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南茶园土壤活性铝形态分布与土壤pH和植茶年限的关系 被引量:34
1
作者 苏有健 廖万有 +4 位作者 王烨军 张永利 吴新荣 胡善国 孙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1-728,共8页
通过采集皖南3个典型茶园土壤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植茶年限下茶园土壤pH和活性铝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主要有交换态铝Al3+、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胶体态铝A(lOH)03和腐植酸铝Al-HA,总体上随... 通过采集皖南3个典型茶园土壤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植茶年限下茶园土壤pH和活性铝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主要有交换态铝Al3+、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胶体态铝A(lOH)03和腐植酸铝Al-HA,总体上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Al-HA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而Al3+呈稳步上升趋势,单聚体羟基铝A(lOH)2+A(lOH)+2呈缓慢下降。0~20cm层土壤pH值与Al3+、植茶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0.819、-0.952,P<0.01),与A(lOH)2+A(lOH)+2呈显著正相关(0.658,P<0.05),与Al-HA呈极显著正相关(0.929,P<0.01),20~40cm层土壤pH与各形态活性铝及植茶年限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Al-pH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在0.281~0.659之间,都明显偏离了三水铝石模型,而方程的决定系数都在0.90以上,表明茶园土壤中Al3+活度对土壤pH的影响还是很显著的。与自然土相比,植茶促进交换态铝在茶园土壤中的累积,土壤种茶后趋于酸化,种茶时间越长酸化越严重,而茶园土壤pH与土壤活性铝总量是呈负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活性铝 形态分布 PH 植茶年限
下载PDF
Simultaneous oxidation of NO,SO_2 and Hg^0 from flue gas by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被引量:22
2
作者 XU Fei,LUO Zhongyang,CAO Wei,WANG Peng,WEI Bo,GAO Xiang,FANG Mengxiang,CEN Kef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lean Energy Utilization,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7,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28-332,共5页
A process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oxidizing NO, SO2, and Hg^0 was proposed, using a nigh-voltage and short-duration positiv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By focusing on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the infl... A process capable of simultaneously oxidizing NO, SO2, and Hg^0 was proposed, using a nigh-voltage and short-duration positiv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By focusing on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the influences of pulse peak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initial concentration, electrode number, residence time and water vapor ad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depend primarily on the radicals (OH, HO2, O) and the active species (O3, H2O2, etc.) produced by the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The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could be improved as pulse peak voltage, pulse frequency, electrode number and residence time increased, but they were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initial concentrations. By adding water vapor, the SO2 oxidatio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remarkably, while the NO oxid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slightly. In our experiments, the simultaneous NO, SO2, and Hg^0 oxidation efficiencies reached to 40%, 98%, and 55% with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s 479 mg/m^3, 1040 mg/m^3, and 15.0 μg/m^3,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NO SO2 Hg^0 RADICAL active species oxidation efficiency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法诊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OH自由基和O原子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淑群 董熙 +2 位作者 裴学凯 岳远富 卢新培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2-94,共13页
