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肝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英莉 范颖 +4 位作者 訾慧 卢健 刘丽 李军 梁茂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保肝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力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护肝片组ig给予0.7 g·kg-1·d-1,力克组为1.18 g·kg-1·d-1,保肝颗粒... 目的:研究保肝颗粒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护肝片组、力克组、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护肝片组ig给予0.7 g·kg-1·d-1,力克组为1.18 g·kg-1·d-1,保肝颗粒高、中、低分别为12.9,6.45,3.225 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ig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分别ig给药1次,连续30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每组分别ig 50%乙醇0.012 m L·g-1,造成急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禁水24 h之后,杀鼠取材,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肝脏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BIL,TG和LDL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HDL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血清ALT,AST,TBIL,TG,LDL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HDL水平升高(P<0.01,P<0.05)。病理观察显示,保肝颗粒高、中、低剂量组肝细胞的形态、结构、水肿和炎性浸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保肝颗粒对小鼠血清中ALT,AST,TG和LDL的含量抑制明显,但对TBIL的含量抑制不明确,能有效促进HDL生成,改善肝细胞水肿及炎性浸润,从而能达到对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颗粒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肝功能 脂代谢 药效学
原文传递
莱菔硫烷对酒精诱发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宝龙 赵瑶洁 +4 位作者 刘旭 李松滨 刘永武 姜波 单毓娟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酒精诱发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预先给予雄性C57BL/6小鼠不同剂量的莱菔硫烷,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莱菔硫烷对酒精诱发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预保护作用,并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对酒精诱发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预先给予雄性C57BL/6小鼠不同剂量的莱菔硫烷,复制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莱菔硫烷对酒精诱发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的预保护作用,并对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莱菔硫烷能显著减轻酒精对肝脏的病理学损伤,并且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莱菔硫烷能明显降低酒精引起的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水平升高,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不明显;莱菔硫烷可激活转录因子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的表达,使其下游效应因子即Ⅱ相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抗氧化物谷胱甘肽(GSH)含量均升高;莱菔硫烷能明显降低酒精刺激的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结论:莱菔硫烷能保护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其主要作用机制为SFN通过激活Nrf2增强了抗氧化作用,同时通过抑制SREBP-1c,改善了酒精所致的肝脏脂肪代谢的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菔硫烷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脂肪代谢 抗氧化
下载PDF
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及CYP2E1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维毅 王庆学 +1 位作者 王文佳 杨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186,共4页
目的:考察经典解酒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葛根散水煎剂(按生药量... 目的:考察经典解酒方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葛根散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各给药组分别给予葛根散水煎剂(按生药量计,20,10,5 g.kg-1)ig,对照组代以等体积蒸馏水,每天1次,连续10 d;每天给药30 min后,模型对照组和各给药组以15 mL.kg-1 56%白酒ig,正常对照组代以等体积蒸馏水,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肝脏系数为参考指标,制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取小鼠肝组织检测葛根散对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及CYP2E1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脏系数显著升高(P<0.01),肝微粒体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CYP450含量及CYP2E1活性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葛根散各剂量组血清ALT,AST水平及大剂量组肝脏系数呈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微粒体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CYP450含量明显增多(P<0.01)且有剂量差异性(P<0.05),CYP2E1活性显著降低(P<0.01)且有剂量差异性(P<0.01)。结论:葛根散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功能具有良性干预作用,能提高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微粒体CYP450含量和降低CYP2E1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散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CYP450 CYP2E1
原文传递
壳寡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丁荣荣 姜启兴 +3 位作者 王斌 夏文水 杨方 许艳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1-165,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壳寡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灌胃受试物(壳寡糖)30 d后给予12 mL/kg mb的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后处死,对小鼠进行了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 本实验研究了壳寡糖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灌胃受试物(壳寡糖)30 d后给予12 mL/kg mb的体积分数50%乙醇溶液后处死,对小鼠进行了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并测定了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以及肝脏系数、肝脏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显示,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壳寡糖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有所减轻,阳性对照组和壳寡糖组血清ALT、AST和TC水平显著降低,肝脏GSH含量和SOD活力均显著增加,而肝脏系数和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壳寡糖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下载PDF
