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法处理棉浆黑液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越锋 吕玲玲 +1 位作者 骆俊乐 吴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143,共3页
将分离自新疆某棉浆厂生物水处理系统中的嗜碱细菌与高性能材料活性炭纤维结合制成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水处理系统,对棉浆黑液进行了处理。通过不断增加棉浆黑液的污染物浓度的方法,考察了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 将分离自新疆某棉浆厂生物水处理系统中的嗜碱细菌与高性能材料活性炭纤维结合制成生物活性炭纤维(BACF)水处理系统,对棉浆黑液进行了处理。通过不断增加棉浆黑液的污染物浓度的方法,考察了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研究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棉浆黑液的COD_(Cr)、悬浮物(SS)、碱度(pH),经过不同时间处理均可使不同初始污染浓度的棉浆黑液达到印染废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纤维 污水处理 活性微生物
下载PDF
Ca^2+在净水生物膜团聚体培养中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彭瑜 杨朝晖 +4 位作者 曾光明 孙珮石 曹明 徐峥勇 孙红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15-1619,共5页
通过在5组相同型号的SBBR反应器(A、B、C、D和E)内调节进水中的Ca2+含量,研究Ca2+在净水生物膜团聚体培养过程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a2+投加浓度为25 mg/L时驯化培养的生物膜团聚体具有较好的抗挤压能力,抗压强度达到了22 N/cm2,... 通过在5组相同型号的SBBR反应器(A、B、C、D和E)内调节进水中的Ca2+含量,研究Ca2+在净水生物膜团聚体培养过程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进水Ca2+投加浓度为25 mg/L时驯化培养的生物膜团聚体具有较好的抗挤压能力,抗压强度达到了22 N/cm2,密度为1.059 g/cm3,活性微生物的百分含量达到了86.90%,远远高于一般污泥团聚体中的微生物含量。分析运行效果,反应器C和D的生物膜团聚体通过29 d的驯化培养就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净水效果,并能维持稳定状态,相比于一般生物膜反应器的驯化时间有所缩短。不同进水负荷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变化表明,反应器C和D针对不同进水负荷表现出来的适应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反应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团聚体 钙离子 活性微生物 驯化时间 水力负荷 氨氮去除率
下载PDF
Viability PCR在活性微生物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姜大勇 解恒杰 +3 位作者 伊廷存 徐立清 霍胜楠 程祥龙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542-545,560,共5页
Viabil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vPCR)能够有效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正在不断地被深入研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然而,vPCR是基于细胞膜完整性开发的,由于细胞存在状态多样性和方法的不足,在准确检测活细胞方面仍有偏差。为提高vPC... Viabilit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vPCR)能够有效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正在不断地被深入研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然而,vPCR是基于细胞膜完整性开发的,由于细胞存在状态多样性和方法的不足,在准确检测活细胞方面仍有偏差。为提高vPCR检测的准确度,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更好地提高vPCR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vPCR在微生物学检测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PCR 活性微生物 检测
下载PDF
利用电化学活跃微生物协助电解发酵产氢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昌 张无敌 +2 位作者 尹芳 徐锐 陈玉保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7-702,共6页
电解协助发酵产氢是在外源电解协助下,利用电化学活跃微生物在石墨阳极上生长达到彻底氧化因发酵产氢残存的有机酸,产生CO2、电子与质子,电子进入石墨阳极经导线传到铂阴极,而质子则穿过阳离子膜进入阴极池,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外加电压... 电解协助发酵产氢是在外源电解协助下,利用电化学活跃微生物在石墨阳极上生长达到彻底氧化因发酵产氢残存的有机酸,产生CO2、电子与质子,电子进入石墨阳极经导线传到铂阴极,而质子则穿过阳离子膜进入阴极池,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外加电压和铂的催化下,电子与质子结合为氢。此过程电子回收率可达90%以上,产氢效率可达8~9molH2/mol Glucose。这一战略从根本上克服发酵产氢的发酵障碍和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极大地提高了氢转化率,极有可能率先应用于能源作物原料的氢能转化、以及有机污水和有机废弃物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产氢 电解 电化学活跃微生物 电极呼吸
原文传递
微氧环境中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松 肖勇 +3 位作者 郑志勇 郑越 杨朝晖 赵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933-3939,共7页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在金属、碳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物能源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阳极相比,微氧阳极能够捕集更多电能.但是相比于厌氧阳极中功能微生物的广泛研究,微氧阳极中的功能微生物还未被分离和研究....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在金属、碳等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生物能源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微生物燃料电池厌氧阳极相比,微氧阳极能够捕集更多电能.但是相比于厌氧阳极中功能微生物的广泛研究,微氧阳极中的功能微生物还未被分离和研究.本研究采用传统好氧分离技术从微生物燃料电池微氧阳极分离获得3株纯菌Aeromonas sp.WS-XY2、Citrobacter sp.WS-XY3和Bacterium strain WS-XY4,其中WS-XY2和WS-XY3属于变形菌门,WS-XY4初步鉴定为新种.循环伏安、计时电流结果表明3株菌均具有电化学活性,且具有相似的直接胞外电子传递机制.3株菌在微生物分类学和电化学性质上的异同,表明微氧阳极能够定向筛选具有相似电化学性质的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微生物燃料电池微氧阳极具有更高效多样的功能微生物,可能是微氧阳极性能优于厌氧阳极的一个原因.因此,进一步针对微生物燃料电池微氧阳极中功能微生物的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微氧阳极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能捕集的微生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 微生物燃料电池 微氧阳极 循环伏安 计时电流
