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用于逆变型电源接入的配电网故障方向判别元件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逸凡 赵宏程 +7 位作者 陈争光 徐辰婧 孙晓佳 张俊杰 吴慧 王兴国 王文焕 郑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82,共7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变成部分线路多电源供电的复杂网络,仅依靠阶段式电流保护已不再适用,因此急需对配电网原有保护进行改造。而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结构特征与控制方法不同于传统发电机,传统方向元件的灵敏...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状网络变成部分线路多电源供电的复杂网络,仅依靠阶段式电流保护已不再适用,因此急需对配电网原有保护进行改造。而由于分布式电源的结构特征与控制方法不同于传统发电机,传统方向元件的灵敏性大大降低甚至存在误判的可能性。以逆变型电源接入配电网为例,提出一种新的方向判别元件。通过限制逆变型电源接入位置实现短路电流性质区分;设置电流整定值,将各保护进行分类并采用不同的方向判别逻辑,仅根据短路电流与整定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便能准确区分正、反方向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 逆变型电源 接入位置 短路电流 方向判别元件
下载PDF
WiFi指纹定位中AP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少伟 花向红 +3 位作者 邱卫宁 舒颖 魏康 彭雪生 《测绘工程》 CSCD 2017年第2期33-36,共4页
基于RSSI的WiFi指纹定位算法离线建立指纹数据库阶段受AP个数影响,因此AP个数也将影响到指纹定位算法精度。为了探究AP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文中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实验,选取不同的AP进行基于RSSI的WiFi指纹定位实验和分析,定位精度和可... 基于RSSI的WiFi指纹定位算法离线建立指纹数据库阶段受AP个数影响,因此AP个数也将影响到指纹定位算法精度。为了探究AP个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文中在室内环境下进行实验,选取不同的AP进行基于RSSI的WiFi指纹定位实验和分析,定位精度和可靠性作为定位结果的衡量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个办公室内,5~6个AP时定位精度较高且定位结果可靠性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指纹定位 AP RSSI 位置估计 可靠度检验
下载PDF
分布式风光储对中压配电网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师 刘竞泽 +2 位作者 田蕾 鄂立顺 于跃 《黑龙江电力》 CAS 2021年第1期73-77,共5页
分布式风光储的合理接入对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与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风光储接入中压配电网后配电网的稳定性、电能质量和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风光储集中接入和分布式接入配电网末端均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和电... 分布式风光储的合理接入对提高配电网的经济性与电压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风光储接入中压配电网后配电网的稳定性、电能质量和经济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风光储集中接入和分布式接入配电网末端均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和电压水平。最后,通过某地区实际系统算例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 风光储系统 配电网 接入位置
下载PDF
含双馈风机接入的电力系统送端暂态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洪波 于汉清 《电气自动化》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高渗透率风电接入送端系统,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风机等值阻抗模型,研究双馈风机在接入不同容量比例、不同位置、不同接入方式下对系统送端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单端送电系统同步机电磁功率特性;修正了同步机的功角曲线,利用等... 针对高渗透率风电接入送端系统,基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风机等值阻抗模型,研究双馈风机在接入不同容量比例、不同位置、不同接入方式下对系统送端功角稳定性的影响。推导了单端送电系统同步机电磁功率特性;修正了同步机的功角曲线,利用等面积定则得出系统故障时加速面积和减速面积的变化,以及使用新型等效模型在不同因素下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风机等容量替换同步机有利于系统暂态稳定,风电直接接入不利于系统暂态稳定,风机接入位置越靠近系统侧越稳定。新型等效模型增强了系统暂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机 风机等效模型 接入比例 接入位置 接入方式 功角稳定
下载PDF
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怀明 王慧佳 符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65-70,76,共7页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策略难以保障面向Web服务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授权的灵活性问题,在研究基于组织的四层访问控制模型(OB4LA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以组织为核心,从管理的视角研究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问题。... 针对现有访问控制策略难以保障面向Web服务的复杂电子政务系统授权的灵活性问题,在研究基于组织的四层访问控制模型(OB4LA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组织的Web服务访问控制模型。以组织为核心,从管理的视角研究访问控制与授权管理问题。通过引入岗位代理和授权单元,使授权随着环境上下文信息的变化而调整,从而实现动态授权,同时利用授权单元的状态迁移,对工作流模式提供支持。并且模型将权限分为服务权限和服务属性权限2级,实现细粒度的资源保护。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契合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复杂组织结构,在保护Web服务资源的同时,使得授权更加高效和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访问控制 电子政务 组织结构 WEB服务 岗位代理 动态授权
下载PDF
基于ETAP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网供电可靠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欧阳健娜 李克文 +2 位作者 陈绍南 肖园园 梁朔 《广西电力》 2017年第1期5-8,20,共5页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是今后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及继电保护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对常规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ETAP仿真平台上搭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然后分别在不同位...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接入是今后配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及继电保护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研究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对常规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ETAP仿真平台上搭建配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模型,然后分别在不同位置接入相同容量的分布式风电,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分布式电源接入前后及接入位置对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在某城市配电网10kV馈线系统上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分布式电源接入后能有效提高常规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且当分布式电源由末端分支线接入时对系统供电可靠性的提升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AP 分布式风电 配电网 接入位置 供电可靠性
