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 被引量:265
1
作者 陈洁 陆锋 程昌秀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10,共11页
可达性一直是地理学、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已有的各种可达性度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规划、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随... 可达性一直是地理学、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已有的各种可达性度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研究、交通基础设施的区域经济效应评价、选址分析、园林景观规划、社会文化等多个研究领域。随着应用需求的持续加大和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可达性度量方法也在快速发展,其度量体系正在形成。本文首先从两个层面对可达性的涵义进行全面阐述;在此基础上,从网络特性的角度对拓扑法、距离法、累积机会法、等值线法、重力模型法、平衡系数法、时空法、效用法等目前常用的可达性度量方法进行系统分类,并且从可达性影响因素入手对各种度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与评述;然后,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对各种度量方法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详细论述与剖析;最后,对可达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入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度量 进展 评价
下载PDF
空间可达性研究综述 被引量:141
2
作者 刘贤腾 《城市交通》 2007年第6期36-43,共8页
可达性概念在理解上的分歧产生了许多本质认识及测算方法上的混乱,为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可达性,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全面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其本质含义及测算方法的论述。对空间可达性的认识及测算方法总体上分为三种类型:空间阻隔、机会... 可达性概念在理解上的分歧产生了许多本质认识及测算方法上的混乱,为了全面、准确地理解可达性,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全面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其本质含义及测算方法的论述。对空间可达性的认识及测算方法总体上分为三种类型:空间阻隔、机会累积和空间相互作用。基于空间阻隔的方法是从纯形态学角度来分析可达性,而基于机会累积和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方法还考察土地使用和发展机会对可达性的影响。基于机会累积的测算方法强调某点在等时线范围内所能接触到的机会累积量,而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测算方法侧重于出发点与目的点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与机动性概念相比,可达性在城市研究和交通规划中有着更为广泛且重要的应用:首先,能夯实城市交通规划的指导原则;其次,能准确监测与评价交通项目实施效果;最后,能深刻诠释城市空间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概念 测算方法 规划应用
下载PDF
再论居民出行可达性的计算机辅助评价 被引量:71
3
作者 宋小冬 钮心毅 《城市规划汇刊》 CSSCI CSCD 2000年第3期18-22,75,共6页
交通可达性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观可达性的概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实现的微观可达性评价方法。然后,着重讨论宏观可达性的概念,意义以及计算、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宏观可... 交通可达性是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微观可达性的概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以实现的微观可达性评价方法。然后,着重讨论宏观可达性的概念,意义以及计算、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宏观可达性分析的应用实例.经理论研究和实例应用,可以认为,通用GIS技术和特殊计算方法相结合,可使可达性分析为规划、决策人员提供直观、精确、丰富而又简练的信息和决策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可达性 计算机辅助评价 交通管理 城市规划
原文传递
城市交通规划中交通可达性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3
4
作者 陆化普 王继峰 张永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81-785,共5页
为解决城市交通规划问题,从定义、内涵和评价模型3方面对现有5种交通可达性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辨析了交通可达性与机动性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了可达性导... 为解决城市交通规划问题,从定义、内涵和评价模型3方面对现有5种交通可达性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大连市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出行的可达性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辨析了交通可达性与机动性在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关系,提出了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思路。与传统规划不同,该可达性导向的交通规划更加以人为本,更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 可达性 评价模型 机动性
原文传递
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可达性综合评估与对比 被引量:79
5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3 位作者 修春亮 赵映慧 李晓庆 罗冲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91-604,共14页
传统测算可达性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基于时间、经济与重心视角利用可达性模型并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利用综合变异系数、层级分析法和改进的哈夫模... 传统测算可达性的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和对比分析。基于时间、经济与重心视角利用可达性模型并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手段探究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利用综合变异系数、层级分析法和改进的哈夫模型分析高铁可达性空间演变特征及规律,构建高铁可达性评价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定量评估各高铁可达综合实力。研究表明:京广、京沪可达综合实力最强,沪昆、杭福深次之,沪汉蓉、哈大、青太再次之,郑西、兰新可达实力最弱;全国高铁可达性强弱变化呈明显地带性规律,东、中部高铁可达性强于东北,东北强于西部,纵向高铁强于横向;经济潜力的增加率明显高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减少率,可达性重心偏移驱使不同等时圈蔓延交叠;高铁以"核心—核心"逐步向"核心—网络"空间链接模式过渡,产生上海、北京、广州、深圳4个高铁"国家服务中心",天津、武汉、重庆等6个"大区域服务中心",形成"多中心"高铁服务格局以及日益庞大而复杂的高铁特质空间集群;高铁网络影响下的中国区域空间格局的渐变与重塑日趋复杂,"T"型轴带呈现出由空间极化向空间均衡转变,跨城流动性特征突显,加速空间对接与同城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空间格局 四纵四横 高铁网络 综合评估 中国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评价 被引量:70
