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淼峰 黄德林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34,41,共10页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是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各种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特别牺牲说的扩大解释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探讨... 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对于国家公园建设、管理与保护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而对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建构是建立国家公园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各种补偿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特别牺牲说的扩大解释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内涵进行探讨,并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进行识别,认为国家公园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应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消费者、受益地区、获益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者以及其余相关社会主体,受偿主体应当包括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为具体对象)、原住民、学术团体以及环保机构或个人、利益受损或者利于国家公园建设的开发利用者;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关于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现有的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构建中存在国家公园并未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社会及市场多元主体难以参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难以划分、生态补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明确以及受益地区横向生态补偿制度难以建立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与方法,即将国家公园作为单独的受偿主体、促进国家公园生态补偿主体及方式的多样化、厘清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生态补偿主体的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的确权登记和建立国家公园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生态补偿 补偿主体 受偿主体
下载PDF
角色接纳、主体赋权与需求驱动:青年认同式社区参与的实现路径——以黄浦区青年社区口述史项目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云亭 唐有财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83,共9页
青年社区参与不足是制约社区治理创新和治理效果的重大实践问题,构建青年社区认同机制是化解该问题的关键。青年群体的认同式社区参与在青年与社区的互动中形成,其实现路径包括角色接纳、主体赋权与需求驱动三个环节:角色接纳是对青年... 青年社区参与不足是制约社区治理创新和治理效果的重大实践问题,构建青年社区认同机制是化解该问题的关键。青年群体的认同式社区参与在青年与社区的互动中形成,其实现路径包括角色接纳、主体赋权与需求驱动三个环节:角色接纳是对青年群体社区参与的情感激发;主体赋权是对青年群体社区参与的效能保障;需求驱动能够创新青年社区参与方式,调动青年社区参与积极性。认同式社区参与是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的内在驱力,有助于实现青年群体从被动参与到自主参与的转变,达到青年与社区双向赋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角色接纳 主体赋权 需求驱动 认同式社区参与
下载PDF
审美人类学视野中侗族民歌的表演语境与文化功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曦 《柳州师专学报》 2008年第2期12-16,共5页
多姿多彩的侗族民歌仍然广泛存活于侗族人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演唱侗歌并非纯粹的艺术行为,而是审美交流的一种基础方式,相应地形成了一整套运用侗歌表演来展演审美习俗的繁复而固定表演机制。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旅游者文化心理... 多姿多彩的侗族民歌仍然广泛存活于侗族人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演唱侗歌并非纯粹的艺术行为,而是审美交流的一种基础方式,相应地形成了一整套运用侗歌表演来展演审美习俗的繁复而固定表演机制。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和旅游者文化心理的变化,侗族民歌文化的表演机制和文化功能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迁,引发了侗歌文化功能的全面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场域 侗族民歌 接受主体 文化表述
下载PDF
《西游记》读者接受主题举隅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卫国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对《西游记》主题的理解,应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作者意图主题;二是作品本文主题;三是读者接受主题。《西游记》作者通过形象化的神话故事,表达了自己的人才观。
关键词 《西游记》 人才观 接受主题 读者接受 神话故事
下载PDF
《子虚赋》《上林赋》名物空间营造与接受主体之关系
5
作者 张霞慧美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3-19,共7页
从文本接受主体的角度出发,探究《子虚赋》和《上林赋》在名物铺陈与空间营造方面的变化。《子虚赋》以诸侯为主体,其名物铺陈类别相对较少且空间构造有限;而《上林赋》则以天子为主要对象,名物繁复多样且空间层次重叠。两者之间的差异... 从文本接受主体的角度出发,探究《子虚赋》和《上林赋》在名物铺陈与空间营造方面的变化。《子虚赋》以诸侯为主体,其名物铺陈类别相对较少且空间构造有限;而《上林赋》则以天子为主要对象,名物繁复多样且空间层次重叠。两者之间的差异由主体对象的社会地位、阶层等级和帝王的喜好所决定。西汉作家以《子虚赋》《上林赋》开启了天子游猎为题材的创作,并逐渐影响到东汉时期的赋作家们。这种变化使汉大赋的赋文风格、题材和结构也发生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大赋 《子虚赋》 《上林赋》 名物空间 接受主体
下载PDF
从他者凝视到主体建构——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的接受阐释 被引量:3
6
作者 涂慧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4-176,共13页
伴随1980年代兴起的“动物转向”,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备受关注,呈现出从边缘依附到综合独立的演变态势。在接受态势上,当代欧美对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的接受态势主要以肯定认同、接纳欢迎和质疑反思为主,呈现出关注社... 伴随1980年代兴起的“动物转向”,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备受关注,呈现出从边缘依附到综合独立的演变态势。在接受态势上,当代欧美对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的接受态势主要以肯定认同、接纳欢迎和质疑反思为主,呈现出关注社会性与注重思想史的宏观特征。在接受作家上,当代欧美对动物书写的接受阐释具有均衡性、广泛性和多样性,既关注西顿、罗伯茨和莫厄特等经典作家,也瞩目桑德斯、博兹沃斯和柯伍德等知名作家。在阐释观点上,当代欧美对动物书写的阐释认知勾连加拿大殖民主体性、物种歧视、族裔消亡和身份建构等重要话题,牵涉加拿大肉食消费、生态伦理、性别秩序、大众文化等权力话语。在阐释路径上,当代欧美普遍将对弱势动物的关注与对少数族裔的同情和对女性群体的关心予以关联,关注其中的社会多元化、动物伦理学和文化差异性等热点问题。由此,加拿大英语文学动物书写在当代欧美的接受阐释至少表现出三个宏观特点,即鲜明的跨学科性与综合性特征、强烈的泛政治化与泛文化倾向、明显的他者想象与主体间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英语文学 动物书写 接受阐释 他者凝视 主体建构