下载PDF
基于Delphi法构建眼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岗位设置等方案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季芳 席淑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7年第11期3922-3926,共5页
[目的]探讨眼科高级实践护士(APN)的角色职能等相关问题,为我国眼科APN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眼科APN培养相关问题专家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后形成眼科APN的角色职能定位及岗位设置等的具体方案。[结... [目的]探讨眼科高级实践护士(APN)的角色职能等相关问题,为我国眼科APN的研究和培养提供依据。[方法]设计眼科APN培养相关问题专家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26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后形成眼科APN的角色职能定位及岗位设置等的具体方案。[结果]构建的眼科APN培养的选拔准入、角色定位、岗位设置、工作职责等内容包括4个方面、11个条目,选择率为54.5%~100.0%。[结论]确定了眼科APN的培养准入、岗位设置等方案,为眼科APN的培养和临床角色发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实践护士 眼科 准入标准 角色职能 岗位设置 DELPHI法 专家咨询法
下载PDF
基于PSASP的光伏接入系统容量及位置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锦升 梅宏 +2 位作者 钱晶 符安志 桑田 《电工电气》 2023年第5期12-17,28,共7页
对光伏接入系统的位置和容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起到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建立光伏接入容量及位置的优化模型,采用静态N-1对系统安全分析,考虑系统网损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多故障情况下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针对系统... 对光伏接入系统的位置和容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起到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作用。建立光伏接入容量及位置的优化模型,采用静态N-1对系统安全分析,考虑系统网损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多故障情况下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针对系统的实际情况,给出了改善系统稳定性的相应措施。通过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搭建了IEEE 39节点标准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 光伏发电 接入容量 接入位置 静态安全分析
下载PDF
接入小水电的位置对节点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晨 李颖峰 靖石虎 《电工技术》 2019年第15期55-57,共3页
分析小水电接入位置对电压的影响,利用PSASP软件仿真小水电接入位置对电压的作用。
关键词 小水电 接入位置 PSASP
下载PDF
山区分布式电源最优接入容量及位置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宣菊琴 张林垚 +3 位作者 吴桂联 李明 王宗礼 刘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2-166,共5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与容量的不同会对电网产生不同影响,如何确定最优的接入位置及容量是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经济性运行的关键因素。以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福建省山区配电网网损目... 分布式电源接入位置与容量的不同会对电网产生不同影响,如何确定最优的接入位置及容量是保证分布式电源接入系统经济性运行的关键因素。以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考虑到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系统潮流分布的影响,建立了福建省山区配电网网损目标函数模型,模型中以系统功率及电压为约束条件,提出利用萤火虫优化算法对分布式电源最优接入位置及容量进行寻优。该算法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全局寻优能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算法在求解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接入容量 接入位置 萤火虫算法
下载PDF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low-complexity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downlinks using pulse modulations 被引量:1
11
作者 Jian Song Tian Cao Hongming Zhang 《Intelligent and Converged Networks》 2021年第1期50-65,共16页
Although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decoding is widely adopted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schemes for the recovery of user data at acceptable complexity,the imperfect SIC would cause Error Pro... Although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SIC)decoding is widely adopted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schemes for the recovery of user data at acceptable complexity,the imperfect SIC would cause Error Propagation(EP),which can severely degrade system performance.In this work,we propose an SIC-free NOMA scheme in pulse modulation 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downlinks,including two types of users with different data rate requirements.Low bit-rate users adopt on-off keying,whereas high bit-rate ones use Multiple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MPPM).The soft decision decoding scheme is exploited by high bit-rate users to decode MPPM signals,which could fundamentally eliminate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EP;the scheme is also easier and faster to execut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IC decoding scheme.Expressions of the symbol error rate and achievable data rate for two types of users are derived.Results of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re provided to confirm the correctness of theoretic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error propagation on-off keying multiple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symbol error rate achievable data rate
