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 被引量:119
1
作者 邓秀芹 刘新社 李士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61,共6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期,含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湖盆中部三叠系延长组超低渗透岩性油藏形成机理,在包裹体宿主矿物成岩序列和均一温度分析基础上,明确了钠长石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晚侏罗世早期的早期充注过程中,石英加大边中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生排烃高峰期,含铁碳酸盐中的烃类包裹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抬升降温过程中的早期阶段,为晚期充注的产物。同时结合现今储层孔隙发育特征,探讨生排烃高峰期储层古孔隙度和古渗透率,提出生排烃高峰期延长组超低渗透储层尚未形成,含铁碳酸盐胶结是造成储层致密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类包裹体 成岩序列 古物性 超低渗透油藏 致密史 成藏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7
2
作者 任战利 李文厚 +4 位作者 梁宇 吴晓青 于强 任龙 王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延长组储层致密,源储配置好,具有形成致密油的良好地质条件。长6、长7、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主力勘探层系。延长组致密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优质储层的控制。通过包裹体测温、盆地热史、伊利石测年、饱和压力等多种方法确定的致密油藏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致密油成藏期受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的控制,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期 成藏条件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10
3
作者 赵靖舟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78-383,共6页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80年代以来 ,随着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方法、同位素测年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新方法或新技术的引入 ,成藏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实现了由传统的间接向直接研究、宏观向微... 成藏年代学是当代石油地质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80年代以来 ,随着油藏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方法、同位素测年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新方法或新技术的引入 ,成藏年代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实现了由传统的间接向直接研究、宏观向微观研究 ,以及定性向定量 (或定期向定年 )研究的重要转变。间接研究与直接研究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 (或定期与定年 )研究相结合 ,已成为现代成藏年代学研究发展的重要趋势 ,这对于叠合盆地的成藏年代与成藏史研究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年代学 成藏史 流体包裹体 伊利石K/Ar测年 油藏地球化学
下载PDF
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被引量:53
4
作者 赵靖舟 戴金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4-319,共6页
根据圈闭形成时间法、生烃史法、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包裹体测温法、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方法对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认为 ,该油气系统具有多期成藏、多阶连续的成藏特点。其主要成藏期有 3期 :即晚第三纪康村... 根据圈闭形成时间法、生烃史法、油藏地球化学方法、包裹体测温法、露点压力法、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等多种方法对库车油气系统油气成藏期综合分析认为 ,该油气系统具有多期成藏、多阶连续的成藏特点。其主要成藏期有 3期 :即晚第三纪康村早中期 (17~ 10Ma)、康村晚期—库车早中期 (10~ 3Ma)、库车晚期—第四纪西域期 (3~ 1Ma)。前 2期为轮台凸起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形成三叠系湖相油藏以及侏罗系中低成熟煤成凝析油气藏。库车晚期—西域期是库车坳陷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 ,主要形成高—过成熟气藏以及少量次生油藏 ,最近发现的克拉 2大气田以及克拉 3、大北 1、依南 2、吐孜 1等气藏均属该时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库车油气系统 油气藏 成藏期 油藏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充注与再次运移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邹华耀 郝芳 +1 位作者 张柏桥 陈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9-509,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为一个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型盆地。盆地腹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受多源、多期次油气充注与再次调整的复杂过程。采用烃源岩生烃史正演模拟与油气藏地质、地球化学反演分析相互验证的方法,表明腹部油气运聚可以分为早... 准噶尔盆地为一个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合型盆地。盆地腹部油气藏形成与演化是一个受多源、多期次油气充注与再次调整的复杂过程。采用烃源岩生烃史正演模拟与油气藏地质、地球化学反演分析相互验证的方法,表明腹部油气运聚可以分为早期、晚期和后期油气充注,即:早白垩世前的早期原油充注阶段,原油主要来自于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晚白垩世以原油充注为主的晚期充注阶段,原油主要来源于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古近纪以来以天然气充注为主的后期充注阶段,天然气来自于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高过成熟阶段的产物。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形成于中晚燕山期的腹部车莫古隆起发生掀斜作用,致使油气发生再次运移,调整后的腹部油气藏呈分散和小规模分布,油气藏类型由以构造圈闭为主变成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充注 油气再运移 成藏史 准噶尔盆地腹部
