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理论 被引量:95
1
作者 陆伟 胡千庭 +1 位作者 仲晓星 王德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煤自燃发生发展过程,对煤自燃过程进行了绝热氧化模拟,获得了煤自燃过程升温曲线,得出煤自燃过程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规律,同时对煤低温氧化过程微观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在充分研究煤自燃过程宏观特... 为了深入了解煤自燃发生发展过程,对煤自燃过程进行了绝热氧化模拟,获得了煤自燃过程升温曲线,得出煤自燃过程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上升的规律,同时对煤低温氧化过程微观结构变化规律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在充分研究煤自燃过程宏观特性和微观结构变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煤自燃逐步自活化反应机理:煤结构中不同官能团(活性结构)活化需要的温度与能量不一样,先被活化而发生氧化反应的官能团释放能量使其它需要更高活化温度和能量的官能团活化而进一步与氧发生反应释放更多能量,煤自燃过程是不同官能团依次分步渐进活化而与氧发生反应的自加速升温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煤结构 活化能 官能团
下载PDF
煤自然活化反应理论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林 B.B.Beamish 姜德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508,共4页
对煤自燃过程进行了绝热氧化实验模拟,获得了9个典型煤样自燃过程升温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到煤样自燃过程中每升高10℃时活化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出了煤自燃过程中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自... 对煤自燃过程进行了绝热氧化实验模拟,获得了9个典型煤样自燃过程升温曲线,并通过计算得到煤样自燃过程中每升高10℃时活化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得出了煤自燃过程中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的规律.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煤自然活化反应机理,即温度越高,煤自然活化需要的活化能越小,煤越容易被活化.定义了零活化能、初始活化能和零活化能温度的概念.零活化能与零活化能温度都是煤从被动氧化到自发反应的临界值.推导出了初始活化能、零活化能温度与R70值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燃 活化能 绝热实验 官能团
下载PDF
生物质油精制前后热稳定性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郭晓亚 颜涌捷 +1 位作者 李庭琛 任铮伟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0-274,300,共6页
采用TGA-DTA联用测定生物质油的热失重曲线,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挥发和热分解的活化能,并结合Satava法和Bagchi法确定热分解机理函数,得到了生物质油精制前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推断出热分解过程分别为三级反应... 采用TGA-DTA联用测定生物质油的热失重曲线,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rn积分法计算了挥发和热分解的活化能,并结合Satava法和Bagchi法确定热分解机理函数,得到了生物质油精制前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推断出热分解过程分别为三级反应和三维扩散3D反应,动力学方程分别为dα/dt=0.5Ae-E/RT(1-α)3和dα/dt=1.5Ae-E/RT(1-α)4/3[(1-α)-1/3-1]-1。实验表明,精制后的生物质油较精制前挥发的活化能降低了很多而热解活化能提高了很多,相应地,精制后的生物质油的挥发性和热稳定性都提高了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油 活化能 机理函数 热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活化能的绝缘老化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庆民 任鹏 +1 位作者 彭鹏 张蔚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8,共10页
活化能作为材料的本征属性,可直接反映绝缘老化的严重程度和理化特性,为有效评估绝缘老化状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活化能的三种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并基于碰撞理论和活化络合理论对活化能的物理内... 活化能作为材料的本征属性,可直接反映绝缘老化的严重程度和理化特性,为有效评估绝缘老化状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活化能的三种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并基于碰撞理论和活化络合理论对活化能的物理内涵进行了阐释;重点介绍了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的绝缘材料活化能获取方法以及温频介电谱法,并讨论了反应机理函数对预测绝缘寿命的重要影响;通过评述活化能在绝缘老化和寿命预测方面的当前应用进展,梳理并指出利用活化能评估绝缘老化应深入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材料 活化能 反应机理函数 老化评估 剩余寿命