由于传统辐射光谱法无法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OH自由基和O原子进行定量检测,本文利用自主研制的纳秒脉冲激励针筒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基于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法分别对OH自由基和O原子的时空分布进行诊断。结果发现,OH自... 由于传统辐射光谱法无法对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OH自由基和O原子进行定量检测,本文利用自主研制的纳秒脉冲激励针筒型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基于单光子和双光子激光诱导荧光法分别对OH自由基和O原子的时空分布进行诊断。结果发现,OH自由基和O原子的寿命时间分别为1ms和3ms,远大于脉冲放电持续时间;采用拟合衰减曲线法,得到OH自由基的绝对密度为1012~1013cm-3;发现离喷嘴口越远,OH自由基和O原子密度越低。然而,即使距离喷嘴口数cm的地方,仍然存在大量的OH自由基和O原子;OH自由基和O原子的密度随激励频率和脉冲电压幅值的增加而升高,随H_2O含量和O_2含量的升高而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当氦气中H_2O含量为0.012%时,OH自由基密度达到最大值。当氦气中O2含量为0.5%时,O原子密度达到最大值。本文研究为调控和优化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OH自由基和O原子密度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激光诱导荧光 活性粒子 等离子体医学 OH自由基 O原子 等离子体活性
下载PDF
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活性的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志红 王豪 鲍晓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 依据过渡金属硫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理论及加氢脱硫、脱芳反应的历程,综述了各种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方法——使用高加氢能力的活性组分、引入中等强度酸中心、减弱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介绍了相关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研究开发高比表面积、中等酸性的介孔载体和既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又不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新型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提高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性能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加氢精制 催化剂 载体 活性组分
下载PDF
Formation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 on single-atom Pt catalyst and promoted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被引量:18
5
作者 Shunzheng Zhao Yanfeng Wen +8 位作者 Xijun Liu Xianyun Pen Fang Lü Fengyu Gao Xizhou Xie Chengcheng Du Honghong Yi Dongjuan Kang Xiaolong Ta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544-1551,共8页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over noble metal catalysts is a representative reaction for eli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However,to fully understand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and the role of... Catalytic oxidation of toluene over noble metal catalysts is a representative reaction for elimin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However,to fully understand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and the role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 generated in this reaction is still a challenging target.Herein,MgO nanosheets and single-atom Pt loaded MgO(Pt SA/MgO)nanosheets were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catalysts in toluene oxidation.The activation process of molecular oxygen and oxidation performance on the two catalysts were contrastively investigated.The Pt SA/MgO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compared to MgO.The oxygen vacancies can be easily generated on the Pt SA/MgO surface,which facilitate the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and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oxygen species.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an 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moted oxidation mechanism for toluene was proposed.In the presence of H2O,the molecular oxygen is more favorable to be dissociated to generate•OH on the oxygen vacancies of the Pt SA/MgO surface,which is the dominant active oxygen species.We anticipate that this work may shed light on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t10.1007/s12274-020-2765-1he oxidation mechanism of toluene and other VOCs over noble metal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atom Pt activation of molecular oxygen oxygen vacancies active oxygen species oxidation of toluene
原文传递
