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盘驱动器抗冲击主动控制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光达 赵骥 +1 位作者 徐光弘 杨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71-276,共6页
主动控制是一种新的抗冲击控制方法.提出了温筹办机抗冲击单片机中断控制方法,重点介绍主动控制实现的硬件原理和控制软件流程.该技术的实现途径对目前广泛使用的3英寸和5英寸温盘机的抗大冲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温盘驱动器 抗冲击 主动控制
下载PDF
用VB制作ActiveX控件
2
作者 崔岩 周晓光 《山东建材》 2001年第3期10-11,共2页
介绍了用VisualBasic 6 0设计ActiveX控件的方法和步骤 ,并通过实例加以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VB activeX控件 程序设计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PID理论的汽车线控转向的主动控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树恩 刘秋杨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61-168,共8页
为实现更好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PID)理论的线控转向(SBW)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了SBW系统Simulink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定横摆角速度增益的理想变传动比曲线;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的状态跟踪校正控制策略,提出该算法;... 为实现更好的车辆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分数阶比例积分微分(PID)理论的线控转向(SBW)主动控制方法。建立了SBW系统Simulink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定横摆角速度增益的理想变传动比曲线;基于横摆角速度反馈的状态跟踪校正控制策略,提出该算法;利用Oustaloup滤波器和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有理化和参数整定处理。在高速双移线和鱼钩工况下,进行了离线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和模糊控制,该控制方法的横摆角速度降低了4.7%和9%,侧向加速度降低了6.3%和7.7%,质心侧偏角降低了9.8%和19.5%;因而,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SBW主动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行驶稳定性 主动控制 线控转向(SBW) 变传动比 比例积分微分(PID) 分数阶PID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Patent Pending Combination of Ginger and Goldenrod Extract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ld Symptom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4
作者 Johane Guay Pierre Champagne +1 位作者 Pascal Guibord Joerg Gruenwald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2年第12期1651-1657,共7页
Objective: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exploratory, active-controlled tri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patent-pending combination of Ginger and Goldenrod extracts (BDI-630) in alleviating cold symptoms in commun... Objective: I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exploratory, active-controlled tri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patent-pending combination of Ginger and Goldenrod extracts (BDI-630) in alleviating cold symptoms in community-dwelling adults was compared to a combination of standardized amounts of Echinacea (EC) components. Methods: 44 healthy adults, experiencing new onset of cold symptom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either BDI-630 (900 mg) or EC (500 mg) twice daily for 10 days. The severity of cold symptom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by self-reporting of subjects using the Wisconsin Upper Respiratory Symptom Survey (WURSS-21? 2004). Results: The intent-to-treat population (ITT) consisted of 44 subjects (n = 22 for BDI-630;n = 22 for EC). The modified ITT (mITT)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40 subjects, excluding four subjects with major protocol deviations related to inclusion/exclusion criteria and/or use of prohibited drugs from the efficacy analysis (n = 3 for BDI-630 and n = 1 for EC).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superiority of BDI-630 over EC was particularly noticeable between Day 1 and Day 7, as demonstrated by a 14-fold difference of the mean percentage of change of total score from baseline in the mITT population. Adverse events (AEs) following the intake of BDI-630 were mostly limited to mild gastrointestinal intolerance in less than 10% of the subjects. Conclusions: BDI-630 was shown to be more effective than EC in alleviating cold symptoms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first 7 days of treatment. BDI-630 was very well tolerated by all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ctive-controlled Trial Common COLD
下载PDF
高耸电视塔主动控制应用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5