下载PDF
菱镁矿热分解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强 郭玉香 曲殿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86-1890,共5页
利用热重(TG)分析法,对不同粒度菱镁矿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根据Flynn-Wall-Ozawa法,拟合计算得到不同粒度菱镁矿热分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采用Thermo-kinetics软件对可能性最大的5种动力学机理函数进行拟合,根据相关系数最大的原... 利用热重(TG)分析法,对不同粒度菱镁矿的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根据Flynn-Wall-Ozawa法,拟合计算得到不同粒度菱镁矿热分解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采用Thermo-kinetics软件对可能性最大的5种动力学机理函数进行拟合,根据相关系数最大的原则确定最佳分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菱镁矿热分解的活化能随菱镁矿粒度的增大而减小,当菱镁矿的粒度由小增大时,控制其热分解过程的机理由化学反应逐渐向颗粒内部的传热和CO2的扩散传质转变;其热分解过程的最可几机理函数为R3模型,即三级相边界扩散反应,函数方程为G(α)=1-(1-α)^(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动力学 热重分析 活化能 反应机理函数
下载PDF
聚氨酯影响煤自燃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郭鹏伟 唐一博 +2 位作者 王化恶 胡世花 周晋强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3,共6页
为探究聚氨酯对煤自燃的危险性影响,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聚氨酯加入前后的动力学特征;采用Flynn-Wall-Ozawa(FWO)和Starink这2种动力学模型,计算处理动力学参数,并采用Bagchi法确定机理函数→机理函数。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存在时,前期(168... 为探究聚氨酯对煤自燃的危险性影响,利用热分析技术分析聚氨酯加入前后的动力学特征;采用Flynn-Wall-Ozawa(FWO)和Starink这2种动力学模型,计算处理动力学参数,并采用Bagchi法确定机理函数→机理函数。结果表明:当聚氨酯存在时,前期(168~300℃)反应会加快,失重速率大大增加,但到后续高温阶段(465~714℃)时,活化能相比加入聚氨酯前增大约6 kJ/mol,失重变得缓和,当反应停止时,最终的剩余质量近似为0,反应相对煤单独热解时进行得更为充分彻底;无烟煤以及其与聚氨酯混合后分别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制以及一级化学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聚氨酯 热分析 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基于连续Hopfield型神经网络的QAM信号盲检测 被引量:7
7
作者 阮秀凯 张志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0-1605,共6页
该文利用连续Hopfield网络本身特点,提出基于连续复Hopfield网络的多值方形/非方形QAM信号的直接盲检测方法。首先完成多值信号盲检测的优化问题构造和能量函数的映射,设计了一个适用于该问题的激活函数。然后给出能量函数的设计与分析... 该文利用连续Hopfield网络本身特点,提出基于连续复Hopfield网络的多值方形/非方形QAM信号的直接盲检测方法。首先完成多值信号盲检测的优化问题构造和能量函数的映射,设计了一个适用于该问题的激活函数。然后给出能量函数的设计与分析、盲检测信号权矩阵的配置方法及其神经元数目选择的一般规律。最后通过对方形QAM和非方形QAM信号的仿真现象展示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信号处理 连续HOPFIELD网络 信号盲检测 激活函数 能量函数 正交幅度调制
下载PDF
正硅酸乙酯法乙烯基MQ硅树脂的结构及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辛帅 孙超 马凤国 《有机硅材料》 CAS 2016年第3期181-185,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和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乙烯基MQ硅树脂,采用FT-IR、1H NMR、29Si NMR和热失重方法研究了产物结构,并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Coats-Redfern热分析方法求得了乙烯... 以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和乙烯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为原料,通过水解缩聚反应制备了乙烯基MQ硅树脂,采用FT-IR、1H NMR、29Si NMR和热失重方法研究了产物结构,并利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和Coats-Redfern热分析方法求得了乙烯基MQ硅树脂在最大失重区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硅酸乙酯 MQ硅树脂 热分解 动力学 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基于热解动力学状态参量的GIS盆式绝缘子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任鹏 李庆民 +4 位作者 彭鹏 张蔚 丛浩熹 金虎 李锐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6774-6782,共9页