下载PDF
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与服务管理特点——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研究之一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世伟 冯洁音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1-67,共7页
文章以世界级城市图书馆作为研究出发点,以纽约公共图书馆为例,分析它的体系、发展历史、文化积淀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关键词 文化积淀 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史 纽约公共图书馆 研究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下载PDF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研究烃类流体运聚成藏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被引量:29
7
作者 赵靖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73-378,共6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多个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演化史与成藏期的综合分析 ,认为油气水界面追溯法是研究烃类流体运聚成藏期与成藏演化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确定成藏期、恢复成藏演化史的基本原理是 ,规则油气藏形成时其油气水界面通常...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多个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演化史与成藏期的综合分析 ,认为油气水界面追溯法是研究烃类流体运聚成藏期与成藏演化史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其确定成藏期、恢复成藏演化史的基本原理是 ,规则油气藏形成时其油气水界面通常为一水平的界面 ,以后因构造变动等影响 ,油气水界面可能发生变迁 ,直至构造稳定期其油气水界面又重新演变为水平的界面。因此 ,可以通过对油气藏油气水界面演变史的分析 ,研究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历史。具体做法是 ,首先编制大比例尺圈闭发育史剖面图 (或平面图 ) ,然后计算现今油气藏的油气水界面在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埋深 ,并标于相应时期的剖面图 (或平面图 )上 ,则现今油气水界面埋深最早形成水平直线或水平界面的时间 ,即是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其后的油气水界面变迁则纪录了油气藏形成以后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 烃类流体 成藏期 运聚史 油气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留气藏天然气成因与成藏史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文留构造是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构造圈闭内沙四段产状平缓,储集层累计厚度大,含气丰度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藏,成藏类型为“古生新储”。石炭二... 文留构造是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构造圈闭内沙四段产状平缓,储集层累计厚度大,含气丰度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藏,成藏类型为“古生新储”。石炭二叠系煤系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完成第一次生烃过程,Ro、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0m,古地温为118℃,Ro值为0.85%;中生代该区以抬升剥蚀为主,煤系生烃中止;古近纪裂谷发育期间,煤系埋深加大,进入二次生气期,东营组沉积后达到生气峰值阶段。其后东营运动的抬升剥蚀加速了煤成气的扩散、运移和聚集成藏。二次运移的主动力为其自身的高浓度和高压力潜能,运移的主通道是裂隙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气藏 C-P煤系 二次生烃 古地温 成藏史
下载PDF
聚能爆破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19
9
作者 石连松 宋衍昊 陈斌 《山西建筑》 2010年第5期155-156,共2页
针对聚能爆破这一特殊的爆破技术,主要介绍了聚能效应这一现象开始被人们发现到现在应用领域的越来越广泛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历程,并对聚能爆破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促进爆破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 聚能爆破 发展历史 研究现状 发展前景
下载PDF