原文传递
受贿罪主体构成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华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8-15,共8页
“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可以构成贪污罪主体,但却不能构成受贿罪主体。记者、人大代表及其“假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归入刑法第93条“以国家工作人员论”,因而能够构成受贿罪主体,但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则不能构成受贿罪主体。
关键词 受贿罪 主体 国家工作人员
下载PDF
论修辞接受的社会性
8
作者 陈慕贞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46-47,58,共3页
接受修辞是一门年轻的课程。修辞表达和修辞接受构成修辞活动的两极,二者统一在同一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又各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本文试图从修辞接受的社会心理、社会交际、接受主体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说明修辞接受所具的社会性。
关键词 修辞接受 社会性 社会心理 社会交际 接受主体
下载PDF
接受理论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安平 《科教文汇》 2012年第10期20-21,共2页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审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并围绕借鉴接受理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这一主题,重点阐述了尊重大学生接受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激发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以及优化教师队伍,提高社会主... 本文从接受理论的视角,审视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问题,并围绕借鉴接受理论,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这一主题,重点阐述了尊重大学生接受主体地位和利益诉求,激发接受主体的内在动力,以及优化教师队伍,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接受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康美药业广告叙事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志华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8期160-161,共2页
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如何创造广告传播的有效就成为其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相对年轻的药企,利用央视这一平台,采用音乐电视广告片的形式,并且多年坚持投放,使得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企业... 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状,如何创造广告传播的有效就成为其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相对年轻的药企,利用央视这一平台,采用音乐电视广告片的形式,并且多年坚持投放,使得企业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企业形象深入人心。该文以康美药业广告音乐MV《康美之恋》为叙事文本,借助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主体和接受主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康美药业广告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成功的叙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美药业广告 叙事学理论 叙事主体 接受主体
下载PDF
周作人:在陀思妥也夫斯基的话语活动中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诗顶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以《罪与罚》为代表的陀思妥也夫斯基话语活动中,周作人作为接受主体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与创作主体产生复杂矛盾而又极有意义的接触:一方面是共鸣和领悟,另一方面是延留时期的困惑。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周作人复杂的接... 在以《罪与罚》为代表的陀思妥也夫斯基话语活动中,周作人作为接受主体在文本的具体语境中与创作主体产生复杂矛盾而又极有意义的接触:一方面是共鸣和领悟,另一方面是延留时期的困惑。通过对这个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周作人复杂的接受表现:既是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典型描写的深刻性的崇敬,也是对陀思妥也夫斯基现代性话语的畏惧,这是两主体在文化背景、经历、个性诸方面差异所致。但唯其如此,才是周作人文学批评的真诚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思妥也夫斯基 周作人 话语活动 接受主体
下载PDF
叶芝在中国的译介以及对新文学的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57-61,共5页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我国对于叶芝的译介已有近百年。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叶芝的译介有着不同的重点,叶芝也先后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民族主义的斗士、现代主义的旗手、全面性作家。不同时期对于叶芝译介的不同选择是译介者在译介过...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我国对于叶芝的译介已有近百年。在不同的时期,对于叶芝的译介有着不同的重点,叶芝也先后呈现着不同的面貌——民族主义的斗士、现代主义的旗手、全面性作家。不同时期对于叶芝译介的不同选择是译介者在译介过程中主体文化过滤的结果,对于新文学文化身份的建构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译介和接受 主体选择 文化建构
原文传递
接受主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斯文 陈芳州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52期153-154,共2页
大学生党员同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双重主体,在党内民主、人才培养、意识形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尊重其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其在组织生活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特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党员 接受主体 组织生活
下载PDF
谈受贿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 被引量:1
14
作者 向在强 曹冬月 《河北科技大学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2-26,共5页