作者 黄金枝 王建中 成学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从理论和试验的两个方面,对高耸电视塔主动控制应用研究中的控制模式与算法、控制装置与择优、控制滞后与补偿以及控制效果与代价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主动控制 控制模式 控制装置 电视塔
下载PDF
自由基活性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及不同反应条件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志远 刘长玲 《云南化工》 CAS 2018年第9期63-65,共3页
文章采用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的方法,合成了结构均一的侧链带有偶氮苯基团的聚苯乙烯。对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出目标产物。聚合物分... 文章采用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酯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的方法,合成了结构均一的侧链带有偶氮苯基团的聚苯乙烯。对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氢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出目标产物。聚合物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出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PDI)区间在1.01-1.1。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反应物浓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分子量与反应时间呈正相关,呈现出"活性-可控"聚合特征。聚合物的分散度(PDI)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很小,但转换率随着单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 聚苯乙烯 活性-可控
下载PDF
RAFT活性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长玲 王怀宇 宋岩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2期92-94,共3页
采用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偶氮苯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出目标产物。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其分子量进行测试,表明合成出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 采用可逆加成裂解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制备偶氮苯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氢谱仪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已成功地合成出目标产物。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其分子量进行测试,表明合成出的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PDI)为1.01~1.05,聚合物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不断增长,呈现出"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T 聚苯乙烯 活性-可控
下载PDF
考虑电网约束的风电场自动有功控制 被引量:117
8
作者 乔颖 鲁宗相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88-93,共6页
主动进行风电场有功控制,将其纳入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管理是电网与风电场都十分关心的课题。文中首先定量讨论了风电场有功控制能力及电网AGC对风电场的要求,提出了考虑储能的风电场有功控制3层模型,即能量管理层、风电场调度层及风... 主动进行风电场有功控制,将其纳入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管理是电网与风电场都十分关心的课题。文中首先定量讨论了风电场有功控制能力及电网AGC对风电场的要求,提出了考虑储能的风电场有功控制3层模型,即能量管理层、风电场调度层及风力发电机控制层,可实现输出限制、AGC曲线跟踪控制、调峰控制等综合控制目标。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通过与现有风电场运行模式进行效益对比,证明了风电场可以在较小的调节开销下实现上述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 有功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AGC) 能量调度 调峰
下载PDF
基于阻抗分析法研究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的动态交互影响 被引量:122
9
作者 陈新 张旸 王赟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7期4559-4567,共9页
大量存在的并网逆变器会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系统稳定性造成深刻影响,该文基于阻抗分析方法研究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间的交互影响。论文定量分析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由于阻抗交互影响所产生的谐波振荡,并通过基于硬件在... 大量存在的并网逆变器会对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能质量和系统稳定性造成深刻影响,该文基于阻抗分析方法研究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间的交互影响。论文定量分析光伏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由于阻抗交互影响所产生的谐波振荡,并通过基于硬件在环的分布式发电综合实验平台验证不同电网接入条件对并网逆变器稳定性的影响;推导LCL型并网逆变器的系统阻抗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电压前馈的主动阻抗控制策略来提高逆变器与电网之间的稳定相角裕度,使光伏并网逆变器在不同的动态电网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控制鲁棒性;最后给出阻抗主动调整控制策略的设计过程和参数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主动阻抗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逆变器 分布式发电系统 电压前馈 主动阻抗控制
下载PDF
风电并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10
作者 刘世林 文劲宇 +1 位作者 孙海顺 程时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45-153,共9页