如何实现盆式绝缘子的绝缘缺陷、老化程度和剩余寿命的有效评估,以避免绝缘失效和电力事故的发生,一直是电网运行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盆式绝缘子的实际老化降解经历了一个化学反应过程,通过计算活化能、反应机理函数、指前因子... 如何实现盆式绝缘子的绝缘缺陷、老化程度和剩余寿命的有效评估,以避免绝缘失效和电力事故的发生,一直是电网运行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盆式绝缘子的实际老化降解经历了一个化学反应过程,通过计算活化能、反应机理函数、指前因子等热解动力学状态参量,提出一种盆式绝缘子老化状态和剩余寿命的预测方法。以不同升温速率对某盆式绝缘子样本开展热失重实验,基于Flynn-Wall-Ozawa法得到热失重曲线台阶I的活化能;进一步通过修正反应级数,获得盆式绝缘子热失重曲线台阶I所遵循的反应机理函数,并利用Coast-Redfern法求得指前因子。最后,通过对Arrhenius速率方程的变形处理,建立盆式绝缘子的寿命预测方法,并讨论影响绝缘子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式绝缘子 热失重分析 活化能 反应机理函数 指前因子 预期寿命
下载PDF
基于热重分析法的苯基硅橡胶热分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雪蓉 王倩倩 +3 位作者 刘运传 周燕萍 姚凯 马衍东 《橡胶工业》 CAS 2021年第9期699-704,共6页
基于热重分析法研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简称苯基硅橡胶)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苯基硅橡胶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有一个质量损失平台,热分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提高;采用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法,在不涉及反应机理函数的条件... 基于热重分析法研究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简称苯基硅橡胶)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苯基硅橡胶在空气中的热分解有一个质量损失平台,热分解温度随升温速率的增大而提高;采用Flynn-Wall-Ozawa和Friedman法,在不涉及反应机理函数的条件下,分析得到苯基硅橡胶在转化率(α)为30%~70%时的表观活化能(E_(a))平均值分别为178.0718和179.8268 kJ·mol^(-1),采用Kissinger法的最大热质量损失理论公式计算得到苯基硅橡胶的Ea为182.633 kJ·mol^(-1),3种方法所得的E_(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合Coats-Redfern法得出苯基硅橡胶在空气中热分解反应为三维扩散控制,该法的理想反应机理函数应为g(α)=[(1+α)^(-1/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苯基硅橡胶 热分解 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热重分析法 反应机理函数
下载PDF
基于简单碰撞理论煤粉燃烧动力学模型的研究——PART Ⅰ:理论建模与热重实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傅培舫 方庆艳 +1 位作者 姚斌 周怀春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1-334,共4页
本文根据反应动力学的简单碰撞理论(SCT),建立了气固两相反应通用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煤焦燃烧和燃尽的统一动力学模型;粉煤悬浮燃烧时挥发分的析出模型也可包含在该模型中;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粉煤在热天平中与在炉内燃烧条件下氧气浓度和... 本文根据反应动力学的简单碰撞理论(SCT),建立了气固两相反应通用模型,进一步研究了煤焦燃烧和燃尽的统一动力学模型;粉煤悬浮燃烧时挥发分的析出模型也可包含在该模型中;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粉煤在热天平中与在炉内燃烧条件下氧气浓度和氧气可达比表面积变化规律的差异,并给出了计算活化能函数和氧气可达比表面积的新方法,可提高利用热天平获取的动力学参数对炉内煤粉燃烧速率预报的准确性。通过热重分析和已经报道的试验数据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SCT动力学模型 活化能函数 氧气可达比表面积 TGA
下载PDF
硫化物催化剂结构性质与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关联(Ⅰ)──还原活化能分布函数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延吉 张继炎 张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22-328,共7页
