著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OR值为24.0(95%CI:8.4~32.5,P<0.01)。而在基线时BNP值较高,72h时明显下降者,MACE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持续升高者相比,为16%vs38%(OR18.5,95%CI:7.6~21.3,P<0.01)。结论对ACS患者,BNP是一个强有力的预后判断指标,并且BNP的系列测定与单一基线水平测定相比,其预后判断价值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钠尿肽 系列测定 急性冠脉综合征 预后
下载PDF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孙英 张明 邓珍 《现代医院》 2009年第7期24-2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更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120例诊断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a=nb=nc=40),三组患者临床基本资...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更高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120例诊断为ACS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na=nb=nc=40),三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分别于术前6h给予600mg、450mg和3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h、4h、6h血小板聚集率,30天主要终点事件(住院期间休克、死亡、靶血管重建、再发心梗、心绞痛、脑卒中)及术后30天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标准的300mg方案相比,氯吡格雷600mg比氯吡格雷450mg前6h内对血小板激活的抑制程度更大。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的增加可减少3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三组30天出血事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相比,较高的氯吡格雷负荷剂量能够产生更快、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且安全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薇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331-332,共2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浆IL-18、CRP水平的变...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IL-18、CRP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月~2009年7月9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浆IL-18、CR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CRP及IL-1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治疗ACS,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浆CRP和IL-18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IL-18 CRP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娄唯鸣 谭毅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常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急症,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一级、二级预防,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显著抗炎作用。该文对他汀类药物在ACS中的抗炎作用作一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 抗炎作用
下载PDF
联合检测cTnI、hs-CRP、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剑彪 陈金有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的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0例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7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现心血管疾病者50例。cTnI、BNP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hs-CRP采用胶乳免疫比浊定量法测定。结果:ACS患者组的hs-CRP、BNP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MI组的BNP浓度较UAP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5),UAP组的BNP浓度明显高于SAP组(P<0.05)。在AMI组cTnI较UAP组、SAP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UAP组cTnI浓度也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但SAP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hs-CRP、BNP三项参数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BNP浓度 CTNI 联合检测 CRP hs 价值 应用
下载PDF
NT-proBNP评估非肥胖ACS患者PCI术预后 被引量:4
7
作者 聂浩 刘红 杨德辉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2期29-31,34,共4页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非肥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因ACS行PCI手术的非肥胖患者101例,分为低NT-proBNP水平组(NT-proBNP≤80 pg/ml)31例,高NT-proBNP水...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非肥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因ACS行PCI手术的非肥胖患者101例,分为低NT-proBNP水平组(NT-proBNP≤80 pg/ml)31例,高NT-proBNP水平(NT-proBNP>80 pg/ml)组7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PCI术后6个月内MACE发生率。结果:高NT-proBNP水平组PCI术后MACE发生率高于低NT-proBNP水平组;NT-proBNP可独立预测非肥胖ACS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率、死亡率、和心衰的发生率。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用于评估非肥胖ACS患者冠脉病变的范围PCI术后短期(6个月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体重指数(BMI)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原文传递
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盛力 李悦 +5 位作者 李为民 宋健 张晓伟 智红 段亚楠 刘广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2-714,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44例我院自2006-06~2007-01诊断为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术前6h给予300mg和6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观察服药前...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144例我院自2006-06~2007-01诊断为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于术前6h给予300mg和600mg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观察服药前、服药后2、4和6h血小板聚集率,主要终点事件为住院期间出血、靶血管重建、休克以及死亡等不良事件,次要终点为术后1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6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和3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均在4~6h达到血小板抑制程度的稳定状态,服用600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更为显著。住院期间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00mg氯吡格雷虽能产生更强的血小板抑制,但对减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并无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小板聚集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解毒活血法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P-选择素的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汪雨静 宫丽鸿 +3 位作者 高峰 黄欢 郭秋影 赵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6期1320-1322,共3页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 I术后P-选择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 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活血解毒中药治疗...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中药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C I术后P-选择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 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予活血解毒中药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中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P-选择素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P<0.05。结论:解毒活血中药能明显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 I术后血清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表明解毒活血中药能抑制PC I术后炎性反应,对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治疗和预后显示出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选择素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解毒 活血