原文传递
HWO生化技术处理鲁奇气化废水起始阶段的生物相研究
6
作者 尚小广 王毅刚 +3 位作者 王毅强 王斌 李治远 王培武 《煤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55-58,共4页
针对传统生化法处理鲁奇煤气化废水存在的微生物培养困难、生化起始浓度低、起始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生化处理技术——HWO生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对义马气化厂的鲁奇煤气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生化... 针对传统生化法处理鲁奇煤气化废水存在的微生物培养困难、生化起始浓度低、起始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等问题,介绍了一种新的生化处理技术——HWO生化技术。采用该技术对义马气化厂的鲁奇煤气化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显微镜观察了生化处理系统起始阶段微生物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HWO技术生化处理起始阶段微生物存活早、繁殖速度快,微生物菌群复杂,废水处理生化起始浓度高,可以有效提高鲁奇气化废水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奇气化废水 HWO生化技术 起始阶段 生物相 高活性微生物 活化技术
下载PDF
再生水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及致病菌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洋 李平 +3 位作者 齐学斌 郭魏 崔丙健 陆红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3-731,共9页
为了探讨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微生物和典型环境致病菌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灌水实验,研究再生水、自来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Cd、Pb、Cu、Zn和土壤细菌、真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 为了探讨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微生物和典型环境致病菌分布的影响,采用室内土柱灌水实验,研究再生水、自来水不同灌水水平对土壤重金属Cd、Pb、Cu、Zn和土壤细菌、真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灌水水平下,与自来水灌溉处理相比,再生水灌溉处理下土壤重金属含量略有提高,但仍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限值,因此短期再生水灌溉不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提高了表层土壤Cd、Pb含量,Cu、Zn含量无明显差异.此外,相同灌水水平下,再生水灌溉相比自来水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对土壤真菌总数影响不大;再生水不同灌水水平对比分析表明,充分灌溉相比非充分灌溉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细菌和真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土壤重金属与土壤活性微生物及典型环境致病菌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d、Pb、Zn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总数及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数量之间呈正相关性,推断较低含量重金属对土壤活性微生物及典型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刺激作用.因此,再生水灌溉促进了土壤活性微生物的繁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重金属和环境致病菌的污染风险;合理控制再生水灌水水平可以有效阻控土壤重金属和致病菌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土柱 灌水水平 重金属 活性微生物 环境致病菌
下载PDF
基于活性微生物特征的供水管壁生物膜生长特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杨 朱斌 +1 位作者 童俊 白晓慧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3-858,共6页
管网生物膜由各种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体及有机无机杂质组成,管网生物膜的生长会导致机会致病菌寄居、管道腐蚀以及水质恶化等系列饮用水卫生问题.为研究供水管壁生物膜形成过程和附着生长活性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采用异养菌平板计数(HPC... 管网生物膜由各种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体及有机无机杂质组成,管网生物膜的生长会导致机会致病菌寄居、管道腐蚀以及水质恶化等系列饮用水卫生问题.为研究供水管壁生物膜形成过程和附着生长活性微生物的分布特征,采用异养菌平板计数(HPC)、流式细胞术(FCM)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对3种典型室内供水管材:聚氯乙烯(PVC)、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不锈钢(STS)内壁活性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VC管壁生物量在第73 d最先达到峰值,3种管材内壁单位面积最大生物量、生物膜成熟时期生物量均呈现PVC> PPR> STS的规律. 3种管材表面活性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上,PVC管表面主要以硝化螺旋菌门为主,PPR和STS管以疣微菌门为主,其中STS管壁上生物膜物种丰富度最低、多样性最小,群落结构最简单. PVC和PPR管内壁表面相较STS管存在更多的蓝藻细菌和放线菌,在饮用水输配过程中更易引发饮用水嗅味问题.管材介质对管壁生物膜上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生物膜 管材 活性微生物 群落结构
原文传递
合成制药废水污水处理工程调试运行 被引量:3
9
作者 吴祥林 贾新民 《环境科技》 2012年第3期31-34,共4页
江苏某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1 800 m3/d,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浓度母液废水单独处理后COD去除率大于50﹪。简述了基本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调试运行情况,为保证达标排放对运行工艺... 江苏某合成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规模1 800 m3/d,采用"物化+生化"组合处理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高浓度母液废水单独处理后COD去除率大于50﹪。简述了基本工艺流程、构筑物设计参数及调试运行情况,为保证达标排放对运行工艺进行了部分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气浮 高分子絮凝剂 曝气池运行 改造 活性微生物
下载PDF
益科乐活力菌在育肥猪、肉鸡饲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0
