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多糖对栉孔扇贝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2
1
作者 牟海津 江晓路 +1 位作者 刘树青 管华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463-468,共6页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多糖 栉孔扇贝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不同种类解磷微生物的溶磷效果及其磷酸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13
2
作者 钟传青 黄为一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6-294,共9页
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株对不同种类难溶性磷酸盐及磷矿粉的溶解能力。结果发现,细菌、酵母、霉菌在解磷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发挥着不同优势。磷酸钙、磷酸铝、磷酸铁等难溶性磷酸盐容易被酵母菌、霉菌溶解,而磷矿粉容易被巨大芽孢杆... 比较了不同种类的微生物菌株对不同种类难溶性磷酸盐及磷矿粉的溶解能力。结果发现,细菌、酵母、霉菌在解磷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发挥着不同优势。磷酸钙、磷酸铝、磷酸铁等难溶性磷酸盐容易被酵母菌、霉菌溶解,而磷矿粉容易被巨大芽孢杆菌溶解,显示不同微生物与不同磷源的亲和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种类磷酸盐或磷矿粉对微生物磷酸酶活力的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磷 难溶性磷 磷矿粉 磷酸酶活性 种类 解磷微生物 磷源 磷酸盐 溶解能力 磷酸铝
下载PDF
泡囊丛枝菌根对红三叶草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4
3
作者 宋勇春 冯固 李晓林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71-175,共5页
以三叶草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磷土壤上施用植酸时接种 3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 ,Glmousversiforme ,Gigaspora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三叶草生长 6 0d后 ,收获测定距根... 以三叶草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磷土壤上施用植酸时接种 3种泡囊丛枝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 ,Glmousversiforme ,Gigaspora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三叶草生长 6 0d后 ,收获测定距根表不同距离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 .结果表明 ,接种菌根真菌增加了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Gigasporamargarita菌根菌的作用大于其它两个菌根菌 .图 5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三叶草 酸性磷酸酶 碱性 土壤有机磷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肖本益 刘俊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27-331,共5页
研究了3种污泥预处理方法(酸、碱和热处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对污泥均有一定破碎作用,其中碱处理的破碎效果最好,污泥的破碎率最大(约达58.46%),释放的SCOD最高(2 934.9 mg/L).处理后污泥的溶解性有机物的主... 研究了3种污泥预处理方法(酸、碱和热处理)对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对污泥均有一定破碎作用,其中碱处理的破碎效果最好,污泥的破碎率最大(约达58.46%),释放的SCOD最高(2 934.9 mg/L).处理后污泥的溶解性有机物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三者之和约占总量的80%~90%),碱处理污泥的溶解性蛋白质增加最多(2 058.6 mg/L),而溶解性碳水化合物则是热处理污泥的增加值最大(353.2 mg/L).3种污泥预处理方法均会降低污泥的SS和VSS,其中碱处理效果最好,两者的减少量分别达到25.32%和38.84%,而酸处理效果最差,仅9.05%和1.80%.粒径分析表明,酸、碱处理会减小污泥的粒径、增加污泥的比表面积和提高污泥粒径的均匀性.本研究还对3种预处理方法对污泥的融胞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碱处理 热处理 剩余污泥
下载PDF
中国对虾血细胞酶细胞化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晓云 张志峰 马洪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59-265,共7页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对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的血细胞和血清中的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部位进行标记。实验结果显示 :酚氧化酶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大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 ,酸性磷酸酶和碱...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 ,对中国对虾 (Penaeus chinensis)的血细胞和血清中的酚氧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的酶活性部位进行标记。实验结果显示 :酚氧化酶主要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大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 ,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小颗粒细胞的颗粒体中。健康虾和患病虾血细胞中酶活性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在病理情况下 ,颗粒细胞能以细胞解体的方式 ,排出细胞内的颗粒 ,转化成有活性的酶 ,以此提高血淋巴中这几种酶的活性。透明细胞可以吞噬排放颗粒后的颗粒细胞 ,透明细胞中由高尔基体合成的酸性磷酸酶等溶酶体酶主要用于透明细胞的细胞内消化作用。研究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血细胞 酚氧化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A3α肽聚糖对牙鲆不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周进 宋晓玲 +2 位作者 黄倢 王秀华 陈国福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的A3α肽聚糖 (A3α -PG)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体表粘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 (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饲料中A... 