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昊澄 张天平 《真空与低温》 2014年第4期243-247,共5页
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护空间等离子体充放电效应对于航天器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航天员出舱和航天器空间对接作业的顺利完成。通过研究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从原理上认识空间等离子体对... 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技术可以有效的防护空间等离子体充放电效应对于航天器造成的安全隐患,确保航天员出舱和航天器空间对接作业的顺利完成。通过研究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从原理上认识空间等离子体对于航天器的危害程度。分析回顾国外主动电位控制技术在LEO大型载人航天器上的成功应用及发展情况,得出启示和初步的主动电位控制系统设计设想。对比国内外主动电位控制领域的核心技术,对主动电位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O大型载人航天器 主动电位控制 等离子体 航天器充电 接触器 空心阴极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三电平APF中点电位控制方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国胜 胡海兵 +1 位作者 夏玉政 雷少辉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2-124,共3页
中点箝位型(NPC)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存在直流侧中点电位不平衡的问题,常见的中点电位控制算法建模过程复杂。这里给出一种简易的控制方法,仅通过判断上、下电容电压差正负极性和中点电流方向,不仅可以实现中点平衡,还能减小开关... 中点箝位型(NPC)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存在直流侧中点电位不平衡的问题,常见的中点电位控制算法建模过程复杂。这里给出一种简易的控制方法,仅通过判断上、下电容电压差正负极性和中点电流方向,不仅可以实现中点平衡,还能减小开关损耗。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搭建了一台样机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中点箝位型 中点电位控制
下载PDF
大型低轨道载人航天器电位主动控制 被引量:7
3
作者 蒋锴 王先荣 +4 位作者 秦晓刚 杨生胜 杨威 史亮 李得天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63-1572,共10页
采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供电系统的低轨道(LEO)大型航天器会收集周围空间环境电子电流,使其被充电到较高的负电位,从而对航天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出舱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这种航天器表面电位进行主动控制可有效降低航天器运行风险和保障... 采用高电压太阳电池阵供电系统的低轨道(LEO)大型航天器会收集周围空间环境电子电流,使其被充电到较高的负电位,从而对航天器交会对接和航天员出舱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对这种航天器表面电位进行主动控制可有效降低航天器运行风险和保障航天员安全。采用地面模拟试验的方法,利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接触器发射电子的手段,模拟太空环境下对带负电航天器表面电位进行有效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最小工质流率大于4.0sccm时空心阴极发射的电子电流可以抵消航天器吸收的电子电流,实现航天器电位的自适应控制,将航天器表面电位钳制在20V之内;且随着氙气流率的增加,钳位电压会更小。这一方法将有效避免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航天器交会对接时的放电危险,对中国航天器带电效应防护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太阳电池阵 载人航天器 空心阴极 电位主动控制 表面带电
原文传递
基于充电抑制膜的航天器不等量电位控制方法
4
作者 王思展 王志浩 +4 位作者 刘宇明 王晶虎 冯娜 程千钉 韩炎晖 《安全与电磁兼容》 2024年第1期31-37,共7页
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飞行时,其表面的不同介质材料表面与等离子体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不等量充电电位达到放电阈值(107 V/m)后,将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ESD)。充电抑制膜是一种基于不等量电位梯度场发射原理的防护材料,当其上下表面电位... 航天器在空间环境中飞行时,其表面的不同介质材料表面与等离子体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不等量充电电位达到放电阈值(107 V/m)后,将有可能发生静电放电(ESD)。充电抑制膜是一种基于不等量电位梯度场发射原理的防护材料,当其上下表面电位差达到发射阈值后,充电抑制膜将发射电子从而对航天器结构不等量电位起到减缓作用。文章介绍了真空条件下充电抑制膜场电流发射特性,分析了充电抑制膜场电子发射对航天器表面不等量电位的控制效果,为航天器表面电位控制及减缓提供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电位控制 航天器表面充电 静电放电 不等量带电
下载PDF
等离子体源型航天器主动电位控制方法
5
作者 银鸿 李得天 +3 位作者 柳青 刘海波 秦晓刚 杨生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811-3818,共8页
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高能粒子、地磁场等相互作用,会引起充放电效应,严重影响其空间任务。通过等离子体源发射人为等离子体可有效控制航天器表面电位,保障航天器运行安全,且较其他电位控制方法更灵活、高效,但国内对此研究相对基础... 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高能粒子、地磁场等相互作用,会引起充放电效应,严重影响其空间任务。通过等离子体源发射人为等离子体可有效控制航天器表面电位,保障航天器运行安全,且较其他电位控制方法更灵活、高效,但国内对此研究相对基础薄弱。为此,基于航天器电流平衡方程进行航天器带电理论分析,并结合球对称模型对等离子体源电位控制理论进行阐述;进一步通过SPIS(spacecraft plasma interaction system)仿真平台模拟分析空间等离子体和人为等离子体对航天器电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GEO轨道空间等离子体的作用下,航天器不同材料表面存在不等量带电,且电位可达−14000 V;等离子体源工作可高效地将航天器控制在−10 V以内,控制器适合安装于卫星东侧面,其净发射电流直接影响着控制效果;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了地面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等离子体源控制器可将−6000~−5000 V的航天器模拟件在数秒内控制至0 V左右,等离子体源电位控制技术对航天器表面高电位及不等量带电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以上研究成果将为其空间工程化应用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带电 空间等离子体 人为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源 主动电位控制