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历史与油气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任战利 祁凯 +3 位作者 杨桂林 崔军平 杨鹏 王琨 《非常规油气》 2020年第3期1-7,15,共8页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 沉积盆地的温度及热演化历史对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有重要控制作用,我国不同盆地的地温场差异大,热演化历史复杂,导致不同类型盆地的深层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温度差异大。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盆地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历史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度、加热时间及压力等因素对油气形成温度及相态影响的研究现状,认为温度是油气形成及油气相态分布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加热时间对油气生成温度、相态差异有重要影响。准确恢复沉积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是油气相态、生成及成藏历史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复杂叠合盆地深层热演化史恢复的理论及方法,提出了深层温度及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研究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温度 地温梯度 加热时间 异常压力 烃类相态 成藏期次 热演化史 叠合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志留系顶面不整合中陆相原油的成藏历史与油气富集机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苏劲 杨海军 +4 位作者 杨文静 王宇 张斌 刘永福 刘星旺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93-2505,共13页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厚层沥青砂,显示优越的含油气性。继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勘探取得突破之后,塔北地区志留系砂岩风化壳型储层也发现了工业油藏。根据原油的甾、萜烷和噻吩类生物标记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结合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族...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发育厚层沥青砂,显示优越的含油气性。继塔中地区志留系原油勘探取得突破之后,塔北地区志留系砂岩风化壳型储层也发现了工业油藏。根据原油的甾、萜烷和噻吩类生物标记化合物的分布特征,结合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族组分稳定碳同位素特征分析,明确了塔北西部英买35井区志留系风化壳原油来源于库车凹陷三叠系黄山街组湖相烃源岩,与塔北东部同发育在志留系风化壳剥蚀尖灭线附近的哈得18C井海相原油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志留系砂岩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合地层埋藏史研究成果,推断英买35井区志留系砂岩主要成藏时间为距今5~8Ma的晚喜山期。结合库车凹陷两套陆相烃源岩的生烃演化重构了该区域湖相原油的成藏过程,表明康村组沉积后白垩系卡普沙良群与志留系风化壳是湖相油气向台盆区输导的重要通道,预示着湖相原油运移充注的范围十分广泛。成藏机理分析表明,志留系风化壳的构造幅度和面积控制了油气的充注范围,直接盖层的封盖条件控制了风化壳储层的含油气性。塔北地区东、西部志留系风化壳的暴露时间和地层组合关系的差异,是东部形成海相含油气系统,而西部发育海、陆相油藏垂向上叠置,互不交叉的复式含油气系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整合 陆相原油 富集机制 成藏历史 志留系 塔里木盆地北部
下载PDF
基于短程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思宇 张绍青 +3 位作者 陈鹏 陈秋丽 张立秋 李淑更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44,共7页
短程反硝化技术将硝酸盐还原的同时实现亚硝酸盐积累,不仅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底物且能有效利用其反应产生的硝酸盐。因有机碳源需求少、反应速率高、污泥产量低及运行稳定等优点,短程反硝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 短程反硝化技术将硝酸盐还原的同时实现亚硝酸盐积累,不仅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底物且能有效利用其反应产生的硝酸盐。因有机碳源需求少、反应速率高、污泥产量低及运行稳定等优点,短程反硝化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工程意义,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介绍了短程反硝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影响亚硝酸盐积累的环境因素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短程反硝化的原理,同时对现阶段短程反硝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最后对我国如何实现传统工艺向新兴高效的短程反硝化工艺的实践应用转型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反硝化 亚硝酸盐积累 影响因素 发展历程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黄桥地区深源CO_2对二叠系—三叠系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俨然 张枝焕 +2 位作者 王安龙 黎琼 藏春娟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0-525,共6页
黄桥地区CO2气田是我国陆上规模最大的CO2气田之一,主要是由古近纪以后岩浆火山活动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的。该气田平面上临近深大断裂的交会部位,纵向上从下古生界到新近系盐城组都有分布。CO2是在相对较高温度下快速成藏的,且成藏时间晚... 黄桥地区CO2气田是我国陆上规模最大的CO2气田之一,主要是由古近纪以后岩浆火山活动地幔物质上涌形成的。该气田平面上临近深大断裂的交会部位,纵向上从下古生界到新近系盐城组都有分布。CO2是在相对较高温度下快速成藏的,且成藏时间晚于油气,二叠系—三叠系油气藏则以自生自储为主要特征。富含CO2的层位与主要的油气显示层位并不一致,CO2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很难将先进入储层的油气驱替出来,特别是在二叠系龙潭组致密的砂岩储层中。油气藏保存条件良好,但高温CO2带来的热量使原油大多热分解转化为轻质油,其品质好黏度低,有利于在物性相对较好的构造高点富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桥地区 CO2 油气来源 成藏过程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史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吉君 曹群 +5 位作者 卢双舫 王伟明 李文浩 颜鑫桐 史颖琳 阴建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6,共7页