研究了口服不同剂量的A3α肽聚糖 (A3α -PG)对牙鲆 (Paralichthysolivaceus)体表粘液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酸性磷酸酶 (Acidphosphatase,ACP)及碱性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KP)活力的影响。饲料中A3α -PG添加量分别为 0 (对照 ) ,0 .0 5 % ,0 .10 % ,0 .2 0 % ,0 .4 0 % ,0 .80 %和 1.6 0 % (质量比 ) ,饲喂天数为 4 0d。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A3α -PG时 ,牙鲆体表粘液、肾脏、肝脏和肌肉中SOD、ACP及AKP活性各异 ,其中SOD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粘液、肝脏、肌肉、肾脏 ;ACP活性大小依次为肝脏、肾脏、肌肉、粘液 ;AKP活性大小依次为肾脏、肝脏、肌肉 ,粘液中则检测不到AKP。饲料中添加A3α -PG后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各组织中SOD活性变化不大 ,未见显著性差异 (P>0 .0 5 )。ACP活性 ,肌肉与粘液中未见显著提高 ;而在肝脏中 0 .0 5 %和 0 .4 0 % (质量比 )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其ACP活性 ,与对照差异显著 (P <0 .0 5 ) ;在肾脏中 ,0 .2 0 % (质量比 )剂量组使其AC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 (P <0 .0 5 )。AKP活性呈现不同组织变化趋势各异 ,肌肉中没有明显提高 ,而在肾脏与肝脏中 ,除两个低剂量组 (0 .0 5 %和 0 .10 % ) (质量比 )未能使AKP活力得以显著提高外 ,其他剂量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3Α肽聚糖 超氧化物歧化酶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牙鲆
下载PDF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优质储层成因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永诗 王勇 +3 位作者 朱德顺 丁桔红 尚冰 朱家俊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36,共9页
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统计、薄片鉴定和对比分析,从沉积、成岩和成烃多个角度研究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优质储层成因,认为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纵向上主要发育两个孔隙发育带,对应深度分别为1650~2450m和2950~3300m。研究表... 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统计、薄片鉴定和对比分析,从沉积、成岩和成烃多个角度研究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优质储层成因,认为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纵向上主要发育两个孔隙发育带,对应深度分别为1650~2450m和2950~3300m。研究表明,两个孔隙发育带成因不尽相同,其中,1650~2450m孔隙发育带储集空间以原生孔隙为主,受沉积作用控制明显,主要发育在泥质含量低、分选较好、粒度适中的扇中相带砂砾岩中;2950~3300m孔隙发育带储集空间以碳酸盐、长石和石英溶蚀的次生孔隙为主,是早期碱性流体与后期烃源岩生烃形成的有机酸交替溶蚀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碳酸盐胶结和烃类充注抑制了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的进行,有利于孔隙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砂砾岩 孔隙发育带 原生孔隙 次生孔隙 有机酸 碱性流体 溶蚀
下载PDF
不同AM菌根菌分泌的磷酸酶对根际土壤有机磷的影响 被引量:37
8
作者 苏友波 林春 +1 位作者 张福锁 李晓林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4-338,343,共6页
以三叶草为材料,利用3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了4种AM菌根菌侵染三叶草后对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菌丝酶活性对土壤有机P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菌根菌 (9周) 对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增强作用,但作用强度主要取决... 以三叶草为材料,利用3室隔网培养方法,研究了4种AM菌根菌侵染三叶草后对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菌丝酶活性对土壤有机P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菌根菌 (9周) 对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增强作用,但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菌丝在土壤中的生长状况,Glomus属菌根菌在整个菌丝室 (0~6cm) 都影响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其活性在整个菌丝室中都比Gigaspora的高.同一属不同种的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差异不大.AM菌根根际土壤磷酸酶对土壤有机P的降解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菌根 三叶草 磷酸酶 土壤有机P
下载PDF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Byproducts in Ameliorating Acidity and Aluminum Toxicity of Soils Under Tea Plantation 被引量:42
9
作者 LI Jiu-Yu WANG Ning +1 位作者 XU Ren-Kou D. TIWARI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5期645-654,共10页
It is imperative to choose some low cost, available and effective ameliorants to correct soil acidity in southern China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dealt with the possible role of industrial... It is imperative to choose some low cost, available and effective ameliorants to correct soil acidity in southern China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dealt with the possible role of industrial byproducts, i.e., coal fly ash (CFA), alkaline slag (AS), red mud (RM) and phosphogypsum (PG) in correcting acidity and aluminum (Al) toxicity of soils under tea plantation using an indoor incub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FA, AS and RM increased soil pH, while PG decreased the pHs of an Ultisol and an Alfisol. The increment of soil pH