储能技术是解决风电并网"瓶颈"问题,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扼要地分析了目前风电并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对各种储能技术及其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着重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风... 储能技术是解决风电并网"瓶颈"问题,提高电网对风电接纳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扼要地分析了目前风电并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并对各种储能技术及其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总结;然后着重阐述了储能技术在解决风电的低电压穿越(LVRT)、功率波动、调频控制、稳定性和经济运行等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思路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储能系统的数学建模、控制策略、位置及容量优化、运行经济性等问题作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关注的重点。将为更好地研究和利用储能技术改善风电并网运行特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储能技术 并网运行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下载PDF
基于优先顺序法的风电场限出力有功控制策略 被引量:67
11
作者 林俐 谢永俊 +1 位作者 朱晨宸 汪宁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0-966,共7页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应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结合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集群风电有功控制系统的实际需要,以实现最大风能利用、避免风电场频繁起停为目标,基于经典优先顺序法提出了一... 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增加,风电场应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能根据电网调度部门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结合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集群风电有功控制系统的实际需要,以实现最大风能利用、避免风电场频繁起停为目标,基于经典优先顺序法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变速恒频风电场的限出力有功控制策略。针对风电场限出力控制需要,设计了风电场层有功功率控制框架及限出力控制流程,综合考虑场内风电机组的预测信息、运行状态与控制特性,建立了以风电机组调节性能指标为排序指标的风电场限出力控制序列,进而基于此控制序列,给出了风电场限出力有功分配方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风电机组 有功功率控制 优先顺序法
下载PDF
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在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顾仲权 朱金才 +1 位作者 彭福军 马扣根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381-388,共8页
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机敏材料作动器。本文在自行研制Terfenol-D作动器及其特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该类作动器在主动隔振与主动吸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并导出了多通道前馈控制的时延滤波—xLMS法,并就这... 磁致伸缩材料作动器是一种具有特色的机敏材料作动器。本文在自行研制Terfenol-D作动器及其特性试验的基础上,研究该类作动器在主动隔振与主动吸振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并导出了多通道前馈控制的时延滤波—xLMS法,并就这种算法的收敛性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致伸缩材料 作动器 振动主动控制 隔振器 吸振器
下载PDF
振动主动控制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被引量:30
13
作者 丁文镜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近10年来对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集中在挠性航天结构主动控制减振、巨型土木工程结构主动控制减振和车辆半主动控制隔扼等几个重要领域,本文简略回顾了这些领域主动控制减振的发展过程,着重介绍了近期的研究情况和当前的主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振动理论 主动控制 航天结构
下载PDF
轴向运动弦线的纵向振动及其控制 被引量:44
14
作者 陈立群 Jean W. Zu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546,共12页
综述轴向运动弦线纵向振动及其控制问题的研究进展.多种工程系统如动力传送带、磁带、纸带、纺织纤维、带锯、空中缆车索道等均涉及轴向运动弦线的纵向振动.对线性模型而言,除早期结果外,总结了运动弦线的模态分析、具有复杂约束和... 综述轴向运动弦线纵向振动及其控制问题的研究进展.多种工程系统如动力传送带、磁带、纸带、纺织纤维、带锯、空中缆车索道等均涉及轴向运动弦线的纵向振动.对线性模型而言,除早期结果外,总结了运动弦线的模态分析、具有复杂约束和耦合的运动弦线振动和运动弦线参数振动的近期研究.对非线性模型而言,提出了轴向运动弦线大幅纵向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概述了离散化和直接近似解析分析、用黏弹性材料模型化阻尼机制和动力传输系统的耦合振动研究的新进展.讨论了轴向运动弦线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现状,包括能控性和能观性,控制分析的频域方法和能量方法,振动的自适应控制和非线性振动的控制.最后指出该研究方向今后需要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包括运动弦线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黏弹性运动弦线的振动、含运动弦线的混杂系统的控制和轴向运动弦线非线性振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运动弦线 线性振动 参数振动 非线性振动 主动振动控制 线性模型 纵向振动 耦合振动 非线性动力学 振动分析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大规模间歇式能源发电并网集群协调控制框架 被引量:59
15
作者 薛峰 常康 汪宁渤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53,共9页
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间歇式电源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法。基于现有的预测及控制技术,分析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可行性。为达到接近于常规电源调控特性的目标,指出了集群协调控制在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方面应... 探索了一种新型的间歇式电源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法。基于现有的预测及控制技术,分析了大规模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可行性。为达到接近于常规电源调控特性的目标,指出了集群协调控制在有功功率控制、无功电压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方面应具备的基本功能,提出了集群协调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尺度、空间粒度、功能解耦3个角度全面阐述了在制定集群协调控制策略时的基本出发点。设计了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平台的整体功能结构,提出了包含机组/组件、场站、场站群、集群4层的分层分区控制体系。最后,展望了实施集群协调控制的外围支撑技术,指出"似常规电源控制"是间歇式电源集群协调控制的最终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间歇性 有功控制 无功控制 安全稳定控制 集群 协调