下载PDF
Surface Charging Controlling of the Chinese Space Station with Hollow Cathode Plasma Contactor 被引量:1
6
作者 蒋锴 王先荣 +7 位作者 秦晓刚 杨生胜 杨威 赵呈选 陈益峰 史亮 汤道坦 谢侃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27-731,共5页
A highly charged manned spacecraft threatens the life of an astronaut and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controlling the spacecraft surface charging. In this article, the controlling of s... A highly charged manned spacecraft threatens the life of an astronaut and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which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by controlling the spacecraft surface charging. In this article, the controlling of surface charging on Chinese Space Station (CSS) is investigated, and a method to reduce the negative potential to the CSS is the emission electron with a hollow cathode plasma eontactor. The analysis is obtained that the high voltage (HV) solar array of the CSS collecting electron current can reach 4.5 A, which can be eliminated by emitting an adequate electron current on the CS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ddressed, when the minimum xenon flow rate of the hollow cathode is 4.0 sccm, the emission electron current can neutralize the collected electron current, which ensures that the potential of the CSS can be controlled in a range of less than 21 V, satisfied with safety voltage.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significant reference value to define a flow rate to the potential controlling programme for C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potential control hollow cathode space station PLASMA solar array
下载PDF
航天员生命安全保护神——空间站主动电位控制系统研制及在轨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胡向宇 孙迎萍 +6 位作者 刘海波 赵振栋 崔梧玉 秦晓刚 王彦龙 陈昶文 李玉峰 《真空与低温》 2021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空间站处于低地球轨道(LEO),采用100 V高压太阳能电池阵供电。电池阵在轨工作时,受LEO轨道稠密等离子体环境充电以及地磁场诱导充电影响,使空间站主体结构产生最高约-100 V的电压,危及航天员出舱安全,国际空间站将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体... 空间站处于低地球轨道(LEO),采用100 V高压太阳能电池阵供电。电池阵在轨工作时,受LEO轨道稠密等离子体环境充电以及地磁场诱导充电影响,使空间站主体结构产生最高约-100 V的电压,危及航天员出舱安全,国际空间站将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体对航天员放电列为致命级的危害。主动电位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空间站悬浮电位并将其控制在安全电压范围内,保证航天员出舱时的生命安全。由于缺乏相关理论基础,我国一直未能掌握对空间飞行器进行结构电位控制的主动电位控制技术。为此研制团队研究了卫星电位自适应主动控制理论,获得了电位控制的解析模型,提出了采用空心阴极的电位主动控制方法,研制了测控一体的主动电位控制系统,突破了“悬浮电位检测技术”“电位主动控制技术”和“在轨诊断技术”三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主动电位控制 悬浮电位 在轨
下载PDF
液态金属离子源在航天器电位主动控制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蒋锴 王先荣 +1 位作者 杜杉杉 王胜杰 《真空与低温》 2014年第5期249-254,259,共7页
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太阳光照条件下,受光电子发射影响,航天器光照表面的电位达到正的数十伏。航天器表面带电现象会对其在轨安全稳定运行和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带正电航天器周围电场中离子和电子的速率和空间分... 航天器在轨运行期间太阳光照条件下,受光电子发射影响,航天器光照表面的电位达到正的数十伏。航天器表面带电现象会对其在轨安全稳定运行和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数据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带正电航天器周围电场中离子和电子的速率和空间分布被扭曲,等离子体电子在鞘层加速,光照产生的光电子被吸引进入传感器,在低能量下引起高计数率,而且加速仪器微通道板的老化,使低密度等离子体的测量变得异常困难。因此,必须对航天器的电位进行主动控制。液态金属离子源电位主动控制器已在许多航天器上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主要介绍国外关于液态金属离子源电位主动控制器在航天器上的应用,为自主研制电位主动控制器满足空间科学探测的需求提供参考,也为军事和应用卫星在轨可靠运行提供防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表面带电 电位主动控制 液态金属离子源
