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酰螺旋霉素活性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国华 罗国安 古卓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7-140,共4页
乙酰螺旋霉素是一种含有多个活性成分的抗生素药物,本文首先用电喷雾质谱法测 定了混合物的组成,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微乳毛细管电泳法分离了其中的活性成分,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了液相色谱的流出峰。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HPLC CE ESIMS 色质联用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立高 《中国药师》 CAS 2016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及阿奇霉素单用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门诊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成A组43例和B组41例。A组先用阿奇霉素(10mg·kg^(-1)·d^(-1)ivd qd)静滴7 d,停药4 d后继用阿奇霉素...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及阿奇霉素单用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门诊支原体肺炎患儿84例随机分成A组43例和B组41例。A组先用阿奇霉素(10mg·kg^(-1)·d^(-1)ivd qd)静滴7 d,停药4 d后继用阿奇霉素10 mg·kg^(-1)·d^(-1)po qd序贯治疗(用3 d停4 d),连用3周;B组先用阿奇霉素(10mg·kg^(-1)·d^(-1)ivd qd)静滴7 d,然后继用乙酰螺旋霉素25~30 mg·kg^(-1)·d^(-1)po,tid,连用2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100.0%,B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乙酰螺旋霉素交替使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优于阿奇霉素单用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阿奇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疗效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人尿液中纳克水平乙酰螺旋霉素(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栾新军 宋正华 箫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建立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新方法。方法 在碱性介质中乙酰螺旋霉素能强烈抑制luminol K3Fe(CN) 6 化学发光反应。本文以乙酰螺旋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luminol K3Fe(CN) 6 化学发光强度降低值的呈线性关系为... 目的 建立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新方法。方法 在碱性介质中乙酰螺旋霉素能强烈抑制luminol K3Fe(CN) 6 化学发光反应。本文以乙酰螺旋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luminol K3Fe(CN) 6 化学发光强度降低值的呈线性关系为基础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 ,快速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结果 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1~ 10 0μg·L- 1 ,检测限为 4 0ng·L- 1 ( 3σ) ,RSD小于 3 0 % (n =8)。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可用于药物、人血清中的乙酰螺旋霉素含量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含量测定 尿液 纳克水平乙酰螺旋霉素
下载PDF
红霉素环11,12-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游雪甫 娄人慧 +3 位作者 张伟新 王跃明 闫桂华 陈慧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82-487,共6页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并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进行了比... 目的 评价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并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进行了比较。结果 国产和进口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对 5 79株临床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相近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 2~ 8倍 ,优于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稍弱于阿奇霉素。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对金葡菌显示抑菌作用 ,对化脓链球菌在 2~ 4倍 MIC浓度时显示杀菌作用 ;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抗金葡菌和化脓链球菌的活性随着 p H的增加而增强 ,接种量和血清浓度对国产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抗金葡菌和化脓链球菌的活性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国产红霉素环 11,12 -碳酸酯抗菌活性与进口相近 ,优于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霉素环11 12-碳酸酯 红霉素 罗红霉素 克拉霉素 地红霉素 阿奇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抗菌活性
下载PDF
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同步荧光法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陈奎 孙旭峰 +2 位作者 吴剑鸣 王冬媛 赵一兵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471-1473,共3页
提出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法测定的新方法。乙酰螺旋霉素本 身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生成强荧光物质。以 △λ= 16 nm进行同步扫描,所得的同 步荧光光谱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 提出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法测定的新方法。乙酰螺旋霉素本 身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生成强荧光物质。以 △λ= 16 nm进行同步扫描,所得的同 步荧光光谱在490nm处的荧光强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20μg/L-7mg/L的范围内线性 关系良好。方法的检测限为 7μg/L。本法可直接用于尿液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定量分析,回收 率为 83.3%~ 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硫酸颜色反应 同步荧光法 测定
下载PDF
乙酸螺旋霉素的单扫示波极谱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勇 韩凤梅 袁倬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59-661,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灵敏的乙酰螺旋霉素测定法——二阶导数单扫示波极谱分析法.在 0.05 mol/L NaOH介质中,乙酰螺旋霉素有一灵敏的还原峰E_p~″=-1.52(vs.SCE),二阶导数峰电流i_p~″与浓度在 5.0~90μg/m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RSD=3.6%... 本文报道了一种新的、灵敏的乙酰螺旋霉素测定法——二阶导数单扫示波极谱分析法.在 0.05 mol/L NaOH介质中,乙酰螺旋霉素有一灵敏的还原峰E_p~″=-1.52(vs.SCE),二阶导数峰电流i_p~″与浓度在 5.0~90μg/mL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RSD=3.6%(n=6),检测限为 2.0μg/mL(S/N=2.5);经多种实验证明其电极过程为含弱吸附的不可逆扩散控制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此外还研究了人体内共存微量物质对i_p~″的影响;该法用于乙酰螺旋霉素药片含量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示波极谱 药物含量 抗生素