下载PDF
基于机组状态分类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57
16
作者 邹见效 李丹 +2 位作者 郑刚 曾斌 彭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8-32,共5页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风电场发电功率能按要求进行调节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风电场内风力资源的随机性及风电机组的不同状况,导致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机组发电能力并不相同。针对以上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机组运... 为了减小大规模风电场并网对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风电场发电功率能按要求进行调节已经成为强制性要求。风电场内风力资源的随机性及风电机组的不同状况,导致同一时间段内不同机组发电能力并不相同。针对以上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机组运行状态分类的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策略。根据对风电场下一功率控制周期的各机组预测功率及机组自身运行状况进行分类,按不同类机组升降功率的能力不同进行控制,从而实现整个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的准确性和平稳性。最后,将所提出功率控制策略应用到实际风电场功率控制中,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有功功率控制 功率分配 状态分类
下载PDF
大型光伏电站并网特性及其低碳运行与控制技术 被引量:57
17
作者 艾欣 韩晓男 孙英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23,共9页
随着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从而为电网的低碳运行做出贡献。其中,光伏发电的并网化和大型化必将是将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增加... 随着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发电技术,从而为电网的低碳运行做出贡献。其中,光伏发电的并网化和大型化必将是将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增加并网容量,都有助于发展低碳电网。由于光伏发电的随机性强,所以通过Matlab/Simulnik建造光伏电站的模型,根据真实的环境数据得出一年中的典型日光伏输出特性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种大型光伏电站的低碳调度。另一方面,随着光伏电站的容量不断增加,并网时需要考虑并解决更多的负面影响,而且要达到低碳运行的标准,这都对并网逆变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提出了一种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无功及谐波电流补偿和有功控制相结合的大型光伏电站逆变器的多模式控制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nik建模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光伏电站 低碳运行 光伏输出特性 多模式逆变器控制 最大功率点跟踪 无功及谐波电流补偿 有功控制
下载PDF
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51
18
作者 李雪明 行舟 +3 位作者 陈振寰 陈永华 王福军 罗剑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59-63,共5页
分析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甘肃电网对调度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风电有功功率控制的思路,介绍了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的配置方案、系统功能、控制策略设计原则,以及控制系统与风电场之间的控制接口方案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已投入工... 分析了大规模风电接入甘肃电网对调度运行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风电有功功率控制的思路,介绍了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的配置方案、系统功能、控制策略设计原则,以及控制系统与风电场之间的控制接口方案和控制方法。该系统已投入工程运行,使得各风电场的发电量普遍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既保证了风能这一绿色能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又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集群风电 有功功率控制 智能控制 风电场集控系统
下载PDF
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在风电接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9
作者 范心明 管霖 +1 位作者 夏成军 何健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7-504,共8页
大规模风电的发展和集中接入对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基于d-q矢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实时调整输送功率的大小并保持风电场的稳定。在考虑风速波动和... 大规模风电的发展和集中接入对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基于d-q矢量定向直接电流控制,提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使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实时调整输送功率的大小并保持风电场的稳定。在考虑风速波动和电网故障的情况下,对柔性直流输电和交流输电2种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PSCAD/EMTDC软件下对所提出的控制方法和2种接入方式进行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当风速发生波动时,柔性直流输电两端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和受端直流电压都能控制在参考值上,输电功率与风电出力一致,送端直流电压随功率的波动而变化。与交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能将风电场电压更有效地控制在参考值上,发生故障时能有效稳定风电场的电压与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接入 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 d-q矢量控制 直接电流控制 有功功率控制 稳定控制
下载PDF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海斌 毕世华 +1 位作者 方远 袁曾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8年第3期38-42,共5页
本文在建模、控制方法和系统实现等多方面对主动振动控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实施振动主动控制急需发展的技术。
关键词 主动 振动控制 综述 现状 发展 建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