原文传递
Position Vectors Based Efcient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被引量:1
12
作者 Ayesha Javed Mir Yasir Umair +3 位作者 Alina Mirza Abdul Wakeel Fazli Subhan Wazir Zada Khan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5期1781-1799,共19页
With the advent and advancements in the wireless technologies,Wi-Fi ngerprinting-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IPS)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olutions for localization in indoor environments.Unlike the ou... With the advent and advancements in the wireless technologies,Wi-Fi ngerprinting-based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IPS)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solutions for localization in indoor environments.Unlike the outdoor environment,the lack of line-of-sight propagation in an indoor environment keeps the interest of the researchers to develop efcient and precise positioning systems that can later be incorporated in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volving Internet of Things(IoTs)and green computing.In this paper,we have proposed a technique that combines the capabilities of multiple algorithms to overcome the complexities experienced indoors.Initially,in the database development phase,Motley Kennan propagation model is used with Hough transformation to classify,detect,and assign different attenuation factors related to the types of walls.Furthermore,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system accuracy,such as,placement and geometry of Access Points(APs)in the coverage area are also considered.New algorithm for deployment of an additional AP to an already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is proposed by using Genetic Algorithm(GA)coupled with Enhanced Dilution of Precision(EDOP).Moreover,classic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k-Nearest Neighbors(k-NN)is used to nd the position of a stationary or mobile user inside the given coverage area.For k-NN to provide low localization error and reduced space dimensionality,three APs are required to be selected optimally.In this paper,we have suggested an idea to select APs based on Position Vectors(PV)as an input to the localization algorithm.Deducing from our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it is revealed that the accuracy of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ing the proposed technique unblemished the existing solutions with signicant impr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s Internet of Things access points position vectors genetic algorithm k-nearest neighbors
下载PDF
入世:银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3
作者 张少颖 《大连干部学刊》 2002年第1期10-11,共2页
入世后五年内,我国将根据WTO有关协议全面开放银行业市场。我国银行业作为缺乏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之一,将面临外资银行的严峻竞争和挑战。因此,我国银行业应当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快改革开放和创新步伐,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入世 银行业 比较劣势 对策选择
下载PDF
A novel distributed algorithm for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 assign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14
作者 TIAN Ye SHENG Min LI Jiandong 《Frontiers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 China》 CSCD 2007年第4期459-463,共5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istributed media access control(MAC)address assignment algorithm,namely virtual grid spatial reusing(VGSR),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hic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MAC address efficientl...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distributed media access control(MAC)address assignment algorithm,namely virtual grid spatial reusing(VGSR),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hich reduces the size of the MAC address efficiently on the basis of both the spatial reuse of MAC address and the mapping of geographical position.By adjusting the communication range of sensor nodes,VGSR algorithm can minimize the size of MAC address and meanwhile guarantee the connectivity of the sensor network.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VGSR algorithm is not only of low energy cost,but also scales well with the network size,with its performance superior to that of other existing algorith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media access control(MAC)address DISTRIBUTED geographical position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组织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型
15
作者 曾熠 杨贯中 袁园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33期152-154,共3页