水处理高级氧化法活性物种生成机制及其技术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叶国杰 王一显 +5 位作者 罗培 杨兴舟 韦景悦 胡芸 Sergei Preis 韦朝海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5,共15页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率快、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二次污染少以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环境领域备受关注,已成功应用于废水中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通过... 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OPs)因其具有氧化能力强、反应速率快、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二次污染少以及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在环境领域备受关注,已成功应用于废水中有毒有害、难降解污染物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较全面的统计与分析,梳理了水处理中典型AOPs的特征,着重阐述了活性物种的生成机制及其作用原理,分析技术过程的影响因素和优缺点,结合应用实例,强调各种技术在分解难降解污染物方面的特殊性与有效性,指出了在原理-技术-应用的多尺度结合方面,未来AOPs将为水处理领域带来更加广泛的学术空间与技术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高级氧化技术 活性物种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我国冰核活性细菌的优势种类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福在 韦建福 朱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18-622,共5页
1986~1994年,从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68种植物上分离到了250株冰核活性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3个属的17个种或致病变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菠萝欧文氏菌(Erwiniaananas),共133株,占总数的5... 1986~1994年,从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68种植物上分离到了250株冰核活性细菌,经鉴定分别属于3个属的17个种或致病变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菠萝欧文氏菌(Erwiniaananas),共133株,占总数的53.2%,其次是丁香假单胞菌群(P.syringaepvs.),共70株,占28%,其它种类的冰核活性细菌共47株,仅占18.8%。因此,我国冰核活性细菌的优势菌种是E.ananas,其次是P.syrigaepvs.在低纬度的南方地区中E.ananas的优势尤其明显,而在纬度较高的北京地区中则以假单胞菌类稍占优势。黄单胞菌属的INA细菌出现频率少,一般出现在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中的禾本科植物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冰核活性细菌 优势菌种
下载PDF
水中脉冲放电活性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叶齐政 李凌云 +1 位作者 张家聪 李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通过发射光谱和化学方法检测蒸馏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研究了氧气流量造成的放电形式变化(流注和火花放电),活性粒子(包括羟基、激发态氢原子、氧原子和过氧化氢)变化。实验表明放电形式对各种活性粒子的产率有明显的影响,而气... 通过发射光谱和化学方法检测蒸馏水中脉冲放电产生的活性粒子,研究了氧气流量造成的放电形式变化(流注和火花放电),活性粒子(包括羟基、激发态氢原子、氧原子和过氧化氢)变化。实验表明放电形式对各种活性粒子的产率有明显的影响,而气体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放电形式的转变,其中氢原子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可以直接表示这种转变,这种转变也决定了OH和H发射光谱强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脉冲放电 活性粒子 放电形式 光谱强度 化学方法 发射光谱 火花放电 氧气流量 过氧化氢 气体流量 原子发射 氢原子 激发态 氧原子 流注
下载PDF
2018年夏季某石化工业区VOCs浓度特征及活性物种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博韬 景宽 +2 位作者 王琴 安欣欣 刘保献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18-1327,共10页
为明确某石化工业区VOCs浓度特征及活性物种,利用法国Chromatotec公司生产的airmo VOC expert C_(2)-C_(6)和airmo VOC expert C_(6)-C_(12)分析仪联用系统在2018年夏季对该工业区VOCs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石化工业区φ(TV... 为明确某石化工业区VOCs浓度特征及活性物种,利用法国Chromatotec公司生产的airmo VOC expert C_(2)-C_(6)和airmo VOC expert C_(6)-C_(12)分析仪联用系统在2018年夏季对该工业区VOCs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①研究期间,石化工业区φ(TVOCs)(57种VOCs物种体积分数之和)为93.7×10^(-9)±87.5×10^(-9),其中烯烃占比最高,达44.9%,当φ(TVOCs)日均值越高时烯烃占比越高.体积分数较高的物种主要为低碳烯烃、低碳烷烃、正己烷、甲苯和苯.②石化工业区φ(TVOCs)呈显著的夜高昼低变化特征,且各组分变化趋势相近,其中烯烃变幅高于其他组分.③各排放物质中对O_(3)生成贡献较大的主要是乙烯、丙烯、顺-2-丁烯、甲苯等物质,而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贡献较大的主要是甲苯、异丙苯、间对二甲苯等物质.④通过PMF解析发现,石化工业区内催化裂化及裂解、催化重整及废水废液处理、油储设施溢散的贡献率分别为51.7%、34.8%、13.5%.⑤降低石化工业区VOCs活性可以明显降低O_(3)超标率,若同时降低VOCs活性与φ(NO_(x))可更有效地降低O_(3)超标率.研究显示,石化工业区VOCs排放强度较大,应对催化裂化及裂解等重点排放单元,以及乙烯、丙烯和甲苯等活性物质的排放进行控制,降低VOCs整体活性,并协同控制区域内NO_(x)排放,从而减少O_(3)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石化工业区 浓度特征 活性物种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 被引量:14
10
作者 田冬梅 邓桂春 +2 位作者 臧树良 宋学君 武士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330-2333,共4页