下载PDF
航天器表面充电快速估算与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兰勇 王嘉豪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135,共6页
空间等离子体的注入导致航天器表面不等量充电是引发航天器静电放电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地球同步轨道中等地磁亚暴空间环境的AST-6卫星,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和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该微... 空间等离子体的注入导致航天器表面不等量充电是引发航天器静电放电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地球同步轨道中等地磁亚暴空间环境的AST-6卫星,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和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组,通过求解该微分方程组实现对航天器表面各等效元充电电位快速估算,发现了各等效元之间存在不等量充电的问题,进一步分析了通过模拟在航天器表面发射电子束来实现主动控制各等效元充电电位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当电子束流密度J_(ee)由0 A/m^(2)增大到1.8×10^(-6) A/m^(2)时,航天器表面各等效元之间的最大充电电位差由4899 V降至785 V。此外,通过改变电阻、电容值来模拟航天器表面材料特性对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航天器表面材料的电阻、电容值越小,其充电电位值越接近航天器金属结构的电位值。可见在航天器表面发射合适的电子束和选取合适的表面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充电过程中各等效元之间的充电电位差,减小航天器静电放电的可能性,以保障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表面充电 中等地磁亚暴 等效电路 电位主动控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电位主动控制试验装置供给单元的研制
10
作者 范旭丰 官长斌 +3 位作者 张良 李恒建 刘庆海 孙立志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满足货运飞船表面电位控制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表面电位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供给单元。该供给单元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具有氩气储存和微流量输出的功能,实测漏率≤1×10^(-4) Pa·L·s^(-1)。根据实测漏... 为满足货运飞船表面电位控制的要求,研制了一种适用于航天器表面电位主动控制试验装置的供给单元。该供给单元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紧凑,具有氩气储存和微流量输出的功能,实测漏率≤1×10^(-4) Pa·L·s^(-1)。根据实测漏率数据和流量控制器的流量压力特性,建立供给单元输出氩气流量、气瓶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计算得出其有效在轨工作时间约为360 s。以上结果表明,该供给单元的在轨储存能力和微流量输出能力均可以满足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位主动控制 供给单元 微流量 漏率
下载PDF
三相四线制三电平三桥臂有源滤波器中点平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2
11
作者 唐健 邹旭东 +1 位作者 佘煦 邹云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0-48,共9页
中点平衡问题是三相四线制三电平三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一个固有问题,目前在矢量调制中尚无完善的控制理论完全解决此问题。该文通过对各种电流电压状态下每个三维空间矢量对直流中点电位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 中点平衡问题是三相四线制三电平三桥臂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的一个固有问题,目前在矢量调制中尚无完善的控制理论完全解决此问题。该文通过对各种电流电压状态下每个三维空间矢量对直流中点电位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中点控制度"(neutral-point control grades,NPCG)的概念,并给出了NPCG的计算公式;基于NPCG,在α-β-0坐标系下提出一种基于坐标平移原理的新型"三维矢量优化选择调制策略"(optimized3D space vector modulation,O3DSVM),该调制策略能优化选择NPCG值较高的矢量以合成目标矢量,从而达到最大程度控制直流中点电位偏移的目的。仿真分析验证了中点控制度理论及O3DSVM调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采用该策略的APF不但中点电位得到了有效控制,且补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四线制有源电力滤波器 三电平三桥臂 中点不平衡 中点控制度 三维矢量优化选择调制策略
下载PDF
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蒋正荣 黄波 李正熙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89,92,共3页
针对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P)中点电位不平衡的固有问题,根据其原理及拓扑结构建立了中点电位波动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了控制和注入零序电压的方法。为了更好的使理论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和数字化处理,并且应用到实际的... 针对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P)中点电位不平衡的固有问题,根据其原理及拓扑结构建立了中点电位波动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了控制和注入零序电压的方法。为了更好的使理论的方法进行离散化和数字化处理,并且应用到实际的三电平APF实验平台上,提出了"预估-校验-修正"的实时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中点电位得到了有效控制,证明了方法正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三电平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下载PDF
