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的抗荷耐力和生理指标变化,探讨新冠病毒感染对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是否存在影响,为后续感染康复后飞行人员相关载人离心机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参...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的抗荷耐力和生理指标变化,探讨新冠病毒感染对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是否存在影响,为后续感染康复后飞行人员相关载人离心机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参与当批载人离心机训练的飞行学员12名,根据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名。2组均分别进行载人离心机快增长率(rapid G onset rate,ROR)试验和慢增长率(gradual G onset rate,GOR)试验,同时记录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收集抗荷耐力情况。结果康复组飞行学员保持松弛状态时的抗荷耐力(GOR耐力1)平均值为(4.2±0.8)G,做抗荷动作时的抗荷耐力(GOR耐力2)平均值为(5.7±0.6)G;对照组飞行学员的GOR耐力1平均值为(3.4±0.3)G,GOR耐力2平均值为(6.0±0.6)G。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飞行学员的GOR耐力1和2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载人离心机ROR和GOR试验过程中康复组飞行学员的平均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不会影响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的表现,也不会影响其使用抗荷动作和心血管调节储备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一种由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及HP抗荷动作组成的综合抗荷措施防护效果。方法在载人离心机上首先测定5名受试者不使用抗荷装备、不做抗荷动作的基础+Gz耐力,然后使用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并做HP抗荷动作进行6 G/s增长率9 G持续15 s的加...目的探讨一种由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及HP抗荷动作组成的综合抗荷措施防护效果。方法在载人离心机上首先测定5名受试者不使用抗荷装备、不做抗荷动作的基础+Gz耐力,然后使用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并做HP抗荷动作进行6 G/s增长率9 G持续15 s的加速度暴露。暴露结束后对+Gz暴露时的疲劳、体表压痛及抗荷装备的主观感觉进行评分。结果新型囊式抗荷装备的充气速度和压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抗荷装备的+Gz防护水平及总体舒适性评分平均达到“良好”水平。面罩压及抗荷服压力的评分在“适中”水平。呼吸用力评分达到了“轻度困难”。受试者的基础耐力为(3.69±0.47)G。有3名受试者抗荷耐力达到9 G 15 s,1人达到9 G 10 s,1人达到9 G 5 s。体力感知度分级评分为(4.2±1.1)分。9 G 15 s暴露时受试者做HP抗荷动作的呼吸频率为(44±6)次/min,颈、腰、臂、腹4个部位的压痛评分平均值在轻度压痛以下水平。结论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具有较好的防护性和舒适性。要注重通过选拔和训练提高飞行员的抗荷耐力,避免人的因素影响综合抗荷措施的防护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分析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1743名飞行员的+Gz耐力选拔数据,对选拔方法、合格率及其与年龄、飞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进行+Gz耐力选拔时,允...目的探讨分析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1743名飞行员的+Gz耐力选拔数据,对选拔方法、合格率及其与年龄、飞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进行+Gz耐力选拔时,允许采用HP动作的呼吸方式,没有严格控制肌肉紧张用力。1743名飞行员中有1569人的+Gz耐力达到4.25 G持续10 s,合格率为90.0%。飞行员选拔合格率与年龄(r=0.891,P=0.000)及飞行时间(r=0.9281,P=0.004)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到达+Gz耐力终点时,有39.3%的飞行员发生视力变化,近意识丧失(G-induced almost loss of consciousness,A-LOC)发生率为1.7%,加速度导致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为2.6%。结论在新型载人离心机上完成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合格率高,较少的+Gz暴露次数、规范的呼吸方式和未控制肌肉紧张用力可能是高合格率的重要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的抗荷耐力和生理指标变化,探讨新冠病毒感染对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是否存在影响,为后续感染康复后飞行人员相关载人离心机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参与当批载人离心机训练的飞行学员12名,根据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将其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名。2组均分别进行载人离心机快增长率(rapid G onset rate,ROR)试验和慢增长率(gradual G onset rate,GOR)试验,同时记录其在试验过程中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收集抗荷耐力情况。结果康复组飞行学员保持松弛状态时的抗荷耐力(GOR耐力1)平均值为(4.2±0.8)G,做抗荷动作时的抗荷耐力(GOR耐力2)平均值为(5.7±0.6)G;对照组飞行学员的GOR耐力1平均值为(3.4±0.3)G,GOR耐力2平均值为(6.0±0.6)G。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飞行学员的GOR耐力1和2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载人离心机ROR和GOR试验过程中康复组飞行学员的平均心率和呼吸频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冠病毒感染康复后不会影响飞行学员载人离心机训练的表现,也不会影响其使用抗荷动作和心血管调节储备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一种由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及HP抗荷动作组成的综合抗荷措施防护效果。方法在载人离心机上首先测定5名受试者不使用抗荷装备、不做抗荷动作的基础+Gz耐力,然后使用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并做HP抗荷动作进行6 G/s增长率9 G持续15 s的加速度暴露。暴露结束后对+Gz暴露时的疲劳、体表压痛及抗荷装备的主观感觉进行评分。结果新型囊式抗荷装备的充气速度和压力均满足设计要求。抗荷装备的+Gz防护水平及总体舒适性评分平均达到“良好”水平。面罩压及抗荷服压力的评分在“适中”水平。呼吸用力评分达到了“轻度困难”。受试者的基础耐力为(3.69±0.47)G。有3名受试者抗荷耐力达到9 G 15 s,1人达到9 G 10 s,1人达到9 G 5 s。体力感知度分级评分为(4.2±1.1)分。9 G 15 s暴露时受试者做HP抗荷动作的呼吸频率为(44±6)次/min,颈、腰、臂、腹4个部位的压痛评分平均值在轻度压痛以下水平。结论新型囊式抗荷装备具有较好的防护性和舒适性。要注重通过选拔和训练提高飞行员的抗荷耐力,避免人的因素影响综合抗荷措施的防护效果。
文摘目的探讨分析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集1743名飞行员的+Gz耐力选拔数据,对选拔方法、合格率及其与年龄、飞行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在进行+Gz耐力选拔时,允许采用HP动作的呼吸方式,没有严格控制肌肉紧张用力。1743名飞行员中有1569人的+Gz耐力达到4.25 G持续10 s,合格率为90.0%。飞行员选拔合格率与年龄(r=0.891,P=0.000)及飞行时间(r=0.9281,P=0.004)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到达+Gz耐力终点时,有39.3%的飞行员发生视力变化,近意识丧失(G-induced almost loss of consciousness,A-LOC)发生率为1.7%,加速度导致的意识丧失(G-induced loss of consciousness,G-LOC)发生率为2.6%。结论在新型载人离心机上完成的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Gz耐力选拔合格率高,较少的+Gz暴露次数、规范的呼吸方式和未控制肌肉紧张用力可能是高合格率的重要原因。