以沈阳北部、满堂河、仙女河三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选择水、醋酸和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浸提分离,采用ICP-MS测定了污泥中主要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各活性形态的含量,并探讨了Cr,Cu,Zn,Cd和Pb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其活性形态含... 以沈阳北部、满堂河、仙女河三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研究对象,选择水、醋酸和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浸提分离,采用ICP-MS测定了污泥中主要污染的重金属元素各活性形态的含量,并探讨了Cr,Cu,Zn,Cd和Pb随环境条件的改变其活性形态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污泥中重金属的醋酸浸提态含量较高,水溶态含量较低,二者随时间和温度条件的变化呈一致的规律性,有机浸提态重金属的含量与溶剂极性大小呈正相关性。醋酸浸提态重金属在迁移转化过程中具有较大活性,同一形态重金属的活性次序为:水溶态Zn>Cu>Cd>Pb>Cr,醋酸浸提态Cd>Cr>Cu>Zn>Pb,有机浸提态Pb>Cd>Cr>Cu>Z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城市污泥 重金属 活性形态
下载PDF
氯氧化铋催化剂的电子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灏昱 郭纪伟 +4 位作者 宫建仁 辛昕 李华伟 杨佳敏 黄姝姝 《分子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33-445,共13页
以不同Bi∶Cl摩尔比例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BiOCl半导体催化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峰拟合等分析结果显示,Bi∶Cl比例的改变对BiOCl的形貌、表面结构、微观电子结构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以Bi∶Cl=1∶1为原料合成的BiOCl光催化... 以不同Bi∶Cl摩尔比例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系列BiOCl半导体催化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XRD衍射峰拟合等分析结果显示,Bi∶Cl比例的改变对BiOCl的形貌、表面结构、微观电子结构均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以Bi∶Cl=1∶1为原料合成的BiOCl光催化剂具有最窄的带隙值(E_(g)=3.18 eV),使得其具有较强的光响应能力.光催化去除罗丹明B(RhB)结果表明,随着Bi∶Cl摩尔比例的减小,BiOCl的催化性能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Bi∶Cl=1∶1样品具有最优的催化活性,源于其较优异的光吸收性能以及特殊的表面特性.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光催化去除RhB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活性物质主要为光生电子、空穴以及半导体表面产生的超氧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l 光催化 罗丹明B 活性物质
下载PDF
Cu^2+改性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小为 王彬 +4 位作者 尹文轩 狄俊 夏杰祥 朱文帅 李华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本文通过将Cu^2+掺入g-C3N4结构中成功制备了Cu/g-C3N4光催化剂,并进一步优化其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Cu/g-C3N4光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学和光电性能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制备的... 本文通过将Cu^2+掺入g-C3N4结构中成功制备了Cu/g-C3N4光催化剂,并进一步优化其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Cu/g-C3N4光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学和光电性能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制备的光催化剂为Cu/g-C3N4,且Cu的价态为+2。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Cu/g-C3N4和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u/g-C3N4光催化剂的降解能力显著高于纯相的g-C3N4。N2吸附-解吸等温线表明,Cu^2+的引入对g-C3N4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说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有关。因此,Cu/g-C3N4光催化降解RhB和CIP性能的提升可能是由于Cu^2+可以作为电子捕获陷阱从而降低了载流子的复合速率。通过光电测试表明,在g-C3N4中掺入Cu^2+可以降低g-C3N4的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加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空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Cu/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g-C3N4 光催化 可见光 活性物种 RHB CIP
下载PDF
强化传统芬顿/类芬顿氧化效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厉鹏远 邱立平 +3 位作者 孙绍芳 常有锋 邱琪 马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0,共7页
传统芬顿/类芬顿工艺常被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然而传统芬顿/类芬顿工艺反应条件苛刻、污泥产量大,制约了其推广应用。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拓宽传统芬顿/类芬顿反应pH值、提高其氧化效能是芬顿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 传统芬顿/类芬顿工艺常被应用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然而传统芬顿/类芬顿工艺反应条件苛刻、污泥产量大,制约了其推广应用。通过化学和物理方法拓宽传统芬顿/类芬顿反应pH值、提高其氧化效能是芬顿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近年来芬顿反应体系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化学法和物理法强化芬顿/类芬顿体系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能及机理,探讨了芬顿/类芬顿体系中的活性物质,最后展望了各种强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顿/类芬顿 化学强化 物理强化 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Cu-Al_2O_3中骨架铜类芬顿催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丹 张丽丽 柳丽芬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54-1060,共7页