作者 张海荣 原积友 张建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09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2%的益科乐活力菌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稀释液喷洒圈舍的方法,对育肥猪和肉鸡分别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猪试验中,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饲料用量14.27?/头,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2%,成本降低了27.27元,降低了7.2%,...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2%的益科乐活力菌固体菌剂和液体菌剂稀释液喷洒圈舍的方法,对育肥猪和肉鸡分别进行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育肥猪试验中,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饲料用量14.27?/头,饲料利用率提高了12%,成本降低了27.27元,降低了7.2%,有害气体氨气和硫化氢含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29.8%和12.7%。在肉鸡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只出栏鸡耗料4.116?和4.373?,平均少耗料0.257?,死淘率分别为8.8%和15.5%,试验组比对照组多出栏168只,提高出栏率7.95%;饲养成本降低了27.27元,降低了7.2%,圈舍内试验组和对照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平均浓度为1.71 mg/m3、2.78 mg/m3和0.040mg/m3、0.057mg/m3,分别降低了38.5%和2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力菌 育肥猪 肉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勇 吴松 +2 位作者 杨朝晖 郑越 赵峰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71-1780,共10页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实现产能、污染物降解、高附加值物质合成,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环境生物技术。电化学活性微生物是BES的基础,微生物-电极界面的相互作用是BES功能实现... 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BES)在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实现产能、污染物降解、高附加值物质合成,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环境生物技术。电化学活性微生物是BES的基础,微生物-电极界面的相互作用是BES功能实现的关键。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已报道的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系统地阐述了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菌株分子鉴定等微生物分离鉴定的生物学方法和循环伏安、微分脉冲伏安、方波伏安、计时电流等微生物电化学活性分析的化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拓展电化学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研究微生物-电极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BES在环境治理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系统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 胞外电子传递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生物电极
原文传递
电化学微生物腐蚀的胞外电子转移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许萍 翟羽佳 +2 位作者 高飞 汪长征 张雅君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电化学微生物腐蚀(Electrical microbial influenced corrosion,EMIC)广泛存在于各种输水、油、气管道和海洋工程中。与其他微生物腐蚀相比,EMIC中微生物能够直接利用金属获取电子,腐蚀速率更快,腐蚀程度也更为严重。本文在阐述能够引起... 电化学微生物腐蚀(Electrical microbial influenced corrosion,EMIC)广泛存在于各种输水、油、气管道和海洋工程中。与其他微生物腐蚀相比,EMIC中微生物能够直接利用金属获取电子,腐蚀速率更快,腐蚀程度也更为严重。本文在阐述能够引起EMIC的电化学活性微生物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EMIC的3种胞外电子转移机制,探讨了EMIC的胞外电子转移与微生物代谢的相关性,指出了EMIC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微生物腐蚀 胞外电子转移 微生物代谢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
原文传递
西瓜施用活性有机生物肥的品质和增产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信群 张艳新 《广西农学报》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沙质壤土上 ,施用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和瓜菜专用肥在西瓜上作对比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加瓜菜专用肥混合的处理最好 ,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 ,同时能改善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而施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处理与施... 在沙质壤土上 ,施用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和瓜菜专用肥在西瓜上作对比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 ,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加瓜菜专用肥混合的处理最好 ,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 ,同时能改善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而施活性有机复合微生物肥处理与施瓜菜专用肥处理相比产量相差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活性有机微生物肥 瓜菜专用肥 效果 品质
下载PDF
电化学联用技术研究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晓春 吴雪娥 +2 位作者 赵峰 姜艳霞 孙世刚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22-1227,共6页
胞外电子传递(EET)是指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电子在微生物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之间互相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和物质的转化。阐明EET机制是提高微生物能量和物质转化效率的基础,为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金属... 胞外电子传递(EET)是指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电子在微生物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电子受体/电子供体之间互相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能量和物质的转化。阐明EET机制是提高微生物能量和物质转化效率的基础,为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金属防腐以及生物电化学系统的应用等提供理论支撑。电化学技术作为研究电极/溶液界面电子转移的简便、有效方法,在研究微生物的直接电子传递和间接电子传递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EET机制的研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不断深入。本文综述了研究微生物EET机制所涉及的电化学联用技术(包括微电极、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化学联用光学显微镜和光谱电化学等);详细介绍了这些电化学联用技术的功能和优势;重点阐述了这些电化学联用技术如何推动着EET机制的研究,从宏观的生物膜层面到微观的单个微生物细胞、蛋白和分子层面不断深入;展望了新的电化学联用技术在EET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电子传递 电化学活性微生物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电化学联用技术