6
作者 张琪 谢双玉 +3 位作者 王晓芳 姜莉莉 古恒宇 刘大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00-208,共9页
针对武汉市旅游交通"进得来,散不开"的问题,以图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分别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三个视角对武汉市主城区内旅游景点的客观层面可达性和主观层面可达性... 针对武汉市旅游交通"进得来,散不开"的问题,以图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法、缓冲区分析法,分别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三个视角对武汉市主城区内旅游景点的客观层面可达性和主观层面可达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第一,研究区内旅游景点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表现较好或很好,而感知可达性则较弱,不利于游客通过局部空间的路网结构来感知整个路网;第二,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都存在部分空间"错位"现象,即全局、局部可达性最好的区域没有旅游景点分布,而全局和局部可达性较差的东南部却有较多旅游景点集中分布;第三,从不同类型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来看,都表现为历史遗产类旅游景点的可达性较好,自然景观类旅游景点可达性较差,现代人文类旅游景点可达性居中;第四,从不同等级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来看,表现为等级越高的旅游景点其可达性反而越差的现象。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达性较差的武汉东湖风景区提出交通优化建议,以期促进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整体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旅游景点 可达性评价 武汉市
原文传递
基于时间可达性的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评价——以淮安新城规划为例 被引量:52
7
作者 胡思琪 徐建刚 +1 位作者 张翔 曹华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
当前,我国教育设施非均等化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两个方面。以时间可达性为参考依据,构建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定量评价模型,从可达时间适宜度、人口比例适宜度和办学规模适宜度三个方面展开评... 当前,我国教育设施非均等化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公民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两个方面。以时间可达性为参考依据,构建教育设施布局均等化的定量评价模型,从可达时间适宜度、人口比例适宜度和办学规模适宜度三个方面展开评价,可为区域规划中教育设施的均等化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均等化 教育设施 评价 淮安新城规划
下载PDF
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8
作者 彭菁 罗静 +1 位作者 熊娟 郑文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5,共6页
对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概念进行归纳,梳理不同研究对象的可达性评价因子,并介绍近期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主流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潜能模型法、两步移动搜寻法、核心密度法以及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 对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概念进行归纳,梳理不同研究对象的可达性评价因子,并介绍近期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的主流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潜能模型法、两步移动搜寻法、核心密度法以及基于时间地理学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进行回顾与评述,指出基于个人行为的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综合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可达性研究值得我国学者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可达性 评价因子 评价方法 进展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活动需求的城市公园供给评价——以长春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49
9
作者 姚雪松 冷红 +1 位作者 魏冶 庞瑞秋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8-224,共7页
以长春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方法分析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和影响因素,应用GIS软件分析老年人口密度,通过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价可达性,赖克特量表法评价公园设施满意度。结果显示:1老年人强烈需求近距离的公园,偏好静态休闲活动... 以长春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方法分析老年人的活动需求和影响因素,应用GIS软件分析老年人口密度,通过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评价可达性,赖克特量表法评价公园设施满意度。结果显示:1老年人强烈需求近距离的公园,偏好静态休闲活动,需要支持长时间活动的公园设施,偏好良好的公园卫生环境和适宜气侯,活动意愿以健身为主,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出行人数、活动时间和活动类型;2现状公园可达性较差且地域差异性大,公园内设施数量不足且不适合老年人使用;3老年人活动需求与公园供给之间的不平衡主要是:近距离需求与公园可达性差、活动偏好性与公园微观布局不适应,活动意愿与设施支持不足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活动需求 公园布局 可达性 供给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GIS的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 被引量:40
10
作者 金银日 姚颂平 刘东宁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47,共6页