针对RBAC模型在多系统情况下管理困难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组织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把应用系统分为组织结构层次和系统层次。组织结构层次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映射,系统层次只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理,同时还提... 针对RBAC模型在多系统情况下管理困难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组织的分布式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把应用系统分为组织结构层次和系统层次。组织结构层次是对企业组织机构进行映射,系统层次只对各个应用系统的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理,同时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机制去应对各子系统访问控制策略的改变。当现实的组织机构、系统发生改变时,只需对相应的层次部分进行修改即可,从而简化了系统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AC 访问控制 岗位 组织 分布式
下载PDF
LED电源浪涌试验的问题探索和解决
16
作者 吴其志 汪彪 +1 位作者 邹学军 鞠耀武 《通信电源技术》 2017年第5期92-93,96,共3页
浪涌试验是模拟雷击或开关操作的一项EMC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会损坏灯具或电源,文章通过在电源设计过程中对压敏电阻的选型以及压敏电阻在电路中的接入位置进行详细分析,提供LED电源设计应对浪涌试验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浪涌试验 LED电源 压敏电阻 接入位置
下载PDF
不同方式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胡丽娟 崔璀 +1 位作者 吴钢 李丹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导电法与导丝导电法引导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经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导电组和导丝导电组,比较两种方式腔内心电图定位的特征性P波出现率、...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导电法与导丝导电法引导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在经上臂静脉植入输液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经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导电组和导丝导电组,比较两种方式腔内心电图定位的特征性P波出现率、心电图的稳定性、导管尖端到位准确率、医护满意度和手术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在经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中均能引导出稳定的腔内心电图,且导管尖端均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段。导丝导电组特征性P波出现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导电组(P=0.028)。生理盐水导电组医护满意度显著高于导丝导电组(P<0.001),患者的阶段手术时间较短(P<0.001)。结论两种方法均能引导出腔内心电图,导丝导电组更易获得标准型P波,生理盐水导电组操作流程的便捷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 上臂静脉输液港 尖端位置 基础护理
原文传递
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导管头端位置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咸玉涛 杨正强 +2 位作者 夏金国 王磊 施海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患者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头端位置的影响。方法超声导引下床边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TIVAP。术后摄立位和卧位X线胸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第一胸椎上缘至导管头端距离。通过两者... 目的探讨患者体位改变对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导管头端位置的影响。方法超声导引下床边穿刺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TIVAP。术后摄立位和卧位X线胸片确认导管头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第一胸椎上缘至导管头端距离。通过两者长度测量差异和固定体表标志判断导管头端位置移动。结果 86例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TIVAP。有71例体位由立位改变为卧位时TIVAP导管头端向足侧移位,平均移位(12.29±7.48)mm;13例向头侧移位,平均移位(5.00±3.79)mm;2例无变化。TIVAP导管头端位置在立位改变为卧位时有向足侧移位倾向,平均移位(-9.32±9.36)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与导管头端位置变化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VAP植入后导管头端位置会随患者体位变化发生改变,由立位变为卧位时导管头端易向心房内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导管 位置变化 立位 卧位
下载PDF
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目标威胁评估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敬蜀 姜文志 +1 位作者 雷宇曜 代进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22-1431,共10页
以动态火力接入下海军要地防空作战为背景,综合考虑要地相对价值和目标攻击能力、攻击意图以及到达时间,构建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阐述了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系统及其动态接入与退出策略;然后,结合要地相对价值和空袭目... 以动态火力接入下海军要地防空作战为背景,综合考虑要地相对价值和目标攻击能力、攻击意图以及到达时间,构建空袭目标威胁评估模型。首先,阐述了动态火力接入下要地防空作战系统及其动态接入与退出策略;然后,结合要地相对价值和空袭目标数量以及毁伤能力构建了空中目标威胁能力量化模型;其次,基于目标相对要地的航路角构建了目标攻击意图量化模型,并根据目标运动特性分别给出到达要地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根据目标距离防空体系拦截区的关系进行威胁等级排序,并提出威胁度计算方法,据此给出目标威胁等级排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符合实际作战中的一般战术推理,能够客观地给出空袭目标威胁等级排序,可为要地防空作战决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火力接入 要地防空 威胁评估 要地相对价值 威胁紧急程度 威胁等级排序
下载PDF
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用户随遇接入认证协议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辉 陈思宇 +3 位作者 李凤华 武衡 赵海强 王刚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低轨卫星网络能够作为地基网络的补充网络为地形复杂的区域提供网络服务。针对低轨卫星网络信道开放、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和用户终端海量的特点导致的安全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和网络控制中心负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ken的动态接入认... 低轨卫星网络能够作为地基网络的补充网络为地形复杂的区域提供网络服务。针对低轨卫星网络信道开放、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和用户终端海量的特点导致的安全问题、服务质量问题和网络控制中心负载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oken的动态接入认证协议,基于卫星轨迹可预测性和时钟高度同步的特点构造预认证向量,实现用户的随遇接入和无缝切换。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完全满足安全需求,并且具有较低的切换延时和计算开销,可实现低轨卫星网络中用户的高效、安全接入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网络 随遇接入 无缝切换 轨位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