原文传递
电解电压对乙酸单池电解协助发酵产氢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建昌 孙可伟 +3 位作者 杨斌 王文根 尹芳 张无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7-801,共5页
采用单池电解协助发酵产氢装置,以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以产酸发酵末端产物乙酸为底物,在35℃下,研究电解电压对乙酸的微生物电化学辅助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电压是电解协助发酵制氢的主要控制参数,当电解电压约为250mV时,电解电... 采用单池电解协助发酵产氢装置,以厌氧活性污泥为接种物,以产酸发酵末端产物乙酸为底物,在35℃下,研究电解电压对乙酸的微生物电化学辅助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电压是电解协助发酵制氢的主要控制参数,当电解电压约为250mV时,电解电流开始出现,随后有气体产生,当电解电压从0.8V升至1.0V时,氢气含量从15%升至30%,因此乙酸单池电解协助产氢的适宜电压为0.8~1.0V;在恒定电解电压1.0V下,由于有甲烷的形成,乙酸的氢转化率仅为0.039mol H2/mol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协助 挥发性有机酸 电活性微生物 发酵产氢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长期连作棉田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45
16
作者 陶磊 褚贵新 +3 位作者 刘涛 唐诚 李俊华 梁永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137-6146,共10页
施用有机物是作物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有效措施。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土壤酶学和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常规施肥(CF)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有机类肥料对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 施用有机物是作物增产、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改善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有效措施。在大田滴灌条件下,采用土壤酶学和微生物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常规施肥(CF)减量20%—40%,配施3000、6000 kg/hm2有机类肥料对棉花产量、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CF用量20%—40%情况下,滴灌棉田配施3000、6000 kg/hm2的有机类肥料可获得与CF处理相持平的产量(4945—4978 kg/hm2),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配施处理间的棉花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细菌、放线菌和假单胞杆菌数量均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类有机肥配施间表现为OF+BF>BF>OF;真菌数量则随有机肥施量升高而降低,其中OF+BF配施处理最为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80%CF和60%CF与有机肥配施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荧光素二乙酸酯酶(FDA)、β-葡萄糖苷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比CF处理分别升高了3.8%、17%、18%、55%和10.1%、19%、20%、60%,不同类型有机肥对土壤酶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土壤细菌/真菌比、土壤放线菌/真菌和假单胞杆菌/真菌比均随有机肥施量的增加而升高,施用化肥或有机肥均显著降低了假单胞杆菌/细菌比。细菌、放线菌和假单胞杆菌数量与土壤脱氢酶、β-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酯酶和荧光素二乙酸酯酶活性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与4种酶活性呈负相关。CF减量20%—40%配施以3000、6000 kg/hm2有机肥不仅不会导致棉花减产,而且对提高土壤酶活性、调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群落组成结构,改善北疆绿洲滴灌棉田土壤生物学性状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生物有机肥
下载PDF
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生物活性肥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喻晓 冯其林 +1 位作者 李瑶 项昌金 《环境卫生工程》 2001年第2期51-55,共5页
介绍了生物活性肥料及其与化学肥料的关系 ,归纳了生物活性肥料的应用前景和研究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利用城市固体废弃物生产肥料的研究现状和生产生物活性肥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城市固体废弃物 生物活性肥料 有益微生物 废物处理
下载PDF
高锰酸盐氧化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晓飞 乔铁军 +1 位作者 陈志真 罗红星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5-7,42,共4页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猛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 针对生物活性炭技术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水质安全性问题,提出了臭氧氧化前投加微量高猛酸盐氧化的处理方法,并与臭氧活性炭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投加高锰酸盐有利于臭氧活性炭技术的运行,提高了对颗粒物的去除;总有机炭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0%以上,而UV254的去除率可以提高20%以上;可以起到控制细菌和藻类的作用,复合氧化后的活性炭出水细菌数明显减少,藻类的去除率可以提高15%以上;提高了生物活性炭中下层的生物量,拓展了生物活性炭的处理空间,从而提高了生物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处理能力。同时,投加高锰酸盐降低了生物活性,但对处理效果没有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锰酸盐 臭氧 活性炭 污染物 微生物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氧化 技术 臭氧活性炭 安全性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