空间站主动电位控制技术及其天地一体化验证
13
作者 李得天 刘海波 +8 位作者 孙迎萍 秦晓刚 胡向宇 史亮 柳青 王彦龙 程天然 仪德英 陈恒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13-1620,共8页
针对中国空间站100 V太阳电池阵引起的结构带电威胁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问题,通过空间站结构充电模拟仿真与理论计算,研究了空间站在低轨道等离子体和地磁场环境下的充电特性,得出最恶劣条件下,空间站结构充电电位最大可达-108.6 V。并... 针对中国空间站100 V太阳电池阵引起的结构带电威胁航天员出舱活动安全问题,通过空间站结构充电模拟仿真与理论计算,研究了空间站在低轨道等离子体和地磁场环境下的充电特性,得出最恶劣条件下,空间站结构充电电位最大可达-108.6 V。并针对空间站的太阳电池阵电子吸收充电特性,以及电位控制需求,开展了自适应主动电位控制方法研究,采用空心阴极电子发射技术,研制了中国首个测控一体的空间主动电位控制系统,该系统完成了电位控制地面模拟试验验证,并搭载于空间站天和一号核心舱,实现了在轨应用。空间站在轨电位检测数据表明,主动电位控制系统成功将中国空间站结构电位从-55 V控制到-12 V以内,保障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主动电位控制系统 太阳电池阵 空间站充电效应 在轨验证
下载PDF
空间站悬浮电位监测与控制系统及地面试验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迎萍 胡向宇 +5 位作者 刘海波 赵振栋 崔梧玉 王彦龙 陈昶文 刘士永 《真空与低温》 2019年第6期403-406,共4页
我国空间站采用100 V高压电池阵,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空间站将会产生太阳电池阵工作电压90%左右的结构电位,在低轨运行时,空间站结构电位会达到90 V,此电位在航天员出舱时会危及航天员生命,为此研制了空间站主动电位控制系统,用于将... 我国空间站采用100 V高压电池阵,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空间站将会产生太阳电池阵工作电压90%左右的结构电位,在低轨运行时,空间站结构电位会达到90 V,此电位在航天员出舱时会危及航天员生命,为此研制了空间站主动电位控制系统,用于将空间站结构电位由100 V控制到37 V内,保证航天员安全出舱。为了真实模拟主动电位控制系统在轨工况,通过电推进系统实现地面供气及调压,主动电位控制系统进行电位监测和控制。在地面真空环境中建立等效实验方法,模拟舱体100 V带电及主动电位控制系统放电工况,开展了主动电位控制系统与电推进系统的全系统地面联试。对试验情况进行了描述和总结,验证了主动电位控制系统在轨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主动电位控制系统和电推进系统工作时,可将悬浮电位控制到-16.7 V,满足航天员出舱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站 主动电位控制系统 悬浮电位 地面模拟试验
下载PDF
脉冲等离子体源控制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文涛 蒋远大 +1 位作者 张志远 吴汉基 《航天器工程》 2011年第5期116-124,共9页
在空间环境运行的航天器存在表面充电现象,而航天器表面充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是导致航天器异常及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航天器设计和应用中,必须对航天器表面电位采取必要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文章介绍了用脉冲等离子体源进行航天器... 在空间环境运行的航天器存在表面充电现象,而航天器表面充电引发的静电放电是导致航天器异常及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航天器设计和应用中,必须对航天器表面电位采取必要的控制和防护措施。文章介绍了用脉冲等离子体源进行航天器表面充电电位主动控制的研究。通过模拟实验和实验数据分析,证实了用脉冲等离子体源能有效地控制航天器表面充电的电位,阐明了脉冲等离子体控制表面电位的原理和控制特点;提出了用控制效率或等效电阻这一参数,解释各种因素对表面电位控制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对航天器表面电位进行主动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脉冲等离子体源 表面充电电位的主动控制 模拟实验 控制效率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多电平逆变器SVPWM调制方法研究
16
作者 王梦谦 李华 +3 位作者 毕京斌 曹虎 李政达 汪志 《电气传动》 2022年第5期28-33,46,共7页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多电平逆变技术已经成为大功率牵引变流器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有源中点钳位型五电平(ANPC-5L)逆变器为基础,结合虚坐标变换法,实现了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及各相悬浮电容电压的稳定控制。根据参考电压矢... 随着现代轨道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多电平逆变技术已经成为大功率牵引变流器的研究热点之一。以有源中点钳位型五电平(ANPC-5L)逆变器为基础,结合虚坐标变换法,实现了逆变器直流侧中点电位及各相悬浮电容电压的稳定控制。根据参考电压矢量坐标与开关状态确定初始电压作用矢量以及三个基本电压矢量的作用顺序。结合参考电压所在三角形区域信息(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为三个基本电压矢量分配作用时间。搭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拓扑结构的优越性。最终,设计ANPC-5L牵引逆变器,通过效率测试验证系统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中点钳位五电平 虚坐标变换 电位控制 电压作用顺序 时间分配
下载PDF
三电平APF谐波电流及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17
作者 胡梦宇 沈艳霞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0-188,共9页