受贿罪的认定,在其犯罪客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不会产生争议,但随着我国法律的修改,对受贿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争论。根据刑法规定,受贿罪的主体有四种类型,主体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公务性,在实践... 受贿罪的认定,在其犯罪客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不会产生争议,但随着我国法律的修改,对受贿罪的主体和客观方面,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产生了较大的争论。根据刑法规定,受贿罪的主体有四种类型,主体行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公务性,在实践中应注意受贿罪的几个特殊主体;受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贿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的基本形式是收受贿赂和索取贿赂,实践中应注意斡旋受贿的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贿罪 主体 客观方面
下载PDF
论文艺接受中的民俗心理
15
作者 张献青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民俗心理是支配文艺接受主体的潜在的巨大合力,且渗透在文艺接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接受主体的民俗心理对审美客体有筛选和吸附、同化功能,即主体对客体的认同或排斥或吸收。民俗心理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不断发展、扩充自己的内涵... 民俗心理是支配文艺接受主体的潜在的巨大合力,且渗透在文艺接受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接受主体的民俗心理对审美客体有筛选和吸附、同化功能,即主体对客体的认同或排斥或吸收。民俗心理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它不断发展、扩充自己的内涵,因而生机勃勃,具有强盛的生命向力。尊重民俗心理是创作精典式艺术作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主体 民俗心理 文艺欣赏 文艺创作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探析
16
作者 周静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99-10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一活动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概念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一活动的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概念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接受 接受主体
下载PDF
接受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
17
作者 朱曼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8-19,共2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从接受理论来看,是缘于忽视了接受主体的个性特点和需要,从而表现为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不理想,革新势在必行。由此,从接受理论角度,应在接受主体需要和接受主体差异及激发接受主体意识等方面对...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从接受理论来看,是缘于忽视了接受主体的个性特点和需要,从而表现为接受主体的接受程度不理想,革新势在必行。由此,从接受理论角度,应在接受主体需要和接受主体差异及激发接受主体意识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接受主体 改革
下载PDF
如何提高学术论文录用率
18
作者 孙协胜 韩纪富 闫晓枫 《天津科技》 2015年第8期89-90,95,共3页
优秀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其内容上的创新性,方法上的科学性,表述上的逻辑性、准确性及规范性。要求做到要素齐全、内容严谨;表述准确、论证科学;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章语言精练、通俗易懂,能够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所从事的... 优秀的学术论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其内容上的创新性,方法上的科学性,表述上的逻辑性、准确性及规范性。要求做到要素齐全、内容严谨;表述准确、论证科学;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章语言精练、通俗易懂,能够客观地、真实地反映所从事的研究工作,便于论文发表交流,促进科学技术进步。阐述了期刊编辑工作的流程,针对论文录用率不高的原因,如内容不符合期刊要求、选题过于陈旧、格式不规范或结构不完整等,提出提高稿件录用率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录用率 选题
下载PDF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秦鹏 何建祥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共13页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交叉的疑难课题,涉及被诉主体类型、被诉违法行为类型和诉讼拟救济利益类型三个核心要素。通过对已有检察公益诉讼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比较可知,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类型应限于国务... 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交叉的疑难课题,涉及被诉主体类型、被诉违法行为类型和诉讼拟救济利益类型三个核心要素。通过对已有检察公益诉讼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比较可知,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被告类型应限于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对环境、生态、资源保护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职能部门,可以是单一被告,也可是共同被告,但一般多属于普通共同诉讼。被告的涉诉行为可能是环保领域的行政不作为,也可能是违法行使职权。检察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应以救济环境公共利益为主,环境公共利益应区别于基于国家自然资源所有而产生的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公益诉讼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 受案范围 主体类型 行为类型
下载PDF
学术博客的用户接受模型及实证研究
20
作者 陈明红 漆贤军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87,共7页
为探究学术博客接受的关键影响因素,以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学术博客用户接受的结构方程模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调查获得191份有效问卷,使用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 为探究学术博客接受的关键影响因素,以计划行为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构建学术博客用户接受的结构方程模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调查获得191份有效问卷,使用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对学术博客利用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学术博客利用意向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博客 技术接受模型 感知行为控制 主观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