下载PDF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成元志 吴文雯 +1 位作者 吴凡 王金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10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0例。结果强化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TC、LDL-C明显优于常规组,强化组临床...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30例和强化组30例。结果强化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TC、LDL-C明显优于常规组,强化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治疗 常规治疗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晓香 杨祖福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分析 32例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 ,强化对无胸痛ACS的认识 ,提高早期诊断率 ,为早期强化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将 2 75例病人按是否有典型胸痛分为无痛组 (32例 )、有痛组 (2 4 3例 ) ;从年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脂、... 目的 分析 32例无胸痛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病人 ,强化对无胸痛ACS的认识 ,提高早期诊断率 ,为早期强化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将 2 75例病人按是否有典型胸痛分为无痛组 (32例 )、有痛组 (2 4 3例 ) ;从年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血脂、入院时主要症状及主要并发症、ACS的临床诊断分类、确诊时间、治疗情况、死亡率等方面 ,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痛组女性病人明显增加 ;ACS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衰者更易发生无胸痛ACS ;无胸痛ACS缺乏典型心前区疼痛 ,常伴有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脑血管病等并发症 ;无痛组病人早期确诊率明显低于有痛组。结论 无胸痛ACS无典型症状 ,容易误诊及延误治疗 ,进而对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并发症
下载PDF
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松涛 张钟丹 《职业与健康》 CAS 2014年第15期2201-2204,2208,共5页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8例女性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的女性非AC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 目的分析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18例女性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的女性非ACS患者作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X。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女性ACS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18例女性ACS患者,平均年龄(68.12±12.38)岁,其中6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最多,占78.9%;ACS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构成、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平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年龄≥50岁(OR=0.402,95%CI:0.240—0.673,P=0.003)是女性ACS发病的保护因素;高血压(OR=1.937,95%CI:1.314~2.856,P〈0.001)、糖尿病(OR=3.893,95%CI:2.319~6.535,P〈0.001)、早发冠心病家族史(OR=8.954,95%CI:1.783—45.128,P〈0.001)是女性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是女性ACS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女性雌激素可能是女性ACS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女性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与双源C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新康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与双源CT(DSCT)检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ACS的158例患者进行十二导动态心电图,DSCT造影及DSA冠脉造影结果,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双源CT诊断急性冠脉综...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与双源CT(DSCT)检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ACS的158例患者进行十二导动态心电图,DSCT造影及DSA冠脉造影结果,以后者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双源CT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可靠性。结果 158例患者中,与DSA结果对照,动态心电图诊断冠状动脉大于50%狭窄准确性为92.31%,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2%,而DSCT冠脉动态成像准确性90%,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6%。结论动态心电图结合DSCT能可靠诊断冠状动态狭窄,可提高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双源CT 诊断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疗效观察
14
作者 陈首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5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 =2 0 )和对照组 (n =2 0 ) ,治疗 2 4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血脂、缺血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n =2 0 )和对照组 (n =2 0 ) ,治疗 2 4周 ,观察用药前后血脂、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 (P <0 . 0 5 ) ,对照组用药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 (P >0 .0 5 )。缺血事件的总发生例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4 . 80 ,P =0 . 0 2 85 )。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酸磷酸激酶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ACS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缺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应用 缺血事件 辛伐他汀 血脂 治疗组 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变化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蛋白酶的影响
15
作者 孙洪涛 郭翼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58-561,共4页