followed the order of RM 〉 AS 〉 CFA. All the industrial byproducts invariably decreased exchangeable Al and hence increased exchangeable Ca, Mg, K and Na and effective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RM, AS and lime decreased total soluble Al, exchangeable Al and organically bound Al. Formation and retention of hydroxyl-Al polymers were the principal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Al phytotoxicity was alleviated by application of these amendments. In addition, the heavy metal contents in the four industrial byproducts constituted a limited environmental hazard in a short time at the rates normally used in agriculture. Therefore, the short-term use of the byproducts, especially AS and RM, as amendments for soil acidity and AI toxicity in acid soils may be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the traditional use of mined gypsum and l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id soil alkaline slag AMELIORATION coal fly ash red mud
原文传递
无机矿物质盐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0
作者 王贤华 陈汉平 +2 位作者 王静 辛芬 杨海平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9-683,共5页
生物质灰中碱金属盐的存在对生物质热解行为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选取典型的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不同脱灰方法(水洗和酸洗(5%盐酸和5%硫酸))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ICP-AES测试分析不同洗涤方法的脱... 生物质灰中碱金属盐的存在对生物质热解行为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选取典型的农业废弃物花生壳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不同脱灰方法(水洗和酸洗(5%盐酸和5%硫酸))对生物质热解特性的影响,并采用ICP-AES测试分析不同洗涤方法的脱灰效果;为了进一步考察碱金属盐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采用添加金属盐(K2CO3和CaCO3.M gCO3)分析了脱灰样的热解特性。结果表明,酸洗明显减少了生物质样内的碱金属含量,加快了生物质的热解速度,热解温度升高,少量金属盐的增加有利于生物质的热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花生壳 酸洗 碱金属
下载PDF
泡囊丛枝(VA)菌根对玉米根际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宋勇春 李晓林 冯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93-596,共4页
以玉米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P土壤上施用植酸和卵磷脂时接种几种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Glmousversiformea ,Gigaspora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生长 70d后 ,收获测定距根表不同... 以玉米为材料 ,利用三室隔网培养方法 ,研究了缺P土壤上施用植酸和卵磷脂时接种几种菌根真菌(Glomusmosseae,Glmousversiformea ,Gigasporamargarita)对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玉米生长 70d后 ,收获测定距根表不同距离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 .结果表明 ,接种菌根真菌增加了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 ,Gigasporamargarita菌根菌的作用大于其它 2个菌根菌 .不同P源对磷酸酶活性有明显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玉米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根际 酶活性
下载PDF
免疫多糖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相关酶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昌福 姚娟 +3 位作者 陈萱 李兆文 陈超然 梁运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1-554,共4页
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作为免疫激活剂注射到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wei)体内后 ,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LP)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探讨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对... 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作为免疫激活剂注射到南美白对虾 (Penaeusvannawei)体内后 ,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的酸性磷酸酶 (ACP)、碱性磷酸酶 (ALP)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探讨了免疫多糖 (酵母细胞壁 )对南美白对虾免疫系统的免疫刺激效果。结果表明 ,南美白对虾经注射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 )刺激后 ,肝胰腺中的ACP和ALP活性明显增加 ,在注射后 72h ,ACP活性由对照组的 31.3U/L提高到 93.4U/L ,ALP活性由 38.3U/L提高到 12 8.0U/L ,而在血清和肌肉中ACP和ALP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与对照组虾相比 ,试验组虾的血清、肌肉和肝胰腺提取液中POD活性均没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多糖 南美白对虾 免疫相关酶 激活作用
下载PDF
蛇纹石综合利用新工艺 被引量:22
13
作者 杨保俊 于少明 单承湘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49,53,共4页