下载PDF
用油/水界面伏安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 被引量:6
7
作者 范瑞溪 吴莹 +1 位作者 顾雪芳 陈志芳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在0.lmol/LCdCl2一0.005mol/L四苯砷四苯硼体系中,用半微分循环伏安扫描,显示了良好的乙酰螺旋霉素络合推动Cd2+离子在界面传递的伏安波。其特性与常规半微分极谱波类似。△ψ随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增加向... 在0.lmol/LCdCl2一0.005mol/L四苯砷四苯硼体系中,用半微分循环伏安扫描,显示了良好的乙酰螺旋霉素络合推动Cd2+离子在界面传递的伏安波。其特性与常规半微分极谱波类似。△ψ随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增加向阴极方向移动。ep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范围为29~437U/m1,检测限为7U/ml。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左右,回收率为97~102%。与生物法相比,测定样品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半微分 伏安法
下载PDF
乙酰螺旋霉素的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郝振芳 朱智甲 张志玲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在0—25μg/mL范围内,乙酰螺旋霉素一阶导数光谱在220—250nm之间的峰谷振幅D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乙酰螺旋霉素新的分析方法。该法回归方程为C=3.09D-0.247,相关系数为0.9996... 在0—25μg/mL范围内,乙酰螺旋霉素一阶导数光谱在220—250nm之间的峰谷振幅D与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乙酰螺旋霉素新的分析方法。该法回归方程为C=3.09D-0.247,相关系数为0.9996,直接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片剂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导数光谱法 测定
下载PDF
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法测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剑鸣 陈奎 +2 位作者 孙旭峰 王冬媛 赵一兵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92-896,共5页
提出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测定新方法.乙酰螺旋霉素本身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生成强荧光物质,所得产物有较强的荧光(λex=280nm,λem=490nm),其强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50μg/L... 提出了硫酸颜色反应用于乙酰螺旋霉素的荧光测定新方法.乙酰螺旋霉素本身为弱荧光物质,与浓硫酸反应后生成强荧光物质,所得产物有较强的荧光(λex=280nm,λem=490nm),其强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50μg/L~40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测限为36μg/L.本法还可直接用于尿液和片剂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定量分析,回收率分别为81.7%~82.6%和92.3%~1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硫酸颜色反应 荧光法 测定
下载PDF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乙酰螺旋霉素药片组成分布与共存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国庆 丁青竹 +1 位作者 孙雨安 张应军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7-10,共4页
对12种取自不同厂家的乙酰螺旋霉素(ASPM)药片按照我国药典规定的检测方法分别测定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利用平均场-独立成分分析(MF-I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ASPM药片独立组分数目为3,包括相互依存的有效成分、... 对12种取自不同厂家的乙酰螺旋霉素(ASPM)药片按照我国药典规定的检测方法分别测定其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利用平均场-独立成分分析(MF-I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ASPM药片独立组分数目为3,包括相互依存的有效成分、赋形剂及其他微量成分;所提取的独立组分反映了药物组成分布与共存性信息,可为药品的生产过程提供指导,同时对研究ASPM片的药理活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成分分析 乙酰螺旋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组成分布 共存性
下载PDF
基于氯冉酸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庞秋霞 孙雪花 +1 位作者 柴红梅 高楼军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3,共3页
研究了乙酰螺旋霉素和氯冉酸在甲醇介质中发生的荷移络合反应,确定了最佳条件,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531 nm,络合比为1∶1,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1.... 研究了乙酰螺旋霉素和氯冉酸在甲醇介质中发生的荷移络合反应,确定了最佳条件,从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荷移分光光度法。荷移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λ=531 nm,络合比为1∶1,该络合物的吸光度与乙酰螺旋霉素的浓度在1.2~2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98,检出限为0.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2%,回收率为99.5%~101.2%。本方法用于对乙酰螺旋霉素片含量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荷移反应 乙酰螺旋霉素 氯冉酸
原文传递
乙酰螺旋霉素口腔贴片的研制及体外释药的考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军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11期1024-1025,共2页
目的:研制乙酰螺旋霉素口腔贴片。方法:以卡波姆934P和HPMC(K4M)作为黏附材料,制备口腔贴片,并对其生物黏附力及体外释放度进行了考察,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结果:卡波姆934P的生物黏附性优于HPMC,体外释放均符合H... 目的:研制乙酰螺旋霉素口腔贴片。方法:以卡波姆934P和HPMC(K4M)作为黏附材料,制备口腔贴片,并对其生物黏附力及体外释放度进行了考察,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结果:卡波姆934P的生物黏附性优于HPMC,体外释放均符合Higuchi方程,HPMC的缓释效果优于卡波姆934P。结论:处方中以卡波姆934P与HPMC配比为1:1时为最优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口腔贴片 生物黏附力 体外释药
下载PDF
高浓度乙酰螺旋霉素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哲 齐文明 冯志坚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7-60,共4页
针对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以乙酰螺旋霉素生产废水为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8-13kg/m3d,淹没式生物膜曝气地容积负荷为4~8kg/m3d,从而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为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实用、有... 针对制药废水的水质特点,以乙酰螺旋霉素生产废水为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厌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为8-13kg/m3d,淹没式生物膜曝气地容积负荷为4~8kg/m3d,从而获得满意的出水水质,为制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了实用、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和实际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 乙酰螺旋霉素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药物分子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分析化学研究——Ⅳ.乙酰螺旋霉素的伏安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运发 王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7-550,共4页