应用天然气生成和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含气构造为继承性隆起,有利于天然气的高效聚集,震旦系灯影组主要聚集191Ma以来所生天然气,早期所生... 应用天然气生成和同位素分馏的化学动力学方法对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天然气成藏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高石梯-磨溪含气构造为继承性隆起,有利于天然气的高效聚集,震旦系灯影组主要聚集191Ma以来所生天然气,早期所生天然气未运聚成藏或散失,成藏参与率约为79%;②资阳构造圈闭受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逐渐演化成威远构造的斜坡,构造运动调整过程中剩余未裂解原油运移至新的构造高部位——威远构造继续裂解,资阳和威远气田分别聚集构造调整前后(106—104Ma)所生天然气;③威远气田构造圈闭由于形成较晚,捕捉到的原油裂解气有限,成藏参与率约为51%,低于高石梯-磨溪地区;④资阳-威远地区构造反转过程中资阳古隆起中天然气会大量散失,尽管高石梯-磨溪地区天然气生成结束的时间早于资阳-威远地区90Ma,不利于保存,但其气藏充满度却高于资阳-威远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动力学 生烃动力学 成藏史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地区五百梯构造天然气运聚成藏史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亚辉 蒋有录 J.E.Leonard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00年第4期119-122,共4页
利用二维盆地模拟软件BasinMod 2 D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五百梯构造石炭系天然气的运聚成藏史进行了模拟。剖面模拟研究表明 ,志留系烃源岩分别于 2 10Ma前和 171Ma前开始进入生油、气门限 ,在 180~16 5Ma及 16 9~ 15 9Ma时处于生油、... 利用二维盆地模拟软件BasinMod 2 D对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五百梯构造石炭系天然气的运聚成藏史进行了模拟。剖面模拟研究表明 ,志留系烃源岩分别于 2 10Ma前和 171Ma前开始进入生油、气门限 ,在 180~16 5Ma及 16 9~ 15 9Ma时处于生油、气高峰 ;于 175Ma前及 16 7Ma前进入排油、气门限 ,在 170~ 15 0Ma和16 6~ 16 1Ma处于排油、气高峰阶段。气藏内的油气运聚史可分为 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 172~ 16 5Ma ,原油首先在古隆起中聚集 ,形成古油藏 ;第二阶段为 16 5~ 16 0Ma ,源岩排出的天然气驱替已聚集的原油 ,形成古油气藏 ;第三阶段为 15 0~ 135Ma,原油裂解为天然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盆地模拟 运移聚集史 油气运移 天然气
下载PDF
志丹油田纸坊北油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9储层致密史与油藏成藏史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玲 张创 孙明 《地质与资源》 CAS 2023年第3期327-334,共8页
通过对志丹油田纸坊北地区长6—长9不同层段储层研究,恢复砂岩储层成岩致密化过程,建立各个层位砂岩孔隙演化规律.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荧光光谱测试分析,确定了研究区长6—长9油层组石油充注期次和时间,查明了该区油藏的成藏史.对... 通过对志丹油田纸坊北地区长6—长9不同层段储层研究,恢复砂岩储层成岩致密化过程,建立各个层位砂岩孔隙演化规律.依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荧光光谱测试分析,确定了研究区长6—长9油层组石油充注期次和时间,查明了该区油藏的成藏史.对成岩-致密-成藏的耦合关系分析结果揭示,研究区长6—长9油藏为“先致密、后成藏”的成岩-成藏特征,为下一步成藏主控因素确定及有利区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致密史 成藏史 延长组 储层 志丹油田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genesis and accumulation history of natural gas in Hetianhe gasfield,Tarim Basin,China 被引量:5
17
作者 WANG ZhaoMing 1 ,WANG QingHua 1 ,ZHAO MengJun 2 ,LI Yong 1 &XU ZhiMing 3 1 Tarim Oilfield Company,PetroChina,Kuerle 841000,China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Development,PetroChina,Beijing 100083,China 3 Southwest Petroleum Institute,Nanchong 637001,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84-95,共12页