研究了硫化物催化剂的体相性质与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关系,考察了载体和助催化剂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据此,给出了表征硫化物催化剂还原性能的还原活化能分布函数,并确定了其相应的分布参数.用还原活化能分布函数定量地描述了催... 研究了硫化物催化剂的体相性质与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关系,考察了载体和助催化剂对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据此,给出了表征硫化物催化剂还原性能的还原活化能分布函数,并确定了其相应的分布参数.用还原活化能分布函数定量地描述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及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将分布参数与催化剂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进行了关联,获得了非化学计量的硫化钼与K-Mo-S相物种的最佳匹配值和相应的活化能分布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催化剂 甲醇合成 耐硫 合成
下载PDF
低阶煤干燥过程水分析出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昊 张守玉 +5 位作者 李尤 慕晨 张一帆 江锋浩 王才威 吕俊复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014-3020,共7页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伊敏褐煤(YM煤)和天池能源次烟煤(TC煤)进行干燥过程实验研究,采用等转化率等方法对低阶煤热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煤中水分析出活化能E。根据求得的活化能,由Achar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确定最概然机理函数,并确定干... 使用热重分析仪对伊敏褐煤(YM煤)和天池能源次烟煤(TC煤)进行干燥过程实验研究,采用等转化率等方法对低阶煤热重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煤中水分析出活化能E。根据求得的活化能,由Achar方程和Coats-Redfern方程确定最概然机理函数,并确定干燥过程级数n和指前因子A。同时,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对煤中不同赋存形式的水分进行定量分析,以此验证热重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低阶煤水分析出的活化能E为45~55 k J/mol,干燥过程遵循简单级数模型f(α)=(1-α)n,n≠1。YM煤水分析出活化能为53.28 k J/mol,干燥过程级数n=1.82~1.95,指前因子A=(3.52~3.96)×108s-1;TC煤水分析出活化能为47.44 k J/mol,干燥过程级数n=1.39~1.44,指前因子A=(6.62~8.17)×107s-1。DSC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低阶煤中以自由水和弱束缚水为主的不稳定组分含量达到70%~80%。干燥过程中,自由水先析出,其析出活化能略高于纯水蒸发活化能;强束缚水在干燥末期析出,其析出活化能随干燥过程的进行急剧升高,且远大于纯水蒸发活化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干燥动力学 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咪唑类离子液体抑制煤氧化热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旸 李达江 +1 位作者 吕慧菲 邓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87-194,共8页
煤自燃灾害是威胁我国煤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阻化技术在防治煤自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离子液体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 煤自燃灾害是威胁我国煤炭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阻化技术在防治煤自燃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离子液体以其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在煤自燃防治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煤自燃的发生是由于煤和氧的反应,通过自活化等因素提供反应动力。为了考察咪唑类离子液体对煤氧化动力学的影响,开展热分析实验测试,采用Flynn Wall Ozawa,FWO方法计算煤氧化表观活化能(E a)和指前因子(A),用Popescu法计算机理函数。结果表明:转化率(α)一定时,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达到相同程度的氧化温度出现一定的滞后性。离子液体处理煤样均改变了其反应机理函数,增大了煤氧化反应路径,使煤反应路径从一维扩散向多维扩散转变。煤达到着火点之前,随着α的增加,E a,A值也随之增加,但发生自燃以后,随着α的增加,E a,A值开始逐渐降低。离子液体增加了煤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门槛,降低了活化分子反应速度,不同程度上均起到抑制煤自燃反应的作用;同时,发现[BMIM][BF 4]对煤自燃抑制效果较好。α在0.2~0.6,IL-untc的E a值最低,说明离子液体对煤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离子液体抑制煤自燃领域提供基础,对煤自燃防治工作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中轻、重焦油裂解特性和反应动力学