为解决传统铁基芬顿催化剂在水体通常酸碱(pH>6)条件下活性低的问题,采用简单共沉淀法制备了Cu掺杂的Al_2O_3类芬顿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Cu-Al_2O_3中铜掺杂的质量... 为解决传统铁基芬顿催化剂在水体通常酸碱(pH>6)条件下活性低的问题,采用简单共沉淀法制备了Cu掺杂的Al_2O_3类芬顿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分析表明,Cu-Al_2O_3中铜掺杂的质量分数低于4.77%时,催化剂中铜主要以Cu^(2+)和Cu^+的形式共存于Al_2O_3的骨架结构中,形成Al—O—Cu键;过量的铜掺杂会导致外骨架铜物种如铜氧化物团簇的存在.以难降解有机污染物2-氯苯酚(2-chlorophenol,2-CP)和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 B)为目标污染物,对Cu-Al_2O_3的类芬顿催化性能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表明,骨架铜物种在中性温和条件下对2-CP和Rh B显示出很高的催化去除效率和稳定性,反应2 h,Cu-Al_2O_3(Cu质量分数4.77%)对2-CP的去除率达到54%,相应的TOC去除率达到49%,而铜离子溶出浓度仅为0.025 5 mg·L-1,而Cu-Al_2O_3(Cu质量分数7.58%)由于外骨架铜的存在导致催化活性增加缓慢和稳定性下降.ESR测试结果表明,·OH和HO_2^-/O_2^-·是反应中主要的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2O3 类芬顿催化剂 骨架铜 有机污染物 活性物种
原文传递
螯合型羰基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抒峰 钱庆利 +1 位作者 郭存悦 袁国卿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4,共6页
报道了螯合型正方平面羰基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通过含有两种与铑具有不同配位能力的授体的配体,与四羰基二氯二铑形成螯合型正方平面阳离子配合物.研究证明,该类配合物在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中,其活性物种区别于... 报道了螯合型正方平面羰基铑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机理研究.通过含有两种与铑具有不同配位能力的授体的配体,与四羰基二氯二铑形成螯合型正方平面阳离子配合物.研究证明,该类配合物在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中,其活性物种区别于文献报道的[Rh(CO)2I2]-阴离子.配合物中铑与吡啶环上共轭N形成的N→Rh配键,在羰基化反应过程中并非通常认为的断裂而是形成新的活性物种,即配体与铑作为整体参与了CH3I的氧化加成及CH3COI的生成过程.通过对相应的聚合物配体铑催化剂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反应机理.这一结果,对该类催化剂分子设计,以及克服其工业使用中的催化剂沉淀失活等现象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配合物 甲醇羰基化 反应机理 活性物种
原文传递
双极性脉冲放电降解水中五氯酚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驰 张若兵 +3 位作者 徐莹 马文长 王黎明 关志成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03-1808,共6页
双极性脉冲放电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为此,研究了在双极性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混合体反应器内五氯酚的降解情况,考察了放电过程中液相中H2O2和气相中O3的产生规律及电压、气体体积流量等工况条件对H2O2产生反应速率和O3生成速... 双极性脉冲放电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为此,研究了在双极性脉冲放电条件下气液固三相混合体反应器内五氯酚的降解情况,考察了放电过程中液相中H2O2和气相中O3的产生规律及电压、气体体积流量等工况条件对H2O2产生反应速率和O3生成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对典型持久性有机物五氯酚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初始质量浓度50mg/L的五氯酚溶液,反应进行6min后,五氯酚基本转化为其他中间产物;60min后,苯环基本被打开,五氯酚基本被完全降解。放电过程中液相中H2O2的生成反应呈零级反应特征,反应速率常数与电压和气量呈正相关;气相中O3存在类似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脉冲 放电 气液固混合体 活性物质 臭氧 过氧化氢 五氯酚
下载PDF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广州市污水污泥中重金属的活性形态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敬勇 孙水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80-884,共5页
以广州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压滤出厂污泥为实验材料,采用BCR三步浸提法对污泥中Cu、Zn、Pb、Cr、N、iMn的4种形态进行测定,以HNO3-HF进行微波全量消解,利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检测Cu、Zn、Pb、Cr、N、iMn的全量和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 以广州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压滤出厂污泥为实验材料,采用BCR三步浸提法对污泥中Cu、Zn、Pb、Cr、N、iMn的4种形态进行测定,以HNO3-HF进行微波全量消解,利用火焰原子吸收(FAAS)检测Cu、Zn、Pb、Cr、N、iMn的全量和各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广州4种不同城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全国污泥均值,其中Cu、Zn、Mn、N i含量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而Pb、Cr含量较低.除1种污泥中Cu超标外,其它重金属基本符合国家农用控制标准(GB18918—2002),但所有污泥中重金属含量都超过珠江三角洲耕地土壤均值.不同重金属在不同污泥中的形态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含工业污水污泥中Cu、Cr可氧化态占很大的比例,Pb主要以还原态和残渣态存在;生活污水污泥中重金属主要以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存在,酸可交换态中Mn的比例较高,可氧化态中Zn的比例较高,4种污泥中Cu、Zn、Mn潜在迁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FAAS) 微波消解 城市污泥 重金属 活性形态
下载PDF