Hetianhe gasfield in Bachu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reservoir-caprock assembly,namely regional caprock of upper mudstone,middle mudstone and lower mudstone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reservo... Hetianhe gasfield in Bachu region of the Tarim Basin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ree reservoir-caprock assembly,namely regional caprock of upper mudstone,middle mudstone and lower mudstone of the Carboniferous and reservoir of Bachu bioclastic limestone,glutenite and the Ordovician carbonate buried hill.Natural gas in Hetianhe gasfield sourced from the Cambrian source rock.It is thought that gases in Ma4 well block in the east of Hetianhe gasfield are mainly crude-oil cracked gases,while those in Ma3 and Ma8 well blocks in the west are the mixture gases of kerogen cracked gases and crude-oil cracked gases.Natural gas is rich in H2S and accumulated in multiply stages as the result of TSR.The accumulation histor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namely accumulation and breakage in the late Caledonian-early Hercynian,migration and dissipation in the late Hercynian and accumulation in Himalayan. The main accumulation of reformed gas reservoir is in Himalay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CHARACTERISTICS GAS GENESIS accumulATION history Hetianhe gasfield TARIM Basin
原文传递
松辽盆地喇嘛甸油藏成藏年代学分析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于建成 梁江平 +2 位作者 王树恒 乔敏 吴丽华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7,共3页
喇嘛甸油藏的成藏年代学研究对于深入认识陆相含油气盆地大型油气藏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储层自生矿物年代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喇嘛甸油藏成藏年代,结合埋藏史研究结果,分析了油藏形成时间与构造抬升的关系.结果表明:... 喇嘛甸油藏的成藏年代学研究对于深入认识陆相含油气盆地大型油气藏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储层自生矿物年代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喇嘛甸油藏成藏年代,结合埋藏史研究结果,分析了油藏形成时间与构造抬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庆油田北部的喇嘛甸油藏成藏年龄为65-40Ma;松辽盆地在73Ma左右和65~35Ma期间发生了2次构造抬升,受65-35Ma期间构造抬升的控制,喇嘛甸油藏在构造抬升的早期快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生伊利石 K—Ar定年 砂岩储层 成藏年代 埋藏史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西段成藏演化与有利勘探区域:以巴什托普油田为例
19
作者 陈秀艳 孙崇浩 +5 位作者 陶小晚 李洪辉 杜德道 王珊 闫磊 王斌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002,共12页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寒武系盐上、盐下是目前研究和勘探的热点区域。本文从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入手,进行断裂详细刻画,对断裂性质及其作用进行分析,结合构造、沉积、埋藏热演化史研究,以巴什托普油田为例,进行成藏演化研究,借以有机地球...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寒武系盐上、盐下是目前研究和勘探的热点区域。本文从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入手,进行断裂详细刻画,对断裂性质及其作用进行分析,结合构造、沉积、埋藏热演化史研究,以巴什托普油田为例,进行成藏演化研究,借以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数据佐证,探讨油气成藏过程。研究表明,麦盖提斜坡西段加里东期油气运聚主要发生在寒武系盐下,自北向南运移聚集;海西期油气经过巴什托普油田南北两侧的北西向走滑断裂垂直向上运移,然后经过不整合界面和砂岩层向巴什托普背斜运聚,形成古油藏;喜山期油气除了自西向东调整外,还有少量侧向油气充注,形成了现今的巴什托普残余油藏。因此,巴什托普油田南北两侧的走滑断裂带和巴什托普滑脱断裂之下的圈闭是麦盖提斜坡西段寒武系盐上和盐下有利勘探区域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上 盐下 断裂作用 储层沥青 流体包裹体 成藏演化 勘探区域
下载PDF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油苗岩石轻烃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津义 高林 +1 位作者 姚俊祥 武蔚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81-585,共5页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发现油苗和沥青,经过气/源岩、沥青/源岩对比,震旦、寒武及奥陶系产层轻烃C6+7结构组成基本一致,奥陶系含油苗灰岩轻烃星图与震旦系泥岩、寒武系沥青砂岩星图较为相似,显示红花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 遵义后坝奥陶系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发现油苗和沥青,经过气/源岩、沥青/源岩对比,震旦、寒武及奥陶系产层轻烃C6+7结构组成基本一致,奥陶系含油苗灰岩轻烃星图与震旦系泥岩、寒武系沥青砂岩星图较为相似,显示红花园组油苗主要来源于震旦系和下古生界过成熟或高成熟海相烃源岩,油气经历了较长距离的运移,得以在奥陶系中保存下来。这对评价该地区油气前景有重要意义,预示着可能存在一套特殊的含油气组合,存在以O1h古风化壳储集层为目的层的勘探领域。在兴文—叙永一线以西地区现今下古生界储盖组合保存良好,在适当的构造圈闭中可形成油气藏。志留系和二叠系产层轻烃C6+7与震旦系、寒武系及奥陶系等产层轻烃C6+7明显有别,星图对比性差,表征它们之间成烃母质或沉积环境均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源岩 沥青/源岩 岩石轻烃 油苗和沥青 成藏史 奥陶系红花园组 贵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