15
作者 李东升 卢志帅 +5 位作者 郭悦 吕仲彬 张虹 张玉辉 贾鑫 许光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焦油裂解动力学是热解模型及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的基础,目前研究将焦油作为整体予以考虑,然而轻质焦油和重质焦油的裂解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获得不同馏分焦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和二次反应模型,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 焦油裂解动力学是热解模型及反应器设计和运行的基础,目前研究将焦油作为整体予以考虑,然而轻质焦油和重质焦油的裂解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准确地获得不同馏分焦油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行为和二次反应模型,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考察了轻质焦油和沥青(重质焦油代表物)在550、600、650、700℃的裂解特性和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轻油和重油裂解生成的气体显著增加,其中轻油裂解的气体以CO和CH_(4)为主,而重油裂解的气体主要由CO、CH_(4)和H_(2)组成。相较轻油,重油更易裂解,反应所需时间更短。基于等温法获得的轻质焦油裂解的平均活化能为49.49 kJ/mol,明显高于重质焦油裂解的平均活化能(33.47 kJ/mol)。通过对比模型法和等温法的活化能,筛选出最概然机理函数:重油裂解过程中CO、CH_(4)和H_(2)的生成分别符合化学反应(n=2)、三维扩散(球形对称)和收缩几何形状(圆柱形对称)模型;轻油裂解CO和CH_(4)的生成符合化学反应(n=3)和三维扩散(球形对称)模型。试验结果为焦油选择性裂解的数值模拟提供更合理的二次反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油裂解 动力学 微型流化床 重油 轻油 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热重分析技术的宣纸热分解特性研究及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陈彪 付小航 +2 位作者 谭静 卢郁静 丁延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5,I0001,共12页
为了解宣纸的劣化机理,本文利用可视化热重分析技术对宣纸在氮气与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其过程主要阶段为发挥性成分的析出过程,宣纸样品经历快速失重、面积收缩且颜色加深,其中空气气氛可促进热分解反应并在反... 为了解宣纸的劣化机理,本文利用可视化热重分析技术对宣纸在氮气与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其过程主要阶段为发挥性成分的析出过程,宣纸样品经历快速失重、面积收缩且颜色加深,其中空气气氛可促进热分解反应并在反应后期氧化前期生成的炭化物;然后以高斯分布函数对微商热重(DTG)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三组分,并且三组分的反应区间符合生物质的热分解特性且受气氛影响;此外,本文还基于Lab色彩空间对实时观察热分解图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相比热失重数据在反应起始和中止阶段灵敏度更高,并可对热失重数据进行补充;同时,本文以Friedman法、FWO法计算宣纸在氮气与空气中的表观活化能E,得到氮气与空气气氛中的结果分别为195.4kJ/mol、162.98kJ/mol;最后通过Malek法对宣纸样品的热分解数据进行最概然机理函数的选择,并得到氮气中的热分解活化能E为245.60kJ/mol,指前因子的自然对数lnA为37.39s^(-1);空气中活化能E在150.18~305.41kJ/mol,lnA在49.13~20.18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度分析 动力学 活化能 反应机理函数
下载PDF
热重-FTIR法分析不粘煤氧化特性参数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峰 尚芳兰 +1 位作者 李珍宝 梁瑞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2,共8页
针对不粘煤粉生产过程的氧化自燃灾害,采用TG分析实验研究煤粉在空气条件下的氧化参数与动力学特征.利用FTIR-850红外光谱仪对煤样做红外光谱图分析,研究不同氧化温度下煤化学结构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TG/DTG曲线上存在7个特征温度点... 针对不粘煤粉生产过程的氧化自燃灾害,采用TG分析实验研究煤粉在空气条件下的氧化参数与动力学特征.利用FTIR-850红外光谱仪对煤样做红外光谱图分析,研究不同氧化温度下煤化学结构的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TG/DTG曲线上存在7个特征温度点,特征温度与升温速率呈正相关.将煤粉氧化过程分为失水失重(T1~T2)、吸氧增重(T2~T4)、热解(T4~T5)与燃烧(T5~T7)4个阶段;红外光谱图不同氧化温度下谱峰的位置类似,但强度有较大差异,这表明不同氧化温度煤样所含官能团的数量有一定的区别.用两种等转化率法(F-WO模型和V-W模型)计算了氧化过程的活化能介于66.2~92.9 kJ/mol之间;采用C-R法计算了煤粉氧化过程中4个阶段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确定了机理函数,得出煤粉在T1~T2阶段、T2~T4阶段、T4~T5阶段、T5~T7阶段分别属于二维扩散反应、三维扩散2级反应、随机成核3级反应、三维扩散2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特征温度 动力学 活化能 机理函数