通过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探讨此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危险度的关系,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MMPs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活性MMPs水平明显升高.酶原及升高的活性MMPs水平与ACS危险度无线形相关.... 通过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水平,探讨此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临床危险度的关系,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MMPs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清活性MMPs水平明显升高.酶原及升高的活性MMPs水平与ACS危险度无线形相关.阿托伐他汀治疗抑制MMPs的活性,可能是其稳定粥样斑块的机制之一.MMPs是有前途的监测斑块进展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MMP 阿托伐他汀 患者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清 急性冠脉综合症 清基 活性 线形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实验兔急性冠脉综合征破裂斑块的治疗作用
16
作者 方顺淼 张清华 +3 位作者 蒋知新 杜大勇 李运田 柳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4-136,193,共4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兔破裂斑块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用液氮冻伤术建立ACS破裂斑块模型,动员组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 目的研究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兔破裂斑块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用液氮冻伤术建立ACS破裂斑块模型,动员组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动员后1周、4周分批处死兔子取出血管,HE染色,光镜及电镜观察斑块修复情况;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34^+、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及-SMC actin、CD68、Ⅷ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4周后,动员组新生内皮细胞及胶原纤维明显增多;动员后1周,动员组可见大量CD34^+细胞,但4周后动员组只有少数CD34^+细胞浸润,动员组斑块区发现有增值的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SMC actin与Ⅷ因子染色强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CD6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rh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纤维再生,改善血管新生,降低炎症因子而治疗ACS斑块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破裂斑块 骨髓干细胞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下载PDF
大株红景天对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麻京豫 张丽婷 +2 位作者 李明 刘新灿 朱翠玲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1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住院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大株红景天治疗组),每组为60例。A组给与ACS的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 目的:研究大株红景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住院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大株红景天治疗组),每组为60例。A组给与ACS的常规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等,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与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ml静脉点滴7天,每日1次。观察两组患者用药7天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研究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A、B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射血分数(EF值)均有明显改善(P=0.000),但B组较A组NT-proBNP减低更显著(P<0.001),EF值提高更明显(P<0.009)。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ACS,可更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提高心脏EF值。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S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株红景天 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心功能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程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4
18
作者 翟春玺 张风菊 王克俊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程中水平的变化,以了解HS -CRP同ACS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分别在 入院时、1周、1月进行检测HS-CRP,对照组是30例...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程中水平的变化,以了解HS -CRP同ACS患者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对35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进行检测,分别在 入院时、1周、1月进行检测HS-CRP,对照组是30例经确诊无ACS及近4周无感染史的健康体检者。结果: ACS患者组HS-CRP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S-CRP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 中反应疾病演变的一个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CRP acs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程 对照组 患者 水平 变化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 被引量:22
19
作者 胡昊 李凤 丁晓梅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8期591-5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2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变化及与冠脉病变范围的关系。方法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ACS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20例冠脉造影阴性者(对照组)。检测AMI患者发病16~20h以及其他研究对象入院时的血浆BNP浓度,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UAP、SAP和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分别为(504.5±182.1)pg/ml、(248.1±171.7)pg/ml、(39.6±22.9)pg/ml、(21.2±16.0)pg/ml。AMI组平均BNP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平均BNP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平均BNP高于单支和0支病变组(P<0.01)。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其水平高低与冠心病的病变范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非再灌注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王超权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63-565,共3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47例。葛根素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正常组20例。葛根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50 mL每天静... 目的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47例。葛根素治疗组23例,对照组24例,正常组20例。葛根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葛根素注射液250 mL每天静脉滴注1次,10 d为1个疗程。测定各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黏度(ηbl,10 s-1)、全血高切黏度(ηbh,150 s-1)、血浆黏度(ηp,120 s-1)、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bg)、血沉方程K值和全血高、低切还原黏度(ηrh、ηrl)。结果与正常组相比,ACS患者ηbh、ηbl、ηp、Fbg、ESR、K值、ηrh、ηrl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葛根素组治疗后ηbh、ηbl、ηp、Fbg、ESR、K值、ηrh和ηrl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可降低ACS非再灌注治疗患者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善ACS患者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注射液 急性冠脉综合症 非再灌注治疗 血液流变学 高凝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