太白楤木总皂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范妤 郭东艳 郑蓓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0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总皂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25mg/kg)、太白楤木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mg/kg),每组1...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总皂苷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125mg/kg)、太白楤木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mg/kg),每组10只,雌雄分开饲养,灌胃给药。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每日上午给予56°北京二锅头(10mg/kg)灌胃,下午给予干预治疗,连续7天。末次给药8h后,检测小鼠肝脏指数,血清及肝组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太白楤木总皂苷不同浓度治疗组均能够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ALT、AST水平(P <0. 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 <0. 01),降低MDA含量(P <0. 05);肝组织HE染色显示,太白楤木总皂苷可明显减轻小鼠肝损伤的病变程度。结论太白楤木总皂苷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抗自由基生成,抑制氧化应激来实现抑制抗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楤木总皂苷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水芹黄酮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璐 魏渊 +3 位作者 夏国华 朱孝雷 蒋亚萍 武谦虎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8年第2期81-84,共4页
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水芹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后,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灌胃还原性谷胱甘肽钠(0.5 g·kg-1·... 建立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水芹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小鼠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后,空白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对照组灌胃还原性谷胱甘肽钠(0.5 g·kg-1·d-1);水芹黄酮高、中、低3组(剂量分别为0.8、0.4、0.2 g·kg-1·d-1);均连续灌胃10 d。记录小鼠体质量及肝指数,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水芹黄酮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初步判断与抗脂质过氧化、调节脂类代谢、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芹黄酮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机制
下载PDF
益母草碱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王炎 陈烁光 +1 位作者 王娟 陈旭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目的探究益母草碱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剂量组、益母草碱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每组8只。按确定药物与剂量给予益母草碱组和联苯双酯组灌胃,1次/日,连续10 d,对照组与... 目的探究益母草碱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剂量组、益母草碱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每组8只。按确定药物与剂量给予益母草碱组和联苯双酯组灌胃,1次/日,连续10 d,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注射用氯化钠溶液。末次给药12 h后,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小鼠给予乙醇含量为56%的北京二锅头灌胃,连续3 d,每次间隔12 h。末次给予北京二锅头后,禁食4 h后处死小鼠,取肝脏称重,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丙二醛(MDA)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结果模型组小鼠ALT、AST、TG、MDA水平及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母草碱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ALT、AST、TG、MDA水平及肝脏指数低于模型组(P<0.05)。肝脏组织病理检查及油红O染色揭示,益母草碱减轻乙醇对小鼠肝脏组织的损伤(P<0.05)。结论益母草碱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益母草碱 乙醇 肝损伤保护
下载PDF
核桃低聚肽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保护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睿 珠娜 +5 位作者 刘欣然 郝云涛 毛瑞雪 康家伟 张亭 李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核桃低聚肽(WOPs)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清蛋白组(220 mg/kg)和低、中、高剂量WOPs组(220、440、880 mg/kg)。灌胃给予WOPs,连续30 d,用体积分数为... 目的探讨核桃低聚肽(WOPs)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乳清蛋白组(220 mg/kg)和低、中、高剂量WOPs组(220、440、880 mg/kg)。灌胃给予WOPs,连续30 d,用体积分数为50%乙醇以7 g/kg剂量灌胃染毒,制备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分离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WOPs各剂量组大鼠精神状态及行为异常情况均有好转;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WOPs组大鼠血清转氨酶ALT活力[分别为(62.38±9.36)、(52.57±9.11)、(64.17±10.40)U/L]、AST活力[分别为(200.40±50.87)、(191.80±76.12)、(173.63±41.35)U/L]明显降低(P <0.05),中、高剂量WOPs组大鼠肝组织SOD活力[分别为(149.21±20.28)、(153.45±19.37)ng/L]、GSH-Px活力[分别为(138.82±9.93)、(146.99±15.05)IU/L]和GSH含量[分别为(568.15±67.31)、(571.61±74.98)ng/L]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WOPs组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MDA水平[分别为(3.83±0.56)、(3.62±0.47)、(3.94±0.24)nmol/L]明显下降(P <0.05)。结论 WOPs对酒精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酒精引起的机体过度氧化应激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水平,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低聚肽(WOPs)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