本文对乙酰螺旋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7)中,於十0.85V(vs.Ag/AgCl)左右产生一良好的阳极氧化伏安峰.浓度在0.5~100μg/m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制剂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 本文对乙酰螺旋霉素在GCE上的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7)中,於十0.85V(vs.Ag/AgCl)左右产生一良好的阳极氧化伏安峰.浓度在0.5~100μg/mL之间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分析了制剂中乙酰螺旋霉素的含量,相对标准偏差为4.5%,平均回收率为101%.经循环伏安法验证,电极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玻碳电极 伏安法 抗生素
下载PDF
乙酰螺旋霉素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儿童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丽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23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乙酰螺旋霉素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儿童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16例牙龈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研究乙酰螺旋霉素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对儿童牙龈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16例牙龈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实施乙酰螺旋霉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LI、SBI、GI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LI、SBI、GI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患儿PLI、SBI、GI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满意度98.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螺旋霉素联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在儿童牙龈出血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可以改善PLI、SBI、GI水平,因而得到了患儿及其家属的广泛好评,故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牙龈出血 治疗作用
下载PDF
乙酰螺旋霉素口腔糊剂的研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达任 高秀珍 陈学兵 《中国药师》 CAS 2005年第11期933-934,共2页
目的:研制乙酰螺旋霉素口腔糊剂。方法:以黏附力、吸水值和赋形性为指标优选高分子材料的品种、用量,并进行稳定性试验和药效学试验。结果: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可行。结论:该糊剂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疗效确切。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糊剂 口腔溃疡
下载PDF
乙酰螺旋霉素生产废水的处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陆少鸣 漆文光 刘珊珊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BF)和间歇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UBF-CASS工艺在乙酰螺旋霉素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5 000~100...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和好氧活性污泥分别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UBF)和间歇循环活性污泥系统(CASS)进行污泥接种培养,研究水解酸化-UBF-CASS工艺在乙酰螺旋霉素废水处理方面的运行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的质量浓度为5 000~10000mg/L,UBF和CASS反应器中有机负荷分别为0.50和0.24kg[CODCr]/(kg[MLSS].d)左右的情况下,UBF和CASS反应器分别运行2个月和1周,CODCr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8%和50%,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在300 mg/L以下,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过滤器 颗粒污泥 废水处理 乙酰螺旋霉素
下载PDF
克拉霉素和乙酰螺旋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小东 岳文香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 (CAM)、乙酰螺旋霉素 (ASM)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BF)合成的影响及其与环丙沙星 (CIP)的相互作用。方法 :色氨酸法测定BF中的多糖蛋白复合物 (GLX) ;高氯酸 蒽酮反应物法定量测定BF的己糖成分 ;噻唑兰法测定活...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 (CAM)、乙酰螺旋霉素 (ASM)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 (BF)合成的影响及其与环丙沙星 (CIP)的相互作用。方法 :色氨酸法测定BF中的多糖蛋白复合物 (GLX) ;高氯酸 蒽酮反应物法定量测定BF的己糖成分 ;噻唑兰法测定活菌数。结果 :1/ 16最低抑菌浓度 (MIC)、1/ 4MIC的CAM可抑制BF中GLX、己糖的合成 ,且可显著增强 1/ 4MIC、1/ 2MIC的CIP对有BF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 (P <0 0 5 ) ,而ASM则无以上作用。结论 :CAM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BF的形成 ,并可增强CIP对有BF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克拉霉素 乙酰螺旋霉素 环丙沙星 生物被膜 多糖蛋白复合物
下载PDF
基于溶解氧乙酰螺旋霉素极谱平行催化氢波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福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提出一种极谱测定乙酰螺旋霉素(ASPM)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单扫描极谱法,在含溶解氧的0.1 mol·L-1NH4Cl-NH3·H2O(pH 8.9)缓冲液中ASPM产生1个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峰电位Ep=-1.63 V(vsSCE)].结果该平行催化氢波的二阶导数峰... 目的提出一种极谱测定乙酰螺旋霉素(ASPM)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单扫描极谱法,在含溶解氧的0.1 mol·L-1NH4Cl-NH3·H2O(pH 8.9)缓冲液中ASPM产生1个灵敏的平行催化氢波[峰电位Ep=-1.63 V(vsSCE)].结果该平行催化氢波的二阶导数峰峰电流ip'与ASPM浓度在1.74×10-3~3.48μ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7 9,n=13),检出限为5.80×10-4μg·mL-1(3σ).对0.871μg·mL-1ASPM溶液进行13次平行测定,RSD为1.24%.结论本方法可用于ASPM片剂中ASPM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平行催化氢波 溶解氧 单扫描极谱法
下载PDF
乙酰螺旋霉素生产中间体质量控制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岳奇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用HPLC检测并探明了乙酰螺旋霉素合成中各步中间体组份的变化情况,从而建立了质量控制。
关键词 乙酰螺旋霉素 螺旋霉素 高效液相色谱 中间体 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