针对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带柔化输入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谐波补偿。同时,为避免直流侧中点电位的波动和偏移问题给系统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基于平衡因子和简化SVPWM算法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方... 针对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提出一种基于带柔化输入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用于谐波补偿。同时,为避免直流侧中点电位的波动和偏移问题给系统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基于平衡因子和简化SVPWM算法的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根据实际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设计电流预测模型,同时将预测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偏差及时反馈,结合滚动优化,使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电流快速跟踪参考值。直流侧母线电压控制采用简化三电平SVPWM算法,简化了算法的同时保证了中点电位平衡。建立了APF预测电流控制的等效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所提方法有效柔化电流输入从而减小超调,较传统预测控制方法更为稳定,减少了谐波含量,改善了补偿精度,保证了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和中点电位快速平衡。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化输入 模型预测控制(MPC) 三电平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下载PDF
基于简化三电平算法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研究
18
作者 李德路 侯文宝 李姗姗 《电工电气》 2011年第8期23-26,共4页
建立了三相三线制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主回路拓扑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控制算法和电容中点电位控制方法,对所采用的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在有源电力滤波... 建立了三相三线制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主回路拓扑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控制算法和电容中点电位控制方法,对所采用的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在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谐波补偿效果,而且易于数字化的硬件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 简化 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中点电位控制方法
下载PDF
Applying real-time control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nitrogen removal in CAST system 被引量:10
19
作者 WANG Shao-po PENG Yong-zhen +1 位作者 WANG Shu-ying GAO Shou-yo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36-739,共4页
A bench-scale reactor(72 L) red with domestic sewage, was operated more than 3 months with three operation modes: traditional mode, modified mode and real-time control mode, so 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the operati... A bench-scale reactor(72 L) red with domestic sewage, was operated more than 3 months with three operation modes: traditional mode, modified mode and real-time control mode, so as to evaluate effects of the operation mode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and to develop a feasible control strategy. Results obtained from fixed-time control study indicate that the variations of the pH and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profiles can repres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and the cycle sequences can be controlled and optimized by the control points on the pH and ORP profiles. A control strategy was, therefore,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real-time control mode.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de, the total nitrogen(TN) removal can be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6% in modified mode and a mean TN removal of 92% was achieved in real-time control mode. Moreover, approximately 12.5% aeration energy was saved in real- time control mode.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nitrogen removal was enhanced in modified operation mode. Moreover, the real-time control made it possible to optimize process operation and save aeration ener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real-time control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OR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