采用循环活化酸浸新技术 ,提出了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的新方法。研究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 ,此条件下 ,蛇纹石中MgO的平均浸出率及酸浸滤饼中活性二氧化硅的浸出率均在 97%以上 ,酸滤液中Mg2 +回收率大于 96%。制... 采用循环活化酸浸新技术 ,提出了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取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的新方法。研究了主要工序的最佳工艺条件 ,此条件下 ,蛇纹石中MgO的平均浸出率及酸浸滤饼中活性二氧化硅的浸出率均在 97%以上 ,酸滤液中Mg2 +回收率大于 96%。制得的轻质氧化镁和水玻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蛇纹石中氧化镁的回收率大于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纹石 综合利用 酸浸 碱浸 轻质氧化镁 水玻璃
下载PDF
氧化锌矿处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勇 王吉坤 +2 位作者 任占誉 李存兄 魏昶 《矿冶》 CAS 2009年第2期57-63,共7页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锌矿处理现状,介绍了冶金方法处理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浮选药剂与浮选工艺以及强化硫化过程的研究现状。认为加强细粒氧化锌矿浮选理论和强化硫化过程研究,对于降低氧化锌矿石的选矿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 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氧化锌矿处理现状,介绍了冶金方法处理氧化锌矿和氧化锌矿浮选药剂与浮选工艺以及强化硫化过程的研究现状。认为加强细粒氧化锌矿浮选理论和强化硫化过程研究,对于降低氧化锌矿石的选矿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矿 酸性浸出 碱性浸出 浮选
下载PDF
长期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不同组织糖原、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杜启艳 王萍 +1 位作者 王友利 常重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8-493,共6页
研究长期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肝、消化道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 d不喂养食物,29~35 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 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 研究长期饥饿和再投喂对泥鳅肝、消化道和肌肉3种组织细胞糖原、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细胞化学变化.对泥鳅进行饥饿处理,0~28 d不喂养食物,29~35 d恢复正常喂食.分别于0,7,14,21,28和35 d取材,利用显微石蜡切片、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其肝、消化道和肌肉细胞糖原、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细胞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随着饥饿程度的加深,糖原的量减少,碱性磷酸酶活性下降,酸性磷酸酶活性则增强,投喂后,糖原量、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个过程中,它们的变化存在组织差异.泥鳅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均与长期饥饿条件下机体的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糖原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Effects of heat shock on change of HSC70/HSP68,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s before and after rat partial hepatectomy 被引量:27
16
作者 Lu AL Xu C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30-733,共4页
INTRODUCTIONOnly the liver has the great capability ofregeneration in mammal.Few hepatocytes are inthe phase of division in the normal liver of an adultmammal (including human beings),but theremaining hepatocytes can ... INTRODUCTIONOnly the liver has the great capability ofregeneration in mammal.Few hepatocytes are inthe phase of division in the normal liver of an adultmammal (including human beings),but theremaining hepatocytes can be induced to proliferatequickly by partial hepatectomy (PH),and,to somedegree,they stop dividing and re-differentiate intocells functioning as hepatocytes.This sh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al hepatectomy(PH) liver regeneration CONSERVED HEAT-SHOCK PROTEIN 70/induced HEAT-SHOCK PROTEIN 68(HSCT0/HSP68) acid PHOSPHATASES alkaline PHOSPHATASES
下载PDF
Olive leaf extract inhibits lead poisoning-induced brain injury 被引量:21
17
作者 Yu Wang Shengqing Wang +3 位作者 Wenhui Cui Jiujun He Zhenfu Wang Xiaolu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2021-2029,共9页
Olive leaves have an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olive leaf extract can protect the blood, spleen and hippocampus in lead-poisoned mic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olive leaf extract on lead-induced b... Olive leaves have an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olive leaf extract can protect the blood, spleen and hippocampus in lead-poisoned mice.