探讨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集中与分散不尽合理,不同级别设施的可达性水平存在... 探讨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的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法对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指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的集中与分散不尽合理,不同级别设施的可达性水平存在差异,数量多不一定可达性与公平性好;按街道划分的区域间公平性指数存在差异,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公平性较好,城市级公共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公平性较差;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充分考虑辐射面积和区域人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公共体育设施 可达性 公平性 评价 上海市
下载PDF
药品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龚时薇 许燚 张亮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4,共3页
药品可及性是评价医药卫生系统满足人们用药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探索评价药品可及性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药品的可及性指标包括药品的可获得性、可供应性、可利用性、可负担性和用药及时性五大方面... 药品可及性是评价医药卫生系统满足人们用药需求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探索评价药品可及性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表明药品的可及性指标包括药品的可获得性、可供应性、可利用性、可负担性和用药及时性五大方面,覆盖疾病类型、药品品种、数量、信息、成本、技术、时间、空间8个维度。因此,提高我国药品的可及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药品的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定价和保险等众多领域建立共识与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可及性 系统反应性 评价指标
原文传递
基于实例的城市公园可达性评价模型比较 被引量:30
12
作者 翟宇佳 周聪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8-83,共6页
城市公园的合理分布能促进整个城市的公平与健康发展,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介绍了4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包括邻近性(proximity)模型、容器(container)模型、重力(gravity)模型和两步浮动承载区(... 城市公园的合理分布能促进整个城市的公平与健康发展,可达性是评价城市公园布局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介绍了4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包括邻近性(proximity)模型、容器(container)模型、重力(gravity)模型和两步浮动承载区(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模型,说明了这些模型的指标因子与计算过程,并应用其评价了上海市长宁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比较分析结果。归纳了评价城市公园可达性的四大要素,包括服务半径、公园面积、公园与居住区距离、人口密度。指出在应用上述模型评价中国城市公园可达性时,需着重考虑人均性指标并根据国情创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可达性 评价模型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可及性:公众感知视角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 被引量:25
13
作者 谢雨婷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及性"是从公众感知视角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重要视角;在博物馆领域,实现资源和服务面向公众"可及"是近代以来公共博物馆的追求目标之一。立足博物馆服务的特质和公众接受博物馆服务的全过程,可构... 在公共服务领域,"可及性"是从公众感知视角评价公共服务效果的重要视角;在博物馆领域,实现资源和服务面向公众"可及"是近代以来公共博物馆的追求目标之一。立足博物馆服务的特质和公众接受博物馆服务的全过程,可构建从公众感知视角评量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三个由表及里的内部维度——"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和一个反映动态变化水平的"可适应性"维度构成,其结果反映了公众对接受博物馆服务难易程度的心理评价。在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增加数量供给"到"寻求质量突破"的关键转型期,可及性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从公众感知视角梳理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短板,也有助于博物馆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可及性 公共文化服务 公众感知 评价体系
原文传递
服务“可及性”视角下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钱兰岚 王建涛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47,共7页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可及性 评价体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可及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马文飞 丁媛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67,共7页
针对当前阅读推广工作评价缺失的问题,引入可及性评价研究框架,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4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可及性"进行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 针对当前阅读推广工作评价缺失的问题,引入可及性评价研究框架,从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4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可及性"进行分析。以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以期为深化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推广 可及性 评价 高校图书馆
下载PDF
城市公园绿地布局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匡纬 李莎 周慧荻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 为提升城市公园绿地使用效率,查找公园绿地分布布局短板,基于公平理念,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从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能力与社区人群需求出发,利用分级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地均绿地服务水平、人均绿地服务水平区位熵及可达性指标,通过优化可达性评价模型,提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方法;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公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淀区大尺度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充足;海淀区社区型游憩绿地供给有待提高;海淀区“三山五园”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绿地可达性。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增加社区级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及增加社区到达绿地空间的便捷性。实证研究表明,提出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精准化评价模式能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更新及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地空间公平 绿地服务 绿地需求 可达性 评价方法 北京市海淀区 精准规划