沈阳市某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活性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一倬 方镜尧 +4 位作者 栗泽苑 华道柱 王帆 英秋实 叶华俊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利用沈阳市某工业园区大气监测数据,依据等效丙烯浓度(PEC)和臭氧生成潜势(OFP)法识别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_(s))活性物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进行VOC_(s)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芳香烃、烯烃和C5烷烃为园... 利用沈阳市某工业园区大气监测数据,依据等效丙烯浓度(PEC)和臭氧生成潜势(OFP)法识别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_(s))活性物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进行VOC_(s)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芳香烃、烯烃和C5烷烃为园区活性较强的组分;PCA法和PMF模型的VOC_(s)来源解析结果基本一致,园区VOC_(s)主要排放源为工艺过程源、溶剂涂料源、工业燃烧源、油品挥发源和机动车尾气源,这与城市大气VOC_(s)来源有明显差异。油品制造、化学药品制造、轮胎制造、溶剂涂料制造和造纸等是园区主要排放VOC_(s)的行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涉及以上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重点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挥发性有机物 活性物种 主成分分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下载PDF
典型胶合板制造企业VOCs排放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吕大器 陆思华 +2 位作者 邵敏 王凌峰 任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24-1931,共8页
通过苏玛罐采样和GC-MS/FID分析系统,测定了山东地区典型胶合板制造企业的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烷烃(13.81%~39.16%)、含氧VOCs(5.68%~36.06%)和芳香烃(3.58%~48.12%)是热压和涂胶工艺主要排放成分,废气排口以含氧VOCs(6.49%~83.88%)... 通过苏玛罐采样和GC-MS/FID分析系统,测定了山东地区典型胶合板制造企业的VOCs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烷烃(13.81%~39.16%)、含氧VOCs(5.68%~36.06%)和芳香烃(3.58%~48.12%)是热压和涂胶工艺主要排放成分,废气排口以含氧VOCs(6.49%~83.88%)排放为主,不同工艺环节的特征VOCs组分各有不同;烯炔烃(27.12%~39.38%)和芳香烃(32.47%~45.63%)是热压工艺和涂胶工艺的高OFP组分,废气排口则以含氧VOCs(52.82%)对O3生成贡献最大;基于SOAP评估,各环节均以芳香烃类化合物(97.08%~98.03%)为主要活性组分;测得山东地区胶合板制造行业VOCs排放因子为0.89g VOCs/m^3胶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合板 排放特征 源成分谱 活性物种 排放因子
下载PDF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uFe-SSZ-13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with NH_3 被引量:8
20
作者 Yijiao Wang Lijuan Xie +1 位作者 Fudong Liu Wenquan R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95-204,共10页
CuFe-SSZ-13 catalyst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with NH_3(NH_3-SCR) for diesel engine exhaust purific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NH_3-SCR p... CuFe-SSZ-13 catalyst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_x with NH_3(NH_3-SCR) for diesel engine exhaust purific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paration methods on NH_3-SCR performance, Fe was loaded into one-pot synthesized Cu-SSZ-13 catalysts through solid-state ion-exchange(SSIE), homogeneous deposition precipitation(HDP) and liquid ion-exchange(IE), respectively. Three CuFe-SSZ-13 catalysts showed similar SO_2 resistance,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u-SSZ-13. The improvement was attribu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Fe species.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three CuFe-SSZ-13 catalyst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state of active species caused by different preparation methods.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catalysts, more active species existed inside the zeolite pores of CuFe-SSZ-13 SSIE. During hydrothermal aging, the aggregation of these active species in the pores caused the collapse of catalyst structure, ultimately leading to the deactivation of CuFe-SSZ-13 SSIE. In contrast, Fe species was dispersed better on the surface over CuFe-SSZ-13 IE, enhancing t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of catalysts. Consequently, Fe loading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resistance of SO_2 and H_2O over Cu-SSZ-13. For CuFe-SSZ-13, large amounts of active species located inside the zeolite pores are not beneficial for the hydro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xremoval CuFe-SSZ-13 PREPARATION methods active species NH3-SCR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