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olive leaf extract on lead-induced brain injur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whether olive leaf extract can inhibit lead-induced brain injury, and whether this effect is associated with antioxidant capacity. First, we established a mouse model of lead poisoning by continuous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lead acetate for 30 days. Two hours after successful model establishment, lead-poisoned mice were given olive leaf extract at doses of 250, 500 or 1 000 mg/kg daily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for 50 days. Under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olive leaf extract attenuated neuronal and capillary injury and reduced damage to organelles and the matrix around the capillaries in the frontal lobe of the cerebral cortex in the lead-poisoned mice. Olive leaf extract at a dose of 1 000 mg/kg had the greatest protective effect. Spectrophotometry showed that olive leaf extract significantly in- creased the activitie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acid phes- phatase, while it reduce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Furthermor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at olive leaf extract dose-dependently decreased Bax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 cerebral cortex of lead-poisoned mice.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olive leaf extract can inhibit lead-induced brain injury by increasing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reducing apop- t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live leaf extract lead brain injury SUPEROXIDEDISMUTASE CATALAS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id phosphatase MALONDIALDEHYDE apoptosis neu-ropathology grants-supported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pH值渐变条件下双酶协同水解猪皮制备胶原蛋白寡肽的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岩 班玉凤 +3 位作者 郭洪臣 王祥生 陈黎行 毛生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4-7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在没有外加碱的pH渐变条件下,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和黑曲霉酸性蛋白酶(3000U/g)双酶协同水解从猪皮胶原蛋白制备寡肽水解物的可行性。考察了单酶单因素水解条件、双酶加入方式对猪皮降解率和蛋白质水解度的影... 本文研究了在没有外加碱的pH渐变条件下,用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Alcalase 2.4L)和黑曲霉酸性蛋白酶(3000U/g)双酶协同水解从猪皮胶原蛋白制备寡肽水解物的可行性。考察了单酶单因素水解条件、双酶加入方式对猪皮降解率和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出双酶一次性投料方案下水解猪皮的最佳条件:水解温度为60℃,碱性蛋白酶加入量为25μl/g蛋白,酸性蛋白酶加入量为4%(g/g),底物浓度为60g/L,水解时间为12h。在上述最佳条件下,新鲜猪皮的降解率可达94.7%,蛋白质的水解度可达17.7%,水解物中分子量小于1000(10个氨基酸以下的肽)的寡肽选择性达到了42.5%。结果表明,在不外加碱的条件下,采用双酶协同水解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猪皮降解率,特别是蛋白质水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碱性蛋白酶 黑曲霉酸性蛋白酶 水解 猪皮 制备 胶原蛋白 寡肽水解物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9
作者 段亚飞 张家松 +2 位作者 董宏标 王芸 张真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57-1564,共8页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斑节对虾注射生理盐水和副溶血弧菌,于不同时间点测定肝胰腺和鳃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溶菌酶(LSZ)的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副溶血弧菌后,肝胰腺和鳃中T-AOC活性分别于12和6 h达到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降低;肝胰腺中ACP活性于3 h显著升高,随后逐渐降低,并于24 h达到最小值(P<0.05),而鳃中ACP活性于12 h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降低,并于48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肝胰腺和鳃中ALP活性整体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未出现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现象;肝胰腺和鳃中LSZ活性均于3 h显著升高至最大值(P<0.05),随后逐渐恢复至初始水平。研究表明,副溶血弧菌感染对斑节对虾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有显著影响,对其机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节对虾 副溶血弧菌 总抗氧化能力 酸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 溶菌酶
下载PDF
国内提钒尾渣再提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0
作者 孟利鹏 赵楚 +3 位作者 王少娜 杜浩 郑诗礼 邹兴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6,共8页
以攀钢和承钢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形貌结构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国内提钒尾渣中钒的存在价态及可能物相。通过总结近年来不同提钒尾渣(以低价钒为主的攀钢提钒尾渣和以高价钒为主的承钢提钒... 以攀钢和承钢提钒尾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尾渣成分、物相和形貌结构的分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得到了国内提钒尾渣中钒的存在价态及可能物相。通过总结近年来不同提钒尾渣(以低价钒为主的攀钢提钒尾渣和以高价钒为主的承钢提钒尾渣)再提钒技术的研究进展,将提钒尾渣再提钒的关键问题总结为"外包裹硅酸盐矿物的分解、残留钒铁尖晶石结构的破坏和尾渣中低价钒的氧化"三种控制环节的选择性强化,通过与现有尾渣再提钒技术的对比,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提钒尾渣需采用不同的再提钒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钒尾渣 再提钒 酸浸 碱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