下载PDF
服务老年人群的城市高等级医院交通可达性测评——以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为例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琦 李同昇 史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101,共6页
针对老年人群的就医出行特征引入了公交出行阻抗的概念,在GIS技术支持下设计了以服务老年人群为出发点的城市高等级医院交通可达性测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侦测了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医院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通联... 针对老年人群的就医出行特征引入了公交出行阻抗的概念,在GIS技术支持下设计了以服务老年人群为出发点的城市高等级医院交通可达性测评模型,并应用该模型侦测了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的交通可达性。结果表明:医院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是保证可达性测评针对性及有效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为了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应该对服务老年人群的高等级医院交通可达性进行准确的专门测评;得益于"公交都市"战略的实施,西安市已形成较好服务于老年人群就医出行的高等级医院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制约医院交通可达性提升的成因可归结为禁锢型、拮抗型和磨合型,城市规划管理者在谋划破解医院低可达性问题时需结合不同的成因类型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高等级医院 交通可达性 测评模型 公交出行阻抗
下载PDF
基于GIS的城市医疗资源可达性与公平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刘少坤 关欣 +1 位作者 王彬武 郭大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2-334,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关系国家和地区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广州市天河区医疗资源现状,分别用泰森(Thiessen)多边形方法、GIS最短路径分析法、洛伦兹(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Gini coef...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为关系国家和地区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广州市天河区医疗资源现状,分别用泰森(Thiessen)多边形方法、GIS最短路径分析法、洛伦兹(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对布局现状、空间可达性、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河区各级别医疗机构可达性状况较好,天河区卫生技术人员的在人口配置上的公平性较好,其基尼系数为0.38,实有床位的人口配置比较欠缺,其基尼系数为0.45,而实有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地理配置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75和0.73,医疗资源在老城区地域分布存在有一定空间聚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医疗资源 可达性 公平性 评价
下载PDF
北京南站公共交通可达性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周雨阳 李芮智 +1 位作者 潘利肖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65-1376,共12页
北京南站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客运枢纽站,承担着铁路、地铁及地面公交上大量旅客的集散、换乘任务,为提高铁路进京旅客出行至市区的便利性,需要对其出行可达性进行计算及评价分析.选取旅客从北京南站出发,通过站内公共交通疏散到市区的出... 北京南站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客运枢纽站,承担着铁路、地铁及地面公交上大量旅客的集散、换乘任务,为提高铁路进京旅客出行至市区的便利性,需要对其出行可达性进行计算及评价分析.选取旅客从北京南站出发,通过站内公共交通疏散到市区的出行可达性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模式公共交通可达性模型.结合调查数据和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出行数据,计算旅客由北京南站至市内区域的地面公交、地铁和地铁换乘地面公交的出行时间,通过ArcGIS软件绘制不同时段下可达范围,结合城市地形结构与土地利用对出行可达性进行分析.选取公共交通出行时间、换乘次数为指标,对北京南站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南站公共交通可达性受到地铁线路网络的走向和站点分布的影响,可达性范围受地形、公园设施等土地利用的影响,不同时段的可达性与地面公交的交通状况相关.该方法可用于提升公共交通枢纽系统运行效率的运营优化指导,评价结果同时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 客运枢纽站 可达性 多模式公共交通 应用程序接口(API)出行数据 效率评价 北京南站
下载PDF
城市无障碍环境的建设理念与实践特点 被引量:10
20
作者 韩颖 薛云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0-407,共8页
针对目前中国无障碍设计规范不够全面的情况,从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流线角度切入,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规范的发展和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和实践特点划分为政府主导、福利社会和尊老护残3类.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与... 针对目前中国无障碍设计规范不够全面的情况,从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流线角度切入,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无障碍规范的发展和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理念和实践特点划分为政府主导、福利社会和尊老护残3类.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地区与发达国家的无障碍环境存在差距的原因在于价值观、社会环境和专业教育的差异性,提出应补充完善相关规范、标准和图集内容,加大无障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科研投入,建立无障碍环境建成的监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社会公平 无障碍设计 通用设计 无障碍流线 评价反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