下载PDF
基于热分解的舰用复合材料S2/430LV热工参数
18
作者 陈国涛 梅志远 吕岩松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 为了研究S2/430LV在热分解前后的热工参数,首先利用热重分析仪对氮气环境中S2/430LV复合材料和430LV树脂进行30~800℃环境下热重试验,分析了两种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热分解响应特征;然后,基于阿伦尼乌斯方程,采用微分法与积分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S2/430LV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430LV树脂和S2/430LV复合材料在氮气环境中均呈现单一热分解过程,纤维织物会促进430LV树脂基体热分解反应;采用Kissinger方程和Flynm-Wall-Ozawa方程确定S2/430LV活化能取值范围;利用Coats-Redfern方程确定S2/430LV最优热分解机理函数和指前因子,从而建立分解率和温度的函数关系式;采用混合定律,建立了考虑材料分解的热工参数模型。研究结果可为舰艇复合材料结构耐火传热性能研究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重试验 阿伦尼乌斯方程 活化能 机理函数 指前因子 混合定律 热工参数模型
下载PDF
粉煤直接熔融还原高磷铁矿的非等温分布动力学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国锋 彭丽玲 王华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16,共6页
针对单一计算几个活化能无法准确揭示还原过程全貌的问题,采用非等温热分析方法对粉煤直接熔融还原高磷铁矿的过程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多重扫描法结合Starink方法对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进行了改进计算,提出一种... 针对单一计算几个活化能无法准确揭示还原过程全貌的问题,采用非等温热分析方法对粉煤直接熔融还原高磷铁矿的过程规律进行了研究,利用多重扫描法结合Starink方法对还原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进行了改进计算,提出一种表观活化能的分布函数及频率因子的分布动力学模型及方法;该模型分别从活化分子和碰撞理论角度有效地揭示出高磷铁矿直接熔融还原过程的能量转化机理及阶段特征,为云南省高磷铁矿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以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在理论研究上提供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矿 熔融还原 表观活化能 指前因子 分布函数
原文传递
氢氧化镧的热分解动力学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易燃 姜恒 +1 位作者 宫红 杨娅婷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6-119,共4页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通过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氢氧化镧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该氢氧化物在氮气气氛中为两步分解,第一阶段是氢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羟基氧化镧,第二阶段是由羟基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三氧化二镧。使用Flyn...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通过非等温热重法研究了氢氧化镧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动力学。该氢氧化物在氮气气氛中为两步分解,第一阶段是氢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羟基氧化镧,第二阶段是由羟基氧化镧失去一分子水分解为三氧化二镧。使用Flynn-Wal1-Ozawa和Kissinger-Akahira-Sunose等转化率法求出两阶段分解的活化能,同时利用Achar-Brindley-Sharp微分方程和Coats-Redfern积分方程研究了其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在0.20至0.80的转化率范围内,氢氧化镧在氮气气氛下第一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55.6 k J·mol-1,机理方程符合收缩球状方程;第二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92.9 k J·mol-1,机理方程符合收缩圆柱体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镧 热分解 活化能 机理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